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春节"是中国一个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春节期间,全国是上下举国欢庆,处处洋溢着欢乐和谐的气氛。在它之前的除夕在我看来才是最重要的。</h3> <h3> 每年过年我都要回老家,今年也不例外。我来给大家讲讲我老家的除夕是怎么过的吧。我老家的除夕是这样过的:大清早,人们就起来了。换上新衣裳以后,就在自家的门前贴对联、福字,家家户户的院里都挂上了红灯笼。晚上,家家户户的灯笼都亮了,红红火火一片。每家门前"劈劈啪啪"都是爆竹声。人人挨家挨户到处串门,好不热闹。</h3> <h3>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 春节 (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由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除夕是一年中最使人留恋的一晚。除夕之夜,最为热闹、喧阗,天一抹黑,孩子们或者半大小伙子,早已拿着香火,东一声、西一响地放起鞭炮来了,胆大的放大炮仗,年幼的一只手捂着耳朵,远远地探着身子点,其他小孩两手捂着耳朵,紧张而又焦急地等待着……。此情此景,即使人到白头也都还能记得。 除夕的主要活动有三项:吃团圆饭,祭祀,守岁。</h3> <h3> 我这里还有一个故事,是除夕贴福字的故事。说:曾经有位皇帝,命令每户人家都要在家门上贴一个福字,没贴福字的人都要砍头。他的皇后是一位善良的人,一听到皇上的命令就立马告诉了天下。有一位人家,一家人都不识字,他们把福字给贴反了。皇上来巡视时看到后问道:"为何把福字贴反。"皇后急中生智说道:"他们的意思是福已经到了。"于是人们后来都效仿这一行为,来图平安,求吉利。</h3> <h3> 除夕家家户户都要吃团圆饭,我们也不例外,我们一家子团聚在桌子边,一起吃团圆饭,喝团圆汤,新的一年到来,妈妈一边吃一边吩咐我说:"不能打破东西,也不能说坏话。"可我就倒霉的把我的饭碗给打碎了,如果不是我灵机一动把岁岁平安改成了碎碎平安可就免不了一顿骂了。</h3> <h3> 这就是我老家的除夕,在中国的每个地区都有不同,在繁多的习俗下,其实只是每个人求平安吉利、一家团聚的美好的心而已。但它作为我们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我们一定要把它传承下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