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六爨底下

虹虹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正月初六爨底下</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狗年新春喜旺旺</b></div></b><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 🐶 🐶 🐶 🐶 </b></div></b></h1> <h3><b>诸位朋友,有谁知道我身边的这个 “爨” 字怎么读怎么写?绝对滴生僻噢!知道怎么读怎么写的人一定是少之又少!不知道怎么读怎么写的人又一定是多之又多噢。😄😄😄😄😄😄</b></h3> <p class="ql-block"><b>那么我就在此现学现卖地普及一下下啦:这个“爨”字读音为 “cuan”(四声)。首先告诉大家这个字虽然笔画很多但却不是个繁体字,“爨”字 30 画,在中国简体字表中,排名倒数第二位。“爨”字又是个意会字:“兴”字头“林”字腰, “大”字下面架 “火”烧,是烧火做饭的意思。旧时指弟兄分家过日子,同时也当“灶”讲,还是个姓氏。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爨”当“家”讲,也当“炉灶”讲。</b></p> <p class="ql-block"><b>说来有趣,这“爨”字还是我在戌狗新年伊始新学到的一个以前闻所未闻的字符,正是缘于正月初六与朋友出游爨底下村时,才知道了这世上竟然还有这么个生僻难检的字符存在呢!</b></p> <h3><b>诗在远方,路在脚下。正月初六我和朋友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自驾来到了爨底下村。一个是为了消磨春节的假期时光,当然更加重要的就是来此探寻一个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的究竟。</b></h3> <p class="ql-block"><b>爨底下村,位于北京西山门头沟区斋堂镇的正西方向,距离北京市区大约90多公里,是一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爨底下村是京西古道上至今保存完好的古老山村。清代,这里是过往商旅落脚和货物集散地,世代相传,爨底下村逐渐发展形成为一座具有各种文化内涵,同时也具有着极其辉煌历史的古代村落。</b></p> <p class="ql-block"><b>爨底下的村民全部都姓韩,相传在明代永乐年间,他们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移民而来。原村村址在村西北老坟处,后因山洪暴发,将整个村庄摧毁。只有一对青年男女,出门在外幸免于难。</b></p><p class="ql-block"><b>为延续韩氏后代,二人以推磨为媒继而成婚,并在现址立村。婚后生三子取名为:韩福金、韩福银、韩福苍。起始以福字为第一辈,500年来发展至今,已经延续到了第17辈了。</b></p><p class="ql-block"><b>在爨底下村,这座老祖宗的 “福字院” 挂幡在蓝天白云下异常醒目。</b></p> <h3><b>也有传说是此院因为考取了个举人因此而得名“福字院”。</b></h3> <h3><b>厚德福老宅是爨底下民俗村仅有的两个财主院里唯一开放的院落。在日军侵华的时候厚德福老宅曾被焚毁,新中国成立以后,主人又按照家中老人的叙述,重新将院落修饰以古典而雅致的砖雕。</b></h3> <h3><b>发展得益于明代穿村而过的一条古道。爨底下村位于斋堂镇西北部的深山峡谷当中,是一条京城连接边关的军事通道,又是通往河北、内蒙古一带重要的交通要道。爨底下曾为京西古道上一处繁荣的商品交易客栈,由此促进了古山区对外的交流与发展。</b></h3> <h3><b>这条交通要道在村西头变成了一条窄窄的“一线天”,形成了一个隘口,进可攻退可守,是一道防盗防敌的天然屏障。</b></h3> <p class="ql-block"><b>爨底下古山村堪称一颗中国古典建筑瑰宝的明珠,它蕴含着深厚的北方建筑文化内涵,就其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来说,不但在北京,就是在全国也是属于珍贵之列,公之于世,功莫大焉。因此,爨底下古山村于2009年度被评选为“北京最美乡村”之一,同时也就成为了北京美丽乡村联合会会员村。</b></p> <h3><b>爨底下村是一个明清时代四合院保存较好且集中的村庄。古朴的村庄,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又随地势而变化、爨底下村的四合院便以小巧玲珑、院落形状不规则等特征而独具魅力。<br></b><b>近几年来,爨底下村因访古热而名声大噪,电影《投名状》在此取景,更使得这里成为了京郊旅游的热点之一。</b></h3> <p class="ql-block"><b>爨底下村古建筑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整体建筑端庄典雅,砖、木、石建筑构件精美,充分体现了民族的审美观。</b></p> <h3><b>爨底下的村民大都非常淳朴,门窗之类的修建也都比较简单,很多家的大门上还保留着年节时张贴的年画。通过大门微启的缝隙,可以清楚地看到庭院里面的“福”字影壁。