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晋书唐楷留千古,书学有道楷无欺。妙笔华章立风骨,手舞墨彩追清风。</h3> <h3> 熟能生巧<br> 世上許多事情,人們通過努力大多都能做出個名堂來__熟能生巧。<br> 世上亦有許多事情,許多人努力去做了,所得到的結果可能什麼也不是__熟也無濟於事!如此結局,這或是世上最悲摧的境遇了。<br> “熟能生巧”。要得巧就得熟,要熟就得努力用功;不努力用功難能熟,沒有熟談何生巧!<br> 巧,通過努力的熟是可以獲得的,然而,任何人都能獲得的東西就不是什麼神秘、稀奇的東西。既然,任何人都可以獲得,那麼,你只要努力去爭取就可以了__其差別就是努力與獲得巧的程度不同而已。<br> 畫畫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人人都可以畫,只要你足夠的努力,就都可以達到巧的能力。然而,熟可以得巧,但作畫只能巧,就畫藝而言還遠未能登堂入室。<br> 畫藝之難,不是難在巧上,而是難在畫之品性趣味的展現與流露。許些人努力了一輩子,其畫作最多也不過能巧而已,其趣味境界則毫無可觀之處。其實,大多從藝者,歷經努力其技藝都相差無幾,而能得妙入境者,其差別也就在能得巧而又超越巧的那點趣味上。所以,在書畫圈裡大家不鮮見有能力、有功夫的人__至於有人得了一點巧還四處炫耀,那也只是混了個混飯喫的手藝罷了__而少見的是有品性、有趣味、有境界的書畫家和作品。<br> 巧,可以通過熟的努力而獲得,而品性、趣味、境界是無法單靠努力就可光顯於筆墨之中的,說句讓人沮喪的話:你沒有這個天分,你即便使出“喫奶的勁”有時也仍然無濟於事!<br> 寧拙勿巧<br> 熟能得巧,但不見得能得趣。不僅如此,有時過熟,或過巧,不僅不是有能耐的一種本事,相反,還可能是失真、失趣的一種毛病。於是,這就有了“寧拙勿巧”的說辭。<br> “寧拙勿巧”。“寧拙”,不是“缺心眼”的尋傻取樂;“勿巧”,當然不是不要巧,而是要“勿巧”之巧的大巧。於是,這就難了,而難就難在你能巧,但不能為巧而巧和炫巧;同時,你能巧,但要能守其拙。所以,這也就有了許多繞口令式的公案,“無畫之畫”、“沒有筆墨的筆墨”、“沒有技巧的技巧”……“無畫之畫”是什麼畫?“沒有技巧的技巧”是什麼技巧?諸如此類的問題,你沒法手把手的教!也很難一一解釋清楚!更無從按部就班地學起!可憐見地,許多人便倒在了這裡!究竟如何脫困上岸?誰都幫不上忙,誰都使不上勁,惟靠自性自悟了!<br> 弄巧成拙<br> “弄巧成拙”本來是一句貶損的調侃話,然而,這句話放在藝術行為之中,某人能“弄巧成拙”,老夫認為,此君定是高人高手,至少是有“妙手成春”的能耐和本事。何以這樣說,得巧不易,而有意識地變巧成拙就更不易!這似乎應了鄭板橋那句流傳甚廣的話__“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變糊塗更難!”世上不乏聰明之人,但少有由聰明而能糊塗之人。同樣,世上不乏有巧變能力的行家裡手,但缺少既能巧,又能將巧轉換成拙趣的人。所以,你能說“弄巧成拙”不是一種有心智的本事。不僅如此,更有人能巧,但不固守其巧、炫其巧,而不顯山不露水地呈現於拙趣之中,這就更為難能可貴了!這需要智慧和勇氣,因為通過艱辛努力獲得的東西__看家本領,一般人都有一種自愛和難以割捨的固守!<br> 玩輕車熟路的巧變套路,總要比展現生疏鮮活而無順手可用的技巧來的爽快,正因為如此,許多不乏有才華的人就是在這玩巧的熟套中,一次次、一遍遍地被消磨沒了!<br> 大巧若拙<br> 能玩巧者,多是小有聰姿之人。或者說,只有好耍小聰明者,才會樂求小巧之變!<br> 不顯巧的巧是真巧__大巧,能大巧的人不用,也不屑玩小巧之把戲。<br>小巧有套路可學,而大巧則不知從何習起。更讓人莫不著頭腦的是,大巧是不巧中有巧,以拙為巧,這就“難為死了”許多人。<br>薛飛謝謝各位老師們點讚和點評!贊賞!<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