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有一王 天下无二裴 (之三) 编辑整理 马群

Qun Ma

<h1><b>民国二十一年农历四月(1932年5月),阎锡山的父亲阎书堂便"偶感风疾,手足麻痹,经诊治,未尽复元",之后病情逐渐加重,转成半身不遂。身为独子的阎锡山,也觉得父亲的健康状态一天不如一天,琢磨着可能活不了几年了。于是乎,便请风水先生选择墓地,雇定襄县青石村石匠高手,开始为阎书堂修建陵园,给父亲准备后事。</b></h1><h1><b>1934年11月,蒋介石携夫人宋美龄从南京专程到山西拜访阎锡山,期间得知阎父病重后,还特意到河边村文昌堡的都督府探望过阎书堂。为表示诚意和尊敬之心,蒋介石在距阎府大门几十米远就下车步行前往。进入府邸,正襟危坐的阎书堂先是给蒋介石作揖,然后由家人搀扶硬撑着站起来连称:" 有劳大驾,有劳大驾 "。蒋介石急忙向前搀扶住阎书堂,执意请老先生坐下,然后口称"伯父",向阎书堂深深地鞠了三个躬。蒋介石在众人面前行如此大礼,当是给足了阎氏父子俩面子。</b></h1><h1><b>为尽儿子之孝,从1933年大年前夕,阎锡山一面加紧陵墓的建造,一面把办公室也从太原搬到了河边村,留在父亲身边亲自侍奉,前后加起来将近一年的时间,后见父亲病情稳定,才返回太原绥靖公署。</b></h1><h1><br /></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阎书堂陵园(文革时整个陵园被红卫兵用炸药夷为平地)</b></h1><h1><b><br /></b></h1><h1><b>1934年12月1日(农历十一月初四),阎锡山接到父亲病危的电话后,放下手上的一切工作,立即赶回河边村,与继母陈秀卿终日不离左右地守护在阎书堂身旁。</b></h1><h1><b>自阎锡山六岁时生母曲月清去逝后,阎书堂就娶了定襄县陈家营村一个私塾先生的女儿陈秀卿为继室。当时陈秀卿十八岁,比阎书堂小十岁,比阎锡山仅大出十二岁。不过,陈秀卿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知书达理、为人谦和厚道。陈秀卿当时裹足,一生也没有生养过。虽为继母,但对阎锡山视如己出,阎锡山对其十分敬重,从不惹她生气。</b></h1><h1><b>阎锡山陪伴着父亲直到最后一刻,阎书堂在临终时,屏退左右,当着陈秀卿、徐竹青和徐兰森的面,拉着阎锡山的手说:" 我今年七十四岁,人世间的荣华富贵都享受过了,妻贤子孝,死而无憾。只是觉得对不起竹青,这几年让她受了委屈。你从小孝敬,我死了以后,你要听我的话,好好待她,也要好好待你妈。"</b></h1><h1><b>阎锡山流泪答应着说:" 爹,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孝敬妈,好好对待竹青。"&nbsp;</b></h1><h1><b>徐竹青听了公公阎书堂这番善言,早已哭成了泪人。这时又听到阎锡山亲口向父亲保证要"好好对待竹青"之后,更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便不由得失声痛哭起来。</b></h1><h1><b>阎书堂断断续续吃力地对徐竹青说:" 你不要哭,爹知道你心里委屈,你不要记恨爹。"</b></h1><h1><b> 徐竹青抹着眼泪说:"爹,过去的事就不要说了,我一定记着爹的话,好好孝敬妈。" 此时的陈秀卿也哭着对阎书堂说:" 他们都听你的话,你就放心吧。" </b></h1><h1><b>在阎书堂弥留之际,阎锡山把等候在屋外的儿子宜和(志宽)、儿媳赵秀金(志宽妻)和四毛(志敏)、五毛(志惠)喊进屋里,让他们和爷爷做最后的告别。</b></h1><h1><b>阎书堂看着眼前的所有家人,又拉住宜和女儿树榕的小手,点点头,脸上挂着微笑,慢慢的闭上了眼睛……</b></h1><h1><b><br /></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阎书堂陵园前百日守孝的阎锡山(编者私人收藏)</b></h1><h1><b><br /></b></h1><h1><b>1934年12月17日,阎锡山的父亲阎书堂去世。山西省政府主席徐永昌代表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代表蒋介石亲赴河边村致祭,山西省的军政要员大都参加,殡仪极尽哀荣。孙科、孔祥熙、宋子文、李烈钧、李宗仁、冯玉祥、胡汉民、张学良、张群、陈立夫、白崇禧、邵力子、曹锟、吴佩孚、徐世昌等及外国领事千余人,并机关、学校、团体、各部门先后发来唁电、唁函、挽联、挽诗、挽幛,可谓铺天盖地,一時间竟轰动了全国。</b></h1><h1><b>蒋介石、汪精卫、于右任等分别致送挽联,蒋介石送的挽联是:"德昭颜训,勋业付儿曹,多士讴歌思元老;数备箕畴,声名垂党国,吾公福命是神仙 "。行政院长汪精卫送的挽联写到:" 明德表河汾,开经济伦传子舍;义风式乔梓,瞻思原隰寄生刍"。检察院长于右任送的挽联则是" 载道听讴歌,万家义粟铭生佛;登堂瞻几杖,百尺丰碑纪太行。"</b></h1><h1><b>为表示孝心,阎锡山几年前花三万银元在河边村侯家庄为父亲修建的陵园,在阎书堂驾鹤西去时已告竣工。陵园占地两千平方米,背靠文山、俯瞰滹沱河,四周栽满苍松翠柏,由石牌楼、土神碑楼、墓垄、供桌、墓室等五部分组成,聘请省内外的能工巧匠用石头和汉白玉精雕细刻而成。