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街旧事

羚羊

<h3>东街二条巷</h3> <p class="ql-block">  东街,又称东大街,是当涂县城里一条南北走向的古街道,历史久远。清康熙《太平府志》记载:“自府前至南津门约二里为东街”。就是指这条街。</p><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80年代,东街还基本保持老街风貌,街面不宽,临街多为徽派建筑,砖木结构,青砖黑瓦、马头墙、花格窗。店铺多为老式木排板门,一些改建后的建筑也大多两层。街东、西两边分布有商店、旅社、饭店、浴池、染坊、理发店、照像馆、铁匠铺、废品收购、水产和蔬菜门市部等。城关医院,姑溪剧场、新华书店,文化馆、邮电局、人武部、公检法和城关镇、县政府机关也都在东街,沿街还有一些民宅。</p><p class="ql-block"> 街两边有许多条巷子,西边自北向南排列有一条巷、二条巷、三条巷、四条巷、五条巷子和竹巷,南寺巷、铁丝巷,米井巷等,东边有肖家巷、观音巷、花园巷、江东巷……。</p><p class="ql-block"> 东街上的还保留有许多传统服务项目和手工作坊,如水火炉子、洗澡堂子、铁匠铺子、炸炒米店、染坊等,还有马益顺饭店的朝笏板子、东风饭店的小笼包子等好吃的,至今还有深刻记忆。</p> <h3>东街东风照相馆</h3><h3> </h3><h3> 国营东风照相馆</h3><div> 东风照相馆在1970年代,是县城里唯一一家照相馆。在东街南段,南侧是与土产公司门市部隔一条铁丝巷,北侧临近县文化馆。座西朝东,大门两边是落地玻璃橱窗,内陈列有儿童、老人、青年人的肖像大照片。那时每天上学放学都要路过照相馆前,经常看见有许多人趴在橱窗前观看照片,有时还有认识的人的照片列在其中。</div><div> 那个年代,在婴儿满月、学生毕业、朋友送别、参军、结婚、做寿、照全家福等有纪念意义的时候才去照相馆照相,平时很少有人进照相馆。照一张一吋黑白照片,洗印4张4毛钱。那时一个普通机关干部的工资平均每天也不过一块五毛钱左右,4毛钱的价格算贵了,照相对普通人来说算是高档消费。</div><div> 照相馆是里外两间,一进门是服务台,交钱开票照相或凭票取相片的地方,里间是照相室。里间的门旁有一面大镜子,镜框上挂一把梳子,来照相的人都要对着镜子整理一下衣服和头发。</div><div> 照相室中央摆着一架台式照相机器,两边有两个立式可移动的大灯,后面是布景墙,布景墙前放一张凳子。台式照相机器下面是一个带滑轮可移动的支架,上面安装一台照相机,照相机上罩着一块黑色的厚布,布的里子是红色的。照相时,照相师傅将镜头对准后,头钻进黑布罩里调好焦距,然后头从黑布罩里钻出来,手中握有一个连着相机的小气囊,逗着照相的人,说“笑一点,再笑一点,好。”,猛挤一下手中的小气囊,只听“咔嚓”一声,相就照好了。</div><div> 那时候照相师傅很敬业,对每个来照相的人从坐姿,眼神、头的仰俯都要精心指导,反复调整灯光强弱,每次都象在创作一副作品。</div><h3> 记忆中1979年底,为欢送同学去当兵,还去东风照相馆去照了一次相,以作分别留念。最后一次去是1989年初夏,为领结婚证去照了一张结婚照,当时已改名叫留芳照相馆了。</h3> <h3>东街新华池</h3><h3> </h3><h3> 国营新华池</h3><div> 东街的新华池是全城最大的澡堂子,上下两层,有十多个房间,只设有男子部。顾客先要到总服务台买筹子,凭筹子进更衣室找座位,筹子是用竹片制成的条形凭证。每间房进门处有一服务台,有一名服务员,顾客的贵重物品,如手表之类可交给服务员保管。房间内顺墙设座位,为木制躺椅,上铺一块长方形浴巾,两座位之间有一小茶几,座位上方有挂衣钩,与座椅编号一致,可挂上衣。有拖鞋、澡巾供使用,顾客自带肥皂。拖鞋是那种木踏板子的。<br></div><div> 浴池在一楼,东、西两面开门,用厚棉布帘子与外隔开。