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那些事

逍遥白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把根留住——写在前边的话</b></div><div><br></div><div> 我的朋友北方弓箭手在《春节,地球上最隆重的仪式》一文中说“从腊八到正月十五,阶段性的各种传统纪念性的活动,使她不象是一个普通的节日,更象是一个民族在生活中一年一度举行的具有无限象征含义的一个隆重的仪式。”</div><div><br></div><div> 我非常赞同这个“仪式”的说法,其实我们传统的每一个节日都是一个或大或小的仪式,内容丰富而有趣。比如,端午是由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等内容组成的;重阳是由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吃糕等内容组成的。没有了这些具体的“仪式”,所谓节日也就剩下一个抽象的外壳,一副没有了血肉的骨架。过起来还有什么意思呢!</div><div><br></div><div> 现在年轻人总说过年没意思,年味淡了,一方面是由于我们的风俗在改变,另一方面也是年节内容、仪式等逐渐被抽空的缘故。作家冯骥才说:“报纸上经常报道年轻人只知道过情人节、过圣诞节却不知道过端午节、过重阳节,那么年轻人问你端午节有什么形式有什么活动,重阳节有什么形式有什么活动时,你能回答吗?我们已经把自己的节日卖给商家叫黄金周了,我们禁放了鞭炮,我们动员老百姓过年年夜饭到饭馆定饭,我们把自己的节日一个一个抽空了,怎么能怨怪我们的年轻人?”</div><div><br></div><div> 民族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胎记,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不可抹去的生命记忆。”了解它的过去和现在对于我们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重建我们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在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的今天有着非常实质的意义。有了这样一个精神的家园,我们漂泊的灵魂就会有本可依,有家可归。</div><div><br></div><h3> 事实上,现在的年轻人对我们民族文化中精髓的东西是不排斥的,他们很多人都渴望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渐染。近年来,在许多大学,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讲座受到热烈欢迎就是一个绝好的证明。如果说他们现在对民族文化还缺乏必要的了解,那不是他们的错,而是我们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方面缺乏应有的力度。是我们教育的失误。我们有必要帮助他们了解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所以冯骥才又说“我们应该研究、整理自己的传统文化,只有当我们自己能够在相当的高度上把握住自己的文化,能够真正了解我们自己文化的时候,我们才能说我们不怕全球化。否则,我们无法跟世界对话,我们无法提升自己的文化,也无法发展自己的文化。”刘梦溪认为,我们不能只把传统当作时髦的“怀旧情绪”,而要当作一种“生存的必要”。</h3><div><br></div><h3> 如果把民族文化比喻为一个庞大的根系,那么,民俗则是这个根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分支,我们有必要通过介绍年节风俗的知识,让我们年轻的一代通过这个窗口去一窥我们民族民俗文化的全豹,去获取民族文化的滋养。因为了解和熟悉民俗文化的内容,它的发展历史,是弘扬和发展民俗文化的前提,你对民俗文化的精髓一无所知,又何谈继承和发展?而继承又有一个去粗取精的问题,继承民俗文化中有意义的健康的东西,扬弃其封建性的糟粕,也是我们应该予以关注的问题。一句话:留住民俗文化的根,哪怕是一根很小的分支,也没有理由在我们的手中被斩断。这正是我写《过年那些事》这个年俗系列的本意所在。</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正月不剃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家乡,春节前后,理发行业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腊月忙,正月闲,二月龙头剃不完。”你看吧,一进腊月门儿,理发店里就人满为患了,等待理发的人特别多。而到了正月,纵使理发店整日开着,也还是很少有人光顾,真可谓门前冷落鞍马稀。直到出了正月,理发店才又红火起来,复现年前情景。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是因为当地流传着一种说法: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正月剃头怎么会跟死舅舅扯上关系呢?乡下人搞不清楚,也懒得寻根究底。他们迷信而厚道,绝不会因为几根头发的长短而让自己的亲人有什么三长两短。所以,大凡有舅舅的人,是一定要赶在年前把头剃了的。过了年,不管头发长到多长,都得捱过正月去再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舅舅是个独苗儿,又是“老来子”,姥爷一家便都把他当做宝贝疙瘩似的养着。那真是捧在手里怕碰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不教有一点儿闪失。以至于把这个舅舅惯得一点儿长辈风范都没有。嘴巴上的胡子都老长了,还跟我们这般小屁孩抢糖果吃,要炮仗放。我们也不跟他计较。总是学着母亲的样子对他呵护备至,关爱有加。特别是在“正月不剃头”这件事上,我们在母亲的反复叮咛和严格要求下,俨然已成习惯,每到年底,不用母亲提醒,我们兄弟几个便早早地去理发店把头剃了。有时,理发店排不上班,母亲便自己拿起推子剪子给我们剃头。