陵园威严而壮观,正门横眉上刻着"文山钟秀",墓室石壁上刻诸葛亮的《前出师表》。墓门两旁刻有一副 " 淡泊以明志 ,宁静以致远的对联。墓基底座为雕花石围,顶部置一葫芦形莲花座石雕墓顶,墓垄外围二十四根石栏杆,中间镶嵌青石板,上刻典故"二十四孝图"。</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年过古稀的阎书堂</b></h1><h1><b><br /></b></h1><h1><b>阎书堂去世后,阎府上下笼罩在一片悲哀的气氛当中。入殓时,棺木停放在东花园二院的东大厅里。阎锡山的继母陈秀卿由于过度悲伤,哭的竟然昏死过去。宜和也因年幼从未经历过这种场面,又惊又怕,从而导致旧病发作(癫痫,山西人称"羊角风"),倒在灵堂里口吐白沫,手足痉挛,全身抽搐把舌头都咬破了。后经医生全力抢救,方才转危为安。</b><br /></h1><h1><b>待事情稳定下来,阎锡山放出话说:" 家族亲戚,不论远近,不论老幼,男人每人发五块银元,女人每人发十块大洋让他们一律身穿重孝。"&nbsp;</b></h1><h1><b>在阎府举行的"送行"仪式上,阎锡山先去五道庙迎魂,回来以后,执事人烧化过纸钱(冥币),捧着祭品、祭器、祝文、由从五台山请来的和尚伴随着鼓乐做为前导,阎锡山、徐竹青、徐兰森、四毛、五毛(志敏、志惠乳名)及亲戚眷属跟在后面,依次走出东花园门外,来到祭祀处,上香并全体下跪,酒洒地,宣读祝文,祷告神灵保佑亡灵魂归西天。</b></h1><h1><b>出殡前五日早晨,阎锡山又到虎子窝(地名)举行生母曲氏的告迁仪式,准备将母亲的坟迁出与父亲同葬;阎书堂入殓后的前三天,阎锡山每天都睡在父亲的灵堂,想陪伴父亲到最后。适逢冬至,灵堂内不生炉火,寒冷受冻的感觉自不必说。</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各界人士举行阎太公(书堂)纪念碑落成典礼大会现场</b><br /></h1><h1><b><br /></b></h1><h1><b>1935年1月14日是阎书堂的出殡之日,因何应钦是代表蒋介石专程来吊唁的,在所有前来参加出殡的大员中,身份最为显赫,所以阎锡山就请他当点主官( </b><b>旧俗神主牌位"主"字上的一点,要在送葬时才请有身分的人用朱笔点上, 称做点主 )。</b><b>何应钦不敢怠慢,身穿吉服,净手焚香,在阎书堂灵前恭行大礼,然后用红笔点了神主牌位。</b></h1><h1><b>点主仪式上,阎锡山再次宣读祭文,颂扬其父一生的功德。</b></h1><h1><b>按当地风俗,阎书堂是"五七"出殡(丧葬习俗),所以请来僧道三十五班,一路上吹吹打打好不热闹。女眷在前,孝子随后,男女身披重孝,由于担心宜和(志宽)在出殡时犯病,为保险起见,阎锡山让四公子阎志敏代替兄长手执招魂幡,坐在一乘八人抬的轿子中引路,阎锡山则由两名马弁搀扶,慢步走在灵柩的前面。肩上搭着一条长长的牵灵布,放声哀哭……" </b><b>送葬队伍延延两三公里,以致队首已到陵园,队尾还在东花园尚未出动。</b></h1><h1><b>葬礼过后,阎锡山效法古制 " 庐墓百日 "(</b><b>古人于父母或师长死后,服丧期间在墓旁搭盖小屋居住,守护坟墓,谓之庐墓),</b><b>不住阎府,搭建临时茅棚住在阎书堂的陵园守墓百天。期间宜和、赵秀金和四毛、五毛更是每日三次送水送饭前往看望,好个殷勤。</b></h1><h1><b>悲痛之余的阎锡山,为了将父亲一生做过的善事,诸如:修兴建己已渠、创办慈幼院和秀卿医院等事迹,以及各种优秀品格彰显后世,先后在1935年、1936年借五台县之名,在河边村为父亲阎书堂建起两座功德纪念碑亭。</b></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定襄县阎锡山为父亲阎书堂立的六角功德碑亭</b><br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b>(此碑文革时遭严重破坏碑文已模糊不清)</b></span></h3><h3><b style="font-size: 20px;"><br /></b></h3><h3><b style="font-size: 20px;">人们都知道,在山西、乃至于民国时期政坛呼风唤雨的阎锡山是一个大孝子。他在孝顺父母方面,可称得上是世人的楷模。自1912年,阎锡山当上了山西总督时开始,不管公务多么繁忙,阎锡山每一年都要雷打不动地回家看望父母。每次回家,他都轻车简从,从不滋扰地方官员。一旦车子到了村口,就会停下来步行走到自家老宅,其实村头到他家还有好几里路程,乡亲们不解,问是何故?阎锡山回答说:<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民为本,我为仆。我岂能以严威慑于父老乡亲;苟能蔽令伯之忠孝,子厚之谦恭,有德于百姓,则伯川(阎锡山字伯川)可少过矣!"</span></b><br /></h3><h1><b>阎锡山的父亲阎书堂,也是一个礼佛奉儒的商人。阎锡山自幼深受父亲忠义孝道的影响,至后来阎书堂去世。阎锡山悲痛异常,在五台山请了二十多家寺庙、一百多名高僧诵经。不仅如此,还抛开繁忙公务,在父亲的陵园庐墓百日。期间,阎锡山给自己的首席辅弼赵戴文写信道:" 宅中一切房舍用物几尽为先严生时所住用,触目伤心,离宅居住稍可减少感痛。二十余年从政非特无暇读书,亦且无暇思过,每觉名牵物诱,应事接物常处于被动地位。向思欲成自由、自主、自动的生活,非痛加克伐割断牵诱不可。然快刀利器惟智仁勇,山生来不足(山,指阎锡山),只有求补之之一道。