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除夕夜

微海拾趣

<h1> 不管是孩子们盼过年还是老年人怕过年,年终归还是如期而至了。除夕之夜,屋内红灯笼、红春联、红福字、红窗贴、红挂件……一派喜庆节氛;窗外“大地红”、二踢脚、闪光雷、魔术弹,还有各种叫不上名字的礼花,此起彼伏,声声炸响,绚烂多姿。电视正播放着狗年春晚,那场面够宏大,服装够艳丽,演出够精彩,灯光、音响、舞美、高科技手段够“高、大、上”,可我坐在沙发上却不停地打瞌睡,迷迷糊糊进入了半睡眠状态。“爷爷,吃饺子了!”,孙子连喊带拽,我醒了。揉揉眼,精神了许多。儿孙们给我和老伴拜过年,一家人在餐桌前团团围坐有说有笑地吃着热气腾腾的年夜饺子。啊!又是一年除夕夜,又是一个送旧迎新的快乐年。目睹眼前这一切,我思绪万千,悲喜交加,过往的除夕夜场景如同回放的影片在脑海中浮现……</h1><h1><br></h1><h1><br></h1> <h1><font color="#010101">  记忆中的小时候过年,企盼中见温情,困苦中有欢乐。1957至1963年我在读小学,期间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时期 ,国民经济十分困难。整个社会都是低收入、低标准,吃、穿、用各种商品基本都是凭票供应,物资奇缺。我们家姊妹较多,我上有两个姐姐,下有四个妹妹,只我一个男孩共7个孩子。母亲身体不好没参加社会工作,全家9口人只靠父亲一个人微薄的工资收入生活,困难程度可想而知。由于家庭人均生活费低于最低8元标准,我们姐弟上学学杂费都是半免费的。这种生活窘境迫使我们平时只能喝苞米面糊糊、吃野菜窝窝头、啃咸菜疙瘩而且还定时定量吃不饱。穿衣都是姐妹相传,衣袜滿是补丁。虽则如此,家里大人孩子没有埋怨,没有叫苦,互相帮扶,默默度日。正是这种困苦,我们才刻骨铭心地感受到了父母养育我们的艰辛和不易,感受到了贫苦人家的别样欢乐和温情。我们还多是处于长身体中的孩子,平日里我们不敢有任何非份之想,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只能寄希望于过年。我们盼年三十,我们盼过年,我们盼吃饺子盼吃肉,盼穿新衣盼有钱,年对于我们来说太有吸引力了</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1962年我读小学五年级,大姐读大四,二姐中学刚毕业,几个妹妹有的刚上小学有的还没入学。寒假中我们姐弟几个帮助父母打扫房舍、拆洗被褥、窗帘,采购年货……迎接新春佳节的到来。除夕前的那几天,我激动兴奋的经常睡不好觉。看着扫尘后四壁洁净如初的白墙,望着粘裱报纸的棚顶,坐在刷洗过的炕席上,环顾擦拭一新的门窗,心里老敞亮、老舒服了。我们天天盼着,天天算着,把年终于盼来了。除夕前一晚,我和妹妹们都把母亲入腊月以来白天黑夜为我们缝制的新衣新裤扁扁整整压在枕头底下,生怕穿时有褶子;母亲为我们纳制的一双双千层底新棉鞋也整齐地摆放在炕沿下。一切准备妥当,才放心去睡了。除夕一大早,天刚放亮,我一轱辘爬起来,穿戴好过年行头,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一家人匆匆吃过早饭,母亲和姐姐去忙待客用的瓜子糖茶、擦洗锅碗瓢勺和准备年夜饭去了;父亲则带着我贴春联、贴福字、贴年画,分别给请回的灶王爷以及我们家堂列祖列宗上香上供。供品都是一年才有幸在家里见过一次的红枣、黑枣、柿饼、花生蘸、栗子等干果以及带小红点的馒头和点心。虽然馋得直咽口水,但也只能等到正月十五撤供后才能享受口福了。供桌上红蜡烛点燃了,香碗里香烟缭绕,顺着门窗飘来的无处不在的鞭炮火药味,让我真切的感觉到:此时此刻的年味浓浓的,酣酣的,令人如梦如醉。.