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父亲的“谎言”》续

言⛹🏼午

<h3>  去年春节,我的一篇《父亲的"谎言"》得到了很多朋友的关注,我在感激的同时也小有压力,因为不止一人留言给我说,要监督我,看我是不是一定带父亲去徐州.....</h3><h3> 说出去的话岂敢食言。</h3><h3> 2017年五一前夕,我和家人决定一同陪88岁的父亲前往徐州,去看望父亲的堂妹、我的姑姑。</h3> <h3>一听说真要去徐州,父亲喜形于色,除了张罗着要给姑姑带着煎饼、花生等土特产,还从头到脚穿上了新衣,欢心的样子不亚于要过年的孩子。</h3> <h3>白色的礼帽红色的提包,我敢说,这是父亲最洋气的装扮。</h3> <h3>后备箱里的土特产已经装满,手足之情无以言表,不知这能否代表父亲的心?</h3> <h3>离家不远的火车小站已经改建,旅客不多,干净有序,父亲应该很久没有坐火车了。他不时好奇的四处打量。</h3> <h3>只是那个月台,还是小时候记忆里的模样,高耸的过街天桥,是对老人出行最大的挑战。</h3> <h3>还好,一个人对于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所爆发出来的能量,真的超出想象。这个理论,适用于所有人,包括我的老父亲。所以,上下完天桥,连我都有些气喘吁吁,而父亲却似乎不动声色。</h3> <h3>去徐州的车程不到两个小时,想想父亲为了实现这个心愿而煞费苦心,真的让我深感不安。曾几何时,他也是年轻力壮,言出即行。也不知从哪一天起,就感觉他瞬间老了,无意间需要人照顾了,忽然对于很多事有心无力了,或对于那些不是事的事,要用商量的、委婉的口气跟孩子们试探着说了........</h3> <h3>父亲凝望窗外久久不语,三十多年前,父亲应该也和今天的我们一样,谈不上天马行空但也出行自如,而今望着窗外飞逝的村庄和碧绿的麦田,他是否也在感慨岁月蹉跎,往日如烟?</h3><h3><br /></h3><h3><br /></h3> <h3>徐州,我们来了。</h3> <h3>父亲的腿脚已经不太灵便,走起路来需要不停歇息。火车到达徐州站,车马劳顿,他站立了好一会儿才向出站口慢慢走去。</h3> <h3>此时,火车站里显得尤为空旷。</h3><h3>只剩下我们四个人,大包小裹地走向接站的亲人们。</h3> <h3>外甥见了舅,家常里短说个不停。</h3><h3><br /></h3> <h3>又是一阵爬楼。</h3><h3>老爸,我坚信您绝对累了.....</h3> <h3>十几年不见的兄妹俩终于见面了。</h3><h3>姑姑抚摸着他的头,一个劲地说,我哥的头还是那么硬气,一定会长命百岁。</h3><h3>父亲则是喋喋不休地一副&quot;我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quot;的架势,为姑姑讲述着家里的人情世事。</h3> <h3>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父亲的堂弟也是我的三叔也提前被儿子从宁夏陪送到了徐州。</h3><h3> 为了让彼此的惊喜最大化,父亲和三叔并不知道今天能在徐州见面。</h3><h3> 三叔的出现,父亲显然没有任何准备,他左瞧右看了半天,才恍然大悟....</h3><h3> 看着老人们开心快乐的样子,真让人心满意足。</h3> <h3>亲情是多么平凡,又是多么的与众不同。它渗透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给人力量与勇气,让人不再孤独、悲凉与困苦。</h3> <h3>金龙湖景色紧致,风光旖旎。</h3><h3>一家人游园赏湖,美不胜收。</h3> <h3>推杯换盏,热闹非凡。</h3><h3><br /></h3> <h3>多年不饮酒的父亲也端起了酒杯,与亲人们畅饮开怀。</h3> <h3>徐州之行虽然仅仅两天,但实现了父亲多年的愿望,也让家人感情的联络达到了一个小高潮。父亲给予我的这个机会,让我少了些遗憾,多了些满足。因此,从这意义上来说,与其说是我帮父亲了却了心愿,不如说我以兑现承诺的形式成全了自己。</h3><h3><br /></h3> <h3> 今年的春节,与往常无异,平平淡淡。父亲没再有什么"谎言",我也没再有什么承诺。中午,暖阳普照,春光甚好,望着阳台上晒太阳的父亲,我问一旁的儿子:你觉得爷爷幸福吗?儿子停顿了一下,说:我不好说爷爷幸不幸福,因为幸不幸福只有每个人自己知道......</h3><h3><br /></h3><h3> &quot;日暮乡关,烟雨生愁"。如有幸运,我们也将与父辈一样耄耋古稀、步履蹒跚,或有豪情满怀,但也难云游四方。或许真如儿子所言我不能读懂父亲的幸福,但看那睡意渐浓的父亲,我想起了一句话:幸福没有明天,也没有昨天,它不怀念过去,也不向往未来;它只有现在。 