入池前先取一条澡巾,掀开帘子只见浴池内雾气氤氳,内有四个池子,一正方形大池子和三个长方形小池子,池中水温各不同,一个比一个烫,最小的池子上盖有木格楞子,水温最高,供有的人坐着或躺着熏蒸。大池子水温适中,所有来洗澡的人都要在池中泡一泡。80年代后期,澡堂内已有擦背服务,记忆中一位瞎子老人不但背擦得好,还很健谈,开玩笑常引得洗澡人哈哈大笑。从池中出来,服务员会送上一条热毛巾把子。</div><div> 那时,除一些工厂有职工浴室外,全城就一个国营的新华池,洗澡有时要排队等候,特别是过年前,人更是多。人洗多了,池子里的水就成了汤色,有些老洗澡客还专挑这时候去泡澡。为了洗干净的水,只有在还未到营业时间就在门外等着,门一开就冲进去,洗个干净水的澡。</div><h3>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公共澡堂洗浴方式已渐行渐远。</h3> <h3>东街老虎灶</h3><h3> </h3><h3> 水火炉子</h3><div> 水火炉子,是专门卖开水的店。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东街有几家水火炉子。我家住的巷子口,就有一家,店主姓查。店正对新华书店,店门是旧式的木排门,每天清晨,取下门板,叠靠在墙上,晚间收工时再装上。</div><div> 店里有一口大灶和两口大水缸,大灶有半人多高,口对着东街,下面有一坑,用来清炉灰的。灶台四角各嵌着一圆柱状的铁水锅,上盖木锅盖。灶台中间有一个圆洞,是用来往炉膛里加煤的,平时盖着铁盖子。灶后还嵌着一口大铁锅,上面罩着大木头焖子,用来焐热水的,焖子后面靠墙有一根烟囱伸向屋顶。由于灶口有个出灰用的坑,犹如一张老虎嘴巴,而灶尾又有一根高高的烟囱,就像老虎翘起的尾巴,因此被形象地称之为“老虎灶”。老虎灶先前烧粗糠(稻壳)后来改烧煤。</div><div> 冬天水难烧,经常充水要排队,这时等充水的人急,烧水的人也着急,常掀开灶洞上的铁盖子向炉堂里窥望,见炉堂里哪边火弱了,就用小铲子将煤从洞口往那里扔,还不时地用火钎子通通火。为方便充水,在灶口上方架有一长条青石板,开水瓶放在上面,哪个锅里水开了,店家左手拿着带木把子的铁漏子插入水瓶中,右手握个长把子水端子从锅里舀起水,灌满水瓶。待锅里水舀空了,就从水焖子中将热水舀向水锅里。</div><div> 那时,我家每天早晚都要去充两瓶开水,一分钱一瓶。用开水多的家庭和附近的单位充水不直接付钱,先买水筹子,店家用竹片烫上店主的名字,做水筹子。充水时,一根筹一瓶水,买水筹子可享受优惠,一毛钱买11根。70代后期,水火炉子开始改造,灶口上方安装有一排水龙头,水烧开后,顾客将开水瓶口对准水龙头打开直接放入,水锅里开水放完了,直接打开自来水龙头加水。不用人工往水瓶里充水或往水锅里舀水,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div><h3> 水火炉子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小时候充开水的情景还历历在目。</h3> <h3>竹巷理发店</h3> <h3> 铁匠铺子</h3><h3> 上个世纪70年代,每天进出的巷子口左边是一铁匠铺。铺面门朝东对着东街,店里面靠墙角有一个砖砌的炉灶,灶旁是一部手拉风箱,铺子中间有一大一小两个铁砧子。店内还堆有许多废钢、废铁和各种打铁的工具,墙上挂着许多打好的镰刀、锄头、钉钯等农具。打铁师傅是一个中年人,带着两个小徒弟。</h3><div> 每天上学、放学路过巷子口就听见“叮当、叮当”声响个不停。有时好奇,会驻足观看,只见炉火正旺,铁匠师傅将一块红彤彤的铁块从炉膛中取出,用火钳夹住放到铁砧子上,两个小徒弟手握大铁锤,分列左右站在铁砧子前,师傅左手握火钳夹住铁件,右手抡起小锤先在铁砧子上敲打一下,只听“当”得一声,随后两小徒弟抡起大铁锤你一锤“咣”,我一锤“咣”,师徒三人配合默契,“咣、当,咣、当”的敲击声响此起彼伏,铁砧上火花四溅,铁星飞舞。