同声相应,同性相辅,补之之法只有借他人之智仁勇,以补自己之不足。山欲于此守制期间,处于凄凉惨淡之境,痛思己过,加以克伐。"</b></h1><h1><b>可惜这座阎锡山耗资数万银元,倾注心血为父亲营建的陵园,不幸在三十几年后的文革,被红卫兵将整个陵园用炸药夷为平地,给世人留下了千古无尽的遗憾!</b></h1><h3><br /></h3> <h1 style="text-align: left;"><b>  阎书堂 陈秀卿夫妇 阎志宽 (后)阎志惠 (前左)阎志敏(前右)</b></h1><h1 style="text-align: left;"><b>( 编者推断:时间应是1932年阎锡山50大寿時的祖孙合影留念 </b><b>编者私人收藏并认为此照</b><b>为世间唯一仅存原版 )</b></h1><h1><b><br /></b></h1><h1><b>阎锡山一生共有过五个孩子,都是和二太太徐兰森所生。第一个孩子阎志恭出生在1916年2月18日,阎书堂在孙子尚未出生时就把名字起好了。可是天公不作美,徐兰森在临盆时却遇上了难产!为了保住大人和孩子,阎书堂情急之下,请来将军府的医护人员为产妇注射了药物,这才把孩子勉强生了下来。可令人遗憾的是,孩子在母体内发育不好,加之分娩时间过长,出来后也一直不吃奶,等到第二天阎锡山骑马赶回家时,孩子就已经夭折了。</b></h1><h1><b>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阎锡山一气之下辞退了来自将军府的几个曾经留学日本的医护人员,并斥责在养兵千日 ,用兵一时的关键时刻没有发挥作用,把孩子的死亡责任推卸到了医护人员身上。</b></h1><h1><b>阎锡山来到都督府,见阎书堂一个人坐在椅子上悄悄流泪,便忍着悲痛,安慰说:" 爹,你也不要过分伤心,不愁有个孩子。"&nbsp;</b></h1><h1><b>阎书堂说:" 万喜子,你身为一等侯,爹没什么再盼望的了,只盼你早日有个孩子,好继承咱阎家的香火。"</b></h1><h1><b>阎锡山说:" 这你不用愁,爹把身体保养好,过不了多久,你就会抱上孙子……"</b></h1><h1><b>果然不出所料,徐兰森在家人和阎锡山特意从上海请来的两名女医生,以及一名护士的精心呵护下,于第二年农历正月初十,顺顺利利地给阎家生下一个八斤半重的大胖小子!消息传到了爷爷那里,欣喜之下,阎书堂告诉阎锡山,他为孩子取名志宽,乳名叫宜和。</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从河边村出行马背上的徐兰森</b></h1><h1><b><br /></b></h1><h1><b>阎锡山自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十五岁结婚,至三十四岁时才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按理说真是来之不易!满月的时候,徐家热闹非凡,徐竹青的母亲按照当地风俗,她把早已做好了的"铁祅"、"铁腰子"从衣柜里取出来,给孩子"裹铁",寓意为"铁打钢铸、长命百岁"。她一边给宜和穿,一边嘴里念道有着地方浓郁风俗的"裹铁歌":金盖盖,银顶顶,铁裹罗汉身。免了灾,去了病,快快长成大后生。做宰相,做将军,日伴君王在朝廷。"</b><br /></h1><h1><b>阎府为给宜和过满月,男女佣人都早早起来,忙着打理准备。从上午九点钟开始,三班响器就陆续从外村来到了阎锡山的府邸。一班在都督府外院吹,两班在都督府里院吹。一时间,鼓乐齐鸣、鞭炮声大作,看似一片欢天喜地之景象。亲家、亲戚,高朋满座,酒席、戏班、不在话下,着实好生热闹地庆祝了一番!</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孩提时代的阎志敏和阎志惠</b></h1><h1><b><br /></b></h1><h1><b>宜和在祖父两辈家人的悉心呵护下长到了七岁。一天,宜和在与阎书堂吃饭的时候,忽然对爷爷说:" 爷爷,你给我买头毛驴吧。" </b><br /></h1><h1><b>阎书堂一听奇了怪,说:" 买毛驴干什么?" </b></h1><h1><b>宜和说:" 毛驴可有意思哩,我想要。" </b></h1><h1><b>阎书堂说:" 咱有汽车,有马,毛驴有啥意思?" </b></h1><h1><b>宜和则撒娇说:" 我想要嘛,那天四叔领我到万清叔叔家里玩,他家的毛驴叫得可好听哩。"</b></h1><h1><b>阎书堂说:" 买,只要你喜欢,要什么爷爷就给你买什么。" </b></h1><h1><b>果然,没过几天,阎书堂就让二管家托村里人买了两头上等好毛驴,专门让人饲养(直到宜和长大,住在太原,这两头毛驴也仍旧喂养着)。</b></h1><h1><b>因为宜和有癫痫(羊角风)病,全家人把他当成了宝贝,所以也就很是宠着娇生惯养他。为这,徐兰森与徐竹青说过:" 要是再有一男半女的,爹就不会这么惯他了,可偏偏他有这种病。" </b></h1><h1><b>徐竹青也叹气说:" 想来是咱们的造化。(他)哥哥没活下,弟弟没活下,妹妹也没活下,全家就惯他一个。"</b></h1><h1><b>说起二少爷宜和的弟弟妹妹来,徐兰森不由得难过起来。她十九岁時曾生了第三个儿子,二十一岁時又生了一个女儿阎志信(有说是儿子),却都只活了几天就夭折了。