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中国国家博物馆简称国博,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东侧,东长安街南侧,与人民大会堂东西相对称,是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h3> <h3>建筑欣赏</h3> <h3>古代中国基本陈列</h3> <h3>头盖骨</h3> <h3>鹰形陶鼎:新石器 新石器时代后期 仰韶文化<h3>1958年陕西省华县太平庄出土</h3><h3>高35.8厘米,口径23.3厘米</h3><h3>此陶鼎采用伫足站立的雄鹰造型。鹰体健硕,双腿粗壮,两翼贴于身体两侧,尾部下垂至地,与两只鹰腿构成三个稳定的支点。鹰眼圆睁,喙部有力呈钩状,结构简洁,威武雄壮,彰显出一种强大的张力。鼎口设置于背部与两翼之间,紧密结合似背抱状,将鼎形器物特征与鹰的动物美感巧妙地融为一体。</h3></h3> <h3>涡纹四系彩陶罐:新石器 新石器时代后期 马家窑文化<h3>水器或酒器</h3><h3>1956年甘肃永靖三坪征集</h3><h3>高50厘米,口径18.4厘米,底径15.9厘米</h3><h3>此彩陶罐呈敛口鼓腹的瓮状。口沿外侧有四个钩状泥突形成四系,腹部两侧有对称的环状耳。器表饰黑彩,上腹部有旋涡纹绕器一周,在2个大旋涡纹之间各再绘出2个小旋涡纹,旋涡纹带以下有一周水波纹带和弦纹带加以承托。整个画面既像水面被雨滴击起的层层涟漪,又仿佛是湍急的河水激流涌动而形成的一个个大小旋涡。此陶罐以其纹饰精美成为马家窑文化的代表作,被誉为“彩陶之王”。</h3></h3> <h3>裸体双性浮雕彩陶壶:新石器 新石器时代后期 马家窑文化<h3>酒器</h3><h3>1974年青海省乐都县柳湾出土</h3><h3>高33.4厘米,口径9.2厘米</h3><h3>此彩陶壶呈小口鼓腹造型,腹部两侧有对称的双环形耳。上腹部装饰黑彩图案纹饰,特征和同时期常见的马家窑文化彩陶壶装饰差别不大。与众不同的是它的颈部略高,口沿外侈,在壶身彩绘之间还捏塑出一个裸体人像。人像站立,头位于壶的颈部,五官俱备,身躯和四肢位于壶的腹部。双手置腹前,乳头用黑彩加以点绘,在人像下腹处夸张地塑造出生殖器的形象。此外,在壶的颈部背面绘有长发,长发下绘出一只大蛙,在人像两腿的外侧也绘着蛙纹。</h3></h3> <h3>小口尖底陶瓶:新石器 新石器时代前期 距今约6000年,仰韶文化<h3>1958年陕西省宝鸡市北首岭出土</h3><h3>高46.2厘米,口径5.7厘米</h3><h3>此小口尖底瓶呈纺锤状。顶部为一圆形杯状小口,颈部略细于口部。圆肩鼓腹,尖锥形底部,器身中部有对称的双环形耳。颈部以下饰黑彩,上腹部饰细密的斜线纹,其余器表素面磨光。在其腹部两侧的环耳处系绳,汲水时手提绳子将瓶置于水中,因瓶腹是空的,重心在瓶的中上部,瓶就倒置于水中;注满水后,重心移到瓶的中下部,瓶口就朝上直立起来。 </h3></h3> <h3>新石器时代晚期主要城址分布</h3> <h3>夏商周时期</h3> <h3>“利”青铜簋:西周 武王时期<h3>盛食器</h3><h3>1976年陕西临潼零口出土</h3><h3>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方座长、宽20.2厘米</h3><h3>器侈口,兽首双耳垂珥,垂腹,圈足下连铸方座。器身、方座饰饕餮纹,方座平面四角饰蝉纹。此种方座青铜 始见于西周初年。</h3></h3> <h3>青铜鼎:商 商后期 (约公元前14世纪——前11世纪)<h3>通高22.3厘米 口长18.3厘米 口宽15.6厘米</h3><h3> 器厚立耳,折沿窄缘,腹部呈长方形,下部略有内收,平底,下承四柱足。器耳外侧饰两周凹弦纹,口缘下与四转角处各饰1组饕餮纹,腹部四面左、右两缘与下缘均装饰排列规整的乳丁纹3行,足上端饰浮雕式饕餮纹,下衬凸弦纹三周。