记忆中,好像母亲只会理一种发型,就是把四周剃得溜光,上边留一个小盖儿的那种,乡下人管这叫“萝卜头”,呵呵,说起来挺难为情的,我的童年基本上就是顶着这种“萝卜头”过来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正月不剃头”,在我们家几乎成了一条戒律,我恪守了它20多年。直到大学毕业,做了老师,才因为一次偶然的冲动而破了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记得那年春天开学特别早,好像刚刚过了正月15吧?开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按着政教处的要求检查自己班级学生的仪容仪表。检查内容中有一个特别的规定,就是男生必须理短发,短到什么程度呢?——前发不过眉,后发不及肩。我是班主任,自然要带头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尽管我的头发并不是很长,可养了半个腊月另大半个正月,也还是稍稍超过了规定的长度。有学生就提出抗议啦:老师,你要我们理短发,你自己怎么不理呢?是啊,做老师的怎么好要求学生理短发,而自己却留长发呐?一冲动,便去了理发店。理完发,才想起这日子还没从正月里拔出腿来呢。不禁后悔起来。于是赶紧打电话给母亲,询问舅舅的情况。问得母亲直纳闷儿,说:“你这孩子今天这是怎么了,咋还虎了巴地关心起你舅舅来啦?”呵呵,她哪知道她儿子刚刚做了件犯禁忌的事儿,心里头正惴惴着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还好,还好,舅舅并没有因为外甥的冲动之举而带来什么不好的事情。直到现在,他老人家都生活得很好,妻贤子孝,幸福安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初一拜大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正月初一是鸡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时侯在农村,早晨听村鸡喔喔啼叫,白天看母鸡下蛋后扑着翅子咯咯哒地叫着在地上得意地画圈,看老母鸡领着雏儿在草地上捉虫,捧着玉米粒给鸡喂食,任它们哒哒地啄你的手心……那种感觉真是惬意不过。参加工作后,远离乡间来到城市,听腻了墙上的钟声,报时再怎么准,声音再怎么悠扬,都觉得远没有乡间的鸡声好听,唉,那喔喔鸡啼几乎幻化成一种乡愁,让我不时想起生我养我的家乡,想那片土地上的一切。偶尔下乡在乡间留宿,也会刻意去倾听早晨鸡叫的声音,那声音远远近近,此起彼伏,或独唱,或合鸣,宛如一曲交响乐,听得人睡意全消,就有一种回归自然的快感。苦涩的乡愁,也会变得咖啡般浓郁而甜蜜起来。——呵呵,扯远了,说过年的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正月初一是一年之首,又是一季之首,也是一月之首,所以又称“三元之日”,特别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这一天,除了贴春联、贴门神、放爆竹(清晨家家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称"开门炮")、饮屠苏酒等习俗以外,各地还有不少别的风俗习惯,例如窗户上贴红纸剪的鸡,吃生鸡蛋,禁止杀鸡,清晨要喂鸟,放鸟等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习俗呢?这就与“鸡日”有关了。“鸡”谐音“吉”,符合人们追求吉祥的心态。古人认为鸡是“五德之禽”:头上有冠为文德,足后有距是武德,逢敌敢斗是勇德,遇食相呼是仁德,天明报晓是信德。这“五德”可是古之仁人也未必都能做到呢!所以“鸡日”重鸡甚至重鸟也就不足为怪了。无非是求个吉星高照的意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些地方还有以初一这天听到的飞禽叫声来判断新年的生产情况的习俗。五更鸟先叫就宜于养鸭;鹊先鸣宜于养鸡;天亮时麻雀噪飞就是丰年;人们还认为初一听到狗群吠不是好兆头。呵呵,这可就带上迷信的色彩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初一这天不扫地、不汲水甚至不动火,饭菜都预先弄熟,因为蒸(争)、炒(吵)、炸(铡)、烙(落)等炊事活动很容易让人想到不吉利的事。还有忌吵闹、打架、骂人,即使不小心把盘碗打碎了也要说“岁岁平安”,消灾化吉。街坊邻里,同事之间不管上一年有什么不愉快的事发生,只要初一见面互道新禧,就应消除一切“过节”重新开始——鸡的“五德”在这一天也被人们拿来学习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鸡日最重要的民俗活动就是拜年了。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意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现在,随着现代化通讯工具的普及,人们拜年多改用打电话或发短信等形式了,方便固然方便,却少了以往拜年的和乐与温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鸡日大吉!我把藏族歌手德乾旺姆的一首《吉祥如意》送给大家,以表达我对朋友们的新年祝愿!扎西得勒:)</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初二回娘家</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农历正月初二是狗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狗性忠恕。大家都听说过满族“黄狗救主”,汉族二郎神和哮天犬的故事吧?有一句话叫“狗不嫌家贫”讲的就是狗的“忠恕”精神。你看,不管主人怎么对它不好,它都大狗不记小人过,仍旧对主人忠心耿耿。最近看到一个视频,说印度孟买有一只狗,主人都把它遗弃了,它还天天跑到主人丢弃他的那个火车站,苦巴苦熬地去等候主人,希望主人一朝良心发现,能把它领回去,结果过尽千车皆不是,独留落寞与忧伤,看了让人心碎。狗的“忠恕”精神实在值得我们学习啊。