<br />尽管如此,徐兰森毕竟是一个女人,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民国十四年农历腊月初十(1926年1月26日),徐兰森为阎锡山生了第四个儿子(阎志敏),隔年农历七月十一日(1927年8月8日)又生了五儿阎志惠。<br />由于徐兰森为阎家续后生了三个儿子,成了阎家的"有功之臣",所以,只要阎锡山从太原回到河边村,几乎夜夜住在二太太的屋里。这时的徐竹青才暗暗后悔当初不该向阎锡山说"为儿为女舍了自己,只要阎家根深叶茂,儿孙满堂,自己情愿一个人独居"的话,可是事已至此,悔之晚矣!<br />总之,感情这东西,谁也说不清,是苦还是甜,也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徐兰森 (中)赵秀金 阎志宽(宜和)阎志惠(前左)阎志敏(前右)</b></h1><h3><br /></h3><h1><b>时光荏苒,话说宜和长到十七岁那年,有一天,他突然让表哥陈金安帮忙给母亲徐兰森传话,说他喜欢上了一个女学生,想娶她为妻。徐兰森听罢吃惊地说:" 才十七岁就想结婚。" 随即把宜和喊来,当着儿子的面训了他几句。可谁曾想,执意的宜和却对母亲说:" 你让我娶,我也娶;你不让我娶,我还是要娶!" </b><br /></h1><h1><b>徐兰森背后问陈金安这姑娘叫什么名字?家住什么地方,现在干什么?<br /></b><b>陈金安说:" 听说赵秀金在太原光华女子中学念书,老家是徐沟的。"<br /></b><b>徐兰森说:" 宜和是咋和这位姑娘拉在一起的?"<br /></b><b>陈金安回答:" 也沒怎么拉,只是有一天宜和骑摩托车在街上走,见了赵秀金就爱上了。"<br /></b><b>徐兰森问明情况后,自己做不了主,便把这事告诉了阎书堂和陈秀卿。<br /></b><b>当时阎书堂卧病在床,早想抱重孙子了,于是乎便说:" 只要好,咱就把她娶下。"<br /></b><b>徐兰森说:" 人家姑娘现在还蒙在鼓里,谁知道是愿意不愿意。"<br /></b><b>阎书堂说:" 咱这人家,她还不愿意?只怕咱不娶她,还怕她不来咱家不成?你亲自去太原走一趟,看看这姑娘到底配不配咱宜和。"<br /></b><b>徐兰森不敢违令,便带着祁妈到了太原把事情告诉了阎锡山。阎锡山说:" 老汉(阎书堂)让你看,你就看看。好,咱就娶下;不好,也就算了。先让刘副官到学校把意思告诉校长,让校长安排见面,不要让她本人知道。"<br /></b><b>可是说来也巧,恰逢光华女中举行毕业典礼。徐兰森坐車到了学校,还受到了校长和老师们的热情欢迎。<br /></b><b>典礼大会上,校长特意安排赵秀金代表毕业生发言。赵秀金大大方方地先向孙中山像弯腰鞠躬,然后又给徐兰森及教育厅的代表行礼。礼毕后,便走到台前开始发言。那声音清脆悦耳,宛如黄莺鸣啭。徐兰森从头到脚打量着这位情窦初开、举止文雅、黑色秀发、皮肤白嫩、浅浅的酒窝,一看便能把人的魂儿勾了去的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姑娘。徐兰森暗自窃喜,心里不由得说:" 怪不得宜和喜欢!"<br /></b><b>徐兰森不敢怠慢,回到绥靖公署就把见到的情景告诉了阎锡山,随即回到河边村又禀报给了公婆阎书堂和陈秀卿。</b></h1><h1><b>阎书堂说:" 既然这样,就让人告诉这闺女,也告诉她父母亲,择日子把她娶过来。"</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阎锡山 徐兰森 志惠(左)志敏(右)志宽 秀金 (后)孙子树楹 孙女树榕</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b></h1><h1><b>提亲是由阎锡山吩咐秘书长贾景德找到徐沟县县长亲自去的赵家堡,当赵秀金的父母把这事告诉赵秀金后,她坚决不同意,哭哭啼啼地说:" 我不结婚,我还想升学哩。"开始赵的父母也坚决反对,不想让女儿过早地嫁出去。但在经不住县长的"软硬兼施"后,也不得不做出让步,最终还是答应了这门被徐沟县县长忽悠说 "二少爷喜爱你闺女,是你全家人的造化,你闺女跟了二少爷,吃香的,喝辣的,好活一辈子,她就是念到大学毕业也找不到这么个人家" 的婚事。</b><br /></h1><h1><b>送契时(男女双方"八字"相合后,两家即择吉日传换庚帖,晋北一带叫"送契"),</b><b>阎府上下异常热闹。甚至阎家打破旧的规矩,把赵秀金直接接到都督府,拜见了阎书堂、陈秀卿和阎锡山、徐兰森,当时一直和阎锡山分居独过多年的徐竹青也被从太原请来住进了上将军府。原来,自打她从这里搬到太原后,上将军府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的东大厅变成了四毛、五毛的书房,靠东面的南房住着两位平日里教四毛、五毛国语和英文的老师。徐兰森则住着徐竹青曾经住过的正房里,靠西向阳的大正房,变成了专为宜和准备结婚的洞房。</b></h1><h1><b>第二天,阎锡山见到了徐竹青,彼此仅是简单问候了一下,就各自走开了。他们之间,随着时间的流逝,感情早已淡薄,仅剩下了亲情。关系虽是夫妻,可没有像夫妻那样的朝夕相伴、相濡以沫;他们像朋友,却没有朋友那般的情谊;他们像外人,却比外人又多了一层关系。如此的特殊,实为夫妻,形同虚设。他们的婚姻的确蒙上了阴影,徐竹青是在守着活寡,守着名存实亡的这段情缘。</b></h1><h1><b>话又说回来,此时的上将军府,正在迎亲的大喜日子里,十几个院子里张灯结彩,人山人海,到处都洋溢着浓浓的喜气。在十几个班子鼓乐的吹打中,迎来了阎锡山二公子阎志宽的新媳妇。