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老硖石(二)

东方客

<h1>  说完茅桥自然要说到干河街了,顾名思义干河街是"干"河而成的一条街,所"干"之河叫"通惠河",如此直白街名,疑是俗称沿用之今吧?当初若能叫"通惠街",则有内涵且文雅了许多。我们小时候尚能依稀辨得通惠河的影子,现新华书店位置原有一排老旧的二层楼房,房基明显高出路面许多,需登石阶而上,此石阶或为当年之河埠石,而那一排旧房许是遗留下来的河岸老房,与周边建筑颇不相称。记得老房里有一家小剃头店,顾客大多是些小孩,每到夏天,有客人光顾,定有一位婆婆在里间拉动一绳索,牵引外间天花板上挂着的大块纸糊扇为客人打扇,十分的凉快。</h1> <h3>△日伪时期的县警察局也在干河街</h3> <h3>△建于1926年的徐家新宅,据说是为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用房。</h3><h3><br /></h3><h1> 干河街与我来说是很有感情的,童年时家住附近,又是在干河街牛卧弄小学上的学,当时几乎每天都在这附近一带晃悠。最近又查阅了好多资料,以我对干河街的理解,干河街是条充满了民国风情的街,是我之前述说的硖石上世纪初沪杭铁路开通后第一次重大经济变革期的产物。对于老硖石来说,是当时的开发新区。</h1> <h3>△50年代干河街海宁县政府旧址</h3><h3><br /></h3><h1> 当初叫"人委会"全称为海宁县人民委员会,地址在今干河街建设路口北侧旧丝业公所。(当时建设路还未开通)后此大院为县商业局、供销社办公大院,直至80年代末。小时候常在那玩,有一棵大梧桐树,一到秋天,小孩拿长竹干打梧桐籽,炒一炒很香的,现在已不再见有人吃梧桐籽了。</h1> <h3>△ &nbsp;尚存的谭氏洋楼</h3><h1> &nbsp;</h1><h1> 说干河街在民国时期是硖石开发新区,不光是建街时间晚,重点是其街道风格极不同于硖石老区之江南水乡风格,街道两侧大部为中西合璧式建筑,更有多幢花园洋房夹杂其中,保留至今的除了徐家新宅(徐志摩故居)尚有谭氏洋楼(汉奸谭裕卿宅,曾作为海宁人民政府办公用房,后改作家属住宅)、蔡氏洋楼。</h1> <h3>△尚存的蔡氏洋楼</h3> <h3>△干河街"一同人"照像馆老板宋少莲拍摄的硖石花灯照</h3><h1> 当时硖石有小上海之称,应该指的就是这干河街。民国时期的上海谓十里洋场,那硖石干河街也算得一里洋场吧?此时干河街光照像馆就有三家,除了"一同人"还有"新艺照相馆"、"中国 照相馆",多家银行及邮局、电报局、商会、报馆、大戏院、百货店,新派洋气的事、物都汇集于此,县政府也曾几度入驻干河街,成为海宁的政治、文化、和商业中心,干河街代表了当时社会的最新形态。</h1><h1><br /></h1> <h3>△创办于1917年的捷利电话公司</h3> <h3>红星剧场徽章及硖石戏院民国25年(1936)戏单</h3><h3><br></h3><h1> 上世纪初硖石士绅争相送子弟出洋留学,其中就有徐志摩、徐骝良、蒋百里这些出类拔萃者。这批留洋学子归来后给古老的硖石带来了一股清新的西洋风,除了思想观念上的进步,更直观的物质形态体现在:铁路来了、洋房来了、水门汀来了、彩色花玻璃、浴缸、司必灵(西洋门锁,以前硖石大多使用一捅就开的老式挂锁,或干脆就是一种叫拜拜娘的门卡口)灰墁吊顶、吊灯、电影、摄影、电报、电话、甚至咖啡、雪茄等等都来了。干河街区块正是这批西化人士的聚集区。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年干河街是何等的繁华与时尚,满满的民国风情。