<h3>卡噜噜 釆访 辑录</h3> <h3>一壶山人简介</h3><h3><br /></h3> <h3>一壶山人,又号五髯翁,原名周德华。1947年生于四川夹江,现居夹江千佛岩水一方书屋。早岁从乌尤寺遍能大和尚学书。而立之后,又从江苏裔敬亭老翁,西昌汪济时先生学诗画和古文。年四十归嘉峨,隐迹十余载,半百之后所作诗文字画,自出心裁,不假他人。六十以后,谨遵"恭敬传统、涵养文化、秉承宗风、崇尚心印"旨要,开门课徒,追寻古贤逸格写意风尚,先后出版有《一壶天地》《峨眉山诗稿》《一壶山人诗文集》《一壶山人书画集》《一壶书汪济时诗联残稿》《一壶山人墨迹》等。<br /></h3><h3>早年作品曾参加全国第三届、四届书展,第三、五届中青年书展,新加坡第一届国际书展,第三回中日友好书展,1995年汉城国际书艺联展等。曾获《书圣杯》国际书法大奖赛一等奖。</h3><h3>《中国书法》、日本《书道》、《荣宝斋》《中国书画》《书法文献》等多家报刊曾专题介绍其艺术风尚。 </h3> <h3>布衣本色 潜心向道问学</h3> <h3>一壶先生早年做过乡间邮递员,当过兵,后从乌尤寺遍能和尚、李农罕先生学书。曾在西昌文化宫当过书法老师,三十出头时,受聘西昌师专教授书法。既做先生,又做学生,走下讲坛,追随僻居西昌的民间饱学高士、隐逸奇才汪济时先生学《说文解字》,向金冬心谪传弟子裔敬亭先生学诗画,于做人制艺渐有所得于胸次。</h3><h3>同是夹江老乡的书画家夏应良先生与一壶先生相知相交多年。犹记得当年一壶向汪济时先生学习《说文解字》时,每天骑单车到西昌师专,风雨无阻三年,刻苦勤奋、孜孜不倦之精神感人至深。</h3><h3>1988年,一壶先生从大凉山回到故乡,从此放怀山林,游心翰墨。笔者读到著名美术史学家、美术评论家薛永年先生的文章称:"进入21世纪,他的写意山水更加简朴酣畅,风格独具,遂与书法并驾齐驱。一壶先生的书法,不雕不琢,放浪形骸,寓谐于庄,致力于反常合道的妙谐。一壶山人作品有浓郁的书卷气息与超脱的山林气息,足以令人悠然意远,获得回归自然、重返精神家园的满足。"</h3><h3>当代著名书画家刘云泉评价说:"乐山有好山好水,还有好的艺术家隐藏其中,一壶山人就是其中之一。"</h3><h3>一壶山人在其《漫谈中国书法之文化精神》一文中,极力推崇古人讲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认为,读书涵养心气,行路广博见识,古今学问端从读书行路中磨练得来。沉浸其中,久而久之,乃知中国书法之文化气脉承载有艺术家鲜活的生命精神。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早已汇入中国书法之笔墨中,且代相承传,非深入斯道者难以言其工拙,明其雅俗也"。他还说"书道源于自然,在自然中体认,在人生中验证,此乃中国书法体道、证道、载道、归道之根本也"。</h3> <h3>2017年5月21日,年逾古稀的一壶山人出版了古线装书《一壶山人墨迹》,该书由东方出版社、人民东方出版社出版,分为《诗言志》《字如人》《画写心》三卷,收录了他的诗词作品300首以及字、画作品各70件,三册函套,遵古而制,徽宣彩印,气象浑然。</h3><h3><br /></h3><h3>诗言志。他的诗之卷,对于人物、艺文、史迹、风物、山川等有着近乎天然的感触。矩度的讲究、对仗的工切,在此基础上的自由挥洒,其高古与朴素,奇巧与浑厚,下词之准,状物之切,情景的逼真,声色的活现,不可思议地交织在一起,字里行间附着"时代的精神状况"。</h3><h3>字如人。他的书法满溢情怀的渲染,渗透点画之间,自出机杼,寓巧于拙,耐看耐读。有诗心,饶元气,将恣肆开张与天真烂漫汇于一炉而冶之,却又呈现庄严的静谧。