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行-------走进傩戏之乡

小水滴

<h3>文字:小水滴</h3><h3>摄影:范新宝 小水滴</h3> <h3> </h3><h3> 2005年5月,池州傩戏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份,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池州市贵池区为“中国傩文化之乡”。 池州傩戏主要分布于安徽贵池境内的刘街、姚街、茅坦等乡。它是以宗族为演出单位,以驱鬼疫祈吉祥为目的请神敬祖的一种祭祀活动,以戏曲演出的形式出现,以佩戴面具为表演特征的古老戏曲艺术形式。娱神娱人,“人神共赏”。数百年世代沿袭,很少受外来艺术影响,亦很少经文人加工,风格古朴粗犷原始,被学术界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各村的傩戏汇聚在青山庙进行祭祀活动。</h3> <h3>  今年春节,几个朋友相邀自驾到池州看傩戏,体会别样的春节。从淮南出发,一路向南5个小时顺利到达池州市贵池区梅街镇。刚到镇口,就看到醒目的大门和一个宣传牌,上写“傩戏之乡”,“古朴傩文化 ,山水新刘街”等字样,傩文化气息扑面而来。</h3> <h3>  我们此行目的地是贵池梅街镇刘街枫岭刘村。刘街位于梅街镇东边,九华山脚下,典型山区农村,是中国古傩戏的发源地之一。贵池有着“有村必有傩,无傩不成村”的美誉。从镇里到枫岭刘村百度了下,步行也就3.2公里,阳光正好,我们选择了步行进村。路遇一个陈旧的祠堂,略显沧桑门上贴着手写体的对联散发着墨香。当地的文化民俗都融入到对联中了。</h3> <h3> 一路走来,古老的村落,白墙灰瓦的房子或掩映田野远处、村村通的公路蜿蜒曲折通到各家门口。村口停放一些小轿车,二层小洋楼随处可见,村里还建了垃圾分类站点。新农村惠民的各项政策使百姓的生活已经发生质的变化。</h3> <h3>  午后时分,一男子站在自家贴着大红春联门口,头顶在“福”字下,倚在门框上看着手机。红色的春联和“福”字在阳光的映照下,倒映在熠熠发光的引擎盖上,看样子,他想不红都不行。</h3> <h3>  走在这山间的小路,抬眼望去是湛蓝的天,远处是绵延的青山,脚边是收割过的金黄的稻田。色彩如油画般绚丽,蜿蜒的路和稻田里一行行稻茬,如一幅长轴画卷徐徐地延伸向远方,淳朴自然而又富有诗情画意。行走于此,心旷神怡。</h3> <h3>  山谷里的村落被群山环抱,远离了城市的喧嚣,犹如世外桃源。有陶渊明笔下那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意境。</h3> <h3>  菜畦与水稻相邻,碧绿与金黄辉映,演奏出一首美妙的田园交响曲。</h3> <h3>  鸡啊,鸭啊,狗啊,在这里安了家,淡定从容,悠闲自在。</h3> <h3>  路边不时看到这样的地块,地里种植的是木耳。改变农业生态结构,改常规水稻种植为特色产业种植,相信结构调整会让农民脱贫致富,也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收益。有密集恐惧症者慎看此地,密密麻麻整齐交错的是一个个菌柱。</h3> <h3>  这是个得天独厚的小山村,山环水绕,钟灵毓秀、林木葱郁,鸟语花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h3> <h3>  幽幽月光下静谧的稻田,色彩变得有点神秘,用一首纯音乐《神秘园》诠释此景恰如其分。</h3> <h3>  村里的小溪边,有个村民在溪水里清洗宰杀过的鸡,溪水清波荡漾,鸭子在水里游来游去。