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南极日记</h3><h3> 1月9号 南极第6天</h3> <h3> 今天,大船巡游威廉敏娜湾。</h3><h3> 昨晚,大船在丹科岛海域停泊了一夜,今晨,等露营者全部安全返回后启航,折向东北方向的威廉敏娜湾。</h3><h3> 天气变差了,太阳公公休息了,风、雨、雪降临,整个威廉敏娜湾呈现一片雾里看花的模式,海水泛着冷漠的烟灰色,甲板上、舷栏上都结了一层冰雪,已不适合在室外观赏这个风光秀丽的海湾了,而隔着舷窗的观景效果差了何止几分。</h3> <h3> 舷栏上的积雪</h3> <h3> 周围是一片冰海</h3> <h3> 威廉敏娜是荷兰女王的名字,比利时人热尔拉什在1898年探险时发现此海湾并命名。在南极半岛西北地区,南纬64度35分、西经62度10分,宽24公里,周围有很多白雪覆盖的黑色岩石小岛,海湾里漂流着一座又一座冰山和大量的浮冰,是一个美丽的大冰湖,可惜未览真容。</h3><h3> 这个海湾中生活着大量的鳞虾和小鱼,是鲸鱼快乐进餐的场所,但也是“乐极生悲”的死亡陷阱。因为,这里曾经是捕鲸人的主战场。</h3><h3> 在海湾里,至今仍可看到名为加文厄恩号(Guvernoren)的钢质捕鲸船残骸,当年,船只在这里失火,因载有大量鱼油而无救,船员弃船乘小艇登岛逃生。</h3><h3> 在这附近的小岛上,还立着一个金属十字架,是为了纪念英国探险家斯科特等5位勇士。斯科特到达南极点后返回途中在此遇难,1912年11月,一支搜寻队在这里发现了他们的尸体和记录到最后一天的斯科特的日记。</h3><h3> 我在船上,没有看到沉船和十字架等。有关内容系学习而得知。</h3> <h3> 相遇另一艘探险船,应该是“海洋探险号”。</h3> <h3> 座头鲸的身材</h3> <h3> 座头鲸的头部</h3> <h3> 座头鲸的动作</h3> <h3> 座头鲸的尾鳍</h3> <h3> 总是拍不到座头鲸的全身像,只有贴上科普图片。</h3><h3> 座头鲸身体较短而宽,一般长13~15米,它以跃出水面的姿势、超长的前翅(胸鳍)与复杂的叫声闻名,性情温顺,多一双一对活动,分布于世界各大洋。它的头部有节瘤,其实就是毛囊,是种族进化所然,皮肤上常附着蔓足类动物,背鳍低、短、小,尾鳍的腹面白色,边缘黑色,每当其潜入深处捕食时,尾部就会翘起。有趣的是,每条座头鲸的尾巴都不相同,专家们依据尾巴已为上千条座头鲸起了名字,甚至做了家谱。</h3> <h3> 第8次登陆</h3> <h3> 纳克港(Neko Harbour),南纬64度50分、西经62度33分,在南极半岛海岸线西部,是可以登上南极大陆的为数不多的几个点之一。</h3><h3> 纳克港安逸地平躺在众山环抱的安德沃得港(Andvord Bay),雄伟壮观的冰川成为它的天然的屏障。</h3><h3> 挪威的鲸加工船“纳克号”曾在这个港湾里进行鲸产品加工。</h3><h3> 这里是巴布亚企鹅的栖息地,一个唯美纯净的天堂。</h3> <h3> 小企鹅即将破壳而出。</h3> <h3> 前文曾经写过,小企鹅在成长过程中就面临着事关生存的竞争,强者才能长大。而这种“同门相争”在出壳后就开始了,据科学家的观察,先出世的小企鹅会“尽其所能”将尚未破壳的企鹅蛋挤出“孵化床”,目的是阻碍“弟弟或妹妹”顺利降生,从而争取“独生子女”的地位。似乎有几分残酷,为了生存。</h3> <h3> 在纳克港登陆,才踏上岸,探险队员就告诉我们不要停留在海岸边,以防被时常发生的“小型海啸”冲击。</h3><div> 上面的组图记录了冰川崩塌的过程和引发的海浪冲击纳克港的情景。如果发生大面积的崩塌,海浪相当大。曾发生过橡皮艇被掀翻的事例。在登山时,时时听到冰川崩塌发出的响声,于是停下脚步,静静地等待着下一次崩塌,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拍下了一次冰川崩塌的全过程。