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檐, 中国古建筑神来之笔

小桥流水人家

<h3><font color="#010101">一行数人来到了中原的名寺~风穴寺。进一步了解了它的厚重历史,领略它的人文风光。</font></h3> <h3>风穴寺又名香积寺、千峰寺,白云禅寺。位于汝州市 区东北9公里的中岳嵩山少室山南麓风穴山中。始建于东汉初平元年,后经北魏、唐、宋、金、元、明、清历代重修与扩建。 风穴寺总面积约50余亩,现存主要建筑有天王殿、中佛殿、悬钟阁、藏经阁、七祖塔等。在中原四大名寺中保留下诸多唐宋金元明清的建筑遗存,为中国建筑史上留下厚重的实物资料,被古建专家誉为中国的古建博物院。<br></h3> <h3>飞檐,是汉族传统建筑檐部形式,常用在亭、台、楼、阁、宫殿、庙宇等建筑的屋顶转角处,四角翘伸,形如飞鸟展翅,轻盈活泼,所以也常被称为飞檐翘角。</h3> <h3>屋檐上翘,若飞举之势。常用于亭、台、楼、阁、庙宇、宫殿等建筑上。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香亭三间五座,三面飞檐,上铺各色琉璃竹瓦,龙沟凤滴。” 秦牧 《社稷坛抒情》:“这坛后的宫殿是华丽的,飞檐、斗拱、琉璃瓦、白石阶……真是金碧辉煌!”</h3> <h3>一、为什么屋檐要弄的“飞起来”呢?</h3><div><br></div><div>“飞檐”的诞生和其身下的斗拱是分不开的,据历史记载,我国古建筑用“飞檐”始于西周时期:西周之后,各个朝代都纷纷采用。之所以要将屋顶的“檐”部弄成“飞鸟状”,除了造型上富有曲线之美,给建筑物造成一种被“向上托举”的动感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利于扩大采光面、排泄雨水等。</div> <h3>二、飞檐上还有其他“东西”</h3><div><br></div><div>小小一个飞檐,大家可别忽视了它,咱们的古代工匠们还在其身上做起了文章,比如会将飞檐雕刻成麒麟状、龙状、祥云状,鲤鱼状等,不同的样子有不同的寓意,做成龙形、鲤鱼等,是因为它们都与水相关,有防火之意,做成麒麟、祥云状,更多的就是取其辟邪祈福之意</div> <h3>古代的大户人家,他们在渴望改善自己居住环境的同时,更渴望给家庭,赋予一点更理想化的东西。他们通过飞檐这种特殊的构造,在扩大采光、有利排水的同时,增添了建筑物一种向上的升腾感,营造出家族向上升腾的气势,赋予更多的内心祈盼。</h3> <h3>通过檐部上的这种特殊处理和创造,不但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向上的动感。仿佛是一种气,将屋檐向上托举。建筑群中层层叠叠的飞檐,更是营造出壮观的气势,以及中国古建筑特有的,飞动轻快的韵味。</h3> <h3>飞檐设计构图巧妙 。造型优美的屋顶,给人们以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飞翘的屋檐上,往往雕刻避邪祈福灵兽,似麒麟,像飞鹤,有人喜欢灵兽,有人喜欢祥云,或是一条活蹦乱跳的鲤鱼,代表着临水而居的亲水文化。</h3> <h3>建筑,这种凝固的艺术,它不但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审美感官,更能营造在特定居住形态下,一种特有的文化情结。那守望在古城中的飞檐翘角,就是这种情结的一个缩影。她体现的是建造者亘古的审美情趣,与美好祝愿,守望的,是一种儒雅、超越、宁静、致远的人文精神。</h3> <h3>领略了风穴寺的文化后,查询历史资料,进一步了解中国独有的~飞檐斗拱,它气势恢宏,雕梁画柱,历史沧桑,那就让我们来共同赏析中国精美的,不同地域的,唯美厚重的古建筑吧。</h3> <h3>1、南北朝<br>  南北朝留存至今的,有现在和历史上一直很有名的:悬空寺。</h3> <h3>北魏·悬空寺-恒山<br>历1500余年的木建,悬于峭壁,保存完好<br><br></h3> <h3>2、唐朝<br>  大唐辉煌,但留存至今的古建不多。唐朝建筑朴实中又充满着豪放大气,有一种不卑不亢的盛世和天朝气势。