器内壁铸铭文:“小子父己”。此器形制、花纹与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后母辛鼎相似。在商代墓葬中,方鼎均成对出土。商代前期,方鼎腹部作正方深斗形;商代后期,方鼎腹部呈长方槽形,更显端庄稳定。</h3></h3> <h3>“妇好”青铜鸮尊:商 商后期 约公元前14~前11世纪<h3>盛酒器</h3><h3>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h3><h3>高45.9厘米、口长径16.4厘米、足高13.2厘米、盖高13.2厘米、重16.7千克</h3><h3> 此器由器盖与器身两部分组成,器身口内壁铸铭文“妇好”。整器为一站立鸮形,器盖置于鸮首后部,鸮昂首,歧冠高耸,“臣”字状目,小耳,钩喙,胸略凸前,双翅并拢,两爪粗壮,四趾抓地,宽尾下垂。器通体以云雷纹为地,器盖饰饕餮纹,前端有一立鸟,尖喙,歧冠,鸟后饰一龙,拱身卷尾。冠面外侧饰羽翎纹,冠面内侧、颈部两侧饰夔龙纹。喙与前胸各饰一蝉纹。两翼前端各盘曲一条长蛇,身饰菱形纹。尾部饰有一鸮,圆眼,尖喙,双足内屈,两翼平展,作飞翔状。</h3></h3> <h3>“妇好”青铜三联甗:商 商后期 (约公元前14~前11世纪)<h3>蒸食器</h3><h3>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h3><h3>通高68厘米、长103.7厘米、宽27厘米,甑高26.2厘米、口径33厘米、底径15厘米、重138.2千克</h3></h3> <h3>青铜罍: 高28、口径20.5,战1国,通身饰变形夔纹、重环纹、勾云纹等,制作精良,为东胡与中原交流之物。</h3> <h3>“后母辛”青铜觥:商 商后期 约公元前14~前11世纪<h3>盛酒器</h3><h3>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h3><h3>通高36厘米、长46.5厘米、宽12.5厘米、重8.5千克</h3><h3>铜觥最早见于商代,盛行于商和西周前期。形制可以分为四足兽形觥、圈足觥、方觥等。</h3><h3>此器由器盖与器身两部分组成,器身内底中部与器盖内均铸铭文“后母辛”,“后母辛”是妇好的庙号。整器为扁长体,前窄后宽,为一站立状四足兽。首似马,上有一对卷角,“臣”字状目,前两足为兽类奇蹄,长于后足,后两足状如鸟爪,有四趾,尾部作兽首鋬。器纹饰精美,通体以云雷纹为地,器盖饰一龙,身尾较长。前胸两侧与腹前端两侧各饰一夔龙,夔首向下,身尾上竖。前足外侧饰夔龙纹,腹后端饰有并拢的双翅与下垂的短尾,后足饰羽翎纹,两者应为一整体,以示禽属。此器造型奇特,寓意神秘。 </h3></h3> <h3>青铜斝:大型的饮酒兼温酒器,形似爵而大,三足、圆口,口前部有双立柱,无流和尾,有大鋬可执。在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中已有陶斝出土,青铜斝在二里头遗址中有发现,属夏代晚期,但主要盛行于商代,沿用到西周早期。斝一般很大,据史书记载,其容量为爵的四倍,作饮器并不实用,故多用以温酒。早期颈和腹多作分段式,平底;也有作鬲形的款足斝,数量较少。殷墟时期除分段式以外还流行不分段的、容器部分和鼎相似的圆底斝。</h3> <h3>青铜觥</h3> <h3>青铜雁尊</h3> <h3>“盠”青铜方彝:西周 西周中期<h3>盛酒器</h3><h3>1955年陕西郿县李村出土</h3><h3>高22.2厘米,口径14.2厘米,底径13.3厘米</h3><h3>器由器盖与器身两部分组成,器盖为四阿式屋顶状,中脊、四坡角均置扉棱,中脊正中有一四阿式短柱钮。器身为长方形,腹部两侧置有象鼻上卷状耳,圈足较高,底缘外侈作阶状。器身、圈足四转角置扉棱。