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从二十年前接触推拿开始,业余时间断断续续学习与实践中医的各种方法,虽然进展缓慢,但一直在感受中医的魅力与神奇。有一些人对中医持否定态度,或者认为中医只能调理慢性病,我想其中的原因,就是中医的个性化特点鲜明。比如同样是感冒,一种方法对甲可能立竿见影,对乙则几乎无效。为什么?因为中医需要辨证面对每一个独立独特的人,而不是仅仅针对表面一样的病!打个比方,普通人的一拳,打在老弱者身上很可能倒地不起,打在泰森身上就如同挠痒。不同的体质、不同的疾病起因、不同的性格习性,甚至不同的生活遭遇、不同的思维意识、精神意志等,都会造成各种方法对受体影响力的改变。对中医而言,穷极一生去钻研,也未必能次次都做出疗效。</h3><div> 学用颊针至今半年多,用针量已突破千数,越来越感觉到它的高效与便捷。颊针也是我目前所接触的方法中,相对全面的一种方法。它要求做到“无诊断,不施针”--下针前,有详细的查体,以触诊为主,望闻问切结合,综合中西医的解剖、神经、经筋、筋膜、扳机点、原始点……以精准的找出病理靶点为目标。下针后,有明确的纠偏机制--在穴区靶点下针后,立即对比,根据患者主诉和查体靶点的改善,再决定是否调针,或者加强。通常都会立即有效果出现,打破了有的人认为的针刺疗效的不确定性,这正是颊针格外出彩的地方。</div><div><br></div> <h3>下面简述几个代表性案例:</h3><div><br></div><div>一、扳机指 男,40余岁,拇指屈伸不灵活,疼痛发僵半年多,常伴跳跃感,弹响,严重时须另一手帮助才能屈曲。查体颈部肩肘均有压痛,肩肘为甚,针肩穴肘穴,五分钟后肘穴加强一针。未及起针,自述手指灵活无痛。第二天相遇,告知一切正常。<br></div><div> 看过一篇文章说神经具有双卡双待功能,如果只有一个点卡压,大多数时候都能自动改善,只有两个及以上点卡压了才会出现症状。此时疏通其中的部分点,就可以改善症状。通常改善近心端(或者近中枢神经端)效果更明显,参考老师和师兄师姐们的案例,也基本是这样处理的。</div><div><br></div><div>二、头痛头晕 男70岁侧头痛半年多,女40岁头痛头晕多年,此次发作两天,查体颈痛以颈二三压痛为甚,头穴附近有条索状结节。针颈穴、头穴结节点,晕痛渐止,自述下针后犹如取掉了头上的一顶无形的帽子,雾蒙蒙的眼睛开始变得清亮。此两例须按疗程继续。</div><div><br></div> <h3>三、踝关节急性扭伤、小腿抽筋 除夕前夜,60多岁岳父下楼踩空倒地,听得清脆响声,剧痛,马上打电话,听得出略带哭音,我赶到针踝穴,三角刺,同时拔伸理筋,觉腓肠肌内侧胀硬,于是加斜刺对应区两针。第二天稍肿但走路已经影响不大,第三天基本正常。因其间有用红花油涂搽,直说红花油霸道,我嘴上不说心里知道,颊针才是真的霸道。然后说伤腿没有抽筋了,多年来小腿经常夜间抽筋,我们建议用灸法但一停就复发,因静脉曲张明显,怕血栓脱落也不敢用按摩。于是针另一腿,也是两针斜着排刺。到今天小腿抽筋再无复发。</h3><div> </div> <h3>四、腰疼 有两老人,均80余岁,一左腰一右腰疼,多次见我扎针,要求帮忙看看。出于风险考虑,我以指代针,审慎用力点揉腰穴。几分钟后问之有好转,我不确定是不是为了我的面子没说实话,但其中一个在揉的过程中,伴随有自动加深呼吸,同时感觉到佝偻的腰似乎在逐渐打直。颊针的操作,有时就是这样,不是患者不信,有时甚至自己都不相信。</h3><h3><br></h3><div> </div> <h3> 当然,作为初级菜鸟的我,还有太多不能解决的问题。况且外在的手段,想要治愈人的所有问题,终归有限。正如美国医生特鲁多墓碑上铭刻着的一句医学名言 : “有时能治愈,常常在帮助,总是去安慰”。<br></h3><h3> 虽然有一篇报道说,北大哲学系的教授几乎都是宅男宅女,却大多数都活到了90岁以上,但我还是强调体育锻炼的价值,早在两千多年前希腊就有关于运动的名言:</h3><h3> 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h3><h3> 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h3><h3> 如果你想健康,跑步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