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多次来上海,一直没有机会看看上海的弄堂。这次偶然的机会,来到上海的田子坊走一走,感受一下老上海的味道。</h3> <h3> 出了9号线的地铁站,穿过马路,就来到了田子坊。走进田子坊,听着小店里播放着周璇的《何日君再来》,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依稀看到,灯红酒绿中,一个抹着浓艳口红的旗袍女子,用慵懒的声音哼唱着属于那个年代的歌曲,舞池里摇摇晃晃的舞步,弄堂里上演着旧上海万家灯火的故事。。。</h3> <h3> 据说“田子坊”其名是画家黄永玉给这旧弄堂起的雅号。政府实施马路集市入室,把曾经的街道小厂,废旧仓库进行整修,一些艺术家纷纷来入驻,这些里弄的平常人家,也熏染上了艺术的气息。</h3> <h3> 这些弄堂见证了老上海的风花雪月,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浓缩着上海文化的精华。</h3> <h3> 一间卖香水的小店掩盖在粉色的蔷薇花里,远远看去,貌似一个身着粉色旗袍的女子,站在那里顾盼生姿。。。</h3> <h3> 慵懒的阳光映在斑驳的灰墙上,老式的路灯依旧不言不语地立在那里,承载着厚重的记忆,不知多少纸醉金迷的梦从它的脚下流淌过。。。。</h3> <h3> 一位老人在老屋里洗洗涮涮,门口“私宅,敬请不要拍照”字样提醒着游人不要去打搅。私宅的墙壁上布满了粗细不一的管道,杂乱无章的电线攀爬着,只有挂在外墙的空调提示着已是二十一世纪了。屋内的空间不大,光线也不好,门口的水池像是六七十年代的,几把老式的椅子随意地放在屋外。。。过去弄堂里的上海人几家公用厨房那种热闹而拥挤的场景浮现在眼前,依稀听到市井里那锅碗瓢盆的交响曲。。。</h3> <h3> 一间外墙上嵌刻了满是瓶盖的小屋吸引了我的眼球,门已上锁,看不清里面的设施。小屋面积不大,只有五六个平方,几十年前应该是个小酒吧。看着花花绿绿的瓶盖,上面是各国的文字,像是万国旗,想象不出旧上海的租界有多少外国人曾在这里酒后撒泼耍横。。。</h3> <h3> 这家兔子威廉英式茶屋,浅绿色的门框散发着大英帝国的奢侈气息,里面各式精美的茶品让人流连忘返。。。</h3> <h3> 一条条弄堂虽然拥挤而狭窄,可是感觉却是干净而清爽。都说上海人精明会算计,看这弄堂里的所有空间都被精确地利用。你看那挤在墙夹缝的桂花树枝繁叶茂,屋檐下垂下来的吊兰翠绿可人,落地窗下一小洼粉色的海棠花在微风下摇曳,这里处处透着上海人的聪明和智慧,那种爱自然、爱生活的热情感染着你。。。</h3> <h3> 新世纪的上海是个移民城市,五湖四海的人们在为大上海的大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家川味调料店正以满屋子的辣椒冲天力量努力地站立于大上海的商海里。。。</h3> <h3> 老上海糕点屈尊在这几个平方的小作坊里,生意很是红火。</h3> <h3> 来到一座城市,品尝她的美食,就会记住这座城市的味道。看着这色彩艳丽、做工精巧的糕点,我买了块桂花糕和山楂糕,价格不便宜。想想在这寸土寸金的地方,这个老店老手艺,能够传承下来,也是很难得的。桂花糕很糯,一口咬下去,淡淡的桂花香愉悦了味蕾。山楂糕的酸甜,伴着桂花的余香,让我记住了老上海的味道。</h3> <h3> 听说这是一个清朝的小院落,在这寸土寸金弄堂有这么个安静的地方,肯定是个很有钱的主了。低矮的门楼像是个风烛残年的耄耋老人,颤颤巍巍地立在那儿。门上挂着个牌子“漫步者花园”,小院用竹栅栏和花花草草隔着,里面摆着几张竹桌和竹椅。从弄堂里人间烟火里走出来,在这个小院闲庭信步,笑看花开花落,又是怎样的一个境界啊?</h3> <h3>“时光是记忆的橡皮”。。。这位闲坐在弄堂口的老妇人,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眼神是宁静祥和的。。。岁月的更迭,花开不惊,叶落不悲,当年那浓妆艳抹的旗袍女子风情早已随着那首《何日君再来》,流逝在老上海岁月的长河里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