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大爱——献给母亲金瑞英诞辰100周年

马玉萍

<h3>  </h3><h3> </h3><h3> 母亲原名金静英,后改名金瑞英,她是一位红军。她的战友们习惯叫她"阿英",以至于淡忘了她的真实姓名,"阿英"成了伴随母亲一生的符号。阿英一生历尽坎坷,她不仅是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还是一位胸怀博大的无私母亲。</h3><h3><br /></h3><h3> 17岁她成了一名地下交通员</h3><h3> </h3><h3> 阿英于1918年1月18日出生在上海闸北区一个裁缝世家。由于祖辈擅长做西服,家境尚可。阿英6岁时即被送入学堂读书,一直念到初中。</h3><h3> 1932年1月28日,淞沪战争爆发,日本人的飞机轰炸上海,阿英的家园被炸,亲人离散,14岁的阿英流落乡下,当了童工。</h3><h3> 17岁那年,阿英邂逅了左翼作家联盟的青年作家、共产党员江家为。在江先生的引领下,她投入了抗日救亡的火热斗争。她和江先生假扮夫妻,他们的"家"就是党的地下交通站。他们开办工人夜校,培训抗日骨干,印刷秘密刊物,宣传抗日救亡。在协助江先生工作的同时,阿英还兼任地下党的交通员,一次次冒着生命危险,传送情报。有一次,江先生交给她一份重要信件,要她送给一个工厂的地下党组织,并嘱咐她要绝对保证安全,不能有任何闪失。阿英把信揣在身上,匆匆离去。走到半路,她发现有一个人在不远不近地跟着她,她的心陡然紧张起来,"砰砰"地跳个不停。她被盯梢了!怎么办?她有点儿慌乱。这时她想起了江先生的叮嘱:"遇到情况不能慌,要镇定。"于是,她很快镇定下来,走到路边的橱窗前,假装浏览里面的商品。同时透过玻璃的反光,观察那个跟踪她的人的情况。趁那人不注意,她一闪身钻入了熙熙攘攘的人群,甩掉了那个"尾巴",顺利完成了任务。</h3><h3><br /></h3><h3> 假夫妻成为真伴侣</h3><h3> </h3><h3> 险恶的斗争环境,彼此的互相依存,使他们日久生情,由相识、相知到相爱。1936年初,在组织和同志们的祝福声中,阿英和江先生正式结为夫妇,由假夫妻成为了真伴侣。因为收入微薄,他们的生活十分清苦,且充满着危险。为了躲避敌人的追踪,他们经常搬家,变换住址。虽然环境恶劣,但他们却很乐观。他们坚信自己从事的事业是正义的,是一定能成功的,他们的信仰从未动摇过。在忙碌一天之后,他们夫妻会依偎着坐在窗前,遥望着天上的月亮,倾诉彼此的心声,憧憬胜利后的美好光景。不久,阿英的腹中开始孕育着一个小生命。他们欣喜万分,期待着小宝宝的降生。</h3><h3><br /></h3><h3> 为革命,她舍弃亲儿</h3><h3> </h3><h3> 正当阿英夫妇欢天喜地准备迎接小宝宝降生的时候,出现了突发状况。和他们接头的那个交通员被捕了,警察在那人家中搜出了阿英夫妇的照片,租界当局正在四处搜捕他们。组织上指示他们立即撤离,转移陕北,第二天晚上就走。</h3><h3> 劳累加上惊吓,怀孕7个月的阿英出现早产征兆,被紧急送往医院。情况危急,江先生必须按照组织安排和另外几位同志一道撤离。阿英只好自己留在了医院,由一位地下党员的家属照料。很快孩子降生了,是个男孩儿。孩子虽然瘦弱,但长得眉清目秀,十分可爱。出院后阿英和孩子在一个地下"关系点"的家里暂住。她知道这会给这一家人带来危险,不宜久留。</h3><h3> 孩子出生半个月的时候,组织上又安排一批同志前往延安。