西装革履、趾高气扬的三克先生(眼上克罗克,嘴里茄力克,手里司的克,分别指眼镜、雪茄、手杖形容洋派人士喜好说话夹带英文单词)手挽一足蹬高跟鞋、脚穿玻璃丝袜,身着海派改良旗袍的摩登女郎,出入剧场、影院,听文明戏(民国时期兴起的一种新戏,相当于现在的话剧)观海外电影。</h1> <h3>△梁思成(左一)与林长民(左二)、林徽因(右二)、徐志摩(右一)等接待印度诗人泰戈尔。</h3><h3><br /></h3><h1> 1929年3月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应徐志摩和陆小曼邀请欣然至硖石,并在徐、陆新婚不久的干河街新宅住了三天,同年6月再次来硖小住,并留下了一首诗:</h1><h1>亲爱的,我羁留旅途,</h1><h1>光阴枉掷,樱花已凋零,</h1><h1>喜的是遍野的映山红,</h1><h1>显现你慰藉的笑容。</h1><h3><br /></h3><h1> 干河街除了摩登时尚,更弥漫着浓郁的书香文艺气息。</h1> <h3>△硖石照相馆,实在找不到老照片了。</h3><h3><br /></h3><h1> 至我小时候的干河街再也见不到"三克先生"和摩登女郎了,志摩先生也带着他的新月诗情"轻轻的走了"。但干河街的洋气依然挥之不去。当时我最感兴趣的就是一家电影院、一家照相馆,去照像馆并非是为拍照,而是反反复复的去看柜台里的那些摄影器材,梦想着有一天能在自家窝里弄个暗室,自己能把照片冲印放大出来。当初照相机是有出租的,以天计费。一种是135单镜机,其实就是固定焦距的单反机,用的胶片跟当时电影胶片一般大小,有能人可以从上海搞到电影胶片,用废弃之135胶卷芯自制胶卷。另一种是120双镜头相机,要大很多。80年代有彩色照相,硖石照相馆引进一台自动冲印机,橱窗外常吸引众多路人驻足观看。</h1> <h3>△80年代硖石电影院,硖石红星剧场是其前身</h3> <h3>△80年代硖石电影院电影票</h3><h3><br /></h3><h1> 电影院也是我最喜欢的地方之一,我家弄堂后门出来,正是硖石电影院的放映大厅门外,常会在门口探头探脑,企盼遇上好心的检票员放你进去站在墙边看白电影,当初几部国产战争片翻来覆去的看,以至于里面的台词都能大段背诵。文革时期硖石电影院更名为东方红电影院,80年代初恢复原名。</h1><h1> 71年干河街扩建工程开工,原长条石板街面被全部挖走,路面向北扩展,拆除了许多西式沿街门楼,包括徐志摩故居前面一进大石库门楼在内,当年作为人民银行大门很是气派。干河街最有特色之街景不复存在。路面浇筑为水泥混凝土,是硖石镇第一条水泥路面,干河街再次引领硖石潮流,随后建设路、人民路先后改筑水泥路面。</h1> <h3>△沙泗浜由东向西拍摄,现河道被填成工人路东段,图中右侧房屋今还在,有兴趣可到工人路东段寻觅。</h3><h1> &nbsp;</h1><h1> 前面所说干河街区块为硖石新区,此新区范围我以为应该是茅桥小街口为东北角,中宁巷上岸房至新桥大弄口为东南角,原俱乐部即建设路与工人路交汇处为西南角,建设路至建设桥南侧仓基街口为西北角,四角相连之区域。</h1><h3> <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为何如此划区?以我观察,这个区块除了有部分明清期的老旧房屋之外许多建筑虽风格各异,但大都为上世纪二十年代左右建造,其中不少建筑为中西合璧式,现中宁巷内侧至沙泗浜核心区还保留有好多此类建筑,只是周边新建高层包裹在内,不易被外人所见。最近我突然冒出一个猜测,在此区块之内,上世纪二十年代左右或许曾有过一次相当规模的旧城改造,使这一区块跟硖石沿市河而筑的江南水乡明清风格的老街存明显差异。或许此后部分富家子弟欲建新屋者实在无地可用,才有了填河筑路,开发原通惠河北岸之沈家坟场。此猜测未有确凿相关资料证实。