</b></h3> <p class="ql-block"><b>爨底下村座落在峡谷北侧缓坡上,四面群山环抱,房屋依山而建,建筑形态随着地形的变化而变幻。古民居整体坐北朝南,一条蜿蜒的街道,把村落分成上下两个部分。在以龙头山为中心的南北轴线上有70余座四合院随着山势高低错落,呈扇面状向下延展,使整座村庄建筑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b></p> <h3><b>目前爨底下村虽然有76家保存较好的农宅可供游览,但最古旧的一些农宅也只能是慢慢地变成了一堆废墟了。</b></h3> <h3><b>爨底下村依山而建,村子里农家四合院的地基也就随着山势逐渐垫高,所以村内有着大量由石板铺设而成的阶梯。拾级而上,层层叠叠的村落有点像南方地区的小山城,只是更加小巧精致罢了。</b><br></h3> <h3><b>爨底下现有土地280亩,住户29户,人口93人,院落74个,房屋689间,大部分为清代后期所建的四合院、三合院。依山而建,依势而就,高低错落,别有韵致。村上、村下又被一条长200米,最高处20米的弧形大墙分开,村前面被一条长170米的弓形大墙环绕,使得全村形不散而神更聚,三条通道惯穿上下,而更具防洪、防匪盗之功效。</b></h3> <h3><b>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爨底下村就是门头沟的一个小小的村落,登上观景台眺望一下全村的远景,闲庭信步地在村里走走看看,走马观花地浏览一下一线天和关帝庙,用手机拍拍照,证明自己曾经来过也就满足了。</b></h3> <h3><b>但在那些考究的人们眼中,这里可以说是一颗中国古典建筑瑰宝的明珠,蕴含着深厚的北方建筑文化内涵。他们感悟历史,感悟苍桑,信步其中,如品陈年老酒,用他们手中的单反或是画笔,把整个爨底下村的美景尽收其中。</b></h3> <p class="ql-block"><b>风景优美的爨底下古山村,各种季节都很怡人性情。请对比一下上下两幅图中,同一个地方两种季节的不同色彩吧。夏季清凉又热烈,似有细雨沙沙,又闻鸟声耳畔啼啭 ……</b></p> <h3><b>冬季却犹如素笔描绘,黑白写意山水其间,深沉厚重而又古朴 ……</b></h3> <h3><font color="#010101"><b>金蟾山是俯瞰整个爨底下古村的最好位置,它不仅可以把整个古村的曲线完整地呈现出来,还可以看到东面山川的层峦叠嶂。从金蟾山顶向下望去,爨底下村被群山包围在峡谷之中,看上去就像是依山而建的城堡,民居层层升高,错落有致,整个形状又好似一个大元宝。</b></font></h3> <h3><b>从山下往金蟾山一路顶登,途中小路崎岖蜿蜒,偶有上上下下的游客,还有些慕名而来的国际友人。攀爬时经常回头望望,就会发现逐渐显现出的村庄的轮廓,但只有继续登高站到山顶上,才能对整个儿爨底下村一览无余。</b></h3> <p class="ql-block"><b>爨底下村因为在明代爨里安口的下方而得名。“爨"原意有炉灶的意思,当年在建立这个山村时,主人就为其取名为爨底下。爨字兴字头,林字腰、大字下面架火烧,大火烧林,越烧越兴,岂不很热,而爨底下全村都姓韩,谐音 “寒” 则意为冷,取暖避寒,正当其意。</b></p> <h3><font color="#010101"><b>在爨底下村,石头上,墙壁上,刻意留痕,那个大大的“爨”字随处可见噢 😊</b></font></h3> <h3><b>有一条东西向的弧形主要街道贯穿了整个爨底下村。这条主街也是古村的主要商业区,既可以满足村民们之间的商品交换,也会有一些外来商户在这里不定期地售卖各种生活必需品,大部分来古村参观游玩的人也都是在主街上进行食宿和购物的。</b></h3> <p class="ql-block"><b>中国传统村落中,都有着各类民间寺庙,尤以关帝庙为多。爨底下村位于山顶上的关帝庙,规模虽然不大,但却独自成院且景致优美。</b></p> <p class="ql-block"><b>爨底下的关帝庙建于清康熙四年,目前连同爨底下村一起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个关帝庙只有山门,正殿和西配殿,东边就是一堵山墙临着山崖,算不上标准四合院格局。</b></p> <h3><b>上世纪90年代吴京主演的电视剧《太极宗师》就是在爨底下取景,王群饰演的师叔就在关帝庙里居住。</b></h3> <p class="ql-block"><b>古井是时代的象征,是历史的见证,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古老的生活方式必然会被现代文明所淘汰。尽管如此,爨底下的人们至今仍然还会怀念这座曾经哺育过他们的古井,因为它毕竟是他们过往生活的一个记念。</b></p> <p class="ql-block"><b>对古井的记忆应是儿时的记忆,可我儿时的记忆中没有古井,有的只是偶然路过时的回望。</b></p> <p class="ql-block"><b>但是可在想像中回望往日井边儿上热闹繁忙的景象:无论是硬朗的汉子,还是玲珑娇小的村姑,都会聚集在井边儿上,他们会麻利地将一水桶摇出水面,再用一根扁担两头儿挑起,挺直着腰板昂起个头,颤颤微微的脚步平稳而轻盈,你来我往,简直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b></p> <h3><b>这口早已被弃之不用了的古井,井口上铺盖了一块铁板,井口四周铺着的青石板儿和水槽都已被踩磨得油光瓦亮 …… 猜想,这口古井也许早在他们爷爷的爷爷辈儿就有了吧。