师傅边打边翻动铁件,观察掌握打铁程度,待铁块打击成型后,小徒弟两人便停止锤打,师傅独自一人用小铁锤敲击,时间一长铁件冷了,便又送炉膛里加热,其中的一个小徒弟忙去拉风箱,炉火又开始变旺,待铁件烧红了,师傅再次用火钳夹住放在铁砧子上敲打 ,小铁锤敲打铁件发出“叮当、叮当、叮叮当”有节奏的响声,传得很远。</div><div> 一件铁器锻造完成后,铁匠师傅会得意地用小铁锤在铁砧子上空击两下,发出“当、当”响声,随后便将锻打好的铁器放入装满冷水的木桶中,“嗤”的一声,只见一道白烟升起,这是其中一道工序,叫淬火。淬完火,便将铁器仍在地下,接着便开始寻找铁料,开始下一件制作。有些生活用品铁器毛坯打制成后,还要进行打磨、修铲加工。</div><div> 每当夏天,天气炎热,师徒们都光着膀子,上身穿戴一件黑皮布围腰子,围腰子上布满了被火花溅烧的一个个小洞,当涂有俗话说“铁匠的围腰子——尽是眼(近视眼)”。农耕社会打铁是一门谋生的手艺,那时生产所需的镰刀、锄头、锹、钗等农具和和刀、铲、勺等生活用品都离不开铁匠打制。</div><h3> 打铁是一件很累很苦的活,老话说人生有三苦:打铁,撑船,磨豆腐。如今技术进步,手工打铁手艺已退出了历史舞台。</h3> <h3>东街五一旅社</h3> <h3> 染 坊<br></h3><div> 东街花园巷子口的右边、竹巷口的斜对面有一家染坊,是前店后坊。计划经济年代,做衣服的布料要凭布票购买,每家的布票都很紧张,一件衣服要穿很多年,小孩子多的人家,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三有时还要接着穿,真的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每当衣服穿旧了或写得发白了便送染坊去染一染,还有打了补丁的衣服和旧床单、头巾之类,也有送去染的,染过的衣物能给人新的感觉。</div><div> 东街的染坊叫什么招牌已记不得了,染坊店门朝西,有一大玻璃厨窗,染好的衣服选几件挂在里面,展示给路过的人看。前店里是一大服务台,后面是染坊,有几口大铁锅和许多染缸。院子很大,里面拉有一根根绳子和撑起的竹竿,染好的衣服之类挂子绳子和竹竿上凉晒。染的颜色无外乎蓝色、黑色或灰色之类。</div><div>后来染衣店生意开始稀落,后院杂草丛生,我们常去那里捉蛐蛐,打钱堆子(把硬币垒成一堆放在一块石头面上,谁打下来就归谁)。</div><h3> 记不清什么时候染坊关门了,现在染衣的行当早已销声匿迹了,如今的人大概已不知道还有染衣这一行当。​</h3> <h3>东街马益顺饭店</h3><h3> </h3><h3> 马益顺饭店</h3><h3> 马益顺饭店坐落在东街南寺巷口,是县城里有名的回民饭店,据说有一百多年历史,圆弧型砖木结构,楼上楼下两层,店门正对着东街与南寺巷的连接口。东街南寺巷口是县城里的繁华地段,周围有人民银行、邮电局、文化馆、东方红旅社和南北货商店……每天人来人往。</h3><h3> 记忆中马益顺饭店每天早上,门前有大饼、油条、花卷买。大饼当涂人叫朝笏板子,马益顺的朝笏板子风味独特,那时早上上学,一毛钱一两粮票可称小半块,边走边吃。趁热咬一口,葱花和芝麻的香味扑鼻而来,这喷香喷香的味道至今还萦绕在脑海里。</h3><h3> 大饼又叫朝笏板子,是因形状如同古代大臣上朝时手持的笏板而得名,朝笏板子包油条是当涂的美食名点。</h3> <h3>老市河上的“二板桥”</h3> <h3>东街三条巷</h3> <h3>三条巷县文工团大院的水井</h3> <h3>东街姑溪剧场</h3> <h3>东街邮电局</h3> <h3>南寺巷和平剧场</h3> <h3>西门外的老火车站</h3> <h3>姑溪河上的浮桥</h3> <h3>小轮码头</h3><h3><br></h3><h3>(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h3><h3><br></h3><h3> 2018/02/25于当涂</h3>

东街

照相

照相馆

染坊

铁砧

充水

火炉子

打铁

师傅

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