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令十字街84号

半夏流年

<h3>  犹太人爱读书。<br /></h3><h3> 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排名第一的便是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64本。顺带百度科普几个著名人物:<br /><font color="#ed2308"> 犹太三大伟人:社会学家马克思,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心理学家弗洛伊德。<br /> 还有"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分形理论的创始人芒德勃罗;大音乐家贝多芬;大画家毕加索;大诗人海涅;世界语创造者柴门霍夫;现经济界的巴菲特、索罗斯、格林斯潘等……</font></h3><h3> 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全是犹太人。</h3> 再科普一个数据:<br /><font color="#ed2308"> 全美200名最有影响的名人中,犹太人占一半;</font><h3><font color="#ed2308"> 全美100多名诺贝尔奖得主,犹太人占一半;</font></h3><h3><font color="#ed2308"> 全美律师中,犹太人占四分之一;</font></h3><h3><font color="#ed2308"> 全美文学、戏剧、音乐的一流作家,犹太人占60%;</font></h3><h3><font color="#ed2308"> 全球最有钱的企业家,犹太人占一半;</font></h3><h3><font color="#ed2308"> 美国的百万富翁中,犹太人占三分之一;</font></h3><h3><font color="#ed2308"> 《富布斯》美国富豪榜前40名中,犹太人占18名……</font></h3><h3> 犹太民族非常有智慧,因为这个民族太爱读书了。为什么做这个科普?是因为你了解了犹太人,你才会了解我要说的这本书以及作者。 &nbsp;</h3><h3> 《查令十字街84号》的作者,海莲汉芙小姐,就是一个可爱的嗜书如命的犹太人。 </h3> <h3>  海莲汉芙,美国犹太人,志趣与书,贪读成性,尤其爱古书。她为剧团写剧本赚取微薪,贫穷潦倒,但是乐善好施,风雅有趣,生气勃勃。美国珍本奇贵,海莲怒而无法。却因广告机缘,海莲结识了英国伦敦马克斯和科恩书店经理弗兰克,从而开始了一段长达20年的异国书信情缘。<br />  《查令十字街84号》这本书初看起来十分枯燥,故事平淡无奇,里面涉及的品类繁多的英国书目让你头昏脑涨,单一松散的书信结构、稀松平淡如家常的书信内容很容易让人倦乏。没有小说基本结构,没有动人情节,看不到面部微观,也隐慝了情绪表达,书信是唯一的表达方式……平缓,单调,如果在这个寒冷的冬天,你正好坐在炉火旁,极有可能让你昏昏欲睡……<br />  但看到最后,海莲对前往伦敦的凯瑟琳写信说:<br />  ……<br /><font color="#ed2308">  卖那些好书给我的那个好心人已在几个月前去世了,书店的老板马克斯先生也已经不在人世。但是书店还在那儿。你们如果恰好经过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他良多……<br /></font> 我的眼泪几乎是夺眶而出!<br /> 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你在心里默默承诺一定要去的地方,一定要看的人,一定要说的话,却终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你会不会在某个梦转千回的夜晚想起来,或是在这样被击中的一刹那,突然泪流满面?<br /> 海莲说,我亏欠他良多!<br /> 只不过也是因为她一次次允诺,他一次次失望。他在有生之年,她终未到访。<br /> 没有比一生知遇知音却难相见更让人失望无奈,没有比一辈子夙愿未了、人已不在更让人戚然无语!