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b>画家从莲简介 </b></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丛莲(王从莲),烟台龙口市生人,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本科油画专业,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2014年进入北京画院正式拜袁武老师为师学习中国画写意人物。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画院执行导师,北京中关村画院签约画家,中国当代美术研究院专业画家。作品被多家美术馆及机构收藏,作品理论文章发表于《中国美术市场报》,《艺界》《中国CEO》参展:袁武工作室写生展;中国美协主办的荣宝斋中国画双年展(中国美术馆);2016全国中国画作品展;第三届八荒通神—哈尔滨美术双年展(获得入会资格);“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术馆);2017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当代中国画的创作生态与时代;2017年“万年浦江”全国中国画人物作品展;2017年写意中国大美辽宁——第三届中国画水墨大展(获得入会资格);2017年泾上丹青全国中国画作品展;2017年“八大山人”全国写意中国画作品展(获得入会资格);沧州建州1500周年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百人作品展;艺术为人民,丹青铸辉煌--2017年中关村画院四周年院庆及名家邀请展;墨镜相生—袁武师生画展;中国当代美术研究院中国画美术精品展;‘不忘初心,艺无止境—泉城艺术名家邀请展;‘神游物外’--山东画院青年画院优秀艺术家作品展;“画五道领子”纪念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成立80周年书画展 </font></h3> <h3>作品入选及获奖:</h3><h3>2016年6月作品《云知道》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荣宝斋中国画双年展(中国美术馆)</h3><h3>2016年7月作品《扎西德勒》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2016全国中国画作品展</h3><h3>2016年12月作品《盛世红妆》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第三届八荒通神——哈尔滨美术双年展并获优秀奖(入会资格)</h3><h3>2016年6月作品《一天之计在于晨》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北京中国美术馆)</h3><h3>2017年8月作品《乡村健身乐》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2017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当代中国画的创作生态与时代</h3><h3>2017年9月作品《国门》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2017年“万年浦江”全国中国画人物作品展(浙江浦江)</h3><h3>2017年10月作品《舞动的经幡》参加2017年写意中国大美辽宁—第三届中国画水墨大展并获优秀奖(入会资格)</h3><h3>2017年10月作品《欢乐颂》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2017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h3><h3>2017年11月作品《高原红》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2017“八大山人”全国写意中国画作品展并获优秀奖(入会资格)</h3><h3><br></h3> <h3><b>【学术观察】</b></h3><div><br></div><div> <b> 给传统民族文化赋予更多艺术色彩</b></div><div><b> 一一青年女画家丛莲近期作品</b></div><div><br></div><div> 徐 明</div> <h3> 丛莲去年的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或获奖,量和质都值得点赞 。她的作品既有传统的笔墨韵味,又有现代的语言形式,正如她学习的经历,即有大学四年的油画科班学习及央美的油画专业的学习,又有国美高研班以及袁武老师亲授的厚重积累沉淀,以至于厚积而薄发。在跟袁武老师学习水墨的时期是她在艺术造诣上突飞猛进的一个阶段,这期间她的作品融入了袁武的笔墨意趣和造型元素,从而实现了自我的突破。如今的丛莲,时而惜墨如金,时而大墨大彩,举重若轻,无论是场景还是组合人物都能轻松拈来,最终的画面往往都是大繁不拙,大疏不空,中国笔墨的韵味和西方油画的细腻相得益彰而浑然天成。这一点也说明了这是她走向成熟的标志,她是袁武的学生,但师名门而得自在。</h3><div> </div> <h3>《高原红》180cmX160cm</h3> <h3> 画家创作是把生活提炼成作品,品读丛莲的画,就是一种享受。每次新作问世,总会给人欣喜,让人惊叹,因为如今她的作品已然走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丛莲的画,亦如她的名字一样富于诗情画意,同时在探索中有了自己的绘画风格,画里画外融汇中西,贯通古今,,却又不是照搬照抄,她的作品用线用色无拘无束,在意象与写实之间随意赋彩而又墨彩交融,这真功夫,没有几十年的磨砺是出不来的,她是从中国画的写生、创作实践中慢慢磨砺探寻属于自己的属性,寻求艺术的形式再现于个性特质的高度默契和谐,道法合一,并逐渐让自己的艺术风格进入到显性状态。近两年多次参加中国美协的全国美展,总能捧回些证书回来,也成为我这一观点的有力佐证,她正在用自己的作品来证明自己的“实力”。</h3> <h3>《舞动的经幡》200x193cm</h3> <h3> 在当今中国画画坛,有一支庞大的青年女性画家群体,我以为丛莲算得上其中的一萃,她的中国画人物创作总有过人之处,笔墨里见功夫,作品超然脱俗,达到了一定“高度”。