随后,又拍到了雪崩引发的“雪瀑布”,非常难得。</div><div> 组图右下第四张照片记录的是崩塌处瞬间形成的海冰和涌来的浪花。</div> <h3> 发生在山上的“雪崩瀑布”。</h3> <h3> 纳克港的海滩</h3> <h3> 今晚,前进号行驶到天堂湾附近,但没有安排登陆,与这里的阿根廷科考站“布朗上将站”擦肩而过,倒是与同一家船公司的“午夜阳光号”相遇了。</h3> <h3> 1月10号 南极第7天</h3> <h3> 清晨,船头前方就是拉克罗港了(Prot Lockroy)。它位于古迪埃尔岛上(Goudier Island),背依连绵起伏的雪山,近处是朱格拉角(Jougla Point)。</h3><h3> 这里曾经是英国第的一个基地,后被废弃。1966年,南极世遗委员会将其改建成一座博物馆,仍属英国管理。小岛上共有4幢建筑,仅博物馆对各国游客开放,有4位女性自愿者驻守在这里为游客提供服务。</h3><h3> </h3> <h3> 开放的博物馆内包括礼品店、邮局、卧室、厨房、起居室、工具房、通讯房等。</h3><h3> 礼品店里出售名种纪念品,如书籍、衣服、用具等,最受欢迎的是南极风光的明信片、信封及邮票。邮戳自盖。</h3><h3> 礼品店的所有收入均专门用于南极的保护和研究。</h3> <h3> 这个弹丸之地太小了,每次仅允许60人登岛,而博物馆限流20人。</h3><div> 巴布亚企鹅在这里与川流不息的游客们友好相处,已不再理会游客的活动,悠然地过着属于它们的日子。</div><div> 由于地小企鹅多,各幢建筑物四周及基座间都住满了企鹅。这里,都是裸露的岩石,没有什么“企鹅之路”了,而且,“不得在5米内靠近企鹅”这条南极公约的规定也无法执行了,只能小心避让,谨记“让企鹅先行”的原则。</div> <h3> 雪山、大海围绕着这座小岛。</h3> <h3> 陆上及冰面交通工具</h3> <h3> 这就是雪鞘嘴鸥,通体雪白,形似鸽子大小,是南极唯一的永久陆上鸟,是真正的南极“原住民”,它们脚上没有蹼,因此不能下水捕鱼,只能在陆上寻食。可冰雪南极,陆上能有什么吃的?于是,鸟蛋、腐食甚至是企鹅的粪便都是它们的食物,是南极的“清道夫”。企鹅是捕食鳞虾和乌贼、小鱼的鸟类,它们的排泄物仍富有营养成分。</h3> <h3> 这个红色邮筒就是“地球最南端的邮局”。到了南极,才知道乌斯怀亚火地岛的“世界最南端的邮局”的地位似乎有些不实。</h3><h3> 将贴了邮票、盖过邮戳的明信片和信封等投入这个邮筒,工作人员会收集好,转运至乌斯怀亚,再送回伦敦,在那里按地址寄往世界各地。寄到中国,也许一个月,也许一年,也许总是在路上。</h3> <h3> 贴一张当年英国基地卧室的墙上张贴画,认出来了吧,是玛丽莲.梦露。那时的基站人员都是男性,只能找画中人了。</h3><h3> 现在,博物馆的4名管理员都是年轻的自愿者,为了保护和宣传南极,她们非常了不起!在这个基本上人迹罕至的遥远的小岛上与企鹅相伴,开门就是熏人的臭味(企鹅粪便产生的),一住就是至少几个月,太艰难了。</h3> <h3> 海豹在拉可罗站前值守,可总是睡觉,太不称职了。</h3> <h3> 游客开始出现在各处甲板,为了前方的美景。</h3> <h3> 下午,由北向南进入勒美尔海峡(The Lemaire Channe)。南纬65度04分,西经64度02分。</h3><h3> 勒美尔海峡,又称为利马水道。南极洲最为壮观的海峡之一,“柯达走廊”、“菲林杀手”的声名远播并流传至今。</h3><h3> 这条海峡长约11公里,最宽处不足2公里,最狭处仅数百米,它将布斯岛(Booth Lsland)从南极大陆分隔开来。是多数南极游轮所选择的最佳航路之一,可是它时常处于阴霾之中,将美貌深藏。甚至在夏季的某些时段还会冰封。</h3><h3> 19世纪时,到达这里的探险家们发现并开通了这条航道。</h3> <h3> 前方就是勒美尔海峡入口了</h3> <h3> 待前进号驶入海峡那一刻,已很难辨认真正的北端标志角。