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解的“学而时习之”

孙兆远

<h3></h3><h3> 说起论语,我们脑子里一定会先冒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中学教材以前我记得应该是这样翻译的-学习并按一定的时间复习,不是很快乐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的吗?人们不知道我的修养学识,我却不恼怒,这不就是君子应有的德行吗?<br></h3><h3> 学习本来就挺刻苦,还要时常温习,哪来的快乐呢?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头悬梁,锥刺股。你看看要想有个成就,学习的过程不都是很苦吗?孔夫子怎么出了这种观点,多年来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h3><h3>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你的朋友或同学从远方而来,多年不见,一见面拥抱上了,甚至还激动的落泪。安排宾馆,安排饭店,来个一醉方休。第一天陪他,第二天陪他……一个月,不,一个星期,不知你还乐得出来吗?或者你积累不多,经济捉襟见肘,囊中实在羞涩,当你咬牙撑过几天后,是不是就有了“有朋自这儿走,不亦乐乎?”的想法。</h3><h3> 如果真像我们解释的这样,学习知识并不断的复习是一种乐趣的话,那老师好当了,家长好做了,孩子一定会主动学习了。因为不亦说乎吗?古往今来有很多关于劝学的文章,可谓是苦口婆心,都是规劝世人寒窗苦读,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因此我认为在读古文的时候,我觉得最好先别轻易的看注释,看翻译,因为有很多注释有可能是误你一生的,自己也不要轻易下结论。一定要仔仔细细的读,把自己放到作者那个年代,放到他那时候的生活环境可能就比较好一些。“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要表达的意思是不是这样:对一些经典知识学问,我们要认真学习并加以思考,然后在实践中加以验证,去体验一下学到的知识学问在实践中是不是真像作者说的那样,是不是真的是那种发展规律。如果亲身去实践了,那学问用在具体事上发现作者说得都对,处理问题,待人处事恰到好处,学到的知识的的确确能解决不少生活中的问题,古人总结的方法我们拿来直接用就可以了,“习”应该是实践的意思,学以致用,学了用,用了再学,知识学问越积累越多,自己的修养越来越高,处理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强。心理和生理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别人的评价也越来越高,才知道古人所说非虚。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自己觉得进步了,别人也刮目相看了,难道你不说乎?</h3><h3>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同门为朋,志同道合为友。当我们在对一些知识学问存在迷惘的时候,迫切需要有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来探讨,结果从远方来了个良师益友,他正是我想见的,我最需要来和我促膝长谈的,给我指点迷津的,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他解答了我多年的疑问和困惑,其金玉良言令我醍醐灌顶,使我恍然大悟。这样的朋友永远和我在一起那该多好啊!那样我该是多么快乐和愉悦啊!说到这里,志同道合就显得格外重要,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比如有个搞物理的多年来一直在研究一项全新的颠覆性力学问题,如果远方来了一个化学方面的专家,那一定不会感觉到多么快乐,这就应了古人一句话:道不同,不相为谋,当然这是一个极不恰当的例子。</h3><h3> 孔夫子治学是非常严谨的,我们有些时候可总是误解他的,不知他在九泉之下看着对论语千奇百怪的解释会作何感想,我想很多时候他会感叹:“哎~哎~我老孔哪是这个意思啊!”古人大多数做学问都是这样,所写得文章都是经过自己悟后实践得来,每个字都要仔细斟酌,每件事都要亲身实践,很多都不立文字,生怕误人子弟。论语也是其弟子在其去世后为其整理的。</h3><h3> 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之所以历经风雨,经久不衰,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千百年来始终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散发出顽强的生命力。就是因为其来自于扎扎实实的做学问,呕心沥血的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仔细认真恭恭敬敬的加以理解发扬和传承,要想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就要去伪存真,取其精华,深刻理解作者到底要表达的什么意思,争取传承的正确,发扬的光大。</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