器通体以云雷纹为地,饰穷曲纹、夔龙纹、涡纹等。</h3><h3>器内壁铸铭文10行107字,记述了周王册命作器者之事,文中提及西周职官中的“司徒”、“司马”、“司空”与军队编制中的“六师”、“八师”。</h3></h3> <h3>玉</h3> <h3>鱼形玉刻刀:西周、1957年陕西省西安张家坡出土、长7.9厘米 宽1.1厘米<h3>器呈白色,鱼身为细长条形。张口,圆目,嘴上有一小透孔,背部有长鳍,上阴刻三组菱形纹,胸腹有两组小鳍,上刻斜线纹,尾分两叉,拖一条长尾,尾尖部锋利为刀形,上有朱砂红色。</h3><h3>鱼形刻刀流行于商、周时期,商妇好墓出土有玉鱼形刻刀、壁虎刻刀及鸟纹刻刀等。可作佩饰,也兼作刻、削工具。周代更为流行,许多墓都有出土。陕西出土较多,除张家坡外,淳化、宝鸡茹家庄等西周墓都出土了十分精美的玉鱼刻刀等。</h3><h3>西周时期,和田玉进入中原。王室及上层贵族崇玉、享玉,以玉为宝,并且开始将玉器礼制化、道德化、等级化、政治化和宗教化。王室贵族佩玉之风盛行,有表示身份、情感、馈赠、美德、品性、仪态等诸多方面,如《诗经•郑风•有女同车》云:“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h3></h3> <h3>石牛:商 商王武丁时期<h3>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h3><h3>高14.5厘米,长25厘米,宽11.5厘米</h3><h3>石质为白色大理岩,圆雕卧牛,前肢跪地,后肢前屈,短尾下垂。头部微昂,双角后伏,细眉,眉间刻一菱形纹。方目,耳后抿, 张口露齿。牛身饰卷云纹,角、背脊、尾部饰节状纹,下颌刻铭“后辛”。</h3><h3>石牛所饰纹样采用阴线刻画,即沿花纹直接刻入,玉雕工艺上称之为“勾”。这种技法在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凌家滩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及二里头文化的玉石器雕琢中已大量使用,其中尤以良渚文化最为突出。与之相比,商代的阴线更为流畅,坚劲。</h3></h3> <h3>玉凤:商 商后期 约公元前14~前11世纪<h3>装饰品</h3><h3>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h3><h3>长13.8厘米、宽3.2厘米、厚0.8厘米</h3><h3>黄褐色,镂空雕刻。形状为侧首回身状,头似公鸡,头顶有齿脊状冠。圆眼,尖喙,胸部向外凸起,与尾连成弧线形。短翅长尾,尾翎分开两叉。爪卧胸下,背中间有一突,突中有一小圆孔,可佩带。翅膀上雕刻四条阳线以饰翎纹。造型优美,线条流畅,制作精细。</h3><h3>在新石器时代的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及二里头文化玉石器雕刻中,也使用阳线表现主题,其中一种做法是将纹样周围的地面剔除,通过减地使其成为浅浮雕,此玉凤翅上雕琢的羽翎纹即是采用这一技法。而对于冠、翅、尾翎部位的虚实处理则反映出商代工匠已经熟练掌握了镂空、钻孔技术。整器雕琢精细,光泽闪烁,显示了出色的抛光技术。此外,这件玉凤与新石器时代晚期石家河文化中玉凤的造型、雕琢工艺极为相似。</h3></h3> <h3>“颂”青铜壶:西周 西周晚期、盛酒器、高51厘米<h3>器口、颈、腹部均为圆角扁方形,颈部收敛,两侧置兽首衔环耳,腹部庞大而下垂,圈足高且厚。颈部饰波曲纹,腹部饰蛟龙纹。</h3></h3> <h3>“盠 ”青铜驹尊:西周、盛酒器、1955年陕西郿县李村出土<h3>盠驹尊,西周昭王、穆王时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h3><h3>盠驹尊高32.4厘米,长34厘米,重6.6千克。