如果这不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你真的会暗骂作者的娇情,难道20年的时间里,就不能攒足一次从美国纽约到英国伦敦的路费?或者就为了刻意营造这种柏拉图式的情感,而故意消费读者的情感?<br /> 可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没有噱头,没有喧染。这本书的底页上介绍了这家马克斯与科恩书店——<br /><font color="#ed2308"> 1920年,这家古旧书店由本杰明马克斯与马克科恩在伦敦共同创立,1930年迁至查令十字街84号。书店除了因与海莲汉芙的书缘闻名之外,还接待过卓别林、萧伯纳等诸多名人。1977年,该店因主事者陆续亡故而歇业,之后店面多次易主。现在,店门品外镶着一面铜铸圆牌,上头镌着:"查令十字街84号,因海莲汉芙的书而举世闻名的马克斯与科恩书店原址。"<br /></font> 很多喜欢读书的人将此地敬为朝圣之地。<br /></h3> <h3><p>  海莲与弗兰克之间,并未发生任何故事。除了书,便是书信。<br> 海莲孜孜不倦地求书,弗兰克便不遗余力为她寻找。二战过后,英国物资匮乏,海莲想尽方法为弗兰克及马克斯和科恩书店的店员邮去火腿鸡蛋。她和他们成了朋友,弗兰克,弗兰克的太太诺拉,塞西莉,老马丁先生,梅甘,比尔。她跟他们聊家常,塞西莉告诉她制作英国约克郡布丁,她给他们寄复活节礼物。他们想象她是一位年轻时髦有良好教养的高贵小姐,她毫不避讳地将自己形容成一个穿着破烂毛裤的百老汇街上的时髦"叫化子"……<br> 弗兰克沉稳矜持,温文尔雅,海莲娇嗔怒骂,皆由性情——<br> 她会因为弗兰克寄送的《新约圣经》是英格兰传道会的自行修订本而火冒三丈,大骂他们糟蹋文章,又"厚颜无耻"讨要兰多的《假想对话录》全套;<br> 她会因为弗兰克几个月未寄书而喋喋不休,也会因为收到只要六美元的首版《大学论》而欢喜窃跃,还暗地里笑弗兰克太憨;<br> 她因为看到弗兰克竟然用旧书内页当包装纸而大为不满,还大肆光火他吊了她的胃口,让她搞不清楚那张包装内页上的战争到底是哪一仗哪一役;她还有读书的怪癖,喜欢文言文,所以对他寄来的白话版乔叟作品满腹牢骚。<br> 她收到了盗版的《佩皮斯日记》简直要炸了,一边声称要将这本烂书碎尸万段,一边又问弗兰克圣诞节该寄新鲜的鸡蛋还是干燥蛋……<br> 活脱脱一个书痴!<br> 弗兰克尊称她为"海莲夫人""汉芙小姐",后来被她埋怨改称"海莲",他一直克守礼制,一板一眼,遵循商业规范,一派谦谦绅士风度。而海莲汉芙幽默率性,不受拘泥,一直不改贪痴本色,索取无度不说,还常常对他颐指气使。他们两个性格迥异,却兴趣相投,交流甚欢。<br>  一个活泼俏皮的美国女作家,一个矜持稳重的英国绅士,20年书信不断,他们心底互相的欣赏,他们的默契,期盼,想念,亦或是在那个特殊年月心灵的互相慰籍,等等所有的情绪,都隐无踪迹,只有他们自己知晓。<br>  偶见端倪,也终是我的猜度。<br>  弗兰克说,他奔波辗转,不辞辛苦,四处搜集散本,诺拉埋怨他只是个"房客",我想亦有海莲的求托因素,所以他乐此不疲。<br>  弗兰克在信里,一次一次邀她来访,心里也应该是有期盼的。后来只是偶尔提及,心底略略会有些失望吧?<br>  诺拉在最后给海莲的信里说:不瞒您说,我一直对您心存妒忌,因为弗兰克生前如此爱读您的来信 ……<br>  1961年3月,《哈泼杂志》想将她的生平写成书,她给弗兰克写信说到兰多笔下的一个人物萝多彼,那个准备写她生平的编辑竟然不知道兰多是何方神圣,她叹了一口气说:<br>  弗兰克,这个世界上最了解我的人只有你一个了!<br>  ……<br>  这本书,仅有书信,除此以外,是大面积的留白。<br>  论坛里的好友猫跟我说,你去看看电影吧!非常有质感!<br>  原来还有影版!</p><p><br></p></h3> <h3><h3>&nbsp;&nbsp;&nbsp; 我迫不及待找来。<br>&nbsp;&nbsp;&nbsp; 你真是很难想象,一个纯书信式的不算故事的故事怎么展开成为电影?但是超乎想象的是,影片不但忠于原著,还和小说形成了非常好的互补,简直是天作之合。<br>&nbsp;&nbsp;&nbsp; 影片里对这些信件运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有的被处理成了旁白,让影片有了原著的文艺质感;有的直接则采取了口述,比如海莲埋怨《新约圣经》不地道以及大骂《佩皮斯日记》是盗版那两段,她一边打字一边生气的唠叨,更加生动地表现了海莲快言快语的直率犀利性格;最妙处在结尾,海莲因为没有工作,无力买书,她和弗兰克近半年之久没有联系,1961年2月2日,她写信问他:你还在吗?