</span><br /></h3> <h3>△沙泗浜由西向东拍摄,拍摄方向反转,上图之石库墙门在左侧了</h3><h3><br /></h3><h1> 现工人路华联超市入口处(原名南寺桥)东至新桥,现芙蓉直街由干河街电影院南至芙蓉溪通小遥桥(现长埭路由芙蓉溪填河而成)</h1><h1>。东西走向之河道俗称沙泗浜,南北走向的河道名不详,(有说望龙河?)请有心老硖石指教,两河道交汇处往东(大弄),往北(通干河街)、及现建设路口至南寺桥段六十年代未先期填没,留下图中沙泗浜段于80年代工人路东延时填平。</h1> <h3>△沙泗浜上的暖桥,江南水乡特色建筑,横跨河道上的房屋。</h3> <h3>△沙泗浜南北走向河道,现芙蓉直街,图中河岸建筑为徐家老宅后河埠,老宅前门在西南河街。</h3> <h3>△黄色线条为先期填没的河道,绿色线条为前面照片中所示之沙泗浜剩余河道,80年代后也相继被填,就此沙泗浜彻底消失。</h3><h1> 沙泗浜以前在硖石并不是很有名,但河道相当整齐,除了太平弄口段河岸房早年间已毁,留下杂乱河滩外。整条沙泗浜可以定义为干河街南侧、中宁巷、西南河豪宅区之后门河道,主要作用是富豪私家进出之水路及日常洗刷之河,沿河之河埠都为大青石板筑就,十分的齐整,通常还带姓氏谓之某家河埠。所以在沙泗浜沿岸从来都不曾有过任何商铺,直到河道被填成工人路后到是成了一条商业大街。</h1><h1> 我家住中宁巷,从后门出来就是沙泗浜,当年这一区块的小孩一般总是在中宁巷、干河街、沙泗浜,大弄里绕圈玩耍,沙泗浜在我的印象里玩的最多的就是拍苍蝇钓菜条鱼和捞红虫。再有就是部分河道相继被填成空地后,硖石人称之为"白场"上玩"剁菱角","侠洋片"。</h1> <h3>△中宁巷通向沙泗浜众多弄堂口之一</h3><h3><br /></h3><h1> 与下图中的日式洋房面对面,中间原为沙泗浜河道,文革早期被大量破四旧砸烂的建筑垃圾,及红卫兵抄家来的大批瓷器填平了河道,成了"白场"。若如今天的古玩、文玩家,得知下面不知有多少宝贝被埋,会作何感想?此为笑话。</h1> <h3>△沙泗浜日式小洋房,曾为人武部家属院</h3><h3><br /></h3><h1> 儿时常在此房前白场上玩耍,老觉得这房怪怪的,文革结束后,以前住我们弄堂后破旧平房里的一位孤老头,好象是联合诊所(中医院前身)的医生,常由我们弄堂进出,以往从不跟人搭腔,不知何时起却常与我们这班小子瞎聊。还聊起了这幢房。据其说:此房原是他照着日式房屋设计的图纸建造的。老头很会聊,性格也蛮开朗的,聊到了红卫兵抄他家,手感糙糙的英国全毛毕笈呢不认识而乱扔在地,到是把又滑又亮闪之羽纱布(高档服装的内衬)当作好东西拿了就走,说到此总会哈哈大笑起来。后来听大人说:此人原是某大户人家的少爷,留学日本,喜欢上了一位日本女人并同居,家里听说此事后,坚决反对,令其急速归国,少爷不从,就断了其经济,最后无奈别了那日本女人回了家,终身再没娶妻,成了孤老。再后来听说日本女人曾经找来过,然终究时过境迁,匆匆一面,或许再没找回当初的感觉,也就罢了。见此日式洋楼照片,不禁令我想起了那瘦瘦小小,笑起来眼眯着的老头,想起了那浪漫而又无奈的爱情故事,有情人终没成了眷属。如今房也没了踪影,人该是去了天国寻觅那份恋情了吧!</h1> <h3>△俱乐部灯光球场,多少硖石人曾在此留连忘返?</h3><h3><br /></h3><h1> 干河街起于茅桥,西至羊坝桥(现华联购物中心主楼下),56年新修建设路南段与干河街口成丁字路口,建设路朝南跨沙泗浜直对同期兴建之工人俱乐部大门,(后改名工人文化宫),记忆里沙泗浜对太平弄口原有木桥一座,今查资料名为"药桥"。后又填建设路至今城中城后硖西仓基河之沙泗浜西段建路,因路筑于工人俱乐部前,取名工人路。</h1><h1> 工人俱乐部是五、六十年代最聚人气的地方,特别是晚上灯光球场每晚都有篮球比赛,看球之人常挤的水泄不通,小孩除胆大者上树或扒围墙外,只能看大人屁股了。