天真笔意里,博综碑与帖的精绝妙境,一片化机,其书内力弥满,藏峻拔于秀逸,得沉郁于顿挫,观之书卷气袭人,大气魄渊然流转。在字里行间,骀荡着生命的无限留恋,不仅是自然之理,是确凿的发现,更是一种独在的心情。</h3> <h3>画写心。他承续中国画正脉,锤炼笔墨语言。观其画作,笔墨苍古,凝练老辣,且大气磅礴,雄浑奇崛,又野逸超然,简中寓繁。画面上万花为春、杂俎成锦,水气淋漓、生意浩沛,气质深不可测。大自然的种种天籁与人的气质在其笔下融汇,寄托远游远走的愿望。</h3><h3>此书第一版总共印刷了800册,国家图书馆收藏了两册。而签售活动当天限量发售的70册则被文化界和收藏界的人士一抢而空。签售现场,慕名而来的读者朋友和书画爱好者们纷纷购买,竞相品味古雅墨迹。</h3> <h3>放逸山林,直入古人意境</h3> <h3>一壶山人早年是激越的,过了花甲之年乃至古稀,愈发淡薄,耐得住寂寞清寒,敢坐冷板凳。艺术家刘墨戏之为"有如一张退了火气的陈纸和一锭古墨"</h3><h3>先生有一双调和鼎鼐的妙手,融会成博采的奇味,寻常之景到他笔下,一经点染梳理,都成妙谛;稍加组织爬剔,尽传精神。在其《一壶山人写生集》"山林放言录"中,我们随录一则:"随处留心皆学问,只要用心去感受、品次,那并不被人看重的瘦土中,却散发出一股清气,蕴含有艺术家取之不尽的养分,且质朴无华,清醇可意。今春入山林,在花溪、柳江、高庙间,留连数日,置身于山民中,尤觉山里人可爱、可敬,甚至油然而生羡慕。特别是他们勤劳朴实、清廉度日之情趣,深深印在心中,归来写了首《山行感怀》:最羡山家善养廉,脸朝黄土背朝天。充饥煨芋素而淡,解渴烹茶苦亦甜。卜筑伐薪常运斧,计时收稻偶磨镰。不辞劳作归来晚,乃唤幺儿到膝前。你看山家多么乐天安命,多么素朴清持,多么劳苦奔忙,多么怡然自适。"</h3><h3>放闲</h3><h3>有位深谙诗道的长者曾这样评价一壶先生的诗;"懒壶的诗、书、画有一种特殊的气息闲适,孤傲、清远。"</h3><h3>1996年,年近半百之时,一壶山人回故乡千佛岩营"水一方书屋",在百年宅院中深居简出,神驰万里,一年之中接近半年的时间,在附近的山林里云游、写生,享受大自然的无边风月。</h3><h3>书屋有天井一方,植兰与梅,有石相伴。有件趣事:先生62岁那年,一帮好友去千佛岩看望他,他高兴得竟忘了带开门的钥匙,只能借个梯子翻墙而过。友人们一边笑着,一边看他童趣不减地翻墙而过,须臾,门开,进屋落坐,汲水,泡茶,聊天,和先生同样闲淡清远的一室书画,因为有了访客,甚是清雅脱俗。</h3> <h3>著名学者、诗人、书画家刘墨先生与一壶先生,是相识相知逾二十余载的忘年交。两人还于2017年冬联袂在成都诗婢家举行过主题为"诗书春秋"的自作诗书展。先生在刘墨眼中,是与烟云相伴和山水相亲的当代逸士,是当今艺林不多见的诗心诗境的孕育者与表现者。两人常常以诗的形式相互酬答,刘墨说,一壶山人于诗,发乎天性,不雕琢、不堆砌、不粉饰,对于人物、艺文、史迹、风物,山川、有着近乎天然的感触。他也因此学会从一壶的视角看待他眼中的事物,满纸云烟,恰是一壶山人心中蓬松的气韵与意境。</h3><h3>刘墨说:"他的画,从诗来,从书法来,从孤寂的情怀来,从对天地万物的感悟来,使得他的画有一种特别传统的味道。他的画没有花花绿绿,山水花鸟人跃然纸上,笔墨氤氲着天地的生机,表露的是心灵的流年,绝对不照顾那些世俗的眼光,而是直入古人意境,直与逸品相通,这是一壶先生几十年来爱笔墨爱到骨髓里的凭证。"</h3><h3>而在著名作家伍立杨心里,也有这么一幅关于先生栩栩如生的素描:"契诃夫戏剧里有个军医拿上手杖,戴上礼帽,立刻就走,一壶先生就如此。他是许由、巢父、诸葛孔明、陶渊明、陈眉公这些人笔下的精神显影,他是今之艺林的空谷足音。远离尘嚣。