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最近,听说三合镇文岙村很火,被称为知青部落,“知青”这个早四五十年前的流行词语同文岙村又有什么特殊联系呢?</h3> <h3> 带着疑问,日前又重访文岙村。其实,对于文岙,我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早三十年前,在苍山工作时就去过文岙村,那时叫文庵,并不叫文岙。文庵也是由坟庵演变而来,故名思义,坟旁的庵堂,传说很久很久以前,灵溪的奚姓老太公死后葬在那里,族人在坟旁建了几间房子看护坟头,称之为坟庵。据说此处风水很好,陆续迁入很多人居住,发展成村子,村名亦称坟庵。早年去是因工作关系,那时还不通汽车,开着三轮摩托车由洋头进去,到灵溪,然后步行。一晃三十年过去,村容村貌早已没了印象,当时主要任务是处理案件,也没心思看村容究村史,只记得是个边远的山村,过了文庵村,就是临海地界。</h3> <h3> 驱车出城区,过八都,从寺前村往灵溪方向,再往兰(临海兰桥)洋(天台洋头)公路五六公里,就到文岙村脚,然后沿山路步行而上。</h3> <h3> 黑瓦青砖,青幽的石头墙,狭窄的旧巷,山脚到山腰,房屋绵延二三里,落差数百米,院落相接,步道相连,山上有山,岙里有岙,弯中有弯,院后有院,整体环境错落有致,文岙仿佛是被时光遗忘的古老部落。南边是层层迭迭的梯田。我漫无目的,在巷间悠转,半山中,一开阔处,有幢集体屋模样的房子,外墙挂着知青的宣传画,让人联想起那个火热的年代。三二个村民在旁修路,祠堂后,有幢百年老宅,五六间三层楼房,大门紧闭,门口挂两块牌子“浙江天台知青部落养生基地”、“台州文岙文化发展公司”。听村民说,主人进城去了。听说基地内有知青的一些介绍展览,主人不在,无缘一睹。</h3> <h3> 关于知青部落,开始我以为文岙是个知青插队的基地,那段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知青插队历史我了解不多,似乎没听说文岙是天台知青插队的基地。从村民中交谈了解后才解开这个迷团。</h3> <h3> 现在文岙约四百余户,人口1300多人,村民大多在外经商打工,村里大多是老人孩子。村里自古尚学,人才辈出。民国年间出了个叫“水磨公”的人,他原名奚熙伦,生于1904年,乐于助人、造桥修路、培养人才、支持抗日和革命。他的事迹,一直被村民们铭记。他的外孙朱新生,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他的祖辈都是文岙村人。在外闯荡多年,朱新生对这个偏僻的山村怀有很深的感情,他怀念年轻时那段挥洒汗水、艰苦奋斗的光荣历史,他想将时代文化和传统乡居相结合,在传统乡居里营造出半个世纪前的社会风貌,用实物展现他们那一代人的共同记忆,缅怀过去,同时也让外界了解文岙村的村史。于是经过他的努力,便有了这个养生基地。他将文岙村在网上作了推介。没想到这一放,安静的小山村竟一下子热闹了起来。陆续来了好多批全国各地的游客,大多是老年,来缅怀那段青春岁月。</h3> <h3> 站在村高处,村貌一览无余,一边是老房子,一边是新屋,晚霞中,炊烟袅袅,金色的阳光给山岙披上了一层美丽的斜光。农村人口在向城镇集中,小山村的哀落是种必然趋势。文岙这个古老的山乡,以其独特的载体形式,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人们,一批热爱家乡的乡贤,为这个天台的传统村落的未来谋划着。相信,文岙在保留传统村落原素的基础上一定会越来越有韵味。</h3> <h3> 20180214于寒山草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