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们从高淳赶过去时,何林坊已经在烧香,点蜡烛了</h3><h3>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图腾,在炎黄子孙心中占据其神圣的地位,同时又是祥瑞的象征。龙的神话传说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舞龙作为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唐代以前,就有通过舞龙来表达人们心中对龙的敬仰,祈求神龙降祥瑞福泽,以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h3><h3> 在江南龙乡南京市溧水区洪蓝和石湫街道一带,地处石臼湖北岸,山清水秀,美丽富饶,有着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和很多龙的美丽传说,而将中国舞龙传统文化演绎的活灵活现、最有特色的当属何林双龙,有"江南第一竹编板龙"之美称。他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威武雄壮,有着神圣不可侵犯的敬畏感,但又感觉他们是慈祥的长者,没有咄咄逼人的恐惧感。</h3><h3> 何林舞龙的表演形式有请神、起草、挂红、保龙子、二龙戏珠、双龙戏水、螺丝结顶、落草等,几百年来当地口口相传"和铃里的龙灯,前堡里的马灯"(和铃里在清朝顺治以后改名何林坊,清朝之前的大村称里),由此可见何林双龙的表演之精彩和历史之悠久。目前参加舞龙的人员达两百多,口口相传的技艺还有很多,但因一百五十年前曾国藩的"焦土政策",使原来有"三千何林镇,八百鼓楼庵"之称的大村落人口急剧减少到两三成,导致很多技艺因人员缺少而渐渐没落消失,亟待恢复。何林双龙由何林坊、方家店、新庄三个村男丁共舞,自古以来各村村民齐心协力,不分富贵贫贱和家族势力,象征民主、和谐、平等,集民间竹编、草编、剪纸、绘画、制蜡、铁艺、锣鼓乐等技艺一体,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现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h3> <h3>村上的人在老庙前敬香祭拜,准备各项起龙事项</h3> <h3>我站到工作人员的梯凳上才能拍到</h3> <h3>这些蜡烛都是舞龙者自己带来的</h3> <h3>把蜡烛点燃放进龙身体内</h3> <h3>起龙,到附近的村子里走一圈,由几队人轮流担任舞龙</h3> <h3>舞龙是一舞就是三年,过后不知道几年再开始舞了,所以附近的村民都来了,结果就是在平地根本拍不到,我找到个二楼,但是还是拍的不行,拍过的人说要到四楼拍才行,只能这样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