所以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圣人就把“忠恕”二字当做君子之德来倡导(呵呵,俺查了一下孔夫子的资料,原来他老人家是属狗的,难怪),他认为这种“忠恕”的美德,应该体现在人类的各个阶层,生活的方方面面。君臣之间,恋人之间,夫妻之间,朋友之间都应该讲一个“忠”字和“恕”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狗性恋家。你就算把他送到千里之外,它也会一路找寻回来,看望旧主。狗尚如此,况为人乎?所以,正月初二这一天,出了门子的女儿是一定要挈夫将雏回娘家来看望父母亲人的。东北民歌《小拜年》和朱明瑛唱的《回娘家》表现的正是这种习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女儿回娘家是不能空手的。如果做不到“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那也一定要备一袋饼干、糖果或者其他什么,由母亲分送给左邻右舍和前来串门儿的亲戚朋友。东西不多,反映的却是浓浓的情意,表达了姑娘对看着她长大的邻里乡亲的切切思念,真正是"礼轻情意重"。娘家人在这个过程中也会觉得倍儿有面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女儿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做姑母的必须再掏一次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女儿回娘家是不能过宿的,仅吃一顿中饭而已,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因为第二天(也就是初三)婆家要包合子(一种食品,下一篇有介绍)吃,合子象征着阖家团圆,缺了少夫人怎么行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对爱人忠,对友人忠……对神人也是要表表忠心的,所以,初二这一天北方一些地区有祭财神的习俗。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一般用鱼和羊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初三不杀猪</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正月初三是猪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传说猪是北海银山菩萨提月金刚窟中的神兽(居然是神兽,不可思议)。中国人以北为尊(你看旧时皇帝的座位都是坐北朝南,大臣参拜皇帝称为“面北”),又认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对初三这个日子很重视,称为“小年朝”,许多初一未办之事,这一天可以补办,给事务多的人一个“拜年”的机会。所以,如果你还没有给亲朋好友拜年,那么今天去拜个年也不算晚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也有初三这天接财神的,家中贴上肥猪背上驮个聚宝盆的剪纸,名曰“肥猪拱门”,由于猪是黑色,既可冲淡一些自腊月以来家中色彩的火爆环境,又符合“猪入门,百福臻”的吉祥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考生的人家,则在这天贴以猪为内容的剪纸,名曰“朱笔题名”因为“猪”与“朱”、“蹄”与“题”同音。呵呵,这个实在牵强,是百分之百的迷信,不过是讨个口彩图个吉利罢了。各位谁家有考生啊?有兴趣就去买一幅这样的剪纸贴上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旧俗,这一天猪肉铺要祭三神:火神管生,平天大帝主死,关帝送财。祭祀的日子,当然不能动刀的,如果你在这一天杀猪,那是很不吉利的,卖猪肉也要等过了这一天再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家都听说过这样一个民谚吧?“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转。”“合子”是一种带馅的面食,类似于馅饼,但做法和形制却有所不同。有人可能不解:初一吃饺子,初二吃面,到了初三该换换口味了,怎么还跟“面食”较劲儿呢?其实这和咱北方的一个民俗有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正月初三这天不仅忌食猪肉,还有忌食米饭和豆子的说法,据说是因为“豆”与“斗”同音,不吉利;那干吗要忌食米饭呢?原来,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所以禁食米饭。不吃米饭当然就要吃面食了,于是人们把年夜剩下的面和馅包了“合子”。取个阖家团圆财源广进的意思。哈哈,您家有剩面剩馅没?有,今晚就包“合子”吃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初四忌出门</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正月初四是羊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羊(阳)开泰”本应吉祥,可是偏偏有人搞了个“红羊劫”的东东出来吓人,让大家不要出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还有个传说,初四灶王爷要查户口,因此也不宜离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些说法虽是无稽之谈,但符合人们连续过节中需要有一天在家调整一下的要求,因此北方一些地区有初四忌出门的习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人可能要问,“红羊劫”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羊日就不能出门呢?下面我给大家做一下简单的解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北方人一般认为羊年不吉,属羊不好,有羊年不结婚生子的风俗。