一个穿大红衣服的小姑娘边唱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边舞,她的妈妈正在用平板电脑给她录制视频。</h3> <h3>  晚霞中,一个小女孩在村里奔跑。</h3> <h3>  年初二有回娘家的习俗,时不时看见有拎着礼物走在路上衣着时尚的美女。</h3> <h3>  村民家用这种节省能源的原始的方式取暖。</h3><h3> 这是一个木桶,桶里放着一个盆,盆里能放置点着的木炭,木桶隔层的铁网上面能放置需要烘烤的食物,一举两得。木桶有高有矮,有的木桶有大半人高,儿童可以站在木桶里取暖。</h3> <h3> 我们原以为傩戏是下午开始,一打听才知道要等到天黑才有。我们就向村口的这户农家打听村里有没有可供餐的地方,他们告诉我们过年没有。这位大姐得知我们一共7人,稍露难色,她说家里没有太多的凳子,如果不嫌弃就和她的家人一起吃,只能委屈站着吃了。我们求之不得,不仅能填饱肚子还多了份别样的体验。大梅问每个人吃饭要多少钱,这位大姐干脆利落地告诉我们不要钱,她说你们大过年的能到我家就是缘分。想想刚到镇上住宿即被宰了一刀,这位大姐的回答简直惊掉我们的眼球。</h3> <h3>  全家总动员,这位大姐家里人楼上楼下马不停蹄地拿碗摆筷端菜,男主人热情地还拿出酒邀我们一起喝。家里的一位年轻小伙告诉我们,这位姐姐为这些饭菜忙了一整天,因为今晚家里来了很多客人,今天是家里是最热闹的一天,明天就有人要回去打工了。</h3><h3> </h3> <h3>  真没想到在求食无门的情况下,呈现在眼前的是这样一桌盛宴。 面对 这样一桌热气腾腾、香飘四溢、荤素搭配、色泽诱人的柴草锅做出的农家宴,真是感慨颇多,既幸福又惭愧。吃饱了,幸福指数当然是最高的,惭愧的是我们怀着又要被宰的小人之心度他们的淳朴厚道之心,很是汗颜。</h3><h3> 这是菜还没上完拍的照片,后来又陆陆续续上了许多菜。</h3> <h3>  候饭之时,才知道和我们一样在他家就餐的还有来自北京、河北、吉林等地的摄友。大年初二,一群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不经意间就聚到同一屋檐下,不问姓名不问来处,有了站着分享这顿盛宴的缘分。</h3><h3> 这位外地摄友兴致勃勃当起了传菜生。</h3> <h3>  这位穿蓝衣的摄友发现了最爱----红烧豚子。他给我们强调了三遍:“这豚子烧得真好吃”。有人提议,大家绕着桌子吃,这样每个菜都能尝到。于是我们十几个来自天南海北的陌生人犹如久别团聚的家人有说有笑绕桌共餐。 饭后,我们一行硬塞给这位大姐些许费用以示感谢。这顿旅途之餐,够我回味许久许久....</h3><h3> 人在旅途,遇见的不仅有最美的风景,还有缘深缘浅,缘聚缘散的芸芸众生,温暖你的记忆。</h3> <h3>  复本堂静静地坐落在枫岭刘的村子里。祠堂的布局和大多祠堂一样气势恢宏,迎面红色帷幔上写着傩神大会四个字,最深处舞台已经搭起,柱子上刻都有楹联。“沾露履霜春秋匪懈 左昭右穆继序不忘“的楹联彰显了文化气息。祠堂里已经挤满了等待观戏的村民和游客。</h3><h3> 时隔经年,祠堂的天井如一只观看红尘起落的眼睛,看过清风明月,看过春秋悲喜,此时的我站在天井 之下,仰望星空,多么也希望自己也如能这天井一样俯仰自得,在来与去之间,洗净纤尘,轻松前行......</h3> <h3>  据当地的村民介绍,风火刘(复本堂)是保护与传承池州南山刘氏傩戏核心之地。其傩戏先后历经太平天国和文革时期的破坏。文革时期最为严重,有关傩戏的一切全部毁之殆尽,风火刘傩戏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h3><h3> 文革之后,政策开始有些松动 ,1982年,风火刘老艺人们重燃傩戏之梦。