整器为一骡驹,昂首站立,竖耳垂尾,颈后鬃毛齐整,生动传神。器盖作覆瓦形,开于驹背。驹腹两侧饰涡纹,周缘饰穷曲纹。</h3></h3> <h3>“禹”青铜鼎:西周、炊器、传陕西省岐山县出土、高54.6厘米<h3>器厚立耳,折沿,敛口,腹部横向宽大,腹壁斜外张而下垂外鼓,底部曲率较小,近平,下承三蹄足。颈部饰穷曲纹,间饰扉棱,腹部饰波曲纹,足上部饰饕餮纹,下部饰两周凸弦纹。</h3><h3>器内壁铸铭文20行207字,记述噩侯驭方率南淮夷、东夷侵犯周王朝的东部、南部疆土,周厉王命西六师、殷八师前往征讨。作器者禹受武公之命,率军参战,俘获噩侯驭方。铭文所载是研究西周王朝与南淮夷、东夷之间的关系以及西周军制的重要史料。</h3></h3> <h3>四羊青铜方尊:商 约公元前14~前11世纪、盛酒器、1938 年湖南宁乡黄材出土、上口最大径44.4厘米、高58.6厘米、重34.6千克<h3>四羊青铜方尊,在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之中体型最大。造型雄奇,肩部、腹部与足部作为一体被巧妙地设计成四只卷角羊,各据一隅,在庄静中突出动感,匠心独运。整器花纹精丽,线条光洁刚劲。通体以细密云雷纹为地,颈部饰由夔龙纹组成的蕉叶纹与带状饕餮纹,肩上饰四条高浮雕式盘龙,羊前身饰长冠鸟纹,圈足饰夔龙纹。方尊边角及各面中心线,均置耸起的扉棱,既用以掩盖合范痕迹,又可改善器物边角的单调,增强了造型气势,浑然一体。</h3></h3> <h3>陶罐</h3> <h3>龙虎纹青铜尊:商 淮夷、盛酒器、1957年安徽阜南月儿河出土<h3>高50.5厘米,口径44.9厘米,足径24厘米, 重26.2千克</h3><h3>器口侈大,直径过肩,颈部较高,下部收缩,呈大喇叭状。肩部微鼓,下折为腹,呈弧形收敛作圜底,圈足,上饰十字镂空。器肩部饰三条曲身龙纹,圆雕龙首,探出肩外,活灵活现;腹部以云雷纹为地,装饰三组虎食人纹,寓意诡秘;圈足饰饕餮纹。整器工艺精湛,花纹线条洗练,是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h3><h3>龙虎纹青铜尊腹部的虎食人纹以浮雕虎首为中心,左右双身,口含一人。人无衣冠,身饰花纹。</h3></h3> <h3>夔龙形扁足青铜鼎:商、1974年江西清江吴城出土、高30厘米,口径20厘米<h3>器立耳,耳上各置一卷尾伏虎,虎口大张,牙齿毕露;腹部较浅,圜底,上下以连珠纹为界饰饕餮纹;三扁足,作夔龙状,口接器底,造型飘逸、轻灵,与造型相对简单、厚重的鼎腹形成强烈而优美的反差,体现了商代工艺美术的独到之处。</h3><h3>今江西地区,是当时越人的聚居之处。此青铜鼎形制及器上装饰的饕餮纹是典型的商文化元素,但鼎耳又凸显浓烈的地域性风格,反映了商文化与越文化的交融。</h3></h3> <h3>青铜面具:商 蜀<h3>祭器</h3><h3>1987年四川省广汉县三星堆出土</h3><h3>高85.4厘米、宽78厘米</h3><h3>长方形脸,长刀形粗眉,“臣”字形目,眼珠呈椭圆柱形突出眼眶,鼻部卷曲,阔口微张,露舌。戈形耳向两侧展开。额正中有高高竖起的额饰,上端内卷,中部饰刀状羽翅。左右两侧有方形铸孔,当为祭祀时便于扛抬使用。</h3><h3>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被认为是蜀人祭祀坑遗存。出土的大量玉器、铜器等物,有许多明显受到中原文化的影晌,如铜尊、铜罍等。这个遗址的发现,表明商、蜀之间文化交流十分密切。这种铜面具是古蜀人心中“神”的化身,此凸目面具应是蜀王蚕丛的神像。</h3></h3> <h3>春秋战国时期</h3> <h3>王子午鼎:春秋、炊器、1978年河南省淅川县下寺2号墓出土<h3>高67厘米、口径66厘米、重100.2千克</h3><h3>铜鼎腹内及盖内有鸟篆书铭文,盖铭4字,器铭84字,作器者为王子午。