其实这一切都来自于中国古代的一个传说,那就是每逢丁未年(羊年),国家都会有灾厄发生,俗称“红羊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个说法的始作俑者是南宋人柴望。他写了一本书叫做《丙丁龟鉴》。他在书中追溯了从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到五代汉天福十二年共1200年之间的21个丙午丁未年,一一列举当时之灾异。其中有触目惊心,天愁地惨者,也有牵强附会、难以自圆其说的例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查了一些资料,感觉“红羊劫”的说法虽不精确符合史实,但亦能达到粗疏的符合。柴望举过的例子就不提了,我再补充一个现代的例子:2003年是丁未年,也就是羊年,结果这一年中国乃至整个亚洲都大规地模爆发了非典疫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但其他年份出现灾厄的情况也并不罕见。比如98年的洪水,08年汶川地震,就都不是羊年发生的。这证明“红羊劫”之说有点以偏概全,羊日不出门近似于迷信,而羊年不能结婚生子的说法则纯属无稽之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坐的有属羊的朋友吗?希望大家不要相信这些迷信的说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羊日,我把“三羊开泰”这句吉利话和歌曲《祝你平安》送给所有属羊的朋友,祝大家平安吉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初五迎财神</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正月初五是牛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北方城乡旧时过大年,最少要过五天,由初一算起,到初五为止,才算过了年,俗名“破五”。还有一说,春节期间有诸多禁忌,比如商店停市,戏园子封箱不唱戏,各衙门封印不办公,妇人忌门、忌针线等等,但这些禁忌过了正月初五皆可破,所以叫“破五”。现在很多商铺过了破五才开门,很多单位正月初六才上班……就是这种习俗的延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按照旧的习惯破五这天,要包饺子,俗称“捏破五”;要吃馄饨,以示兜财;要放鞭炮,叫做“破五崩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一天最重要的事情是“迎财神”和“开市贸易”。因为传说这一天是财神爷赵公明的生日,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生意兴隆。所以旧时城里所有商铺都要在这一天的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掌柜的要率全店“职工”向店内财神像行三叩礼,然后在鞭炮声中把幌子挂出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幌子是商店门外表明经营商品的标志,每年应该见见新,幌子挂出后,色彩艳丽,给人一种喜气洋洋的感觉。幌子挂好后,各商店纷纷把护窗板取下,店门大开,欢迎顾客进门。这时,所有的伙计有的摇算盘,有的敲秤盘表示欢迎,响声一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农民则于这一天祭牛王。据说这牛王名叫冉耕,字伯牛,是冉有的长兄、孔子的弟子。其人端方正派,善于接人待物,是很有德行的这么一个人。可惜天不假年,早早就因恶疾辞世了。孔子听到他的死讯非常悲伤,长叹道:“亡之,命矣夫!”就连玉皇大帝似乎也看不下去了,奈何这位天神之主管不了阴间的事,就根据冉耕生前喜好农事这个特点,封他做了牛神,专司人间饲牛、耕作事宜。也算是对这位英年早逝者的一个补偿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初六送穷神</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正月初六是马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一天,中国许多地方有“送穷”的习俗,就是把穷神送走,把福神迎进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穷神是谁呢?传说是姜子牙的妻子。姓马,称为马氏。是个很势利的女人。姜子牙不得志的时候,吵着闹着跟姜子牙离婚,姜子牙功成名就后,她又后悔了,想要复合姜子牙又不要她,就上吊自尽了。姜子牙还是比较念旧的,封神的时候没忘了给她留个神位——穷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穷神会给人带来霉运,谁都想离她远远的,所以人们对她是各种不欢迎。现在北方人家春节期间在门上挂红色挂笺就是用来防这个穷神的,据说挂上这红挂笺她就进不得门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穷神不是马氏而是颛顼的儿子。他身材羸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烂衫,喝稀饭。即使将新衣服给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烧出洞以后才穿。原来,如今年轻人流行的“乞丐服”居然是这位穷神的发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送穷”之俗汉已有之,至唐尤盛。唐代诗人姚合写过一首《晦日送穷》诗: “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 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p><p class="ql-block">从最后两句可以窥见当时“送穷”之风是很盛的。送穷的时间也不是正月初六,而是正月“晦日”,也就是正月的最后一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据韩愈《送穷文》讲,唐时的送穷仪式一般是这样的:各家先将以木偶装饰成的“穷神”请出家门,于街巷中祝祷一番,再用牛车载之河边,请上船去,送往他方。