经全村族人商议,以刘本忠、刘永康、刘祯祥、刘传宗四人为首,将傩戏脸谱重新恢复。由于文革时期傩戏道具毁坏严重,没有留下任何文字图片资料。仅凭着刘本忠几位老艺人年轻时对傩戏脸谱的记忆,一边回忆,一边向雕像师傅描述,经过一年左右的艰辛努力,一面面栩栩如生的脸谱才在雕匠师傅手中出炉了。</h3> <h3>  此为龙床,是用于摆面具的案子,用木板搭架或几张方桌拼成,上面罩有台布。面具的摆位各个宗族均有一定的顺序,演出时一般都放在舞台的旁边。</h3> <h3> 沉睡了二三十年的傩戏面具在风火刘老艺人的召唤下重生。傩面具俗称脸子、傩神、菩萨等,多用柳木、枫扬木精雕细刻、油漆彩绘而成。形状外突内凹,眼珠与眼角缕空,便于演员张望。</h3><h3> 演出前,演员要沐浴净身后举行傩神下架仪式。他们将“脸子”从祠堂阁楼恭敬地请下来,再用白酒仔细地擦拭一遍,怀着对崇拜原始自然的敬畏之心池州傩面具吸收和融汇了儒、释、道、巫的宗教意识和民俗、雕、绘画等内容,是民间艺术的精华。</h3><h3> </h3> <h3>  一纸书香传世,一曲词章流芳。 </h3><h3> 经过傩仪祭祀后,乡民们认为这些脸子已附着灵性、神性,所有的天上、人间、艺术之神都降附在这些脸子上,在他们心中傩就是神,不可亵读。</h3><h3> </h3> <h3>  贵池傩戏舞台主要以装饰性为主,用灯彩、楹联、一桌两椅和必要的砌末道具、栩栩如生的面具等,以古朴粗犷的表演表达剧情,加之舞台上的灯光烛光,交相辉映,展示出神奇古老的民间艺术色彩和娱神、娱人的节日喜庆气氛 。</h3> <h3>  一位表演者正在带傩面具。戴面具时头上均扎一块红头巾作为装饰,面具造型丰富多彩,有各种颜色。面具也因人物身份性格不同,造型形象夸张,或温良恭谦淳朴忠厚,或青面獠牙恐怖凶悍、或神气逼人刚强暴烈、或细眉窄眼奸邪狡诈。</h3> <h3>  池州傩面具,因地域、家族不同,其数量质料、尺寸色彩、功能佩戴也不尽相同。面具有全脸和半脸之分,分通用与专用两种。全脸戴在脸上与五官基本吻合,半脸略小,戴在额上,只遮住上脸部,露出嘴,以便演唱。</h3><h3> 在孩子眼中,看到的是傩戏,也许还未能理解戏后所承载的苦难历史和百态人生.....</h3> <h3>  这位老者是位备受尊敬的傩戏老艺人。已至深夜,耄耋老人手里握着拐杖仍坚守在舞台边上,或微笑或点头或翕动嘴唇,傩已根植在他的心里,坚如磐石。<br></h3> <h3>  三代人,三种表情,三段人生。</h3><h3> 一面大锣,被上方垂下来的绳子悬挂着,炭火燃烧着,天真的眼神面对锣鼓凝睇着.....</h3><h3> 有了这样的目光与目光的相遇,傩戏、老人都不会在岁月中老去.....</h3> <h3>  震人心魄的锣鼓声响彻苍穹,祖辈留下的艺术瑰宝一定会薪火相传。</h3> <h3>  池州傩戏无丝弦乐器,只用大锣、大钹、小锣、小钹、小堂鼓等伴奏,以人声帮腔。</h3> <h3>  相互切磋,准备上场。</h3> <h3>  这是祭傩神的供品,有用糯米粉做成鲤鱼跳龙门、麒麟送子、天官赐福、寿桃等糕点。在傩戏演出其间,凡来村看戏或走亲访友的亲朋、来宾,临走时,各家都赠送客人供粑,以示吉祥喜庆之意。</h3> <h3>  傩戏面具不论什么角色人物,一律被当作“神”看待。   </h3> <h3>  以虔诚的心等待傩仪开始。</h3> <h3>  傩神大会开始,族人端着祭神的盘子,承载着富有灵性的脸子和各种祭品,走出祠堂,踏上祖祖辈辈躬耕的土地,开始了最庄严的傩仪。</h3> <h3>  浩浩汤汤的队伍从祠堂出发,踏上祖祖辈辈赖以生息的土地,他们身上流淌着先人的气魄和热血,傩戏已深深融入他们的血脉中,固化到他们的骨骼里,激励着他们更加铿锵前行。</h3> <h3>  我们跟随傩仪的队伍深一脚浅一脚走在田埂上,一步一履,禅悟于苍茫寥阔之中,也多了一份敬畏之心.......