</font></h1> <h1>  年夜饭是除夕的重头戏,一家老小都等着这一刻。母亲用一年省吃俭用,口挪肚攒的各种购物票买来米、面、 油、蛋、肉,巧手细做、精心烹制了一桌色、香、味俱佳的年夜饭:香肠皮冻拼盘、糖醋白菜心、土豆丝炒辣椒丝、酸菜粉条、炖胖头鱼、烩冻豆腐、炸哈什玛(面粉做的)、木须肉等。饭菜上桌,滿屋飘香,这是何等的诱人啊!虽不及现今的山珍海味、大鱼大肉讲究,但在那个物资贫脊的年月,能吃上这样一桌年夜饭,感觉远比今天的“饕餮大餐”更丰盛,也更有年味!</h1> <h1>  除夕守岁,欢乐无比。虽然那时候没电视,没春晚,甚至连一台普通的收音机(俗称戏匣子)都没有,可我们的除夕守岁却内容丰富,乐不可支。母亲跟我们唠年俗老话,父亲也不时插话讲东北风情。夜渐渐深了,父母、姐姐去忙年夜饺子了,我和妹妹们就在屋里踢口袋、跳房子;在炕上欻“嘎拉哈”、看小人书。我还把年前母亲炒的黄豆粒分成三小堆,分别代表魏、蜀、吴,在光滑的炕席上相互追打。依照三国演义“扬刘抑曹”的传统观念,黄豆粒推来滚去,逐鹿中原,最终总是刘蜀获胜,曹魏大败,孙吴作壁上观。子夜时分,外面鞭炮骤响,“接神”开始了。我和妹妹们提着父亲用玻璃罐头瓶制作的精巧小灯笼,兜里揣着从整挂鞭拆下来的红皮、绿皮小鞭,跟着父亲加入到滿街接神的队伍中。各家各户在同一个时间段燃放鞭炮,噼噼啪啪,硝烟弥漫,震耳欲聋,煞是喜庆。我把小鞭插在墙缝中或雪堆上,用点着的上供香燃放,声不大,但很脆。父亲还放了一些“二踢脚”,炸响如雷,惊得我和妹妹赶紧捂住了双耳。妹妹们提着的两个小灯笼和街坊邻居家的小灯笼汇集在一起,在人群中往来穿梭,忽闪忽闪,若明若暗,与夜空中的星星、月亮交相辉映,给除夕夜平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h1> <h1>  接完神就到了吃饺子的时候了。回到屋里,母亲早已把一盆热呼呼的饺子端在了桌上。父亲跟我们讲,年三十的饺子要称作“元宝”,吃饺子就是吃元宝,不仅外型像元宝,更是为了图吉利。饺子煮时间长了,个别有破的,不能说煮“破了”,要说煮“挣了”,这当然也是吉利话。开吃前我们姐弟妹妹们依次给父母鞠躬拜年,平辈姊妹间幼给长行礼,祝福新春。这一礼节过后,父母给未成年子女压岁钱。钱不多,每人一块钱,我们理解家里经济拮据,感恩父母的怜子爱子之心。姐姐们尚末工作没有工资收入只能赠予小礼品。那一次弟弟妹妹收到姐姐们的礼物是每人一个鼓鼓囊囊的小红包,我轻轻打开一看竟然是姐姐自己舍不得吃的两块水果硬糖和用七彩画笔亲手制作的贺年片。姐姐们没有钱但心意到了,我禁不住鼻子一酸眼泪也随之下来了。五十多年过去了,这样的新春礼物我至今都不会忘记,因为它比压岁钱更有意义、更金贵、也更值得珍惜。</h1> <h1> 过了零点,就是农历新年。老话说守岁一夜,精神一年。除夕夜万家灯火,流光溢彩,我家与天下所有家庭一样,大红灯笼高悬,欢声笑语不断,守岁方觉长夜短,迎喜接福过大年。当天边微露鱼肚白的时候,邻居间第一拨拜年的就到了。按约定俗成的传统习俗,拜年都是以男性为主。我赶紧穿戴完毕,也加入了左邻右舍相互拜年贺喜的队伍当中。“正月里来正月正”,新的一年开始了……</h1> <h1>  时光飞逝,年复一年。我们总是在硕果累累的收获中送别旧岁,又在憧憬美好的愉悦中迎来新春。春节是接福纳喜的代名词,除夕夜更是阖家团圆的幸福节点。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伟大的祖国经济腾飞,繁荣兴旺,科技发展,国富民强。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吃、住、行品味之高、档次之强,是几十年前做梦都想不到的。如今的春节早已不是那个年代可比拟的。君不见:那时候过年吃几顿饺子都有数,年三十午夜吃饺子、大年初一吃饺子、“破五”吃饺子、顶多正月十五再吃顿饺子,这个年就过完了。