俱乐部外原跨沙泗浜水泥桥上(新筑工人路后桥下已填平无水,桥栏尚保留)常有年青人聚在一起吹牛聊天,此后被俗称"牛逼桥"。</h1><h1> </h1> <h3>△南寺街街口老新华剧院,今工人路新建之人民广场钟楼处。</h3><h3><br /></h3><h1> 南寺街南端有南寺桥,也是跨沙泗浜之桥,南北走向。有南寺街,也有南寺桥,却始终未能找到南寺的有关资料。</h1><h1> 照片上之靠街二层楼房是谓南寺外街,楼房之背后就是于57年9月竣工之新华剧院,至80年新华剧院原地重建,南市外街被拆,后更名海宁剧院。</h1><h1> 说是剧院,当初其实也并没多少剧可演,只记得时有三级干部大会(县、公社、大队)隆重召开、胜利闭幕,到也十分热闹。平时剧院也放电影,但其放映设备较差,于观众席中间过道支放映机一台,放映机走片吱吱声观影者清晰可闻,且中间换片需亮灯等待。远不如硖石电影院有专门放映楼且双机连放,换片无缝连接。儿时学生专场常被安排至新华剧院观看,许是小把戏好糊弄吧?此笑话也。</h1><h1> 当初同城多家影院同时均放同一片子,排片时间错时40分钟左右,此处放完一卷片子,迅速由跑片员骑脚踏车送往下一家放映点,若路上意外延误,则一剧场观众在黑暗中等待,时间稍久,吵吵之声响起。如今想来也是十分的有趣。</h1> <h3>△上世纪三十年代南寺街区块,与下图钱先生所摄照片同一位置。</h3><h3><br /></h3><h1> 原南寺街老街如今已成华联超市与华联主楼间一通道,街北直通紫薇桥(西寺桥),按理说南寺街与干河街只一步之遥,但儿时却较少去玩,只记得街西侧建筑亦是高墙大院,印象最深的是稍南面有一大墙门内是海宁广播站。(海宁最早的广播站是在中宁巷)儿时曾去那里拣被更换下来的广播喇叭,只为挖下喇叭头内的吸铁石(磁铁环),那时小孩拥有一大块吸铁石是件蛮荣耀的事哦。当年城镇街头也到处挂有广播喇叭,用海宁话播音,最常听到的是"阿林哥谈生产",站在南寺街广播站门口,想到"阿林哥"就在里面,神秘感油然而生。</h1> <h3>△钱雪军先生拍摄的建设路工人路口,老羊坝桥应该就位于主楼之下,图中所标日期明显有误,估计应该是1973年春。</h3><h3><br /></h3><h1> 钱雪军先生是我从小崇拜之偶像,经常见他背着照相机出现在各重要场合。50年代到大概上世纪未,钱先生一直是本镇摄影大家。本文中许多老照片均出自钱先生之手,在此顺表谢意!</h1> <h3>△紫薇桥(西寺桥)</h3><h3><br /></h3><h1> 南市街北紫薇桥下之河道叫仓基河,仓基河是目前硖石唯一保留的比较完整的一条老河,其名则来自仓基街,即河南岸之贴河小路,从紫薇桥往西印象中无路可走,早先是否有路不得而知。往东则直通市河相院桥头。</h1> <h3>△仓基街</h3><h3><br /></h3><h1> 仓基街名的来由据传就是由图中左侧石砌墙上之高地,(即牛卧弄学校上操场及校舍)据清蒋宏任《硖石山水志》记载:"因旧有预备仓,今废为义冢,高阜如陵,其地因名仓基,其河因地而得名"。也就是说"仓基"即原"仓"之地"基",如此也能解释平地突冒一高地之原因。我以为此说较为可信。</h1><h1> 但仓基街有一特点不知诸位有没有发现?就是从西到东没有一家店铺,这跟我上面所说沙泗浜北岸之路极为相似,这根本就是少了作为街的起码要素,《新华字典》如此解释"街"字:"两边有房屋的、比较宽阔的道路,通常指开设商店的地方"。猛然想起老硖石人平时习惯称此路为:"仓基廊"。此廊字令我豁然开朗,原来仓基从来就不是街,只是供人行走之廊,就一便道。在江南水乡,廊字经常出现。比方硖石的吴家廊下、周家廊下,意指靠近河道之住宅区留一便道供人行走。若如便道上有房檐延出让路人遮风挡雨,则称廊下。</h1> <h3>△仓基河上的菜市桥</h3><h3><br /></h3><h1> 仓基河上的这座简陋的水泥桥近年来似成了网红桥,桥南头直对牛卧弄,北头连新埭街。