</h3> <h3> 航道两边群峰对峙,高达300多米,山体上的冰层正在持续塌落中,“轰隆”声此起彼伏,很多山体的黑色岩石已裸露。狭窄的航道被冰山、浮冰挤压着,两旁的冰墙似乎伸手可及,船只好像随时会被冰冻。</h3><h3> 细心观察下,觉得船只左侧的雪山更高更陡峭,这是半岛侧。回想登陆纳克港时,曾介绍说那是“少有的能让我们真正踏上南极大地的登陆地点之一”,真的不虚。无论是在南极海峡,还是眼下的勒美尔海峡,沿海都是巨大而陡峭的冰架和雪山,无法登陆。我想南极大陆周边也许更为峻险。</h3> <h3> 冰墙正在垮塌</h3> <h3> 深邃的冰洞</h3> <h3> 航道内的浮冰</h3> <h3> 山上的巨冰不断在塌落</h3> <h3> 冰盖向下挤压</h3> <h3> 海豹仍然很舒坦</h3> <h3> 一片净白</h3> <h3> 勒美尔海峡的南端</h3> <h3> 勒美尔海峡风光</h3> <h3> 看到了正在海峡外的另一艘极地游轮</h3> <h3> 前进号通过勒美尔海峡后,就在普雷诺岛附近停泊,组织了所有乘客开展小艇巡游。</h3><h3> 这片海域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浮冰,十余艘小艇撒出去,转眼间已不见踪影,不知转到哪座冰山后面去了。小艇的驾驶员经验丰富,在有限的时间里,驰到最远处最深处最靓处,让来自远方的乘客更近南极!</h3> <h3> 喂,朋友,你好!</h3> <h3> 我还没睡醒</h3> <h3> 信天翁高高在上</h3> <h3> 巡游中</h3> <h3> 靠近海豹</h3> <h3> 这种蓝,赏心悦目。</h3> <h3> 被污染了?里面通向何处?</h3> <h3> 南极的山水画</h3> <h3> 冰山挡道</h3> <h3> 相遇</h3> <h3> 上图,与前进号相遇的是一艘探险船(expeditions)。对比之下很清楚,是一艘数千吨级、载客数约百人的极地游轮。这样的船在南极地区四处巡游很有优势,就是在穿越德雷克海峡时得祈祷老天爷帮忙,否则,晕船是很痛苦的过程。</h3><h3> 近些年,在每年3个月(12月及1月、2月)的南极游黄金周期跑南极的约30艘轮船,无论是吨位、性能、硬件、服务、性价比等要素还是有差别的。</h3><h3> 很多朋友都有了乘坐邮轮的经历,但,不宜将为极地探险游而打造的这批轮船与动辄10万吨的大型邮轮或几万吨级的跨海渡轮相比较,更不是在长江、多瑙河等内河航行的平底轮船,它们的任务毕竟不同。</h3> <h3> 1月11号 南极第8天</h3> <h3> 昨晚,前进号停泊在彼特曼岛附近的佩诺拉海峡中。露营B组上岛过夜了,今晨安全返回了大船。</h3> <h3> 一清早,参加雪地靴徒步的朋友们就出发了,上面这张照片是我在船舱里看到他(她)们的行踪后拍摄的。很远很高。几公里的雪地徒步对生活在温暖地区的游客而言相当具有挑战性。</h3> <h3> 彼特曼岛,南纬65度10分、西经64度10分,是此行最远的一个岛屿了,也是此行的最后一个登陆点。第10次登陆。</h3><h3> 彼特曼岛被美丽的佩诺拉海峡与南极半岛分隔。当年的德国捕鲸人首先发现该岛。</h3> <h3> 在彼特曼岛的海边,有一间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避难小屋,直至现在仍有附近的科考站人员在维护。</h3><h3> 在南极地区,一所避难小屋有多么重要?去了南极的人,或看了电影《南极之恋》的朋友们都有认识了。虽然它可能几十年未曾用过。</h3><h3> 小屋附近的海边,就是一百多年前探险船的下锚处。至今留有探险队留下的锥形石堆和纪念牌匾。</h3> <h3> 彼特曼岛,原本是阿德利企鹅的栖息地,而现在在岛上生活的金图企鹅(巴布亚企鹅)已占到多数了,阿德利企鹅的“领地”已退缩至海岛一角。