</b></h1><h1><b>看着儿女拜天拜地,而自己却在为人作嫁,在徐竹青的心里可能别有一番滋味。她依恋这曾经让她幸福,现在又痛苦不堪的深宅大院,只盼着把这几天宜和喜庆的日子过了,就赶紧回太原,继续自己孤单和寂寞的生活。对徐竹青来讲,上将军府倒有几分像《红楼梦》里的大观园:风雨潇湘,花开花落,有谁能知道,这几家欢乐的背后,又有着多少酸楚和忧愁呢 !</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美国记者镜头下的克难坡(小太原)和第二战区司令部</b></h1><h1><b><br /></b></h1><h1><b>1938年,抗日战争进入艰苦时期,阎锡山带着部队和一家老小,辗转于晋北山区。此时正逢阎书堂去世三周年之际,阎锡山在临汾西北的东涧北村陈秀卿住的窑洞里设神主祭奠完父亲后,回到徐兰森和他居住的窑洞里向徐兰森说:" 日本人已经攻陷太原,临汾也恐怕守不住,我身为二战区司令长官,肩负着守土抗战的责任,不得不转战晋西。家里的人不能跟上我到处流浪,我准备把他们送到大后方。你是跟我哩,还是和他们一块到四川哩?"</b></h1><h1><b>徐兰森说:" 这还用问!你到哪里,我到哪里,我跟你死活都不分开。"</b></h1><h1><b>阎锡山说:" 我也离不开你,只是那里条件太差,生活艰苦,我怕你……"</b></h1><h1><b>徐兰森说:" 只要和你在一起,艰苦我不怕。不过,要把四毛、五毛带上。"</b></h1><h1><b>阎锡山说:" 这个自然。"</b></h1><h1><b>随后,阎锡山又到继母陈秀卿住的窑洞对她说:" 妈,日本人迟早要打到临汾,我准备把你和家人转移到四川,那里是大后方,国民政府已经迁到汉口,你看如何?" </b></h1><h1><br /></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克难坡时的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b></h1><h1><b><br /></b></h1><h1><b>阎秀卿说:"我们到了四川谁来照顾你?" </b></h1><h1><b>阎锡山说:" 要不让兰森留在山西,她年轻,吃点苦无所谓。"</b></h1><h1><b>陈秀卿说:" 这就苦了兰森了,论理,竹青也 应该跟着你…… " 她边说边看徐竹青,徐低头不语。</b></h1><h1><b>阎锡山接过话茬说:" 竹青身体不好,年纪又大,我不想让她受这份罪。打日本不是一两年的事,长年转战,吃不上喝不上,就是年轻人也受不了。"</b></h1><h1><b>陈秀卿说:" 兰森一个人,连个伴也没有,我不放心她。"</b></h1><h1><b>阎锡山说:" 綖武(五鲜子阎惠卿的丈夫)和五鲜子也要同我一块到晋西,有五鲜子跟她作伴,再把四毛、五毛带在身边,她就不孤单了</b><b>( </b><b>阎慧卿,乳名五鲜,生于1910年,比阎锡山小二十七岁。人称"五妹子"或"五姑娘"。阎锡山叫她"五鲜子"。系阎锡山叔父阎书典第三个妻子曲氏所生,在阎书典五个女儿中排行第五)。"</b></h1><h1><b>陈秀卿想了想后,让副官把五鲜子叫来说:" 五鲜子,到了晋西,你可要好好照顾你大哥和兰嫂哩。"</b></h1><h1><b>五姑娘笑着说:" 这还用你吩咐?你只管放心走吧。"</b></h1><h1><b>陈秀卿说:" 还有四毛、五毛,他俩才十来岁,什么也不懂。" 五姑娘说:" 没问题,有我哩。"</b></h1><h1><b>阎锡山则郑重其事地对五鲜子说:" 战时的生活不比平日,所有人员,不论党、政、军、不论文、教、卫和家属,今后一律军人待遇,很艰苦的,你要做好思想准备啊。"</b></h1><h1><b>当天,阎锡山把全家人都叫到一块儿,说明当前形势,做出疏散家属的安排,陈秀卿又解释徐竹青也随大家去四川的原因,让大伙儿赶快去分头准备。</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五妹子与清华毕业后留学早稻田大学的丈夫梁綖武</b></h1><h1><b><br /></b></h1><h1><b>第二天,陈秀卿、徐竹青就带着宜和、赵秀金和他们的三岁儿子树楹、四岁的女儿树榕,乘车前往四川,先后住在成都和灌县。</b></h1><h1><b>送走了家人后,阎锡山离开了临汾,在辗转两年多才落脚克难坡的这段时间里,徐兰森也跟着吃了不少苦;两年当中,阎锡山对徐竹青也时有怀念。特别是1938年,在获知徐竹青在成都得了胆结石病以后,焦急、挂念之下,曾赋《忧妻病》诗一首" 子电传来妻病沉,远到琉璃糟糠心。胆石原系缠手病,重病无由听好音。" <br /></b><b>从阎锡山的这首诗中不难看出,他的内心深处,仍然对发妻徐竹青怀着旧情。有道是:<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藕断丝连半世姻,危难时刻袒情真;千山蜀道九牵挂,一日夫妻百日恩!</span>(</b><b>编者即兴诗)</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抗战时期的克难坡小学</b></h1><h1><b><br /></b></h1><h1><b>1940年4月,阎锡山经过对形势的分析,决定将首脑机关由陕西宜川的秋林镇迁至山西吉县克难坡,以在那里"克难求存"。</b><br /></h1><h1><b>克难坡原名南村坡,是一个仅有两三户人家的偏僻小山村。