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 得语文者得高考,得阅读者得语文,会作文者得高分!</b></h3><h3><b><br></b></h3><h3><b> 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素养是培养重点。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和凭借,有关知识的、情感的、文化的等等内容都立体地蕴藏在课文中。要领会课文的内容,就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诵读、品读,进入课文所描绘的境界中去,从而受到强烈感染。因此,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学生素养的关键。</b></h3> <h3><b> 要搞好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素养,除课堂教学上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的习惯以外,还应在名师的指导下,提高目的去品读,渲染感情去诵读,用适当方法去巧读,然后把读和写结合起来,把写更加重视起来,提高卷面分是根本。</b></h3> <h3><b> 在中考和高考中的相关说明</b></h3> <h3><b>“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b></h3><div><b><br></b></div><div><b>日前,据中国青年报报道:“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在一次北大举行的写作大赛启动仪式上甩下了一句“耸人听闻”的话,让在场全国各地的语文教师吓了一跳!</b></div><div><b><br></b></div><div><b><br></b></div><div><b><br></b></div><div><b>自今年9月,全国小学和初中统一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后,主编温儒敏就成了家长和老师追逐的对象——接下来语文到底怎么学?怎么考?</b></div><div><b><br></b></div><div><b>“高考命题方式正在进行很大的改革,而且在悄悄地改”——阅读速度,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现在是9000字,将来可能增加到1万字;阅读题量也增加了,今年的题量,不是题目的数量,是你要做完的题的体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b></div><div><b><br></b></div><div><b>温儒敏继续透露,高考的阅读面也在悄悄变化,哲学、历史、科技什么类型的内容都有。现在阅读的要求远远高出了语文教学平时教的那个水平”。</b></div><div><b><br></b></div><div><b>“教改必须用高考来撬动,来推动阅读、写作的教学。”这位全国统一教材的主编的一番话也代表了当下高层进行教育改革的决心。</b></div> <h3><b>别再说什么应付考试没时间阅读!现在你孩子不阅读,根本应付不了考试!</b></h3><div><b><br></b></div><div><b>紧跟小学初中教材的是接下来的高中语文教材的变脸!正在着手编高中语文教材的曹文轩说:新的语文教材要对教师学生有制约作用,比如文章后提供书目。“这个书目不是可看可不看,你必须看,因为要与教师的语文教学和学生的评估直接挂钩,所以你想不看都不可以”。</b></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