这是因为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南极也不例外,彼特曼岛的常年平均气温己上升了2度,因此更适合目前气温的金图企鹅逐渐占据了该岛,成为全球分布最靠南的金图企鹅聚集区。</h3><h3> 不同种类的企鹅对气温、海冰等有不同的要求。愿南极的企鹅及全球的企鹅生生不息。</h3> <h3> 短短几天,在南极地区不同纬度、不同地点看到的企鹅的繁殖场景和问世的后代已有不同。彼特曼岛上的这个小企鹅已长大了。</h3> <h3> 彼特曼岛,被窃食的企鹅蛋,几个小生命就此夭折。企鹅蛋的大小如同鸭蛋吧,以登山杖的尖头部作比较。</h3> <h3> 彼特曼岛上的企鹅</h3> <h3> 几张贼鸥飞翔及偷抢(企鹅蛋)的照片。企鹅们会抱团防范并抵御这种外来的侵袭。</h3><h3> 企鹅在繁殖期和出生就遇到贼鸥等天敌的威胁以及成长的“烦恼”。成年后将面临虎鲸、海豹等的无情捕食。这是生命与自然的生死搏弈。在漫长的岁月中,企鹅的种群、数量、栖息地、繁殖机制等等都不断进化,基本维持着种群的整体数量。</h3> <h3> 蓝眼鸬鹚的窝常常与企鹅的窝筑在一起,彼此相安无事。</h3> <h3> 彼特曼岛的对面就是美丽而神秘的南极半岛</h3> <h3> 就要下岛了,天气又开始变化。</h3><h3> 这是我们这次南极之行的最后一次登岛活动,值得留往记忆!</h3> <h3> 前进号在调头折返了</h3> <h3> 全体乘客来到船头参加合影</h3> <h3> 2018年1月1号15点14分,这张前进号游轮船长签名的照片记录了这个时刻。</h3><h3> 这张照片是特别为所有华人拍的。</h3><h3> 我们从彼特曼岛起航后,船长特意往南偏西航行了约2个小时,分别向南纬和西经挺进了约0度30分。照片记录为南纬65度30分西经64度34分。从象岛为南极第1天起到第8天止,在经纬线的跨度是在南纬61度08分至65度30分,西经从55度07分到64度34分,画了一个长口袋形(见下图)。</h3><h3> 不得不返航了,还有1000多公里的海洋航路,还有阿根廷内陆段的包机在等候我们。</h3> <h3> 作为一次令人终身难忘的商业旅游,我和朋友们在南极洲地区巡游了8天,10次登陆,2次小艇巡游,还有不少朋友参加了多次自费小艇巡游、皮划艇体验、雪地徒步、极地雪原露营等,全部活动按船公司计划顺利完成。这次南极之旅,是“前进号”及全体乘客的“人品爆发”的一次行程。这些年来,可能更多的游客体验到了那种令人呻吟的“永不再来”的晕船;那种“中国水墨画”般的阴雾和变幻无常的风雪袭扰;那种“计划不如变化”的无奈、遗憾和失望。</h3> <h3> 本篇还有点空间,贴几张南极冰山的照片。</h3> <h3> “冰山一角”是游南极、阅读南极时出现频率很高的汉语成语,也是从小就熟记的。到了南极,认知就更深了。</h3><h3> 这个成语多用于事物暴露出来的部分,而这部分只不过是事、物的一小部分。</h3><h3> 人类在海上看到的冰山,其露出水面的部分不过是整座冰山的1/10到1/3而已。而肉眼看不见的,浸在海面下的才是冰山的大部分。</h3><h3> 记得“泰坦尼克号”吗。将这艘数万吨的巨轮葬送海底的就是冰山。给海轮带来“死亡之吻”的冰山,冷酷无情,无声无息,似幽灵漂浮在大洋之中,是“出没无常的魔鬼”。</h3><h3> 查阅资料得知,在南极周围的海洋中,漂浮着数以万计的冰山,大约有22万座,平均每座冰山重约10万吨,体积可达18万立方米。冰山的年龄从十几年到几十年,甚至有些被命名的巨大冰山寿命可达上百年。</h3><h3> 通常,将高于海平面5米以上的流冰称为冰山,较小的称之为浮冰。</h3> <h3> 冰山虽然有其可怕的一面,但展示在人们眼前的,则是无法形容的“千姿百态”、“瑰宝级的雕塑”。</h3><h3> 用肉眼看不到的、浸在水下的冰山的大部分在比冰山温暖的海流作用下,被侵蚀出大大小小、五花八门的空洞,而且,水下部分的融化速度比水面以上部分更快些,渐渐地,原本“稳重”的冰山逐渐变的“头重脚轻”,基础不稳,终于在失去重心的那一天来了个“底朝天”式的倾覆,这个时候,经过漫长岁月“精雕细琢”的水下部分展露在阳光之下、肉眼之中,向着光明展示出一座又一座晶莹瑰丽的天然雕塑。