</b></h3> <h3><b>这口古井就这么静静地呆在这里,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热闹景象。但仿佛,眼前出现了那过往的一幕幕,耳中回响起那辘轳从早到晚发出的吱嘎声,犹如一幅美妙的音配画,描绘着人们生活中的甜与美。</b></h3> <h3><b>时间荏苒,记忆中很多美好的东西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慢慢地淡出人们的生活,爨底下的石磨像古井一样也概莫能外。但这里的石磨却依然完好无损地保留着,留着给后来人为它凭吊与悼念。</b></h3> <p class="ql-block"><b>也许在你的孩提时代,端着饭碗坐在石磨上吃饭,它就是你的桌椅板凳;猫着腰躲在石磨一侧,它就是你的保护神;点着香插在充满粮食的磨眼里,它就是人们丰收的希望 ...... 但给你印象最深的也许就是枕着磨磨声入眠的美好感觉吧!好怀念好向往啊!</b></p> <h3><b>每逢周末或者节假日,爨底下就会有大量游客慕名而来。来看看悠久的古村古貌,感受感受淳朴的民风民情,同时</b><b>还可以让你暂时忘却工作中的压力和城市的喧嚣,回归简单与宁静。</b></h3> <h3><b>你这小店里缺老板娘吗?</b></h3><h3><b>哇噻!正缺个老板娘呢!你快进来吧!</b></h3> <p class="ql-block"><b>于是二话没说我就进去了,但只做了20秒钟的老板娘。这可跟老板没有一分钱的关系噢!</b></p> <p class="ql-block"><b>每年的6—11月份是爨底下游走的最佳时节,这个元宝形的古村落仍保留着明清时期的石墙山路、门楼院落、影壁花墙,是京郊少有的古村落景观。如果你是在国庆期间出游的话,沿路峭壁上的红叶更会让你叹为观止,游兴大增!</b></p> <p class="ql-block"><b>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地方,那就是位于爨底下村东边的双石头村,有一个建立在巨石上的小屋叫作“石上屋”,远远望去似有神话般的感觉。仔细看下边石碑上的简介:始建于明末清初,历来为人们烧香拜佛,求雨祭祀的场所。此巨石也是双石头村的祖宗石,高约2丈,宽、长约4丈,围墙长6丈有余,并凿有13级石头阶梯以供上下。它看上去好像是一个村里的守护神报警塔楼,更像是一个古寨瞭望楼,在整个华北地区实属罕见。</b></p> <p class="ql-block"><b>如果你是个吃货,小村的炖鱼和炖柴鸡的香味就会馋得你口水直流,因为每家每户的门口都安放着个灶台,大铁锅里也都是些各种现成的炖菜! 不管是一个人的放逐,还是几个人的放松,无论是一路的风景还是小村的恬静,这里无疑就是个减压的好去处。</b></p> <h3><b>这个名字叫“爨舍”的小宅院就是个吃饭的小店,或许还可以住宿也未可知,总之村里可以住宿的地方随处可见。</b></h3> <h3><b>在“爨舍”门口,喜见一对狗狗在亲热,一问主人,原来是村里的狗狗和城里的狗狗一见钟情啦!</b></h3> <h3><b>情到深处,挡都挡不住!😍😍😍</b></h3> <h3><b>“爨舍”中的墙上挂着一个大大的“爨”字的异形字,看了好生奇怪,为什么下边的火变成了水?问及老板,回答得不尽人意。他说,那是一种老写法,水和火是一个意思。只听说过“水火不相容”,真不明白水和火怎么会是一个意思?</b></h3> <p class="ql-block"><b>不过“爨舍”的菜谱设计得非常有意思,在这个相对简陋的爨舍中有点儿大放异彩的感觉。</b></p> <h3><b>这是一碗“乱炖”,当然不止这个,还有其它的噢!</b></h3> <h3><b>爨底下村饱经500年的风霜雨雪,现仍能保存70余套几百余间明清时代的四合院供游人参观欣赏,这也是我国首次发现保留得比较完整的山村古建筑群。随着人们对文物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爨底下村将会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b></h3>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寒来暑往,爨底下村</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依旧还会在京西的峡谷中</b></div></b><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静静延续着自己的传奇</b></div></b><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更迭的是岁月</b></div></b><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不变的是永恒</b></div></b></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感谢您的观赏</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照片拍摄于北京爨底下村</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2018-02-21 正月初六</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