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肠莫道千千结 唯有清风不染尘___(蒋城关书画艺术探讨之五隶书)

水墨丹青

<h3>曹全碑隶书:</h3><div> 从小喜爱书画,习楷书九成宫碑帖,后又习柳颜,习二王,习毛体,习于佑任标草,习徐之谦草书等,到十八岁那年看到曹全碑帖很美,便结缘习之,四十多年很少间断,有所悟但很少建树,在部队用此隶参加过全军书画赛意外获了个一等奖,从此便不舍得放下!</div> <h3>也叫“隶字”、“左书”。是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的一种字体,把篆书圆转的笔画变成方折,在结构上,改象形为笔画化,目的是为了书写方便、快速。始于秦代,普遍使用于汉魏。晋朝卫恒的《四体书势》说:“秦既用篆,秦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指胥吏,即办理文书的小吏)佐书,曰隶字。”就是说,隶书本来只是小篆的一种简率快速写法,到了汉朝,经过加工,发展成为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字体。秦隶也叫“古隶”,同小篆相差不很远:汉隶也叫“今隶”,其笔势、结构都与小篆不同。</h3> <h3>汉隶西汉与东汉也有较大的区别,西汉的隶体笔画比秦隶简省,但尚无波磔(捺笔挑势);至东汉时,始有波捺,后人又叫“八分”。隶书的结构打破了六书的传统,奠定了楷书的基础,提高了书写的效率,它的产生,标志着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h3> <h3>西安碑林博物馆陈列的东汉《曹全碑》,可谓是隶书的代表,汉碑中的精品。“曹全碑”全称为《合阳令曹全碑》。刻于东汉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十月,由王敞等人镌立。明万历初年在合阳县(今陕西合阳)萃里村出土。碑文记载了东汉末年曹全镇压黄巾起义的事件,也记载了张角领导农民起义波及陕西的情况,也反映了当时农民军的声势和合阳县民郭家起义等情况,为研究东汉末年农民起义斗争史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h3> <h3>此碑石黑明如涂油脂,光可鉴人,书体是用隶书写成。文字清晰,结构舒展,字体秀美飞动,书法工整精细,秀丽而有骨力,风格秀逸多姿,充分展显了汉隶的成熟与风格。此碑碑石精细,碑身完整,实为汉碑、汉隶之精品。也是目前中国汉代石碑中保存比较完整、字体比较清晰的少数作品之一。</h3> <h3>该碑是汉代隶书的重要代表作品,在汉隶中此碑独树一帜,是保存汉代隶书字数较多的一通碑刻,字迹娟秀清丽,结体扁平匀称,舒展超逸,风致翩翩,笔画正行,长短兼备,与《乙瑛》、《礼器》同属秀逸类,但神采华丽秀美飞动,有“回眸一笑百媚生”之态,实为汉隶中的奇葩。它以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整著称于世,因此历来为书家所重。清万经评云:“秀美飞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孙承汉评其书云:“字法遒秀逸致,翩翩兴《礼器碑》前后辉映汉石中至宝也。</h3><div>近期笔者习几幅晒一晒,多谢好友们指导!</div> <h3>七绝/新潮</h3><div>作者:蒋城关</div><div>年饭时髦酒店筹,山珍海味尽君兜。</div><div>千家万户清闲日,全在春风得意楼。</div> <h3>七绝/诗人</h3><div>作者:蒋城关</div><div>追梦诗情又一春,寒窗印月笑天真。</div><div>离肠莫道千千结,唯有清风不染尘。</div> <p class="ql-block">来几幅隶书变体即蒋体,此体被邮政部发表了邮票。</p> <p class="ql-block">蒋城关(天空飞虹),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樱花诗书画社社长。</p><p class="ql-block">自幼酷爱诗影书画印,几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诗影书画作品近万余幅`件`首,散见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及各类相关报刊杂志和网络,多次获得全国及军地大奖。有12部诗影书画专著及合著出版问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