阎锡山看准了这片"风水宝地",又因"南村"与"难存"是谐音,有"难以存在"之嫌,故被阎锡山改成了"克难",易地名以求吉利,取"克难"者,克服困难是也。<br /></b><b>克难坡四面环土山,濒临黄河,山高沟深,交通闭塞。不仅可以以山作为屏障,挖窑洞向阳居住,而且还有天然泉水供人和生畜饮用,克难坡嫣然就是一个自然的避难所!</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阎锡山《克难坡感怀》书法墨迹</b></h1><h1><br /></h1><h1><b>那时,阎锡山和第二战区司令部、山西政府等首脑机关,都住在克难坡。阎锡山的公馆设在一排坐西向东的窑洞里。第一孔住四毛、五毛,第二孔住阎锡山,第三、第四孔合为一大间,作为会议室且有门与阎锡山卧室相通。第五孔住五姑娘和梁綖武。院子东面新建了一排平房,一头是阎公馆的小灶厨房,一头是四毛、五毛,及树榕、树楹的书房。主院南面有一个小院,住着徐兰森和徐竹青以及宜和的妻子赵秀金。最靠北边的一孔住着赵戴文,因赵戴文夫人早已去世,赵戴文没有续弦,一直过着独居生活。</b><br /></h1><h1><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注:赵戴文(18661943)同盟会员,山西辛亥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阎锡山的军师、宰相,兄长。山西守土抗战和组织牺盟会的倡导者。官至山西省政府主席,国民政府、监察院长。民国以后的山西军政两届出身的人物无不是他的学生。</b></h1><h1 style="text-align: left;"><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br /></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秋林或克难坡窑洞前的阎志惠(左)与阎志敏(右)</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br /></b></h1><h1><b>阎府的膳食,分小灶和家属灶两种。小灶,专门给阎锡山和赵戴文做饭。家属灶给阎锡山在克难坡的家属做饭。遇到逢年过节,阎锡山把住在桑柏的陈秀卿和徐竹青接来,还要为陈秀卿和徐竹青做饭。阎锡山为了表示对陈秀卿的孝敬,对徐竹青的抚慰,总要特意挽留她俩多住几天。按照家规,让她们接受儿孙、媳妇等人的参拜,感受家庭的团聚、幸福、温馨。</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阎志惠(前)志敏(后)和阎锡山身边工作人员在克难坡或秋林</b></h1><h1><b><br /></b></h1><h1><b>阎锡山从三十年代起,就患有胃病。抗战期间,五妹子对阎锡山的生活起居安排得极为周到,衣服、被褥该洗该换,该多穿少穿,穿什么戴什么都安排得合乎阎意,阎锡在克难坡时精力很好,他常常边吃边想,思维活跃,有时不免食多伤身,引发胃疼。为此,医护人员十分发愁。后来,专门派人监食,既不让多吃,又不让少吃。开始派一般侍从,常遭阎的斥责。后由夫人监食仍不行,所以又换成阎慧卿负责监督。</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吉县克难坡抗战时期根据地和经济特区</b></h1><h1><b><br /></b></h1><h1><b>五妹子接受过去的教训,采用限食的办法。每到吃饭时,她就坐在炕桌前,自己不吃,只是看着阎锡山吃。阎吃少了,就劝他多吃,吃多了,又劝他少吃一些。有时看他不想吃,就拿筷子尝尝,并讲些笑话,有时见他吃多了,劝不住,便将饭碗夺过来,命令副官把饭菜端走。为了调节饮食,除经常亲自过问主副食外,还经常让厨房做些家乡饭豆面抿尖,高粱面擦擦子,莜面窝窝等等。由她监县以后,阎锡山饭量比较均匀了,也很少胃疼了。大家都高兴。尤其是侍从医生更减轻了思想负担。于是,监食就由阎慧卿长期担任。每餐必监,监必认真,此番情景直到阎锡山飞往南京,太原解放前夕为止。</b></h1><h1><b>除照看阎锡山吃饭外,每到阎锡山睡觉后.五妹子还为阎锡山掖被、捶背,直到阎锡山睡着,她才熄灯,与侍卫长退出卧室。</b></h1><h1><b>总之,阎锡山的生活除了夫人照顾外(克难坡时,徐兰森的身体一直欠安),五妹子阎惠卿竟成了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人物。</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克难坡"兵农合一"后的生活场景</b></h1><h1><b><br /></b></h1><h1><b>从克难坡开始,阎锡山的二战区进入了一个异常艰苦的时期。一方面受大气候日军实行的经济封锁之影响,另一方面则源于蒋介石不但不发给足够的经费,处处歧视;也不给补充人员和武器,事事为难。反而欲借日本和中共的力量排除异己,甚至要以抗战的名义消灭之!从而使阎锡山激愤不已(我们的环境):" 可以说四面压迫,打击我们吃饭穿衣,被人限制我们交通,使我们一日不得一饱,衣服不能更换。"</b><br /></h1><h1><b>一隅之地且又贫瘠的晋西,加上四面楚歌(四面压迫),空前的经济窘迫接踵而至,仅庞大的军费开支,就难以应对,而遑论其他。