</h1><h1> 牛卧弄各年龄段的硖石人无人不晓,原因就是弄中有一学校,也是本人启蒙之母校。六十年代此校属硖石一小牛卧弄分部,(本部在西山脚下),七十年代初,北关桥西堍原北寺(倪家滩)中硖石五小搬迁至牛卧弄校区,五小原校址经改扩建后成立硖石五七中学。八十年代西山小学改建硖石中学,一小再度搬回牛卧弄,五小撤销。后又一度成为成人职校,现已废弃。</h1><h1> 说到牛卧弄名来源,传说菜市桥弄口原有外来专业种田户(最早的种粮大户)在此搭屋定居,专门为硖石经商之地主(工商地主)耕种西山北坡及西边大片农田,所养耕牛常于弄口排泄,臭味难闻,路人便随口称此弄为牛污弄。之后估摸是有文人书写时觉牛污过于直白且恶俗,遂改记为"牛卧弄",本人以为此名甚好,既有保留弄之特色及原有读音,又显文雅且古典,不知为何在之后的官方命名时倒是跟了那弄前的菜市桥定名为菜市弄。</h1> <h3>△相院桥,上图是老相院桥,下图为市河拓宽工程后重修之相院桥。</h3><h3><br /></h3><h1> </h1><h1> 相院桥是仓基河贯通市河处的桥,南北向连接小街和河西街。老相院桥是很有名的,只因了桥基座上有一用于测水位的牛头,小时候路过此桥总想着去看看水有没有淹没牛头,小孩子的心理很奇怪的,似乎总盼望着水淹牛头,看看到底是否真会发大水?黄梅天眼看着水位要过牛头了,好兴奋呀,末了到底还是没能过了牛头,于是又企盼来年的黄梅天,一直到桥拆了也未能印证水漫牛头发大水的传说。新建相院桥似乎太过简陋了些,前些年在桥东南角立了块牛头碑,似有点不伦不类,还不如干脆重造相院桥,再显牛头标来的实在。</h1> <h3>△新埭街上的唐家弄、机关幼儿园</h3><h1> &nbsp;</h1><h1> 仓基河的北侧跟南侧完全不同,是真正意义上的街。现街名叫硖西路。从前从相院桥到唐家弄叫新埭街,往西到现建设路叫梅家埭,再往西至紫薇桥下叫七家埭。</h1><h1> 新埭街上的唐家弄在硖石比较有名,全是中式好房子,弄堂由南向北一直延伸到花园浜,唐家应该是以前硖石的旺族吧?</h1><h1> 唐家弄隔壁的机关幼儿园之深刻印象来源于笔者幼年在此全托三年。</h1> <h3>△热心网友施女士提供的1965届机关幼儿园毕业照。背景幼儿园原教室,好熟悉的精美的格子门窗。</h3><h3><br /></h3><h1> 幼儿园原来的房子应该三进的中式石库墙门房,前面一个大空地或许是被毁了靠街的一进房,然后就是一幢二层楼房,楼下是铺着地坪砖的大厅,门槛上包着黄铜皮,一式的堂门堂窗,楼上是小朋友们睡觉的地方,再进又是天井,大厅,东西厢房,东侧还有附房,是食堂,做饭的师傅大家叫他冯叔叔,(照片中前排最右侧蹲着)记忆中还有一位叫"大阿姐"的阿姨,屠老师,院长是姓陈的。五十年前的幼儿园那些老师、阿姨那真是尽心尽力的全天候管养着我们,之所以说是"管养",那真是比父母管的还多。好怀念老机关幼儿园的老师、阿姨、叔叔啊!</h1> <h3>△十年后的1975年毕业照已不见了花格门窗,是折除了吗?最右侧带眼镜的正是敬爱的陈燕飞院长</h3> <h3>△照片头年份被裁没了,后排最右侧就是文中提到的当年最年轻漂亮的屠渊君老师。</h3> <h3>△菜市桥前的夫妻老婆店</h3><h3><br /></h3><h1> 此次寻踪老硖石在菜市桥正对面发现了一家古老的夫妻老婆店,当年凡在牛卧弄小学上过学的硖石人对这家店记忆犹新吧?那一分、二分的零食给了多少小孩甜蜜的回忆,没想到这小店竟然还坚守在那,而且格局都几乎没变,大口玻璃瓶,木质玻璃柜台,除了小孩零食外,针头线脑,香烟洋火,小杂货、小百货,一应俱全,前店后家,太熟悉了,这一类小店当年在老硖石的街头巷尾有好多家,就算是文革期间也是被保留下来的私营经济。