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中国 (第一集)

鑫子

<h3>——历史与传承</h3><h3><br></h3><h3>文字、图像收集、图像制作:Jin</h3><h3>图像资料来源:网络</h3><h3><br></h3><h3><br></h3><h3> 百年霓裳——旗袍,演绎着中华古老文明。以其雅致、溢彩,展示东方女性蔼然、含蓄的韵味,及"衣尽而味无穷"的意境。</h3> <h3><br /></h3><h3> 服饰是文明标志,阐释着国家和民族特色与习俗,印证不同历史文化、经济水准、社会伦理和气候条件等等。</h3> <h3><br /></h3><h3> 旗袍作为中国服饰代表,起自上世纪二十年代。 已故著名女作家张爱玲曾说:"初兴的旗袍是严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风格"。雏形以马甲形式出现,长及足背,加在短袄上。后将长马甲改作有袖的式样,变为旗袍。袍身宽大平直、下摆偏大。</h3> <h3><br /></h3><h3> 有人认为旗袍是承继清朝满族之旗服,加之民国男性之袍装,故称旗袍。</h3><h3> 据说得风气之先的女学生是旗袍的始俑者。作为社会知识女性,象征文明,引领变革,视旗袍为荡涤服饰陈规陋习的新装,体现时代女子不屈尘俗、不输男儿的解放思想。</h3> <h3><br /></h3><h3> 也有人认为,旗袍就是基于清末旗女之袍的改革。变化在于:改袍服之宽大平直与遮掩形体之传统,为收腰露臂、勾勒曲线;去袍内长裤及严裹衣角,换丝袜、侧摆开衩; 变厚重衣料及繁琐装饰,呈轻薄材质及适度点缀。</h3> <h3><br /></h3><h3> 还有学者主张将其改称为祺袍,以申明旗袍服饰承继的源远历史,纠正这一国粹只起自清朝的误念。</h3><h3> 旗袍元素可追溯到商周,即公元前千年。当时的穿右衽、交领、窄袖衣裳,体现在旗袍上为斜襟、筒式、装饰领边袖口等。</h3> <h3><br></h3><h3> 从质朴的春秋战国服样式到内敛的秦汉、隋服神韵,从精炼的宋服格律到超然的元明清服风格,各种深衣、禅服、长衫、锦袍等等,无不留下中国古装所固有、而停驻在旗袍上的痕迹,如连接上衣下裳、包身、曲裾(开襟从衣领曲斜向下)、整体裁剪、镶边等,使之内敛而不失生动、灵秀,淡雅而更显和顺、清丽。</h3> <h3>  &nbsp;</h3><h3> 旗袍不仅局限于"古为今用"的纵向传承,也彰显着"洋为中用"的横向交流。流行过程中,汲取了西式服装之精华。</h3> <h3><br /></h3><h3>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1842年满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约定开设五处通商口岸。上海逐渐成为最繁华的开埠城市,并相继出现众多外国租界地。各国商人、传教士、外交官及家眷蜂拥而至,其装束与国人大相径庭。最初,被视为奇装异服,国人仍严守满清服饰传统。但各国侨民的审美情趣、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潜移默化地融入当地生活。</h3><h3> 辛亥革命后,上海有人模仿西洋人穿戴。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借鉴欧美服饰的海派旗袍开始盛行。</h3> <h3><br /></h3><h3> 影响旗袍的欧美服饰源于古希腊文化。受当时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影响至深,其审美及其重视人体表现。</h3> <h3><br /></h3><h3> 13世纪初期,欧洲确立三维立体裁剪,改换了以往的平面裁剪方法,并成为东西方服装文化分水岭。从此,西方服装变得凹凸更加突出。</h3> <h3><br /></h3><h3> 14到16世纪的文艺复兴思潮以及17到18世纪的启蒙运动,使欧洲服装开始走向极端追求个性造型道路。为了夸张体型曲线,广泛使用坚硬的紧身胸衣、臀垫、庞大裙撑和层裙(多层裙装叠加穿着)等等。