</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赵戴文之子赵宗复(左一)阎志惠 阎志敏</b></h1><h1><b><br /></b></h1><h1><b>为了从困境中走出,无奈之下的阎锡山,不得不为此在衣食住行上作了具体规定:</b></h1><h1><b>衣:无论官兵一律着粗布军装,发动各县民众自染自制。食:一日三餐,统一由公共食堂供应,主食馒头、稀饭,副食白菜、豆腐、南瓜、土豆,每隔三五日或在周末加一次荤菜,作为改善。住:发挥地方特色,就地取材,自己动手开挖窑洞,即挖即住。行:因山地多系羊肠小道,車马行走很不方便,全靠徒步行走解决交通问题。</b></h1><h1><b>甚至阎锡山自己出行都不乘汽车,而改骑小毛驴,以致后来被一位外国记者戏称为"毛驴将军"。</b></h1><h1><b>娱乐方面,没有商店,没有戏园子和电影院,每星期六晩上露天演一场京剧或者蒲州梆子,座位没有,板凳自备。可以说,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与之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不能不说是十分贫乏!</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克难坡 阎志敏(中)与官兵们合影留念</b></h1><h1><b><br /></b></h1><h1><b>在克难运动中,阎锡山以"自给自足"相号召,发动军政干部和家属参加劳动生产。干部种菜,士兵种地、腌菜、养鸡、加工鞋袜;家属则组织"妇女劳作社",从事纺织。同时在长官部的公务员中试行生活劳动制,规定每人每日须劳作十二小时,其中公务劳动八小时,生活劳动四小时(规定时间之外的劳动果实归己)。随后,在二战区全面推广,并进而发展成为" 一丈见方地种菜运动 ",就是动员军政人员每人开一平方丈菜地,实现蔬菜自给。</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生产自救官兵参加劳动纺线时的情景</b></h1><h1><b><br /></b></h1><h1><b>然而,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阎锡山看到大片领土陷于敌手,山西能够保存的,又多置于共产党军队的控制之下,阎认为共产党力量的壮大同样影响着他的"生存",于是"联共"政策发生动摇,转而采取扶旧抑新的策略,直至发动了旨在打击新派的"十二月事变"。之后,阎锡山为了保存自己晋西仅有的地盘,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提出了"克难"、"求存"的口号,开展"克难运动",号召实施"新经济政策"和"兵农合一"主张。</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克难运动"兵农合一"正在劳动筛谷子的靖绥军官兵</b></h1><h1><b><br /></b></h1><h1><b>在克难坡站住脚后,鉴于十二月事变带来的不利影响和战区之内日益明显的离心力,阎锡山觉得有加强同御能力,在二战区树立一种精神,以统一各级干部之认识和行动的必要。为此,展开了"洪炉" 训练。"洪" 者大也,"炉" 者,炼铁炉也。"洪炉训练" 顾名思义,就是说,训练班好比是一个炼铁炉,参加训练如同炼铁一样,使人能脱胎换骨," 去掉自身上必须割除的杂渣,把好的成分锻炼成一块坚硬的钢铁。"</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克难坡洪炉台</b></h1><h1><b><br /></b></h1><h1><b>为此,阎锡山将他管辖之下的所有军队连级以上、行政小区、以及学校等部门的全体干部,共计两万余人,均分期轮训了一遍。并亲自撰写了"洪炉训练歌"尽述了他开展洪炉训练的用意和企图,歌词中写到:" 高山大河,化日薰风。俯仰天地,何始何终。谋国不豫,人物皆空。克难洪炉,人才是宗。万能干部,陶冶其中。人格气节,革命先锋。精神整体,合作分工。组织领导,决议是从。自动彻底,职务维忠。抗战胜利,复兴成功。"</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克难坡靖绥军官兵的家属和小孩</b></h1><h1><b><br /></b></h1><h1><b>1941年,为躲避战乱,被阎锡山送往四川的宜和不幸在成都病逝,年仅二十一岁就留下了孤儿寡母。噩耗传来,阎锡山全家悲痛万分。徐竹青的胆结石病也开始加重,不得已,阎锡山将她与陈秀卿、赵秀金及孙儿孙女陆续接回桑柏。</b></h1><h1><b>据阎锡山侍从李蓼源在《阎幕琐记》中写道:" 阎(锡山)对志宽留下的树楹、树榕两个儿女,极为钟爱,视同掌上明珠,暇时常让孩子依偎其左右。对他俩的作文、描仿(临摹),常着人拿进,亲自閱改 "。</b></h1><h1><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注:可惜树楹在十多岁时也在太原不幸夭折。</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克难坡时的阎锡山 徐兰森 志惠(左抱树楹)志敏(右)</b></h1><h1><b><br /></b></h1><h1><b>1943年12月,阎锡山在他的花甲之年还经历了一次失友之痛。