阿英得知消息后,决定跟着一起走。孩子怎么办?他还没有满月!阿英想把孩子托付给亲戚,但是没有人收留。收养共产党的孩子,那是要杀头的。无奈之下,她忍痛将出生15天的孩子送进了英租界的育婴堂。临别那天,她紧紧抱着怀中的婴儿,心如刀割,两行热泪止不住地流淌,她一遍遍亲吻着孩子,难舍难分。但她明白,自己别无选择。既然投身革命,就要随时准备牺牲一切。她心一横将孩子送进了育婴堂。此一别母子再未相见。 </h3><h3><br /></h3><h3> 跟随叶剑英去延安</h3><h3> </h3><h3> 安置完儿子,阿英随即离开了上海。她在一位地下交通员的护送下,乘火车来到了西安。在西安,她在组织的安排下,一面调养产后尚未复原的身体,一面等待去延安的时机。</h3><h3> 那时候(1936年),西安由杨虎城的西北军驻防,杨虎城主张抗日,和红军的关系较好,经常帮助护送从白区去往苏区的人员通过国民党的封锁线。</h3><h3> 机会终于来了。阿英得到通知,要她跟随一位叫"杨先生"的富商一起去苏区,同行的还有中共驻西北军代表刘鼎。将由几位西北军的官兵护送他们穿越封锁线。</h3><h3> 为安全起见,他们都要化装。阿英剪掉头发,女扮男装,穿上了一身西北军中尉军官的服装。"杨先生"看了,风趣地说"嚯,好一个年轻英俊的中尉军官呀!" 就这样,他们一行3人在杨虎城派来的副官和卫兵的护送下,乘坐吉普车,穿过了几道关卡,顺利到达了苏区。他们首先到达的是中华苏维埃政府所在地保安。这时候阿英才知道,原来和她同行的那位富商"杨先生"竟然是大名鼎鼎的红军参谋长叶剑英。接待他们的是中共联络局局长李克农。李克农派人给阿英送来一套红军军装,从此,阿英成了一名正式的红军战士。</h3><h3> </h3><h3> 丈夫在她眼前轰然倒下</h3><h3> </h3><h3> 阿英后来被分配到新华社。她和丈夫江家为虽同在延安,但是两人的工作单位相距较远,再加上工作繁忙,所以平时并不能经常见面。他们只能用书信来表达彼此的思念之情。江先生经常在信中引用古人的诗句来勉励妻子,比如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秦观的"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等,鼓励她克服困难,坚持战斗。</h3><h3> 但是,好景不长。1938年11月20日,是个星期天。江先生好不容易有点儿时间,特地到新华社来看望已经好久没有见面的妻子。当他看到妻子正在值班不便打扰时,就跟她打了个招呼,说自己先到新华书店买书,一会儿就回来。说完就从窑洞里退了出来,径直朝新华书店方向走去。</h3><h3> 当阿英正在全神贯注抄收一份重要情报的时候,突然天空传来一阵飞机的轰鸣声,接着就是巨大的爆炸声。窑洞的墙皮、土渣扑喇喇的往下掉,桌子上、机器上以及阿英的身上顿时盖了一层灰土。阿英一只手紧扣着耳机,一只手掸去纸上的土渣,沉着地抄收着电文。她心里提醒自己:"要镇静,紧要关头决不能漏掉半点儿情报。"接班的同志来了,阿英这才知道,原来日本鬼子的飞机突袭延安,炸死了很多人。阿英惦记着丈夫的安危,交完班就急急地朝新华书店方向跑去。</h3><h3> 跑到一个山坡处,她看到路边趴着一个人,近前一看,让她惊呆了,原来正是自己的丈夫江家为。只见丈夫面如土灰,双目紧闭,已经停止了呼吸,他的太阳穴上有一个被弹片击中的伤痕。阿英犹如五雷轰顶,她扑上去,嚎啕大哭:"不,不能这样!家为你醒醒,醒醒啊!"