这一部分导演将两个的书信交谈剪辑成了隔空相视的情境,给人一种直接对话的错觉,强化了两个人神交的真实感。<br>&nbsp;&nbsp;&nbsp; 电影将书信交流的家常部分全部场景化,加进了大量生活细节,这些细节处理丰满了人物性格和形象,也完美地弥补了小说的不足,那些言而未尽的情绪、人物的内心表达以及微妙的情感通过演员安东尼•霍普金斯和安妮•班克劳夫的完美演泽(这两个可都是奥斯卡金奖得主哦,一级棒的演技),表现得淋漓尽致——<br>&nbsp;&nbsp;&nbsp; 海莲想要袖珍版的情诗,弗兰克无意中找到,他脸上一掠而过的那种会心的笑容让人觉得特别轻柔温暖;<br>&nbsp;&nbsp;&nbsp; 弗兰克在办公室给海莲写信,塞尔茜望过去,弗兰克上扬的嘴角,脸上抑制不住的笑意,他完全沉浸在与她交流的快乐当中却不自知;<br>&nbsp;&nbsp;&nbsp; 当海莲告诉弗兰克,因为自己牙齿出现问题需要大量治疗费,而不得不打断去伦敦的行程,弗兰克拿到信的那一段,他慢慢从椅子上站起来,自言自语喃喃说道:"她不来了。"然后又说:"至少近期不会来了。"那个默默侧立的神态将内心的失落和隐存的希望交织的复杂情绪表露无遗,让人泪目;<br>&nbsp;&nbsp;&nbsp; 店里来了一个优雅的太太,询问有没有乔治奥威尔的《鲸之内》。弗兰克条件反射一样站起来,太太和店员说自己是美国人,弗兰克的眼睛亮了起来,当太太留下寄书的地址时,他的眼睛又迅速暗淡了下去。<br>&nbsp;&nbsp;&nbsp; 海莲坐在窗边读邓恩,金黄色的阳光洒进来,她的面容沉静安祥,语速缓慢……读完,她脸上露出笑容,却让人感觉特别忧伤。"我为邓恩的作品着迷,我渴望找到更多,可是已经找不到了。"她抬起头,对着镜头说:"弗兰克,你是唯一了解我的人"<br>&nbsp;&nbsp;&nbsp; 当秘书琼塔德太太告诉海莲,弗兰克因为肓肠破裂手术感染腹膜炎已经去世,她刚刚因为自己上了电视还得意非凡,却猝不及防闻此噩耗,她僵坐在沙发上,垂着头,压抑着抽泣……<br>&nbsp;&nbsp;&nbsp; 这些细腻完美的演绎将两个人隐匿的内心和微妙的情感表达得非常含蓄克制,让人瞬间泪崩!</h3><h3><br></h3></h3> <h3>  影片开端,同往伦敦的旅客问海莲:<br /> "你是去出差还是观光?"<br /> "处理未完成的事……"<br /> 海莲脸上带着温暖而波澜不惊的笑容,仿佛去赴一场秘密的约会。她左顾右盼,新奇雀跃,象偷偷离家出走的孩子。她在美国纽约,经常跑去影院专门看英国电影,就为了能与伦敦亲密接触,希望能与查令十字街84号不期而遇。而现在,他们就在眼前,活灵活现,怪不得她如此欢欣!<br />  她推开门,推开一段20年的尘缘。<br />  1951年,海莲的闺蜜玛克辛去伦敦演戏,在信里跟海莲说,这是一间活脱脱从狄更斯书里蹦出来的可爱铺子。如果让你见到了,不爱死了才怪。<br />&nbsp;&nbsp;&nbsp; <font color="#ed2308">&nbsp;&nbsp;"一走进店内,喧嚣全被关在门外,一阵古书的陈旧气味扑鼻而来。我实在不知道怎么形容,那是一种混杂着霉味儿、长年积尘的气息,加上墙壁、地板散发的木头香……店内左手边有张书桌,坐着一位年约五十,长着一只贺加斯式鼻子的男士,他站起身来,操着北方口音跟我说:"日安",我回答说我只是随便逛逛,而他则有礼地说:"请"。极目所见全是书架——高耸直抵到天花板的深色的古老书架,橡木架面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虽忆褪色仍径放光芒……"</font><br />&nbsp;&nbsp;&nbsp; 玛尔奇在信里这样告诉海莲。<br /> 那些书架还在,那种陈旧的气味还在。<br /> 但是斯人已去。<br /> 1969年1月29日,弗兰克的妻子诺拉写信告诉海莲,弗兰克已经去世。距离第一次海莲给书店写信的时间1949年10月5日,差不多20年时间。<br /> 海莲汉芙对着空空的书店轻声说:"弗兰克,我终于来了……"<br /> 让人忍不住潸然泪下。<br /> 电影最终圆了一个未了的梦,两个读书知已成就了一段传奇。<br /></h3><h3><br /></h3><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