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春节----淡淡远去的乡愁</h3><h3> </h3><h3> 大年初七,随着上班族开工大吉的铃声,慵懒而略带疲惫的人们,从四面八方陆续回流到各自的岗位,一个春节就此打上休止符。</h3><h3> 如果要问,这个春节,留给你的记忆是什么?</h3><h3> 答案可能林林总总,但很遗憾,给出的答案略显单薄羞涩,仔细一梳理,剩下的记忆更是屈指可数。拥挤的车站,扛着大包小包穿梭的人流,乡村路上水泄不通的堵车,一个饭局,一场电影……</h3><h3> 印象中,春节的年味越来越淡。不说城市,城市里的春节仅仅是一个符号,给广场布上鲜花,张灯结彩,商场里"恭喜发财"商机无限,然后就是凑热闹看看贺岁片,或者三五朋友聚聚餐打打牌,大抵如此,难怪城里人"天天过年",因为过年跟平常没有太大区别。</h3><h3> 按理,农村的春节味更浓。年夜饭,看春晚,放烟花,成群结队走亲戚,这些程序上的内容依然还很充实。只是,"程序味"也越来越浓,"年味"却越走越远。儿时盼过年的那份激情,如今面对满桌菜肴提不起兴趣;守望春晚零点钟声的神圣感,早被麻将声掩盖殆尽;烟花一瞬间,也被呛鼻的火药味唤醒建设美丽乡村的自觉;给长辈拜年"两袖清风"红包开路,长辈给晚辈的压岁钱也是例行公事,糍粑之类的东西更是成了稀罕物。</h3><h3> 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记忆深处的春节,还是童年的回忆。过年可以穿新衣服,可以吃好吃的,可以不做作业只等晚上看电视放鞭炮,可以在父辈祭祀时作揖许愿,可以在打糍粑时偷吃又偷懒,可以在母亲炒花生时边熟边吃,可以在拜年时只要红包不要糍粑,可以在走累的路上捧喝山泉,可以跟小伙伴嬉戏打闹……</h3><h3> 也许简单的欲望更容易满足,而简单的幸福总让人刻骨铭心。童年的春节就是如此,那段成长的记忆恰恰成了挥之不去的乡愁,历久而弥新。</h3><h3> 在物质生活"全面小康"的今天,孩子们难以读懂鲁迅先生的《祝福》,因为不理解那个年代的春节和祭祀习俗,就像低头一族手握智能手机,不懂得那个年代的手摇电话和黑白电视一样。诸不知,他们手机里、电脑上光怪陆离的"主人公",不过是现代科技合成的一个幻影,虚幻地占领了孩子们的视力和思想。</h3><h3> 试想想,怎样给孩子们留下真实而美丽的乡愁?</h3><h3> 比如春节,老祖宗留下的传统,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文化的血脉。对春节习俗的传承,无疑也是国学的一部分,要在完整继承上久久为功,更要赋予春节新的时代内涵,积极发掘乡愁因子,在创新和扬弃中,让孩子们留住童年记忆,让游子们带走春节乡愁。</h3> <h3>拖儿携女返乡过年</h3> <h3>堵,还是堵</h3> <h3>拜年,礼物,红包和压岁钱</h3> <h3>童年,没有烦恼的美好记忆</h3> <h3>留住乡愁,留住美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