但是,心爱的丈夫再也没有醒来,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她。</h3><h3> 失去了爱子,又没有了丈夫,阿英万念俱灰,痛不欲生。绝望中,是组织的关怀和同志们的帮助让阿英走出阴影,重拾生活的信心,她决心加倍地努力工作,以实际行动为丈夫报仇。</h3><h3><br /></h3><h3> 泪别两个女儿</h3><h3> </h3><h3> 1940年,阿英被调到军委二局,担任日本特情组组长。这一年,由于工作出色,她被评为"模范青年"和"模范妇女",并受到了奖励。这一年她还收获了一份爱情,她和时任军委二局副科长的马文波喜结连理,重新有了一个温暖的家。</h3><h3> 他们很快有了自己的孩子,女儿小萍和儿子小丰,两个孩子相差1岁。部队发给一头骡子,一对箩筐,行军时两个孩子被分装在箩筐里,驮在马背上。那时候,行军打仗是家常便饭,两个孩子坐在箩筐里,跟随部队风餐露宿, 忍饥挨饿,历尽艰险。5岁的大女儿小萍得了腹膜炎,因得不到治疗,在箩筐里忍受着"肚子疼"的折磨长达数月,差一点儿死在行军途中,是靠着她顽强的生命力才奇迹般的活了过来。</h3><h3> 他们的第三个孩子小兰出生的时候,因箩筐已满,无法携带,而且部队经常行军作战,还要躲避敌人飞机的轰炸,实在无法抚养,只好把她放在了陕北安塞的一个老乡家里。他们和老乡谈好,待革命胜利后,就来接女儿。阿英洒泪告别了女儿。</h3><h3> 1945年底,阿英随同时任军委二局副局长的丈夫马文波转战到了晋察冀。1947年4月,晋察冀军区的解放大军发起了正太战役,横扫正定至太原铁路沿线的国民党军队,为解放石家庄清除障碍。正在这战争的节骨眼儿上,阿英的又一个女儿玉萍出生了。战事频繁,军情紧急,身为情报人员的阿英夫妇,必须尽快跟上部队。无奈之下,他们只好又把刚刚出生7天的女儿送给了老乡。又一次骨肉离别!阿英用被子蒙着头失声痛哭一场。</h3><h3><br /></h3><h3> 痛失一双爱女</h3><h3> </h3><h3> 1949年,阿英的第四个女儿出生。因为她和共和国同龄,给她取名小幸,意思是,从此可以不用再感受战争的恐怖,不用再忍受饥饿的熬煎,不用再经历骨肉离散的痛苦了,可以幸福地成长了。小幸长相俊俏,一双大眼睛又黑又亮,透着机灵和聪慧。她生性活泼,喜欢唱歌跳舞,整天蹦蹦跳跳,歌声不断。阿英夫妇特别喜欢她。</h3><h3> 然而,厄运再次降临。1956年,当时阿英转业到了地方,在煤矿部门工作。她经常下矿井和工人一起挖煤。因为离家较远,为了工作方便,她平时不常回家,孩子们由保姆照管。结果,一天,8岁的小幸不幸得了麻疹,因为诊疗不及时,小幸病情突然恶化,不治而亡。</h3><h3> 小幸的离世,使阿英的精神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一家人也都陷入了悲痛之中,那段日子家中没有欢乐。</h3><h3> 但是,事情并未到此结束。半年之后,灾难再次降临。小萍,这个战火中出生、马背上长大的小姑娘,在行军途中,在马背上的箩筐里,曾长期忍受疾病折磨,她顽强地和病魔抗争,一次次战胜死神,终于熬到了解放。14岁的她,正值花季年龄,本该好好享受美好青春,但她却再次被疾病击倒。医院的懈怠,医生的失职,错诊错治,小萍被活活治死,这个命运多舛的小姑娘,最终没能逃出死神的魔掌!</h3><h3> 小萍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女孩儿,她不仅长得漂亮,而且学习很好。因为经历过战争的磨砺,所以她懂事很早。