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今年正月初三是父亲去世一周年。一年来我经历了思念亲人的痛苦,时常在半夜梦中醒来似乎父亲就在身边。父亲脾气不好而我又是家里长女,当然是封建武力家庭的牺牲品。在我十八岁以后他照样动武。都说棍棒底下出孝子,我算不上孝女但起码是一个有良知的人。他老人家走后那些不开心的形象全部删除了,留在记忆中的是他的音容笑貌和对我的教育成长那些美好的事情。文革步行串连去北京是父亲帮我打好行李送到学校;上山下乡是父亲赶着毛驴车送青菜。父亲在子女面前从来是不认错的,但在他病重的日子里和儿女们说,他是共产党的好干部但不是一个好父亲。其实父亲那有什么好坏呀!是他给予我们生命把我们抚养成人。也徐是在我的身上遗传父亲一些优秀基因,总觉得他是一个好父亲。我把思念深深的藏在心底,他将永远活在我的记忆中!</h1> <h1>父亲生于1932年。十七岁参加革命,十八岁任开鲁县城关镇区委书记。1958年帅炼铁大军奔赴扎鲁特旗香山铁矿。铁矿下马后任过旗办公室主任;香山公社书记;粮食局长。文革落实政策后恢复职务后组建扎鲁特旗黄花山电厂、联合屯水泥厂。曾任扎鲁特旗付旗长,政协主席,离休于政协。</h1><h3><br /></h3> <h3> 在开鲁县城关镇。</h3> <h1> 去青岛学习。</h1> <h1> 在扎鲁特旗香山铁矿。</h1> <h1> 父亲天资聪颖,小时候念几年私塾。他喜欢文学看过许多书。至今我还保存了他的「沫若文集」、「马克思文集」和一些古诗词。父亲口才很好当地老百姓送给他一个绰号"刘铁嘴"。当我在一次大会上亲耳听到他的讲话果真是名不虚传,一个多小时的讲话没有讲稿几乎没有重复的话语。台下鸦雀无声没一个人说话。他的讲话声音洪亮贴近现实吸引会场参会人员。(遗憾的是子女没有这方面的基因)</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八十年代参加邮电综合楼竣工验收会议。</span></p> <h1> 离休后和老同志在一起。</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在扎莱诺尔和六弟、七弟达来湖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八十年代在深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踏遍青山人未老。</span></p> <h1> 参加旗那达慕大会。</h1> <h1> 和老同事马丙忠。</h1> <h1>离休后和老同志在一起。</h1> <h1>在扎旗政协办公室。</h1> <h1> 这是结婚五十年拍的照片。父亲年轻时算不上漂亮但也标致,再加上他喜欢打扮。小时候看到他一身白色衣服配一双黑色皮凉鞋,觉得他是世上最好看的父亲。我想文革中一定会批他小资情调。</h1> <h1> 父亲天生一副好嗓子,讲话声音洪亮。在一次聚会上,80岁高龄竟然唱了一段空城计诸葛亮选段赢得一片喝彩。</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不到长城非好汉。</span></p> <h1> 父亲喜欢种花,记得小时候家门前的空地上他都种上了花草。什么大烟花、牵牛花、细粉莲,屋里还有一颗柳树桃。</h1> <h1>父母的年轻时代。</h1> <h1>怀念那些年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h1> <h1>那几间破土房曾经有过亲情、欢乐,当然也有过小时候兄弟姐妹吵闹声。</h1> <h1> 那些年春节都是兄弟姐妹和父母一起过,厨师当然是我家老李。院子里充满欢乐和孩子们的吵闹声。半夜放鞭炮点燃了柴跺,是老李用麻袋扑灭了火。</h1> <h1>这是我们家唯一的全家照,以后因各种原因没有全家照。</h1> <h1>文革结束后我爱人陪爸爸去北京看病。</h1> <h1>爸爸和小妹、妹夫。</h1> <h1>父亲和我大女儿丽梅。</h1> <h1>1998年在通辽参加我女儿的婚礼。</h1> <h1>和孙辈们。杜宾、刘鹏、星星。</h1> <h1> 和孙女刘丁在一起。</h1> <h1>和外孙女丽梅、孙子刘鹏在一起。</h1> <h1>我搬进新楼房,父母来过春节。</h1> <h1>和我小女儿在通辽。</h1> <h1>我做外婆了!父母来道喜,和小女儿星星、外孙女李沁。</h1> <h1>我和女儿、女婿、外孙女陪爸爸过的最后一个父亲节。</h1> <h1>外孙女和陪太老爷过父亲节。</h1> <h1>我们陪父母在西安。</h1> <h1>陪父亲在西安参观秦始皇兵马俑。</h1> <h1>2009年我陪他和母亲去广州女儿家。</h1> <h1>2009年陪父亲在澳门赌场。</h1> <h1>2009年和小女婿陪父亲参观广州中山纪念堂。</h1> <h1>2009年在香港。</h1> <h1>2009年小妹陪父母在鸟巢。</h1> <h1>和二女儿志华在一起。</h1> <h1> 和二妹在长春,二妹长得漂亮特像父亲。</h1> <h1> 在长春二妹家。</h1> <h1>在长春和女儿、女婿及亲家在一起。</h1> <h1> 和外孙沙涛在一起。</h1> <h1>在北京和小女儿在一起。</h1> <h1> 在北京小妹家。</h1> <h1>老俩口生日快乐!</h1> <h1>那些年我们陪父母过生日。</h1> <h1>和外甥杜宾在一起。</h1> <h1>那一年小妹、妹夫陪父母在上海旅行。</h1> <h1>最后一次去北京小妹陪父母去前门大街。</h1> <h1>在北京小妹、妹夫、儿子、媳妇等在饭店为老俩口庆祝结婚纪念日。</h1> <h1>小妹陪父母在杭州。</h1> <h1>在北京小妹家。</h1> <h1>参加小妹儿子杜宾的婚礼。</h1> <h1>参加小妹儿子的婚礼。</h1> <h1>在小妹儿子的婚礼现场父亲简短的几句话,赢得大家的一片掌声。</h1> <h1>在通辽和几个老同事在一起。</h1> <h1>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偶遇老邻居刘俊荣夫妇。</h1> <h1>我陪父母在🈵州里看望父亲的老婶。</h1> <h1> 陪父亲过最后一个结婚纪念日。正月初五是夫母结婚纪念日,本来说好要去饭店的。但父亲执意不去只好依了他我和老李做了几个菜、、、、</h1> <h1> 父亲病了。他以坚强的毅力于病魔抗争了两年半。弟弟送他去医院透析,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走到透析室。</h1> <h3> 我们和父母在医院。</h3> <h1> 老伴的守候。父亲病重后为他们頋了保姆,但是父亲的衣食起居都是母亲亲自负责。母亲虽然眼睛不好伺候父亲则是无微不至,每天都要用土豆片和热敷透析那只胳膊,坐在小板凳上为他洗脚。晚上上厕所两个人互相搀扶拿着手电(也不忍心叫醒我用手电是怕开灯费电)去卫生间,便后都是母亲给他擦洗干净。有时候父亲难受躺在沙发上紧紧拉着母亲的手,似乎害怕离开她。看到这情景谁会想到他们是在争吵中过了六十五年哪!</h1> <h1>陪父亲过最后一个生日。</h1> <h1> 张万玉去医院看望父亲</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