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玉 幽默者的睿智人生

杨梅良

<h3><br></h3><h3>  2018年是农历戊戌狗年,在年初时我就想,如果在文艺圈中找一位与狗有缘分的幽默家,会是谁呢? 经过一番搜寻,终于找出了一位,他就是与狗做了一辈子朋友的幽默大师黄永玉。</h3> <h3><b><br></b></h3><h3><b> 从 “ 动物短句 ” 到 “ 生肖漫画 ”,幽默尽在其中</b></h3><div><br></div><div> 画家黄永玉是个喜欢动物的人,他养过狗、猴子、猫头鹰、刺猬、甚至狗熊。正是因为喜欢动物,他很注意观察了解动物的习性,并从中积累创作素材。</div><div> 黄永玉的“动物短句”创作于1965年前后,他随“四清运动”工作队去农村,在无聊烦闷之余 , 在笔记本上写些文字消遣时光。这些短句,似格言却非格言;是散文句式,却又更接近于散文诗;或隐含感伤,或带有杂文的隐晦、讽刺。</div><div> 蛇 : 据说道路是曲折的,所以我有一副柔软的身体。</div><div> 蜈蚣 : 我原以为多添十几对脚,就可以走得快些。</div><div> 母鸡 : 我创作了,我抑制不住兴奋。</div><div> 狗 : 失掉主人,无法不见人就摇尾巴。</div><div> 每个动物只写一句,再配一幅动物画,图文相映成趣,互为补充。这是黄永玉独创的文图结合、意义互现的一种文学样式。</div> <h3>  成语、俗语中一些关于狗的语句,经常被黄永玉用于画中。<br></h3> <h3>庚申年 猴票(1980年)</h3><h3><br></h3><div> 1979年,黄永玉绘制了第一枚猴票,猴票上画的是黄永玉养的小猴伊沃,它像小朋友一样盘腿而坐,睁着大大的眼睛,仿佛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猴票之神奇在于它创造了不同凡响的升值奇迹。</div><div> 2006年,中国邮政希望黄永玉设计狗年生肖票。黄永玉心想,这回来个好玩儿的!于是画了一个“狗撒尿”的邮票,结果未被选用。或许因为这,黄永玉一气画了12张生肖狗系列,并从这个狗年起,开始画生肖动物作品。</div> <h3>丙申年 猴票(2016年)</h3> <h3> 黄永玉出生于1924年,这一年是农历甲子年。肖鼠,五行为金,是为金鼠。<br></h3> <h3>黄永玉设计制作的生肖雕塑“快乐鼠”</h3> <h3>  黄永玉的十二生肖作品,当中结合着文化掌故、历史典故、传说故事、社会问题的思考,也融入了他的个人生命体验与艺术态度,整整十二生肖一个圆满。幽默诙谐中不失诗意趣味,灵动鲜活中包含生活智慧与哲理,同时也将黄永玉自己的创新意识入画,契合现实代吉祥文化、民族文化的心理需求,很好地诠释了“生而肖似”的生肖文化理念。<br></h3> <h3>  黄永玉《十二个十二个月》生肖系列作品展</h3> <h3>  在黄永玉养的动物中, 最有缘分的就是狗了。 </h3><h3> 小时候逃学时,一条狗与他形影不离;到老了,一群狗围着他打转。<br></h3><div> 有记者问黄永玉: 狗最吸引你的是什么?黄永玉回答:是“单纯”。</div> <h3>  在前不久举办的生肖展览中,里面的一幅画更是迎合了“狗年”的特色,画的名字叫《嫁狗随狗》。</h3><h3> 狗大哥娶了新媳妇,画面上打着领带的狗大哥的表情又喜又萌,左侧站立一个红色盛装但不露脸的新娘。</h3> <h3>“我丑,但我妈喜欢。”</h3> <h3>“鸟是好鸟,就是话多。”</h3> <h3>“也不想想,我为什么对你这么好?”</h3> <h3>“要背,就背个摩登的。”</h3><h3><br></h3><h3> 这些风趣幽默的画作,可以看出黄永玉是充满乐趣的在创作。这些看似“不正经”中,却暗含着他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和体会,是骨子里散发出来的诙谐幽默,充满着睿智与俏皮。