</h3> <h3>  旗、锣、鼓、伞开道,沿途燃烧香纸放鞭炮,迎“傩神”进祠堂。敬酒焚香、请神敬祖、驱邪纳福。</h3><h3> 这是傩戏表演前的请神仪式。傩戏的前后,必须有“请神”和“送神”仪式。请神仪式后返回祠堂开始傩戏表演。</h3><h3><br></h3> <h3>满台灯彩的烛光照明,依然代代相传,沿袭至今。  </h3> <h3>  随着请神仪式结束的队伍返回祠堂的人流。</h3> <h3>  回到祠堂,舞龙表演继续。</h3><h3> 长龙由龙头、龙身组成,每一条长条板凳上托着一节龙身。前后板凳首尾部各有一孔,首尾孔处上下交叠,从孔中垂直插入一根木栓固定,算是龙身连接起来的机关,也可以算是舞龙者执龙的一个把手。据介绍,一个板凳龙寓意一座山。</h3> <h3>  舞龙人之间要配合默契,步伐一致,一气呵成。狂舞的巨龙在空中变化出各种不同的造型,看得荡气回肠、心潮澎湃。</h3> <h3>  铿锵有力、热闹非凡的锣鼓阵阵响起,一条长龙在祠堂内上翻腾起舞,舞龙人穿着艳丽的龙装,头戴黄色的抹额、腰束红绸、手舞长龙、或蛟龙出海、或穿梭前进、或龙游四海,或腾飞云霄,高超的技艺表演赢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声和欢呼声。</h3> <h3>  如今的许多傩戏班,演员大多年迈。让人感到欣慰的是这次看到傩戏表演中有很多年轻人的面孔。 为保护和传承傩戏这种古老的艺术瑰宝,一些老艺人发起成立了民间傩戏协会,以老带新的方式来吸纳年轻人参与学习,让傩戏能得到更好的保护。</h3> <h3>  迎“傩神”(“脸子”)回到祠堂,傩祭结束,傩舞登场。</h3><h3> 傩舞演出开始前,由族长或年首手持万民伞在口号声中把伞交给戴面具的“伞孩儿”。以舞伞为先导,再依次跳起各种傩舞。<br></h3> <h3>  傩戏主要表现形式有傩仪、傩舞和傩戏。</h3><h3> 傩舞是正戏演出前后的舞蹈,情节大都简单,可寓意较深,内容多是驱灾逐疫、祈求丰收、平安吉祥的吉利语,舞时大多用锣鼓伴奏,配合身段,节奏明快,动作性强,粗犷有力,有一种东方古典雕塑艺术的自然美。</h3><h3> 傩舞《童子拜四方》拉开了枫岭刘村农历初二当晚傩戏演出的序幕。<br></h3> <h3>  傩舞也叫跳傩。跳傩,人、鬼、神、怪均以忠奸愚劣而分,夸张大胆,惟妙惟肖。</h3><h3> 演员们戴柳木面具,扮演传说中的驱除瘟疫的傩神,用反复的、大幅度的舞蹈动作表演。有独舞、双人舞、群舞等形式,配以节奏性很强的鼓点和伴奏,气氛热烈,风格古朴,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人们的好恶之情。</h3> <h3>  池州傩戏由宗族自行结社,是一种独特的封闭式演出体系,无职业班社和专业艺人。各宗族演员皆按房头摊派男丁担任,靠“口传身授”的方式,长传幼承,代代沿袭。各宗族之间在演出日期安排、剧目顺序、演出形式,以及剧本、唱腔、面具、服饰、道具等方面,均有所不同。</h3> <h3>  傩戏每年例行“春祭”和“秋祭”,“春祭”即每年农历正月初七(人日)至十五择日进行,“秋祭”即农历八月十五进行,平时不演出。 至正月十五,各村傩戏汇聚青山庙,最为隆重到达高潮。</h3> <h3>  舞台上方飘落的是古老钱。</h3><h3> 傩舞《舞古老钱》中的古老钱状如古铜钱,两面各写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字样,用来驱邪纳吉,蕴含了人们的美好愿望。</h3> <h3>  傩舞中的伞也是主要道具。伞有万民伞、百代伞和孝伞等。</h3><h3> 万民伞类似古装戏舞台上皇帝出巡用的,用色彩鲜艳的绸缎刺绣,顶或红布制作端绣有“五福吉祥”图案,围障飘带写有吉祥语。   </h3><h3> 百代伞的围幡用绸缎刺绣的许多莲花瓣缀起来,这种莲花瓣是由本族各户捐送的,每添一口男丁即捐一个,莲花瓣多,表明其家族兴旺。每隔60年修一次谱,则更换一次。</h3><h3> 孝伞是将“二十四孝”中24人物故事刺绣在围障上,每把六幅绣像,一共4把。  <br></h3> <h3>  贵池傩戏服装比较简朴原始,一般都是明代服装样式,与一般戏曲服装相似,平时不演出时,戏服均封存在本族祠堂的阁楼上,演出时经过请神仪式,由年首开封启用。</h3> <h3>  池州傩戏传统剧目《刘文龙》,叙述的是汉朝刘文龙与妻萧氏悲欢离合的故事,这个故事在宋代已流行,原名《刘文龙菱花镜》,曾收在明代《永乐大典》中,可惜在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时失落了,但却非常幸运地保存在池州傩戏中。</h3> <h3>  《刘文龙》中的刘文龙是个生角,在剧中占有重要地位。头戴黑色小生巾,面容温文尔雅,耳朵很大,这可能是表现人物有福气,考试得中状元。</h3> <h3>  傩戏的脸子因人物身份性格不同,造型各异形象夸张。</h3> <h3>  傩戏中所用道具,一般都是自制的。其中刀枪、把杖之类备有大小两种,大的在演出时分别陈列在舞台左右两侧,插在写有“肃静”、“回避”的虎头牌木架上,为面具出巡时护驾专用。</h3> <h3>  傩戏面具雕刻艺人是刘本荣,青阳县人,出身雕刻世家。他13岁随父从事傩戏面具制作艺术,开面具作坊。他雕工细腻,形象逼真。为使这一雕刻艺术能代代相传,在他临终前还回忆勾绘了常用的傩戏面具脸谱三、四十种。</h3><h3></h3><h3>  </h3> <h3>  池州傩不仅在春节期间活跃于池州山野乡村,如今,还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这几年,池州傩艺频频在北京、广州等大城市舞台上亮相。德国、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也慕名前来实地考察研究。</h3> <h3>  2000年8月,应新加坡邀请,池州傩首次走出国门,一展风采。随后,又相继赴韩国、匈牙利、德国、香港等海外演出。</h3><h3> 2008年11月,池州市姚街村14位农民组成的傩戏艺术团,携带《舞伞》、《打赤鸟》等6个节目,应邀参加法国第十二届意象艺术节,表演了原生态的傩戏傩舞,演出场场爆满。</h3> <h3>两个小女孩好奇地看着老人手中这本记录傩戏唱词的书。</h3> <h3>做个摄影人不容易,这位摄影师以这个姿势蹲着,连续拍了几个小时。</h3> <h3>下面几张图是观众观戏的百态表情,围得密不透风。。</h3> <h3>台上台下热情高涨。</h3> <h3>这位小伙子拿着手机录下傩戏全程视频。</h3> <h3>被挤在祠堂门外的观众。</h3> <h3>台上、台下,戏里、戏外-------痴。</h3> <h3>居高临下一览无余。</h3> <h3>看完傩戏,村民们三拜九叩,献香酹酒。</h3> <h3>祠堂内傩戏正在上演,祠堂外鞭炮礼花齐鸣,直至子时。</h3> <h3>  走进傩戏之乡贵池,零距离地感受到了傩戏神秘魅力,心灵受到强烈震撼,真是不虚此行。</h3><h3> 风岭刘村的傩戏只是贵池各村傩戏的一个缩影。正月农历十五,各村傩戏汇聚到青山庙,将傩戏的演出推向高潮。</h3><h3> 悠悠古韵,醉美傩戏。</h3><h3> 春花秋月,辉光日新。 </h3> <h3><font color="#010101">附上几段手机拍的小视频。</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