</h1> <h3>△菜市桥</h3><h1> &nbsp;</h1><h1> 顺带着再说说简陋而毫无美感的网红桥菜市桥。菜市桥并不算古老,1952年硖石北菜市场在梅家埭建成营业,为了方便市民买菜,仓基街牛卧弄口架了一座简易木桥,后木桥改用钢筋水泥板架设,桥面用水管焊接桥栏杆。俗称"菜市桥"这一用就是五六十年,现已属危桥被封闭。</h1> <h3>△上图为梅家埭街上的硖石旅馆,下图为现在破败不堪的梅家埭。</h3><h3> &nbsp;</h3><h1> 以前新埭街、梅家埭也是一条热闹的街市,沿街上下岸店铺林立,再加有北菜市场,人流更多。旅馆就有新华旅馆、硖石旅馆二家,后新华旅馆拆除后在干河街建设路口新建人民旅馆。硖石旅馆一直营业到70年代未。硖石旅馆斜对面是有家书场,早先硖石有正式书场二家,一家是在新桥东堍的民乐书场,一家就是新埭街上的高乐书场,后民乐关闭,高乐改名硖石书场。70年代未笔者曾着迷听"大书"(评话)《英烈传》每天起早排队买票,晚上听书。后在建设路西山公园南侧新建硖石书场,当时新书场规模设施堪称江浙第一家,吸引各路评弹、评话名家前来演出,在硖石掀起了一股听书热。</h1> <h3>△七家埭口又见石库墙门,高墙大院。</h3><h3><br /></h3><h1> 穿过现建设路,(建设桥与建设路在后续细说)过西至紫薇桥(西寺桥)应该就是七家埭,名字由来不祥,这个地方印象中也是石库墙门的豪宅群,特别在建设路口一幢很大的中式大宅,位置就是现今徐邦达艺术馆。以前好象是机关家属宿舍,文革时期成了市管会,全称"市场管理委员会",县工商局前身。</h1> <h3><br /></h3><h3>△西寺东侧,上西山之百步石路。</h3><h3> <br /></h3><h1> 整条上山之路均用长条石铺就,俗称百步琴,路的两边是参天古树,到了夏天极其阴凉,当年西山比东山要热闹的多,特别是西山脚下有一座小学(硖石一小),小孩子们上学前,放学后,甚至课间都会上山玩耍,图中右侧即是当年的小学,右下角位置有一家夫妻老婆店,凡硖石一小上过学的老硖石们应该记忆深刻的吧?现在想起当年那家店里的零食都会流口水的。</h1> <h3>△硖西街</h3><h3><br /></h3><h1> 硖西街由紫薇桥沿仓基河北岸往西至原沪杭铁路道口,原沪杭铁路跨仓基河桥为钢铁桥梁,硖石人称之谓铁路洋桥。年少时铁路边玩耍至铁路洋桥炮楼处便不敢再往前去了。</h1><h1> 传说硖石四大关厢之西关厢就在炮楼附近,但我辈从未见过。当初硖西街北侧西山脚下有一公园,叫西山后公园,(相对于56年西山北坡下新建之人民公园,后改名为西山公园为前公园)。传说后公园为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所建。比较荒芜,进门有环型铁制门洞。少有人玩。</h1><h1> </h1> <h3>△下渡桥 &nbsp;仓基河口西山路北侧老皮革城管委会处附近。原桥侧有一亭名西茶亭,此桥与紫薇桥是硖石现存的唯一两座原生态古桥,已被文保部门列为市文保单位。</h3><h3><br /></h3><h1> 之前有说到江南古镇有一通常格局,城外必有庙,庙前必有桥,但唯有这西关厢比较特别,庙也有(惠力寺),桥亦有(紫薇桥)但寺与桥均在关厢内,总觉有点怪。几年前偶然在仓基河西山路对面老皮革城管委会旁见一古桥,因深藏路边少有人发觉,此桥名谓下渡桥,据说以前桥侧有一亭名西茶亭,只是没听说曾有寺庙。</h1>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7p9t5rj"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链接《闲话老硖石 三》</a><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