王子午系楚庄王之子,又名子庚,颇有战功,楚共王时他为司马,在吴国入侵楚国时曾率楚军大败吴师。楚康王二年(公元前558年)继任令尹,康王八年(公元前552年)病卒。楚国开始在今湖北西部建都,后迁都于郢。春秋时不断与晋国争霸,楚庄王曾为霸主。</h3><h3> 这件青铜鼎平底、束腰、外撇耳,有盖。腹部外围有六条镂空的怪兽附加装饰。腹内壁有84字的铭文,内容主要是王子午叙说自己的德政,同时上祭祖先,下为子孙祈福。王子午是文献记载中楚庄王的儿子子庚。楚共王时子庚任司马,曾率军队大败吴军;楚康王二年(公元前558年)任令尹(相当于后世的丞相、宰相),楚康王八年(公元前552年)卒。</h3></h3> <h3>“吴王夫差”青铜鉴:春秋、盛水或盛冰器、传河南省辉县琉璃阁出土<h3>高44.8厘米、口径76.5厘米、重60千克</h3><h3>鉴为盛水器,可用于盛水照面或冰镇食物。体形巨大的鉴还多用作礼器或陈设器。此器敞口,方唇,折沿,束颈,深鼓腹,平底。颈部两侧有兽首衔双环耳,两耳间的口沿装饰有浮雕伏虎,虎弓身曲体攀在器口作探头状。器身装饰有三道繁密的蟠虺纹,最下饰三角纹,内饰蟠虺纹。腹内铸有铭文2行13字,记载吴王夫差用青铜作此鉴。 </h3><h3>春秋后期吴国国力开始强盛。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一度攻破楚国,其子吴王夫差又曾战胜越国,迫使越王勾践屈服求和,并北上与晋国争霸。公元前473年,反被越国所灭,夫差自尽。</h3></h3> <h3>朱绘兽耳陶壶:战国 燕、盛酒器、1957年北京市昌平区松园村战国墓葬出土<h3>高70厘米、口径20厘米</h3><h3>此壶为泥质灰陶,陶胎呈深灰色,平盖,颈部四周有对称兽耳和兽面衔环铺首各一对,从颈到腹为上方下圆形式,器身贴格状宽带成四开光,朱绘云纹和变形蟠螭纹,造型优美,是战国陶器的珍品。燕国类似的彩绘仿铜陶器在燕上都(今北京市西南)、燕下都(今河北省易县)周围多有发现,这也正是燕国墓葬的一个特点。</h3></h3> <h3>青铜冰鉴:战国、冰酒器、1978年湖北省随县擂鼓墩1号墓出土<h3>长宽均为76厘米、高63.2厘米</h3><h3> 这件青铜冰鉴是由一个方鉴和一件方尊缶组成的青铜套器,方尊缶置于方鉴内,其底部一侧有两个长方形榫眼,另一侧有一个长方形榫眼,安装时,把这三个榫眼与方鉴内底的三个弯钩扣合,其中一个弯钩的活动倒钩自动倒下后,可把方壶固定在方鉴里而不晃动,制作十分巧妙。与青铜冰鉴配套的还有一把长柄青铜勺,勺的长度足以探到尊缶内底。该鉴外表华丽、体态厚重、结构精巧、工艺精美,令人惊叹不已。</h3></h3> <h3>“曾仲斿父”青铜方壶:春秋、盛酒或盛水器、1966年湖北省京山县出土、高66.7厘米<h3>此器盖内与壶内壁均有铭文12字,为曾仲游父作器。据文献记载,“曾”有三个,一个在今山东省峄县,一个在今河南省柘城县北,另一个则在今湖北省江汉流域。这个曾仲游父壶应属后者所铸。此曾国与黄国、江国互通婚姻,京山发现的97件铜器中,6件有曾国铭文,2件有黄国铭文,说明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这个曾国与黄国已经有了密切的联姻关系。</h3><h3> 这件青铜壶由壶盖和壶身两部分组成,器体横截面呈圆角长方形。盖身上宽下窄,下有子口以纳入壶体中,上有波带“莲瓣”状捉手(共有10个波带),盖面中空。壶侈口、方唇,束颈,颈两侧有立角兽首衔环耳;鼓腹略下垂;底部圈足外侈。壶盖缘和颈部各饰一周“S”形穷曲纹,口颈间饰一周波带纹,腹部上下饰两周波带纹,圈足饰一周垂鳞纹。器盖内和壶内壁均铸有铭文12字:“曾〔仲〕斿父用吉金自作宝尊壶”。显示此壶为曾仲斿父所作。</h3><h3><br></h3></h3> <h3>青铜镈</h3> <h3>秦汉时期</h3> <h3>兵马俑</h3> <h3>绿釉陶楼:汉 东汉(公元25年-220年)<h3>1976年安徽涡阳大王店出土</h3><h3>高99厘米</h3><h3>此楼分四层,上层为鼓楼,第二层是舞台。