</h3> <h3><br /></h3><h3> 塑造出的形象固然轮廓分明,充满艺术理想与浪漫。</h3> <h3><br /></h3><h3> 但却经常以隐忍身体痛苦、乃至摧残为代价:过紧的胸衣甚至可能导致骨骼变形,五脏移位。</h3> <h3><br /></h3><h3>为勒紧胸衣时常需要借他人之力。</h3> <h3><br /></h3><h3> 繁复竖立的褶皱领——"拉夫"被宫廷采纳。</h3> <h3><br /></h3><h3> 贵妇们争相以华丽的衣裙、耀眼的帽饰、搭配昂贵珠宝,尽显奢华。</h3> <h3><br /></h3><h3> 到 19世纪,X型裙身继续广受欢迎。</h3> <h3><br /></h3><h3> 二十世纪初,随着妇女走出家务藩篱、参与社会工作,女装出现从简、轻便倾向。雄霸300多年的塑身衣具逐渐放弃,夸张、浮躁之风趋缓。</h3><h3> 1914年"一战"爆发,彻底改变了女性整体形象,繁冗的服饰被适应战时环境的着装取代。衣裙变得瘦而短,样式模仿男士制服,去除不必要的装饰。自此,女装趋于功能化,初步完成向现代形态的转变。</h3><h3> 战后,欧美女装变化多端,更为解放。通过合理设计和流畅裁剪,勾勒着自然体态。</h3> <h3><br /></h3><h3> 欧美经历的服装革命,对于有机会接触西方文化的中国人群必然产生影响。</h3> <h3><br /></h3><h3> 紧随欧美之风的上海时髦女子,开始对定制服装提出新要求。</h3> <h3><br /></h3><h3>海派旗袍:</h3><h3> 30、40年代,上海盛行起海派旗袍,随后演绎出改良旗袍,与以往的京式旗袍风格迥异:</h3><h3> 将西式立体结构加以高度集中与概括,大胆取舍,去繁从简。同时,勇于在传统旗袍基础上进行改造:掐腰、加省、高开衩、以及裸露双臂。出现了肩缝和装袖,有的还使用较软的垫肩或称"美人肩",颠覆了以往"肖肩唯美"的旧审美观。通过立领、腰际曲线、下裙摆收缩等等,完美勾勒出东方女子的圆润曲线。</h3> <h3><br /></h3><h3> 现代旗袍,或狭义的旗袍,主要指海派旗袍。当年可以把西式外套、大衣、羊绒衫穿戴于外。</h3> <h3><br /></h3><h3>贵妇、名伶争相做旗袍达人。</h3> <h3><br /></h3><h3>京派旗袍:</h3><h3> &nbsp;除海派旗袍之外,北方的京城固守宫廷范儿,保留着矜持拙朴的京式旗袍。款型依然偏平直宽肥,面料以传统绫罗绸缎为主,印花布不多,花色也少受西方影响。但旗袍的装饰却比海派丰富,常以精密的刺绣纹样或织纹为美。</h3> <h3>&nbsp;</h3><h3> 有人认为,京派旗袍更加原汁原味地昭示中华传统文化,讲究内涵、意境、气韵。附着在款式上,多以体现穿着者身份和修养为目的。</h3> <h3><br /></h3><h3>苏式旗袍:</h3><h3> 以素雅绣工为特色,多取材优质软缎、素绉缎等。刺绣图案尤为丰富,梅、兰、竹、菊、牡丹、月季皆可选,针法活泼多样,工艺细腻。</h3><h3> 从元代起,朝廷即在苏州建立织造局,专为皇家制作服饰。当地出产的刺绣、缂丝、织造等,无不精美绝伦。满清时期,宫廷服饰越来越讲究,依托苏绣,在领口、衣襟、袖口边缘镶绣花纹,甚至袍服大身也绣满花卉与吉祥图案。延续到民国,出现了苏式旗袍。</h3> <h3><br /></h3><h3> 苏派旗袍常融合吴门画派的手绘艺术,书画之美移植于服装,骨里透出笔墨书香。</h3> <h3><br /></h3><h3> 各类旗袍逐成为女士的标准装束。1929年,定为民国"国服"。</h3> <h3><br /></h3><h3> 新中国成立到五十年代,前苏联的"布拉吉"(连衣裙)传入中国大陆,给中国旗袍的连身设计更多自信。</h3> <h3><br /></h3><h3> 平民百姓虽然穿旗袍渐少,但代表国家形象出访的女性,仍将旗袍作为正式礼服。</h3> <h3><br /></h3><h3>在港澳台及海外华人中,旗袍经久不衰。</h3> <h3>  &nbsp;</h3><h3> 二十一世纪以来,大陆重拾国粹,旗袍再次盛行于各种舞台和国际社交礼仪场合。