</h3> <h3><b><br></b></h3><h3><b>自画像中,那个活蹦乱跳的“九零翁”</b></h3><div> </div><div> 黄永玉为自己画过多幅具有漫画味道的自画像,这是他82岁时的自画像。</div><div> 提到黄永玉本人,人们会想起那个秃头少发、招风大耳、大嘴缺牙、塌鼻梁的招牌式形象------这是黄永玉为自己设计自画像的特点,浮漾在他粗犷的线条间的正是童稚、喜悦与奔放。</div> <h3>  在黄永玉90岁的时候,又给自己画了一幅孩子气的自画像。</h3><div> 一张大方脸,两个招风耳,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儿,掉了一颗牙的嘴巴开心的张着。穿着白背心,两手往上举,露出圆滚滚的肚皮,两腿齐往前伸,地上放着一个大烟斗。旁边写着 : 九十啦!。这是老顽童黄永玉的90岁自画像,这种手舞足蹈的高兴劲儿,简直就像是三岁的孩子。</div><div> 有媒体用了一个90后的词 “酷炫狂霸拽”来形容他骨子里的顽皮幽默。</div> <h3>《比我老的老头》藏书票</h3><div> 黄永玉还将自画像用在藏书票中,他用一只狗在墙角尿尿做记号来比喻一个爱书人以书票为书做记号。票上他亲笔题跋: “借出的书,走失的狗,惟愿认得路回来。”把写书人、读书人和藏书人的缘分和情感,妙趣横生地表现出来,具有十足的“黄式风格”。</div> <h3>《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藏书票</h3><div> 最独特的是,黄永玉以自己的形象设计的一枚藏书票。一位老人肩背行囊,手提画箱,跋涉在漫漫旅途中,旁边是陆放的诗句“远游无处不销魂”。</div> <h3>  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黄永玉每天工作十小时以上。盛夏时节,他背着画箱顶着炎炎烈日四处写生。饿了渴了,就坐在路边吃点随身带的面包,喝几口凉水。而当时他已年近七十。<br></h3> <h3><font color="#010101"><b><br></b></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 耄耋之年的“时尚先生”,有趣的灵魂不会老</b></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黄永玉83岁时,登上了《时尚先生》杂志的封面。拍时尚照片,丝毫看不出他的老迈疲态,举手投足都是神气,叼了根大烟斗,挎着黑围裙,围裙上面是达·芬奇的名作《维特鲁威人》。这位喜欢盖房子、养名犬、开红色跑车、收藏近千个烟斗的老人家,成为有史以来最老的时尚先生,也是最有韵味的一个。</font></h3> <h3>  年过半百跑去考驾照,90多岁依然开着法拉利到处跑。</h3> <h3>  书法中的一幅《世界长大了,我他妈的也老了》令人不禁莞尔,黄老的童心跃然纸上。</h3> <h3>黄永玉在作画。</h3> <h3>  如今已经94岁高龄的黄永玉,在言行上依然不安分,浑身上下透着“鲜活”的个性。他自称“90后”,上午写作,下午画画,一餐两碗饭,烟斗不离口,开跑车,说段子,周末看《非诚勿扰》相亲节目。 </h3><div> 当有记者问黄永玉,养生秘诀是什么?黄永玉幽默地回答说: “抽烟、熬夜、不吃水果、不运动,最好的养生方法就是不养生。”</div><div> 一个会玩的人,才懂得生活。黄永玉的幽默,是人生阅历与沧桑的积累,是一种智慧与旷达的精神释放。他的幽默养生秘笈,是他健康长寿、事业辉煌的法宝,值得我们效仿。</div> <h3><b><br></b></h3><h3><b> 雅俗成趣,幽默段子里的民间智慧</b></h3><h3><br></h3><div> 在黄永玉的知识体系中,既包容中西主流文化,又夹杂着来自民间的智慧,这些都反映在他多样化的艺术创作之中。他对艺术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是一种历经沧桑后的顿悟和洒脱,看透世界后的宽容与坦率。