舞台三面封闭,分前台和后台,有上、下场门,前台有五个伎乐俑正作表演或伴奏。这是反映贵族歌娱生活的明器。</h3></h3> <h3>击鼓说唱陶俑:汉 东汉、明器、1957年四川省成都市天回山出土、高56厘米<h3>此俑头上戴帻,额前有花饰,袒胸露腹,两肩高耸,着裤赤足,左臂环抱一扁鼓,右手举槌欲击,张口嘻笑,神态诙谐,动作夸张,活现一俳优正在说唱的形象。</h3><h3> 汉代俳优大致以调谑、滑稽、讽刺的表演为主,并以此来博得主人和观赏者的笑颜。他们往往随侍主人左右,作即兴表演,随时供主人取乐。表演时,他们一般边击鼓边歌唱。当时的皇室贵族、豪富大吏蓄养俳优之风甚盛。汉武帝“俳优侏儒之笑,不乏于前”。丞相田蚡“爱倡优巧匠之属”。桓宽《盐铁论·散不足》云:“富者祈名岳、望山川。椎牛击鼓,戏倡儛像。”这些均可为证。汉代画像石乐舞百戏图中经常可以看见一些身材粗短、上身赤裸和动作滑稽的表演者,汉墓中也不乏此类形象的陶俑出土,均显示了俳优表演在当时的盛行。</h3></h3> <h3><h3>彩绘石骑马人:来源:1955年河北省望都县出土</h3><h3>规格:高78厘米、长77.2厘米东汉时期,雕塑艺术风格较西汉有较大变化。西汉的石雕作品一般造出大体轮廓,力求简练,东汉则出现了用线条来表现细部,如衣饰、家禽的羽毛等。<br></h3></h3> <h3>贡纳场面铜贮贝器:西汉、1955-1960年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残高40厘米。此器原由重叠的两鼓组成,出土时上鼓已残,下鼓鼓口铸有立体人物、牛马等,胴、腰间铸4环耳,器身下部铸4卧牛。根据发式、装束及行进之状,口沿所铸雕像大致可以分为7组,每组多者4人,少者2人,其为首者均盛装佩剑,后随者或牵牛引马,或负物,生动展示了臣服的诸族来向滇王纳贡的场面。</h3> <h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h3> <h3>陶武士俑、陶牛车</h3> <h3>青瓷魂瓶</h3> <h3>青瓷莲花尊:南朝、盛水或盛酒器、传河南上蔡出土<h3>高49.5厘米,腹径31厘米,口径16.6厘米,足径16.3厘米</h3><h3>这件青瓷莲花尊侈口、长颈、圆腹,高圈足。器身上下遍布纹饰,颈下部两侧各有2尊交脚并坐的佛像,佛像有背光。两侧佛像上方各有一个飞天,飞天两侧有云纹、莲花纹。佛像两侧有莲花纹。肩部有复式双系耳6个。腹部饰凸雕莲花4层,上3层为覆莲,下一层为仰莲。覆莲每层由一周15个莲瓣组成。第2层莲瓣中间夹饰下垂的菩提叶纹。第3层莲瓣最大,莲尖突出最长,在莲瓣中间夹饰小莲瓣,第4层仰莲由13个印贴的莲瓣组成。足部饰2层莲瓣纹,每层11个。</h3><h3>此尊胎体厚重,胎质细密,呈灰褐色,全器由颈、腹、足三节接合成型,制造上运用了泥条盘筑法,口、颈、足均为轮制。肩部的6个复式双系耳为捏塑。</h3><h3>尊釉呈青绿色,间有青中泛黄处。施釉均匀,胎釉结合牢固,没有脱釉现象,积釉较厚处有细小的冰裂纹。</h3></h3> <h3>陶院落:三国、吴、明器、1967年湖北省鄂州市出土<h3>长54厘米、宽48厘米</h3><h3>这件陶院落前有厅堂,后有正房,两侧有厢房;围墙有前后门,前门正上方筑有门楼,门楼上有“孙将军门楼也”6个划刻文字;围墙四角各有1座角屋,门楼和角屋是用来守护院落的。陶院落虽是随葬冥器,但应是摹仿当时的建筑形式制作的。这座墓的主人可能是三国时期东吴武昌都督、平荆州事孙述。这种形式的院落模型多出土于孙吴的宗室墓中,因此有专家认为这种院落模型是孙吴宗室特有的随葬物。</h3></h3> <h3>陶马:北朝、明器、1948年河北省景县封氏墓群出土、高31.3厘米<h3>这件陶马塑造矫健有力,低头长嘶,仿佛在整装待发。