旗袍传承着中华服饰众多元素。</h3> <h3><br /></h3><h3>旗袍元素之一 ——立领:</h3><h3> 衣领竖起,得以拉长服饰整体线条,使穿戴者原本娇小玲珑的身躯,视觉上变得修长、挺拔。</h3> <h3><br /></h3><h3> 立领最早起于明朝中期。只因当时经历了千年一遇的小冰河期,便出现这种能抵风御寒、紧裹脖颈的高领。到明末,立领与金属系扣的搭配已普及大江南北。</h3> <h3><br /></h3><h3> 满族入关后,根据"男从女不从"的服制规定,汉族女人沿袭明式方形立领袄,满清皇亲国戚改为圆形高领袍裙。清朝中期,明式立领进一步演化,融入众多满式符号,包括滚边、大宽边、长尾盘扣、厂字襟等。</h3><h3> 到民国时期,立领成为中山服和旗袍的共同要素,被称为"中华立领"。</h3> <h3><br /></h3><h3>旗袍典型的是对称圆弧型立领。</h3> <h3><br /></h3><h3> 也可以是超高立领、平直型立领、对称曲线立领、包裹曲线立领等。</h3> <h3><br /></h3><h3> 改良旗袍可在立领下开洞,称&quot;水滴领&quot;,微露或袒露前胸。</h3> <h3><br /></h3><h3>旗袍元素之二 ——偏襟:</h3><h3> 偏襟起源于满族的旗装。相对于今天常采纳的对襟裁剪,其造型使前身更加完整严谨,简洁流畅、腹腰不外露。突破了几千年来飘逸的塔形衣冠,令穿着者形象静雅肃立。</h3> <h3><br /></h3><h3> 旗袍偏襟可以单向,亦可双向。不仅展示着均衡的美感,而且,为紧身与曲线设计提供了穿戴条件。保证了旗袍摇曳生姿的审美情趣。</h3> <h3><br /></h3><h3>旗袍元素之三 ——开衩:</h3><h3> 旗袍最初宽松而不开衩,后来合体度要求渐高,开叉成必然。即保证贴身苗条,又达到行动自如。</h3> <h3>  &nbsp;</h3><h3> 开衩据说是东北女贞人后裔的满族妇女发明。三百多年前,她们因穿着直筒式长袍劳作不便,则在袍装两侧开衩。骑行、登山、下河和家务时,可将下摆扯起、系于腰间。不活动时,可将开衩处用纽襻扣住,保暖同时,体现稳重。</h3> <h3><br /></h3><h3> 旗袍开衩有高有低。最早在右侧低处,随之,开于双侧并抬高,至膝部、甚或大腿。由于有人反对,袍衩一度回到膝盖以下。但舆论压力一减小,又迅速升高,1933年后,上海流行大开衩旗袍。</h3> <h3>  </h3><h3> 有人认为,膝盖以下的开衩能保持旗袍包身和阿娜的动感。</h3> <h3><br /></h3><h3> 而开衩过高,虽然转动方便和增加性感,但在活动和风雨中,可能使前后下摆整片掀起,破坏特有的整体造型。</h3> <h3><br /></h3><h3>旗袍元素之四——盘扣:</h3><h3> 盘扣也称为盘纽,本是汉服的一种实用装饰。近现代盘扣与旗袍密不可分,它不仅有锁住衣襟的功能,更成为旗袍的点睛之笔。</h3> <h3><br /></h3><h3> 古代盘扣题材,多选取具有浓郁民族情趣和吉祥意义图案,花式种类丰富:有模仿动植物的菊花扣、梅花扣、蓓蕾扣、蝴蝶扣、金鱼扣;有盘结成文字的吉字扣、寿字扣、囍字扣;也有几何图形的,如一字扣、波形扣、三角形扣等。还有少见的缠丝盘扣、镂花盘扣等。盘花分裂两边,有对称的,有不对称的。</h3> <h3><br /></h3><h3> 盘扣深藏着制作者的极大耐性和缜密心思。为一枚骨相平展和充满意趣的作品,需斜纹裁剪布条、打浆、折叠,并借助铜丝与针线定型,过程严苛。</h3><h3> 一日时光,或许只盘制出略略几枚。如此细工做出的盘扣有了手的温度,糅杂着芊芊情丝,缠绕出旗袍最美的花样年华。</h3> <h3><br /></h3><h3>旗袍元素之五——镶滚:</h3><h3> 精致旗袍的领口、袖口、底边均以单色或双色丝绸镶嵌收边,为轮廓线增色。 </h3> <h3><br /></h3><h3> &nbsp;镶滚(亦称镶绲)为一种缝纫方法。清初时,在襟边及袖端处镶绣,颜色趋于素净。到咸丰、同治年间,镶滚日渐复杂,从三镶三滚、五镶五滚发展到十八镶滚,包括牡丹带、金白鬼子栏干、盘金间绣等各色镶滚。直至光绪末年,仍盛行镶滚装饰工艺。