钞字、品画、哦诗、读印,问道笔墨,或者饮露、餐烟、坐月、披云,放逸山林。"</h3> <h3>承危继绝 传授文人画心要</h3> <h3>2009年,先生在乐山皇华台创办了"水一方书画研修班",以"恭敬传统、涵养文化、秉承宗风、崇尚心印"为宗旨,立足乐山,面向大江南北开门课徒,传授文人画心要,此举乃先生八十年代初从事书法教学以后之再度出山。多年所教授过及听过先生讲座的学人遍布成都、德阳、达州、广元、绵阳、西昌、攀枝花、乐山等地,以及国内部分省市,听众近两千人。培养国家级、省级会员数十人。</h3><h3>为了传授做人作画的心得,探讨文人画的发展,一壶山人先后在洛阳、广元、德阳、西昌、乐山等地开讲《文人画心要》,与书画爱好者一同探讨"文人画"的发展。在他看来,文人画即是有中国文化教养的人所创作的,有中国文化精神内涵和文化人风气的画。"可以认为,文人画的作家,应该首先是一个文化人,一个对中国文化有真切见地而又广有涵容的人,一个对艺术崇尚有真切感悟、对品格修炼有高尚追求的人,一个有艺术境界和审美理想的人。</h3><h3><br /></h3><h3>2013年9月13日,主题为"字画心印"的一壶山人手稿、水一方学人入集书画展在乐山中心城区市文化馆内举行。现场展出116幅,既有书法作品,又有山水、花鸟作品,充分展示了一壶先生以及弟子在诗书画方面的深厚功底与艺术风尚。其中,一壶山人手稿20幅,均为其二十多年来出入山林、抒怀即兴之诗文。其余作品均为12位弟子的书画作品。2014年9月,记录水一方学人与同道学术之见解、艺术旨趣、文化风尚的《水一方艺丛》创刊,且于2014、2015年、2016年分别在德阳、西昌、乐山举办水一方学人作品年度展。</h3> <h3>云游太行 写取中华壮美河山</h3> <h3>在先生眼里和心里,太行乃中华民族之脊梁,太行沉浑雄大、亘古苍茫、气象恢弘。过去两年,一壶先生携水一方学人,入太行、见山月、迎山风、听山雨、罗丘壑、餐烟霞,验证、体认博大精深的民族风骨,感受太行奇怪瑰伟之万千气象。 多次入太行,一壶先生对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有了真切领会,许是骨子里便有一股气,太行山令一壶先生一吐为快,笔头有了主张,毫端无拘无束,放胆写意,痛快淋漓,笔墨简淡而和合,松而不散,见意气,见骨格,见气派。</h3><h3>2017年岁尾,年逾古稀的一壶山人在乐山皇华台"水一方"举办《云游太行》作品展,来自河南、成都、德阳、西昌、攀枝花等地的一壶先生的好友、专家、学者、同道、嘉宾、学人和本土艺术家莅临现场,和斑驳古城墙一道,再次见证了这位在诗书画界享有盛誉的古稀老人云游太行之妙墨。</h3><h3>一壶山人将云游太行的佳作呈现给世人,为传统诗书画艺术增色添彩。</h3><h3>一壶山人数十年来不断走入山林深处,十上峨眉,四上瓦山,三过青城,出夔门、越秦岭、涉齐鲁、入吴越,罗山岳之巍峨于心,收湖海之烟霞入怀,然而却并非一味的不食人间烟火,读者追捧、学生追随,友朋追访。他的生活方式,复活古风古调,闪烁人性的光芒,自有一种高华。他集诗书画于一身,业界有人赞其诗文书画为"四绝"。诗,清逸古雅,有陶谢遗风,更有高僧大德宅心,亦有凡夫俗子情趣;文,质朴而文,华美而实,高论新识见于字里行间;书,古拙萧散,厚而朴,沉而逸,在经意与不经意间,真宰上诉,精神往来,直指本心;画,笔墨氤氲,简逸超拔,笔墨落处,心无挂碍,远离颠倒梦想。</h3> <h3>一壶山人每每谈起他的艺术之路能走到今天,几位恩师对他人文修养和艺术境界的形成有巨大的影响,他希望能够把老师的精神传递给下一代学人,将文人画风尚延续下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