马背有鞍鞯,长长的障泥垂在马腹两侧。各部位的马具塑造十分工细。北魏后期以来,中国雕塑艺术有了明显发展,不仅人物造型比例大为准确,而且在动物如马、牛、骆驼塑造上也是如此。</h3></h3> <h3>陶牛车: 北齐、明器、1955年山西省太原市圹坡张肃俗墓出土<h3>车高31.2厘米,牛高23.2厘米</h3><h3>车辆有圆拱篷,车厢短宽,前面有栅栏,车厢入口在后部,无门。</h3><h3>牛车在汉代主要是贫穷的人乘坐或用来运载货物,有身份地位的人一般乘马车。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皇帝、官员马车、牛车并用,牛车较多地成为出行车辆。其中,西晋到北朝,一定品秩以上的官员及太子享受给车、赐车、加车待遇,有些是牛车。</h3></h3> <h3>隋唐五代时期</h3> <h3>三彩釉陶骆驼载乐俑。唐三彩的最高水平</h3> <h3>彩绘浮雕武士石刻:后唐 同光元年(公元924年)<h3>墓室装饰图像</h3><h3>1994年河北曲阳王处直墓出土</h3><h3>高113.5厘米、宽58厘米、厚11.7厘米</h3><h3>2000年美国纽约安思远先生 捐赠</h3><h3>这件彩绘武士像是在长方形汉白玉上高浮雕而成,身着盔甲,手持宝剑,立于麋鹿之上,肩上立一龙,应是佛教护法神的天王形象。其艺术风格上承唐代之遗韵,下开宋元之先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h3></h3> <h3>五代十国兴亡表</h3> <h3>彩绘武服陶俑</h3> <h3>辽宋夏金元</h3> <h3>木雕观音像</h3> <h3>明清时期</h3> <h3>白釉释迦摩尼坐像:明 万历年间<h3>陈设品</h3><h3>高62.6厘米、底座长25.2厘米、宽21厘米</h3><h3>释迦牟尼头顶螺髻,左臂披衽,右臂袒露,胸饰“卍”字纹,双目微闭,双手叠加腹前,掌中有一宝珠,跏趺坐于莲座之上,莲座下配以底座。底刻“开元寺”、“大明万历乙卯年漳州府东溪乡”、“冶子陈福成叩谢”,可知为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漳州府东溪乡漳窑瓷塑艺人陈福成(生卒年不详)制作并供奉在泉州开元寺的。</h3></h3> <h3>康熙、乾隆</h3> <h3>青花八吉祥纹扁壶:清、陈设品、高49.2厘米 口径8.2厘米 足径16×12厘米。瓶直口,粗颈,扁圆腹,下置椭圆形圈足。颈肩饰对称螭耳,腹部两面中心有圆状凸起。通体青花装饰,口沿处为回纹,颈部为缠枝花,腹部两面绘回纹一周,中心为朵花纹,外环以莲瓣纹,内绘八吉祥纹,腹侧、足外墙均绘缠枝莲纹,外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h3>清</h3><h3>陈设品</h3><h3>高52.2厘米、口径11.5厘米、底径16.5厘米</h3><h3>人们把敛口短颈,上阔下敛,腹大而扁,砂底微凹的瓷器,称之为天球瓶。斗彩又名逗彩,是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绘相结合的一种装饰艺术。明宣德时景德镇始创,成化时非常发达,清雍正时有进一步发展。斗彩先以釉下青花在坯上描绘勾勒,上釉烧成后再用釉上彩填涂或点涂成完整的花纹,使用的彩料主要含铁、铜和钴,成品色彩丰富、鲜明,绘画内容亦多种多样。</h3></h3> <h3>领袖-人民美术作品展</h3> <h3>复兴之路</h3> <h3>马克思恩格斯</h3> <h3>列宁</h3> <h3>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h3> <h3>中央人民政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