没有一件是同样的。</h3><h3> 冰山倾覆的场景在一些关于“极地”、“巨轮”、“遇险”的影视作品中用高科技技术再现。</h3> <h3> 冰山,是南极冰盖向周边海域运动的过程中,由前沿的冰舌和冰架崩解产生,从此脱离“主体”,踏上流浪之路,浪迹天涯,直至彻底崩塌,溶解在大洋的波涛之中。</h3><h3> 而南极冰盖至少形成于N万年前,远远超出人类的历史。地球上,淡水资源仅占地球总水量的2.5%,90%以上的淡水以固体冰川形式存在于高山和两极,其中南极冰川占了72%。</h3><h3> 万年亿年冰山冰川化作每滴水,融入海洋,造福人类。</h3> 元日11号下午3点15分,前进号调头北上,再次进入德雷克海峡,全速返航,至14号清晨7点整靠泊在乌斯怀亚码头,航行时间近64个小时,因为折返点距乌斯怀亚最远。<div> 来时的好景不再,德雷克海峡的“魔力”不容小觑,大风大浪伴着雨和雪,轮番袭扰海峡中的大小船只。不少同伴晕船了,餐厅的上座率明显下降,开始听到盘子落地的破碎声。幸好,未遇巨风狂浪。</div><div> 此时,就感受到大船的优势了,毕竟是配备减摇鳍的万吨轮,在风浪中航行时的摆动以头尾起伏为主,左右摇晃并不明显。曾经看到有南极行晕船亲历者的记录:“杀人的魔鬼德雷克”带来了保证是这辈子最难忘的“美妙体验”。</div><div> 返航途中并不枯燥,讲座、电影纷纷上场,关于冰川和气候、企鹅与鲸、探险历程、人物传记、行程回顾等,还有气氛热烈的船长告别鸡尾酒会和慈善拍卖会。</div> <h3> 南美洲的最南端~合恩角。也是距离南极最近的陆地。</h3> <h3> 常年阳光不多的乌斯怀亚迎接我们胜利返回</h3> <h3> 船靠乌斯怀亚后,有2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随后,包机将全部乘客送往布宜诺斯艾利斯,在那里,朋友们或回家或继续在南美其它国家旅游,飞往四面八方。期待再次相会同游!</h3><h3> 这是生命中的经历。我和伙伴们为此喝采!为生活在这个年代而自豪!</h3> <h3> 乘船去南极,可选择:</h3><h3> 小于12人的游艇和帆船,不是普通人可以体验的;</h3><h3> 13~200人的中小型极地抗冰船,可以在绝大多数的登陆点登陆;</h3><h3> 201~500人的大型极地抗冰船,仅允许在少部分登陆点登陆;</h3><h3> 大于501人的邮轮,不允许在南极地区登陆,仅可在南设得兰群岛及南极半岛区域巡航数天。</h3><h3> 结合本人在上篇中所写的关于南极游轮的内容,选择适合自已兴趣、能力、财力、适应力的轮船,使人生难得的南极圆梦之旅更为完美。</h3><h3> 因此,目前从中国到南极一地游18天左右的价格从每人人民币6万元到18万元(豪华套房甚至更高些)都是正常的。各取所需吧。</h3> <h3> 穿越南极圈的“南极一地游”示意图</h3> <h3> 穿越南极圈,就是人生经历,就是为此自豪!毕竟在一个地球人的生命旅途中,能跨进南纬66度33分,进入地理上真正的南极圈者实在是凤毛麟角。比到达北纬66度33分困难的多了。现在,北极游的少数行程已可顺利到达北纬90度的北极点了。</h3><h3> 开办南极游业务的公司,每年都会有“穿越南极圈”的航线,在原有的时间安排上再增加2整天,为了往南挺进1个纬度。</h3> <h3> “南极三岛游”示意图(福克兰群岛、南乔治亚岛、南极半岛)</h3> <h3> 请记要点:一是在南极地区航行几天,安排几次登陆与巡游;二是是否穿越南极圈;三是中华儿女关心的到访长城站问题。</h3><h3> 价格的差异除了舱室等级,就是在南极的天数及活动了。贵就贵在天数、登陆次数及时间、巡游次数。套句老话吧,“一分价钱一分货”。对绝大多数人而言,一生一世一次南极。</h3><h3> 要与众不同,要看到更多,那就要走的更深、时间更长。