🌹🎉🌹🎉'🌹👏🌞👏🌹🌞👏🎉👏🌞🎉</h3> <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后附短文:父亲的"谎言"</span></h1><h3><br /></h3><h3>进入腊月,我给远在泰安的父母打电话,很明显,他们的耳背日愈严重,基本听不清我在说什么,只是一个劲的问,什么时候回来?</h3><h3>于是,我决定这个春节回家过年。</h3><h3>除夕夜里,窗外爆竹烟花五彩缤纷,屋内电视节目缤彩纷呈、欢声笑语,一家人围着父母推杯换盏,好不热闹。</h3><h3>这时,坐在父亲旁边的二姐示意我说:你看,爸爸在给谁打电话?</h3><h3>我这才发现,父亲一手拿着筷子,一手握着他那部老年手机,正在接打电话"都好……都到了……家里都好……嗯……过年暖和了就去……"</h3><h3>父亲这是跟谁打电话?或者是接的谁的电话?</h3><h3>"爸爸是不是自己给自己打的电话?我就在旁边,我怎么没听到电话铃声,就是,爸爸就是自己给自己打的电话!"二姐肯定的说。</h3><h3>父亲打完电话,又继续用他那只颤颤巍巍的手吃饭。</h3><h3>"爸爸,刚才是谁的电话?"我问道。</h3><h3>爸爸显然没有听见我的话。</h3><h3>旁边的二姐又重复的问了一句。</h3><h3>"徐州的,徐州的你姑打来的电话"。父亲没有抬头,一边吃着东西一边嘟囔着。</h3><h3>二姐会心的冲我笑笑。</h3><h3>"看见了吧,爸爸这是提醒你,让你带他去徐州吧"。显然,二姐对能先知先觉的猜出父亲的心思感到得意,更是为自己识破父亲的谎言而漏出一脸坏笑"我就说嘛,我离得这么近,就没听见来电话的声音,也没看见爸爸往外打电话,他拿起电话就说话,爸爸耳背的这么厉害,分明就是自己给自己说话啊"二姐的解读得到了母亲和大姐的一致认同。</h3><h3>我,很想得到父亲的点头或摇头,或者希望此时他能抬头看看我,但是,他没有。</h3><h3>是的,父亲说了谎,</h3><h3>但我,又何尝不是一次次的在说谎!</h3><h3>过了这个春节,父亲虚岁88了。在他的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中,父亲已是高寿了,他和两个哥哥早年参军,大哥下落不明,二哥在孟良崮战役身负重伤造成残疾,老死在荣军医院,唯一的姐姐因患白内障失明,也于十几年前病逝了。因此,今天的父亲,已经没有一个同胞兄妹在世了,他儿时的回忆,有时候会不经意间说出一两句,但大部分时间,他是沉默的。正因如此,他把自己的堂弟和堂妹当做自己的亲兄妹一样惦念,而堂兄弟们也都年岁不小,远在边疆,很少有机会再回老家,唯一离父亲近的,就是居住在徐州的堂妹、也就是我的姑姑,即便如此,兄妹俩也有近十年没有见面了。</h3><h3>去年春天,我趁到徐州开会的机会去看望了姑姑一家,回来给父亲讲起,他满眼期待的对我又似自言自语道:要是你能从家里去就好了,我也想去看看。</h3><h3>于是我说:等国庆节吧,我带你去,很近的,现在高铁太方便了,一个多小时就到。</h3><h3>可国庆节期间,我又以各种忙为由没有回家,更没有带父亲去看姑姑。</h3><h3>而这个春节,我压根早忘记了自己的承诺……</h3><h3><br /></h3><h3>此后的初一到初五在家的这几天,我虽忙着参加各种同学聚会而少有时间陪着父母吃饭聊天,但是每当我看见父亲,我就想起他自己打给自己的那个电话以及他一直没有明说的那个想法。</h3><h3>父亲老了,越发对我们几个孩子客气起来,比如,他喜欢喝茉莉花茶,只是把我带回去的其他绿茶放在一边,也不说喜欢还是不喜欢;他喜欢看戏曲节目,但姐姐的孙女一直摆弄少儿频道,他也看得起好像津津有味;,他想请姐夫陪着他去矿上的澡堂子去泡澡,也只是说:路上好走吗,要不我骑着自行车去澡堂?</h3><h3>如今,他想让我陪他去徐州看望他的堂妹,却……</h3><h3>离家前,我靠近父亲,对着他的耳朵,并不是很大声但很认真的对他说:等天暖和了,三月份,我就带您去徐州,好吗?</h3><h3>我没有再如以往一样重复一遍,而父亲,却显然听清了我的话,不住的点头。</h3><h3>开车即将驶出家门的时候,父亲一手拿着一本台历,一手招呼着我说:三月份是阴历的二月,那就二月?</h3><h3>"好,那就阴历的二月"我冲他使劲的点点头,大声回应道。</h3><h3>我知道,转眼就是三月春暖花开的季节,转眼就是阴历的二月,我不想错过花期而去等待一季,我不想错过承诺,再去懊悔一生。</h3><h3>请你和我一起记着,这个天气暖和的季节,就是我、我们,兑现承诺的时刻……</h3><h3>2017年2月3日星期五 凌晨2:35</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