一衣仅有六分绫绸,而镶条则居十之三四。</h3><h3> 当然,从镶滚花边的繁简程度,也能看出其社会地位、家境状况等。镶滚服的出现,反映当时丝织染绣技术进步。</h3> <h3><br /></h3><h3> &nbsp;据中国服装工艺资料显示,镶"与"滚",无论从最终形态还是工艺制作上,都有细微差异。 "镶",一般指用较宽的直丝面料扣光边缘,通过暗针钉缝在服装表面,面料之间多为单层的贴合。在镶边前,传统的老手艺人会借助沾水棉线,顺沿着镶条的轮廓线摆放其上,丝绸等面料遇水变得柔软易折,由此,沿着这条湿线将面料扣光后立即用滚烫的熨斗进行熨烫,就能得到轮廓准确而边缘平滑的镶边半成品。</h3><h3> "滚",则指将斜丝面料折叠成宽窄不一的条状,或是围绕衣边进行包裹缝,或是夹缝进两层面料的中间。有时在处理极细的滚边当中,还在里面加裹粗棉线,以达到外观滚圆硬挺的效果,也被称作"嵌线"。 </h3> <h3><br /></h3><h3> 在漫长的实践过程中,由于"镶"和"滚"的工艺在传统服装上经常搭配使用,技巧处理也比较接近,因此人们逐渐不再分彼此,而将这种沿衣边层层勾勒的装饰工艺统称为"镶滚"。</h3> <h3><br /></h3><h3>旗袍元素之六——连袖:</h3><h3> 最早的京式旗袍采用东方一贯的直线裁剪法,袖与身整体连裁,形成连袖。部分海派旗袍为显现古朴、以及保持面料花型完整性,也时常设计为连袖。</h3> <h3><br /></h3><h3> 海派旗袍包括改良旗袍为寻求肩与袖的立体,引入西式的上袖,袖片单剪裁,然后与前后衣片缝合,使肩部和腋下贴身,更符合人体几何。</h3> <h3><br /></h3><h3>改良旗袍可为小袖和无袖</h3> <h3><br /></h3><h3>还可长袖</h3> <h3><br /></h3><h3>旗袍其他设计元素</h3><h3><br /></h3><h3>衣身长短:</h3><h3> 传统旗袍比较长;现代旗袍为体现青春好动可以短。</h3> <h3><br /></h3><h3>旗袍面料:</h3><h3> 旗袍精品常采用丝绸面料,特别是重磅真丝,其垂感历来受到青睐;丝绒也属上乘之作。</h3> <h3><br /></h3><h3>花色旗袍变得越来越流行</h3> <h3><br /></h3><h3>伴随技术进步,镂空面料提供了新式样。</h3> <h3><br /></h3><h3>旗袍绣花:</h3><h3> 素绸上除添加苏绣之外,亦可借助粤绣、湘绣和蜀绣(中国四大名绣)等刺绣,令旗袍熠熠生辉。</h3> <h3><br /></h3><h3>镶嵌珠宝和饰物成为流行</h3> <h3><br /></h3><h3>旗袍重要搭配——高跟鞋:</h3><h3> 高跟鞋在欧美服饰史上能发现早期线索,说是15世纪意大利鞋匠发明。起初是为克服雨天道路泥泞,有意垫高鞋底,结果效果出奇:扭捏的步履,使女性更显妩媚。自此,掀起高跟鞋的狂热。 16世纪末,高跟鞋成为贵族的时尚玩意,一些身材矮小的男性,开始借助高跟鞋增添自己的威武、权势形象。当中最有名的,即属身材矮小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到18世纪,成为男女时装的重要配件。</h3><h3> 中国满清皇宫内有穿高跟鞋,慈禧太后脚下的鞋履可见一斑。</h3> <h3><br /></h3><h3> 旗袍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服饰文化中的璀璨明珠,受到众多国家女性的追捧。</h3> <h3><br /></h3><h3>国际时装舞台上,流泻着中国旗袍柔韧而高贵的气质。</h3> <h3><br /></h3><h3>旗袍将继续承载着中华文化,融入世界潮流。</h3> <h3>  &nbsp;</h3><h3> 本文参考文献包括中国服装史、中国服饰文化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欧洲服装文化史、西方服装史、部分欧洲服装品牌传记等图书、论文、影像及网络资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