可现在的年,想吃饺子天天都可以吃,且人们并没把饺子当成特别上讲究的食品,只是顺应过年的习俗罢了;“改开”以前,物资匮乏,钱少物缺,市面冷清。也只是到了购年货的阶段人们才涌向市场,用平日里攒下的小钱买些应景年货。而如今大超市、小超市、连锁生鲜市场、农贸市场、便利店、早市、夜市、遍布街巷,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蔬菜鲜果不再分春夏秋冬,生鸡活鱼早已成了百姓家常菜品。年货市场已不再受到人们青睐,年三十、初一大餐也难以吊起孩子们的胃口;过去人们过年走亲戚看朋友,拎着两包槽子糕、两瓶“老龙口”,既体面,又讲究,唠嗑叙旧,相见甚欢。初二回娘家“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果子拿两匣”的情景也常见。现如今社会进步,科技发展,人们可以充分享受高科技产品带来的便利。短信、微信拜年司空见惯,更有图省事的,干脆发个笑脸或动画表情应付了事。大街上已鲜见骑车、步行串门拜年的了。私家车到是与平时无二,车流滚滚,风驰电掣,不知都在忙些啥;娱乐活动的多样化分散了一部分人的兴趣取向。从1983年始,央视春晚成了聚集人气的年夜大餐,万人空巷,没有之一。初期的春晚茶座式,规模小,演员与观众互动多,节目贴近生活,引起全国观众的喜爱与共鸣。随着文化艺术的繁荣,各种娱乐形式争奇斗艳,人们不再把年三十的欢乐仅寄托于央视春晚。近年来春晚越办规模越大,人员、技术、设备、手段,远远优于当年,但却难现昔日风采。凡此种种,让许多人从直观上感觉年味照过去淡了不少,似乎现在的年在某种层面上已不如当年来的热闹。</h1> <h1>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年还是那个年,儿时的年,现在的年,其实都一样,华夏大地几千年的风俗、传统,不会改变,薪火相传。我们之所以认为年味不那么浓了,一是因为我们老了,人老了就喜欢怀旧,总觉得失去的东西不好也好。有人讲,繁华千种,抵不过似水流年;人生易老,伤不起光阴似箭。说白了,就是指的老年人常常涌动着的怀旧情结。二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天天像过年就不觉得过年有多好。我们小的时候,家家都差不多,吃不饱穿不好,唯有过年时才觉得有精神上、物质上的短暂幸福感。现在人们生活富足,幸福指数逐年上升,糖罐子泡大的孩子自然不觉得蜜有多甜。过去过年的乐是苦中求乐,现在过年的乐是乐上加乐,二者不可同日而语。“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南宋-辛弃疾),我和我的同龄人已渐渐步入古稀之年,我怀念儿时的除夕,我也更珍爰如今的大年。我衷心祝愿朋友们年年健康、快乐、幸福,不忘初心,拥抱明天,欢度一个又一个除夕夜,迎来一个又一个幸福年! &nbsp; </h1><h1> 在文章行将收笔的时候,我用宋代苏轼【题西林壁】的韵律和诗一首,与大家共勉。</h1><h1>&nbsp;</h1><div><h3> 新 春 感 怀 &nbsp;</h3><div><br></div><h3> 又闻除夕爆竹声, &nbsp;</h3><div><br></div><h3>&nbsp; 金鸡旺狗各不同。</h3><div><br></div><h3> 莫道今宵年味寡,</h3><div><br></div><h3> 只缘 身在福乐中。&nbsp;:</h3><div><br></div><h3> (全文完)</h3><h3> </h3></div> <h3>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