</div> <h3>  黄永玉最爱画荷花,大概画了八千多张,还自号“荷花八千”。他笔下的荷花,一扫一般人眼中高洁淡雅的印象,而是灿烂、生机勃勃的,真的是生如夏花。这种画法是他玩出来的,因为小时候调皮,外婆找他时,他便一个猛子扎入池塘中,躲在水里仰头望着朵朵荷花,看着飘荡的水草和游过的小鱼。因此他画的荷花,多是视角往上,茎直挺立,画面上如有水波荡漾。</h3> <h3>《黄永玉大画水浒》(作家出版社)</h3><div> 黄永玉以独特的水墨画形式画了142个水浒人物,他用这种奇特的方式重新解读水浒人物,颠覆、解构、夸张、变形,把一部古典名著如此“大画”一番,令人捧腹之余,又有深深的爱憎。这部《大画水浒》堪称经典。</div> <h3>黄永玉作品《酒中八仙》</h3><div> 黄永玉驾驭“八仙”题材,正合其机智而诙谐的审美情趣,以仙做题,以人为画,趣中见妙,嬉笑怒骂间活脱脱的展现出似人似仙的形态。画中夸张的构图、独特的视角以及喜庆的人物,将多彩多姿的唐代八位“酒仙”,王公贵族、才子公卿、市井贩夫与漫画式的幽默情趣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div> <h3>  有一次,黄永玉在电视上看见赵本山和郭德纲讲闲话,两个人神采飞扬地说着“雅”“俗”问题。</h3><div> 这时,有记者问黄永玉: 文化有雅俗之分,人们都往往追求雅文化,看不起俗文化,对此您怎么看?</div><div> 黄永玉回答: 雅俗这两个概念,几十年来也是我常常想到的问题。雅俗是文化的两种境界,没有高低之分。…… 讲到俗文化,就不免想到俗文化哺育下的那几千年,我们老祖宗得以快乐、得以存活的千万条道理。世事豁达皆入画,嘻笑怒骂即文章。要做到雅俗成趣,还要看个人修炼的功力。</div><div> 黄永玉不喜欢正儿巴经的访谈,更乐意百无禁忌的聊天。在他的段子里,有一种灵性和旨趣,完全脱掉了文人画传统的孤寂清高,显示出民间智慧的明快洒脱。</div><div> 确实,不管是言谈还是举止,黄永玉总是我行我素,放荡不羁,即使在今天看来仍然惊世骇俗。</div> <h3>黄永玉作品《出恭十二景》</h3> <h3>  黄永玉为香港作家林行止的《说来话儿长》这本书作序,一篇《出恭如也》的奇文以及手绘的“出恭十二景”,让人领会了他那丰富的民间智慧。一般说来,人们很难面对某人“出恭”(如厕),可面对《出恭十二景》,会使你由不得多看几眼,而且会情不自禁地哈哈而乐。</h3><div> 黄永玉用“出恭”这种文绉绉的雅词说一种“俗事情”,就连“如厕”都能弄出“十二景”来,可见其学问的渊博。</div><div> 黄永玉喜欢用一些鲜活、接地气的民间俗语,展现他骨子里的野性与幽默,你若是读懂了这些土俗的民间智慧,你就能领略“俗到极处即是雅”的至难境界。</div> <h3>我的文学行当-----黄永玉作品展</h3> <h3><b> 用文学记录自己的艺术人生</b></h3><div><br></div><div> 黄永玉是集画家、书法家、作家、诗人等于一身的“艺术大师”。他却将文学视为自己最倾心的“行当”,从事文学创作长达70余年。诗歌、散文、杂文、小说诸种体裁均有佳作。</div> <h3>  黄永玉早期的文学行当是创作木刻和插图,在上世纪50年代,他为冯雪峰、叶圣陶、严文井、汪曾祺、郭沫若、艾青等人的文学作品创作大量插图。</h3> <h3>“阿诗玛”水印版画</h3> <h3>《永玉三记》书影</h3><div> 1985年,三联书店出版《永玉三记》:《罐斋杂记》《力求严肃认真思考的札记》《芥末居杂记》,这些凸显于苍白时代、且又庄谐并重的思想札记奠定了黄永玉在当代美术史上的地位。</div> <h3>黄永玉《比我老的老头》(作家出版社)</h3> <h3>黄永玉诗集《一路唱回故乡》(三联书店2006版)</h3><div> 湘西是黄永玉的文学原乡,黄永玉对家乡更是一往情深。近些年他满世界地走了不少地方,却始终未曾忘记自己的故乡------美丽的凤凰城。他认为故乡是一个人感情的摇篮,他的影响将贯穿人的整个一生。故乡是自己的被窝,或许它的气味并不好闻,但却是自己最熟悉而且又无可替代的气息。 </div><div> 追溯黄永玉的童年少年时代,他是个喜欢幽默的调皮顽童。他6岁开始着迷《时代漫画》,曾在家中木板墙上用毛笔涂鸦脸谱。11岁找了个小画友办“美术学院”并自任“院长”。他有过数次逃学经历,但始终痴迷于漫画。他说 : “我的美术事业是从漫画开始的。”</div> <h3>黄永玉、张梅溪夫妇</h3><div> 黄永玉19岁时到江西一个艺术馆工作,他在那里碰到了一个美丽大方的广东姑娘张梅溪。黄永玉第一次见到心动之人,大胆的去追求她,每日定点等候为她吹奏小号,奏响了爱的乐章。但张梅溪的父亲是一位有钱的将军,自然不同意两人的婚事,而张梅溪却早已被黄永玉的才华打动,两人远走他乡。1946年两人在一家小旅馆举行了浪漫又简单的婚礼。</div> <h3>1950年,沈从文与黄永玉。</h3> <h3>  “文革”期间,沈从文与黄永玉在“罐斋”家中。</h3> <h3>黄永玉《沈从文与我》(湖南美术出版社)</h3><div> 黄永玉将表叔沈从文称为自己的“人生标杆”,他说:有幸沈从文是我表叔,他给了我文人良心。</div> <h3>  黄永玉2008年开始写自传体长篇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这部小说在他21岁那年就开始酝酿,并写了一部分。可在之后的漫长岁月中,他渐渐无暇顾及。直到耄耋之年,才又重新动笔。黄永玉有些自嘲地说: 我的脸上身上都长了青苔的时候才来出这本书,是喜剧也是悲剧。</h3><div> 没有完整构思,没有既定格局,随记忆而行,发挥自己讲故事的才能,他把故乡民俗、童年影子,生动展现在这部作品中。对于他,这就像是一次漫长的晚年漫步。</div> <h3>黄永玉《无愁河的浪荡汉子》(人民文学出版社)</h3> <h3>  为了写《无愁河的浪荡汉子》,黄永玉每天上午像做功课一样端坐在书桌前写作,数年雷打不动。这是一部体量巨大的文学著作,计划写三部,预想中三部曲的第一部《朱雀城》已经完成,现在正在进行第二部“八年抗战时期”的创作。</h3> <h3>  黄永玉哀怨地说:“怕是100岁之前没时间玩儿了。我会坚持写到最后一口气。”</h3><div> 在书中,黄永玉也为自己的一生做了概括,那就是作为《无愁河的浪荡汉子》卷首题词的五个字: “爱,怜悯,感恩。”</div> <h3><b>后 记</b></h3><h3><b><br></b></h3><div> 我对黄永玉的了解是从读他的《吴世茫论坛》一书开始的。漫画家华君武为黄永玉作序时画了一组“看字识图”的漫画,读后觉得黄永玉很有趣,便将他划入我的“幽默集中营”里作为研究对象。</div> <h3>  为了深入了解黄永玉的幽默,我还买了他的《罐斋杂记》《力求严肃认真的思考》《芥末居杂记》《比我老的老头》等书籍来读。</h3> 正当我打探黄永玉的住址、准备寻访他时,碰巧在书画市场上看到黄永玉的一幅画,画名叫《墙有耳,伏冦在侧》。这是古文学作品《管子 · 君臣》中的一句话,黄永玉画的是一位正在探听别人说话的人。<div>  难道这黄老先生是看出我在打探他,才画了这幅“伏冦”的画,这岂不是想给我个“眼罩”戴吗?&nbsp;</div><div> 我当即买下这幅画,又买来一本《黄永玉画集》继续研究他。</div><div> 后来,我又看到黄永玉的一篇文章,他戏称自己是“狡兔五窟”,在意大利、香港、湘西老家、北京市内以及郊区均有住所,让人摸不清他的行踪。这不明摆着告诉我甭想采访他吗!</div> <h3>黄永玉 漫像 杨梅良 作(2003年)</h3><h3><br></h3><div> 在狗年春节前后这段忙乱的日子里,我仍在利用时间研读黄永玉的幽默,并且一点点地完成了这篇文章。原曾想延续华君武先生的思路,再画一组九宫格漫画《黄永玉玩乐图说》, 将来或许可用微信发给黄永玉先生,因时间紧张,只能以后再画了。</div><div><br></div><div><b> (本文为原创作品,欢迎点评 点赞,欢迎转发,转载时请注明来源)</b></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