二十七日,时任山西省主席、同志会副会长,在二战区有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地位的赵戴文病逝克难坡。赵戴文于阎锡山自清末在日本结识,一同加入同盟会,携手共事近四十载,赵称阎锡山" 伯川君臣名分早定" ;阎则认为赵戴文和他在" 亦师亦友" 之间,一项推崇备至。对赵戴文之死,阎锡山"悲痛逾恒"。公祭之日,声泪俱下地致赵戴文灵前曰<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生身者父母,身生者真理。真理宇宙根,收获如你期。乾惕七七年,時恐不尽已。欲壳力冲出,此生你不虚。一切为教场,明德于社会。此志你未遂,我定继你为。你归我不痛,惟觉知音稀。愿你我其学,化育赞天地。"</span></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阎锡山与赵戴文及其他官员在克难坡时的合影</b></h1><h1><b><br /></b></h1><h1><b>"斗转星移,日升月落,史瀚汪洋,无人识得。俗子雄杰,壮心豪气,成败浮沉,终归鱼腹。逝者如斯,岁月蹉跎,几度风发?几番失落?时不我待,是为历史……"<br /></b></h1><h1><b>望河亭上,阎锡山凭栏远眺,抚今追昔,斑斑往事,注到心头。而今,纵有精忠报国之志,也奈何不了谗言诽谤,好一个<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数年徒守困,空对旧伯川</span>的山西王!叹落花流水,惜池中蛟龙,憾虎落平阳。看钟山风雨乃参杂着腥血,识尔虞我诈全是笑里藏刀。国仇家恨,数不尽牺牲多少抗日英雄;内忧外患,终落得卧薪尝胆克难图存。</b></h1><h1><b>顶凛冽之山风,抗寒冷之秋月,国破有山河,感时花溅泪。尔拥江山社稷,吾吞黄河苦水,阳关独木,殊途同归。胸中虽涌万丈波涛,眼前却是空荡荡,静悄悄、寥无人烟,苍茫茫,敢问路在何方?</b></h1><h1><br /></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阎锡山在黄河壶口</b></h1><h1><b><br /></b></h1><h1><b>万喜子幼年丧母、中年丧子、晚年丧妻(徐兰森),即是 "铁袄" 、"铁腰子",周身裹铁,都未能保住三个孩子的生命。阎锡山的一生,囊括了中国传统的家道衰败不幸之大全,当属于命途多舛;阎锡山这一世,聚少离多,悲哀大于喜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多历经磨难,而且大起大落,莫非命中早已注定不成?</b></h1><h1><b>即使如此,可他隐忍,可他依然逆流而上,不屈不挠,铁肩担道义,洪炉展精神。伴随着这位" 山西王" 的沙场苦征战,一路走来,住足壶口,冷眼俯瞰这久经扭曲终得直伸的黄河,载着滔滔黄水冲破黄土高原,直下东海奔流而去……&nbsp;</b></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黄河之水本浑浊,怎洗伯川抗日清!</b><b>(编者句)</b><b>时至今日,在吉县壶口附近的克难坡望河亭石柱上,仍留有阎锡山在1942年奋笔疾书的一副对联。</b><b>君不见:</b></h1><h1><b><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裘带偶登临,看黄流澎湃,直下龙门,走石扬波,淘不尽千古英雄人物;</span></b></h1><h1><b><h1 style="color: rgb(237, 35, 8);"><b>风云莽辽阔,正胡马纵横,欲窥壶口,抽刀断水,誓收复万里破碎山河。</b></h1></b></h1><h1><b>这不正是阎伯川守土抗战、保家卫国、还我河山,此处无声胜有声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吗 ?</b></h1><h1><b>(之四)待续</b></h1><h1><b><br /></b></h1><h3><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b style="font-size: 20px;">参考资料来源<br /></b><span style="font-size: 20px;"><b>陈应谦 张建新著《阎锡山与他的两位夫人》<br /></b></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b>王振华著《阎锡山》<br /></b></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b>𨿅春普著《阎锡山传》<br /></b></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b>网络信息…</b></span></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span style="font-size: 20px;"><b><br /></b></span></span></h3><h1><b><h1><br /></h1></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