当前我们能看到的知名的有: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日本奈良唐招提寺金堂、河北正定开元寺钟楼;而通过日本奈良招提寺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受唐朝的影响是多么深远。</h3> <h3>唐·南禅寺-五台山<br><br>唐时重建,留存至今年代最早的唐木建<br><br></h3> <h3>唐·佛光寺-五台山<br><br>始于北魏,晚唐重建,被誉为中国第一国宝</h3> <h3>唐·开元寺钟楼-正定<br><br>始于东魏,晚唐重建,现存唯一唐代钟楼</h3> <h3>唐·招提寺金堂-日本<br><br>鉴真和尚创办,日本留存至今的国宝唐建</h3> <h3>3、宋辽金<br>  宋代是我国建筑水平发展到辉煌的年代,这时候出世的《营造法式》,奠定了中国古建筑的官方标准,为后世建筑提供了规范样本。宋辽金时期为我们留下了非常丰富的古建筑。此段时期我们精选了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木塔、江苏吴县玄妙观三清殿、山西大同善化寺三圣殿等留存至今的古建,非常精美。</h3> <h3><br><br>辽·独乐寺观音阁-蓟县<br><br>历千年数十次地震含唐山大地震毫发无损</h3> <h3>宋·隆兴寺摩尼殿-正定<br><br>始于隋,宋时重建,早期罕见的立体结构</h3> <h3>宋·晋祠圣母殿-太原<br><br>建于北宋,宋建代表作,《营造法式》范例</h3> <h3>辽·佛宫寺释迦塔-应县<br><br>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纯木构塔,千年地震不倒</h3> <h3>宋·玄妙观三清殿-苏州<br><br>建于南宋,江南最大木构古建,宋官建代表</h3> <h3>金·善化寺三圣殿-大同<br><br>建于金,精美繁复大气的斜拱<br><br></h3> <h3>4、元<br>  元代时间较短,留存建筑也不多,元朝建筑风格基本沿袭了唐宋,大多也朴实大气。元朝我们精选了河北曲阳北岳庙德宁殿、山西洪洞广胜寺后殿、山西芮城永乐宫三清殿。</h3> <h3>元·北岳庙德宁殿-曲阳<br><br>建于元,现存最大元木建,牌匾忽必烈书</h3> <h3>元·广胜寺后殿-洪洞<br><br>重修于元,国宝《赵城金藏》即出自此寺</h3> <h3>元·广胜寺后殿-洪洞<br><br>重修于元,国宝《赵城金藏》即出自此寺<br><br></h3> <h3>5、明<br>  自明起,斗拱风格发生了很大变化,具体体现为斗拱单朵变小,朵数增多,飞檐变短,色彩艳丽。虽然小编更喜欢唐宋简洁大气的风格,但明朝的变化,使建筑开间距可比唐宋大很多(即两个承重柱之间的距离可更大,宋时较大的晋祠圣母殿最宽开间距约7米,而明朝后开间距轻松到10米甚至以上),使大型建筑更加显得气派,这极好。我们精选北京故宫保和殿、北京故宫角楼、湖北武当山紫霄宫紫霄殿等明时建筑。</h3> <h3>明·故宫保和殿-北京<br><br>建于明,主体为明建,明时皇帝大典更衣等用</h3> <h3>明·故宫角楼-北京<br><br>建于明,造型精美的十字凸面多角九脊殿</h3> <h3>明·武当山紫霄殿-十堰<br><br>始于宋,重建于明,武当山紫霄宫正殿</h3> <h3>6、清<br>  清朝基本继承明朝的风格,但又添加了自己民族的一些独特风格,并在明朝基础上更加规范化,斗拱的功能性进一步削弱,愈加成为一种装饰性构件。我们精选了北京故宫太和殿、山东曲阜孔庙、北京天坛祈年坛等代表性清官建。</h3> <h3>清·故宫太和殿-北京<br><br>金銮殿,建于明,清重建,中国最大木构大殿</h3> <h3>清·孔庙-曲阜<br><br>始于春秋,数千年加建,屡遭毁,清最后重建</h3> <h3>清·孔庙-曲阜<br><br>选本图为给大家看清晰清斗拱之繁复</h3> <h3>清·天坛祈年殿-北京<br><br>建于明,光绪年最后重建,独特无大梁和长檩<br><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