其情其景颇有点类似萧红《呼兰河传》中提到的“放河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宋、元、明、清时期,各地送穷风俗渐有差异,时间上一些地方也由正月晦日改在了正月初六。《岁时杂记》的一个记载可资证明:“人日前一日扫聚粪帚,人未行时,以煎饼七枚覆其上,弃之通衢,以送穷。”这里所说的“人日前一日”,也就是正月初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解放初期,东北的一些地区还保留着一种“打穷换”的风俗。应该是古代“送穷”之俗的延续。下面是一篇文章对“打穷换”习俗的描写,很有意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初六早上,一些穷苦无业之人和一些乞丐,他们身穿花里胡哨的破戏服,头上戴破毡帽或草帽,有人用扫帚给住家的扫门口的地面,还有人手里摇着挂上铃铛的牛扇子骨,“哗铃铃”响着,嘴里唱着顺口溜:“地扫净了洒上水,财神喜神到了,掌柜的您老日子美”。唱词现说现编,没个准谱。这时,那家人就出来赏些零钱或给些吃食。接着就从门里跑出个妇人或半大小子,手举棍子佯装打他们,又喊着“赶穷鬼,赶穷鬼”。几个说唱的就跑,后边的人再追几步,等几个说唱的跑远了,这里的送穷节目就算完成。把穷鬼打跑了,好日子就来了。那时,孩子们是追着赶看表演了。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贫穷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远,现代城市中已经没有人再玩这些近乎童戏的玩意儿了。不过一些偏远的乡村还可以看到送穷风俗的残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记得小时侯过年,在腊月二十四这天,干净彻底地搞一次室内外卫生(民间叫“扫房”)后,大人就只准我们保持,而不准我们再动扫帚了。奶奶说正月里动笤帚、扔东西是要破财的,所以即使是生活垃圾也要归拢到一个箩筐里,不准倒掉的。可是到了正月初六这一天,爷爷奶奶却早早把我们喊起来,一家人扫的扫,铲的铲,把屋子和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把清扫出来的灰尘杂物连同从除夕到初五积攒的那些生活垃圾一起抬出去,扔得远远的。再搞卫生,则要等到二月初了。那时侯小,不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现在看来,这大概就是“送穷”的遗风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送穷”习俗,反映了我们民族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这不是迷信,而是一个梦,一个美好的期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年好运从今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正月初七是人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日,也叫“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等。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传说女蜗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古人在这一天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样子据说与西王母驾前的戴胜差不多。晋以后也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镂金箔为人来贴在屏风上或戴在头发上的,取人一进入新年,形貌精神都一改旧态而成新人之意。卢仝《人日立春》“ 春度春归无限春,今朝方始觉成人。从今克己应犹及,颜与梅花俱自新。”表达的就正是这个意思。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唐朝以后,人们更加重视这个节日。每到这一天,皇帝要大宴群臣,并赐彩缕人胜,与臣民同乐。文人们则登高饮酒,赋诗抒怀。据说,直到民国以前,广州的文人雅士们每逢人日还要登上观音山(今越秀山)或白云山饮酒、吟诗作赋。一会儿我也要写一首附在文后,来他个附庸风雅,哈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因为是“人日”,所以这一天所有的人都将获得尊重。官府在这一天不得处决罪犯;家长也不能在这一天教训孩子。年满16岁以上的青年均可自由上街玩耍,很多地方出现“鸡不啼,狗不咬,十八岁的大姑娘满街跑”的亮丽景观。各处庙会也在这一天掀起客流高潮。游人明显比初一到初五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吃的方面。 旧时,北方一些地方,比如北京、天津、河北,在人日这天要吃双层的荷叶饼,卷酱肘子、小肚等熟肉菜,而且要在庭院中“摊煎饼”,称作“熏天”。南方人则用七种菜做成“七宝羹”,在“人日”这天食用,以此来取吉兆,并认为此物可以除去邪气、医治百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古人认为,正月初七这天如果天气晴朗,就预示着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事业发达。今天北方的天气虽然还有点冷,但气朗天清,阳光灿烂,又逢“人日”“立春”相交,绝对是个好日子,希望像古人说的这是一年好运的吉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的一位朋友今天将从南方归来,不知现在到家没有。我写了一首《人日立春》(孤雁格)送给她,祝她一路顺风,一年好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风日清明不觉寒,牵红携绿满街欢。</p><p class="ql-block"> 又逢南国传佳讯,君与春天一并还。</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