在学校她是团支部副书记,在家中她是弟弟妹妹们拥戴的大姐姐。她也是爸爸妈妈的最爱,阿英常常以她为自豪。就是这样一个被众人看好的孩子,竟然意外暴亡!</h3><h3> 阿英的精神彻底崩溃了。那一段日子,她整日啼哭,彻夜难眠,精神恍惚。很长一段时间后,阿英才在家人的陪伴和安慰中,逐渐地恢复过来。但她从此得了神经衰弱症,经常失眠,一直未能治愈。</h3><h3> 就是这样,一次次的骨肉离散,一次次的生离死别,阿英承受了作为女人难以承受的痛苦。</h3><h3> 1954年,放在安塞9年的女儿小兰回来了。</h3><h3> 1964年,放在河北阜平17年的女儿玉萍回来了。</h3><h3> 一家人终于团圆了,阿英的心得到了抚慰。只是送入上海英国育婴堂的那个男孩儿,虽经多方查找,终因年代久远、时过境迁而没能找到,这成了阿英心中永远的痛。</h3><h3> 阿英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她也像所有女人一样,有一颗柔软的心,渴望着儿女们环绕在身边。但是,为了万家团圆,为了天下的孩子不再骨肉离散,她牺牲了自己的亲情。看似无情却有情!这是一种无私的大爱,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h3><h3> 在儿女们的心目中,阿英永远是他们最慈爱的母亲!</h3><h3><br /></h3><h3> <br /></h3> <h3>阿英13岁时摄于上海。</h3> <h3>1940年,军委二局的同志摄于延安。第二排左2是阿英,第二排右2是阿英的丈夫马文波。</h3> <h3>阿英和丈夫马文波1940年在延安。</h3> <h3>阿英和战友何琦在延安。右为阿英。</h3> <h3>1942年,阿英夫妇曾把出生不久的大女儿小萍托付给老乡,后因条件太差又接回。这是送孩子时的照片,后排是那位老乡。</h3> <h3>阿英夫妇和大女儿小萍在晋察冀。</h3> <h3>在行军途中。左起: 阿英,小丰,小萍,马文波。</h3> <h3>50年代初的阿英</h3> <h3>50年代初的阿英和马文波</h3> <h3>1954年,9岁的女儿小兰从安塞回到了身边。左起: 阿英,小兰,小萍,马文波,前排是小幸。</h3> <h3>不幸夭折的两个花季女儿: 8岁的小幸和14岁的小萍。</h3> <h3>放在阜平农村的女儿玉萍,15岁时第一次见到了亲生母亲。</h3> <h3>阿英到农村看望女儿玉萍时,与玉萍养父一家人的合影。左1是玉萍的养父,右1是阿英,右2是玉萍。</h3> <h3>玉萍15岁时,曾回到北京家中。因舍不下养父,8天后又返回农村。这是在北京时和妈妈的合影。</h3> <h3>60年代的阿英</h3> <h3>70年代,阿英(前排左3)作为副外长夫人,和身为外交部副部长的丈夫马文波(前排右2)陪同外宾参观。</h3> <h3>阿英(前排右1)和丈夫一起(前排右2)陪外宾参观农产品博览会。</h3> <h3>1991年,对日监听电台的四姐妹50年后重逢。左起: 王锦堃,阿英,何琦,陈延。</h3> <h3>阿英和她的战友们。左起: 雅克,何贞,李凯,阿英,田松,刘秀清,彭雪樵。</h3> <h3>离休后的阿英</h3> <h3>阿英和马文波在海边</h3> <h3>晚年的阿英平静而安详。</h3> <h3>儿孙满堂,亲情环绕。这是阿英的一部分后代。第二排居中者是80多岁的阿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