例如创作的《盛世红妆》这幅作品,表达的是意象色彩与主题人物造型的律动、活力和浪漫,那种有大气度的画面气质也充分吻合了中国文化博大深厚的新时代精神,通过画面谱写时代的壮丽史篇,观其色彩善于运用民族风,构图造型新潮,画面富于张力创新,有大气象,让她的作品显得极其出众。再如新近创作的《高原红》《舞动的经幡》《国门》《一天之计在于晨》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和民族特色,从这两幅作品中可以看出,“袁武”造型元素与笔墨韵味成为作品的灵魂。再如《笙笙不息》《扎西德勒》来看丛莲,她的画清新扑面,美感十足,是有生命活力的。我不是专业美术评论家,但我可以从美学角度以审美的情趣毫不夸张地说,丛莲的画有看头,具备了思想性、艺术性的基本统一,是有品位的、极其水准的。我第一次见到她的画,可以说,一见倾心,过目难忘。丛莲有幅《欢乐颂》的作品,整幅画面以红色为主调,一群演奏者身穿节日的盛装,激情四射、热情洋溢的音乐演奏,点燃最奔放的想象与光环,上演完美的活剧,那无声沸腾的血脉,在空气里散发芬芳,在大地留下赞美。她的作品耐看、创新而不千画一面,所以说丛莲的画是有其个人特质的,那就是艺术与人格的统一。</h3> <h3>《盛世红妆》200x200cm</h3> <h3>《笙笙不息》130X180cm</h3> <h3> 全国美展金奖得主袁武是以其粗粝厚重的人物画和真挚的现实关切情怀享誉画坛,在他的画作中,观众不仅能看到中国水墨的审美传承,同时也能从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中看出他跳出传统文人画的惯性……看似干裂秋风,实则润含春雨。用袁武的话“笔墨就是我的生命”,用在丛莲身上同样适合呢,那就是造型是根,笔墨是魂,意象是神。在袁武众多的学生中,丛莲算是出众的一个,师傅带进门,修行靠个人,丛莲从老师那里学了许多,悟得也很多,她一直勤于笔耕,一直在努力践行中国传统文化自信的路上,但同时她一直清醒地保持着“我行我素”的艺术自觉自省,那就是她一生的艺术追求——青出于蓝。</h3> <h3>《欢乐颂》200x200cm</h3> <h3> 丛莲的作品不落俗套,不步人后尘,推陈出新,在创新中寻求突破,以具体的细节、凝练的形象,让自己的情感在笔墨意象间获得重生。很喜欢丛莲的《风箫声动》《音韵》《云知道》《花知道》等作品可圈可点,这些作品将意境作为至高的审美理念, 有焕然清新、飞扬流动之美。</h3> <h3>《花知道》200x200cm</h3> <h3> 丛莲在生活中是一个精致的女人,又是一位注重细节的人,是有超乎寻常表现力的女画家。丛莲的现实题材特别是带有民族风这类作品是他所有时期作品中最秀丽雅致的,是一种对新时代中国的美好生活的向往。使我想到了文学写作,写农村题材的作品,离开了乡土你就无法创作,写城市生活,离开市井你就无法写作是一样的。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却又高于生活。丛莲的作品,扎根于大地,扎根于她所热爱的那片土地,因而定能开出美丽的花朵。</h3> <h3>《欢乐颂》初稿</h3> <h3> 丛莲是山东人,是一位颇有才情的女子,美丽的外貌下包裹着极高的绘画天赋。她从小喜爱绘画,天资聪慧,当年的她在高考时就以烟台地区专业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入大学。后来,进入美院深造,一直在山东发展,再后来“北漂”进京,直至进入袁家班,得到袁武老师在绘画思想及笔墨技法的传授和指导,由此,走上了全新的艺术发展创新之路。</h3> <h3>《扎西德勒》200x200cm</h3> <h3> 国画大师齐白石说过一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意思是不希望学生完全照搬老师的东西,要有自己的个性风格,要在似与不似之间找到定位。在中国画的创作中,丛莲很好地吸收了袁武的笔墨营养,又融合了一些西画和现代装饰的元素,显得厚重而又不乏女性特有的柔美俏丽,这些都得益于她在大学时的西画功底以及高研班对笔墨探求的沉淀。</h3> <h3>《国门》200x170cm</h3> <h3> 丛莲回忆,一次,在听袁武老师讲课时,她把创作的画拿给袁老师看,袁老师凝视良久不说话,最后说了一句:画得有点意思,有大师的味道,好好画啊,画好了你就是大师了。当然这句话看似轻松中不乏老师特有的幽默风趣,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老师对学生的惜才爱才的伯乐情怀。</h3> <h3>《一天之计在于晨》 200x200cm</h3> <h3> 丛莲是个爱说爱笑的女人,她有着浪漫主义的情怀和色彩,犹如她的每幅作品,总是那么灿烂,那么阳光,那么温暖,那么柔情,那么神韵,那么厚重…...</h3> <h3>《云知道》196x97cm</h3> <h3> 从作品中不难看出作者虽然经历了许多风雨但依然拥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少女之心,爱美,爱笑,爱撒娇,爱一切美好的事物,这些都包含了她对生活、艺术的挚爱。</h3> <h3>《静物.花系列之一》138x68cmm</h3> <h3>《静物.花系列之二》68x68cmm</h3> <h3> 2017年,对于丛莲而言,那些在大展上入展或获奖的作品,仅仅是在人生艺术道路上留下的精彩一笔而已,她知道,艺无止境,未来的路还很长,只有不断创作出更多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才不辜负这个时代。</h3><div> 碧波池中一丛莲,点染人间四月天。</div><div><br></div><div> (写于2018年春节)</div> <h3>《风箫生动系列之一》138x68cm</h3> <h3>《风箫生动系列之二》138x68cm</h3> <h3> </h3><div> </div><div> (作者系江苏常熟人,军旅作家,新疆军区"自学成才标兵",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文汇报》《农民日报》《新华日报》《农村青年》等发表作品80万字,著有《雪莲花》2013年11月广陵书社出版、2018年1月推出又一力作长篇纪实文学《边关军人》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div><div> </div><div> </div><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