</h3><h3> 至于在南极夏季的哪个月来南极最合适?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了。在这百多天的时间段,冰雪覆盖率、动物的行为、气象条件等还是存在较明显的差别的。游客只能择其中数天而己。</h3><h3> 从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2月,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风光。不必留有遗憾,不要觉的自己错失了什么或没有看到什么。要记住:你看到的别人也并没有看到。要记住:乘上合适的极地探险船,走进世界尽头之地域,探索美仑美奂的冰天冻地,漫步在世界南端的尽头,那里至纯至净、空灵洒脱、与世无争,仿佛时间都会静止。在那里闭上眼睛,打开心扉,用灵魂与南极对话,用耳朵倾听它的声音,用身体感受它的胸怀与拥抱。</h3> <h3> 南极商业探险游,无论你参加了哪一条路线,在南极地区的活动范围大约占南极洲总面积的3%。</h3><h3> 因为长约1000公里的弯曲、细长的南极半岛,似手指伸向南美洲,一下子拉近了南极大陆与南美大陆的距离。也使得普通人踏上南极洲成为可能。但每年真正历经不凡旅程到达南极点的国际探险旅游者仅为约300人,其中的中国人不到50人。</h3> <h3> 挪威探险家罗尔德.阿蒙森(Rould Amundsen 1872_1928)于1911年12月14号到达南极点。于1928年在南极因飞机失事遇难。</h3><h3> 英国探险家罗伯特.斯科特(Robert Falcon Scott 1868~1912)于1912年1月16号到达南极点。较阿蒙森晚到一个月。在返回途中于同年3月29号殉难。。</h3><h3> 为纪念这两位伟大的探险家,建在南极点的科考站就命名为“阿蒙森_斯科特站”。</h3><h3> 在前进号的橱柜里,站立着阿蒙森着探险装的塑像。挪威人引以为傲。</h3> <h3> 位于南极点的“阿蒙森_斯科特站”</h3> <h3> 中国在南极建成的4个科考站:长城站,昆仑站,泰山站,中山站。</h3> <h3> 南极最具有科考价值的四个最有地理价值的点:</h3><h3> 极点 美国的“阿蒙森_斯科特站”。是地球上长期有人居住的最南处。</h3><h3> 冰点 俄罗斯的“东方站”。即气温最低点。</h3><h3> 磁点 法国的“迪蒙迪维站”。</h3><h3> 高点 中国的“昆仑站”。即冰穹A的冰雪高原,位于南纬80度25分,海拔高度4087米。</h3><h3> 以上配合部分内容的照片选自网络。谢谢拍摄、制作者。</h3> <h3> 南极之美,地球绝顶。</h3><h3> 南极,关系着人类的生存状态,一旦南极遭到破坏,那么整个人类社会的生活都会被波及。</h3><h3> 保护南极不仅仅是科学家们的工作,也是每一个地球人应该有的觉悟。随着到达南极的游客增加,真诚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南极,进而保护南极,真诚希望南极洲永葆美艳和神秘,愿更多的朋友、后人能共享美好。</h3> <h3> 我的南极之旅,已过去了一个多月了。在整理照片,撰写美篇的过程中,仍难抑不平静的心情,再去一次的念头挥之不去,也许,时间长了想法会有所淡忘,但美篇中所记录的一切将保留下来。</h3><h3><br></h3><h3> 谨以此美篇(含上、中、下共3篇)奉献给我的南极朋友们,奉献给更多的向往南极、热爱南极、关注南极的朋友们,奉献给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让人生更加美好的朋友们!</h3><h3> 谢谢大家!</h3><h3> </h3><h3> 五洲留痕完稿于2018.02</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