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从诸暨、丽水来,路上想着这是你走过的,及在船上望得见温州城了,想你就住在那里,这温州城就含有宝珠在放光"。——张爱玲</h3><h3> "斯宅在五指山下,村前大路通嵊县西乡,居民约三百家,且是好溪山";</h3><h3> "祠堂转弯,临溪畔一宅洋房,即是斯家,当初老爷在杭州当军械局长时发心建造,前后化了二万银圆,却不用水泥钢骨,只用本山上选木料,一式粉墙黑瓦。</h3><h3> 兽环台门,惟窗是玻璃窗,房间轩畅光亮。有骑楼栏杆,石砌庭除,且是造得高大,像新做人家未完工似的。我才来时,一问就问着了。"</h3><h3> 这是胡兰成《今生今世》里的一段话。文中提到斯宅便是今日东白湖镇斯宅村,溪边一幢民国小洋房,正是当年胡兰成避难、张爱玲千里寻夫暂栖之处。</h3><h3> 遗憾的是,待到张爱玲赶到,胡兰成已经离去,且途中恋上了同学庶母范秀美。从此,诸暨斯宅成为张爱玲心中的一座伤城,"千里寻夫"也成了"千古绝唱"。</h3><h3> 因为张爱玲、胡兰成书中的这些描述,因为这里曾是民国才女张爱玲千里寻夫的重要一站,近年来,从上海、杭州等周边地区跑来寻访斯宅的人多了起来。</h3><h3> 洋楼依然在,不见斯人归。我也是偶然才知道斯宅和张爱玲的这层关系,并于正月初二前往诸暨一睹斯宅真容。</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见证张爱玲情殇</b></h1><h3> 斯宅位于诸暨东南隅,与嵊州、东阳接壤。这个村庄被青山环抱,风景独好,一条小溪把整个村庄分成两岸,小洋楼就坐落在小溪东南侧。72年前,也是这样的早春,胡兰成、张爱玲一前一后来到这里,擦肩而过。</h3><h3> 1945年抗战胜利后,汪伪政府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胡兰成四处避难,躲避到高中同学斯颂德诸暨老家。这幢小楼建于1920年,由外国人设计,与建于18世纪末的斯宅其他徽式建筑比,新颖而时尚,人称"小洋楼"。当时斯颂德及其父斯豪士都已过世,惟有庶母范秀美守寡在家。胡兰成年轻时曾在斯颂德家客居过一年,斯家念旧情,妥善安顿胡兰成,并于12月上旬,安排范秀美陪同胡兰成到她老家温州避难。</h3><h3> 这边刚刚送走胡兰成,张爱玲却从千里迢迢的上海前来诸暨寻夫。她一是担心丈夫安危,另一方面她想起丈夫在武汉时与护士周训德之间的情感瓜葛,希望胡在两人间作出选择,作一个了断。根据张爱玲自述,她是个路痴,在上海,离家十分钟的路程,便分不清东南西北。但她还是到钱庄典当了金器作为盘缠,毅然决然地出发了,先坐火车到杭州,宿三五天,到车站坐汽车到一小镇,再住宿,行到诸暨城里后,再坐独轮车,一路颠簸、摇摇晃晃地赶到了位于诸暨东南边缘的斯家。</h3><h3> 张爱玲在斯家的小洋房里过了农历年,观赏了斯家正月里的社戏后,再次启程前往温州。后面的故事,在张爱玲的《异乡记》《小团圆》和胡兰成的《今生今世》中都有讲到,那个"含着宝珠在放光"的温州城并没有给她带来期望的快乐,生性敏感的一代才女发觉丈夫和吴秀美之间异常熟络,反倒是和她之间竟有着难以言说的客气,自己分明成了一个多余的人;但她又不甘心打退堂鼓,强打精神自告奋勇地为范秀美画画,画着画着,却又从范秀美的眉眼中看出了她与胡兰成的夫妻相,心头止不住翻江倒海。</h3><h3> 今天张爱玲的很多读者都想不明白:这样一个冰雪聪明的女子,在爱情上却弱智得一塌糊涂,喜欢一个人,竟把自己卑微到尘埃里,还声称"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胡兰成却终究没有珍惜这朵尘埃里开出来的花,斯时他已经移情范秀美。胡兰成自言对女人,"与其说是爱,毋宁说是知""每利用人,必定弄假成真","好歹不论,只怕没份"。这个社会底层出身、只身闯世界的文人,在挣扎中淡漠了自己的人格、尊严和价值观,所以才由着自己随意飘零、随心所欲。</h3><h3> 说到底,爱情的本质是镜花水月。旁观者以结果看成败,当事人以过程写人生。张爱玲没有留住情,却因为这段情,体验了文学化的人生,并因此留下了名。</h3><h3> 江南的正月,春寒料峭,溪畔斯颂德家的小洋楼,因为见证了张爱玲的情殇,陆续有人前来寻访。小洋楼上至今仍陈设着当年张爱玲休息过的床,墙上则挂着她的一张黑白旗袍照片。只是恐怕连她自己也想不到,自己最后会以这种形式,呈现在斯宅的小洋楼。</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衣锦还乡建大宅</b></h1><h3> "山高多奇崛,路远有遗珍"。斯宅有几处梅园,远远望去,山脚下,红的粉的白的,相互簇拥着,云蒸霞蔚,蔚为壮观。</h3><h3> 可怜一代才女张爱玲,只因一个风月高人,竟"不能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此后,也常常流露"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郁郁寡欢之意,25岁的人,情感生涯竟从此黯淡起来,和胡兰成的逍遥形成参差的对照。这给斯宅的古建筑平添了一种苍凉。好在一路走来婀娜多姿五彩缤纷的梅花,给斯宅增添了生机和活力。俯仰之间,尽得掩映之趣。</h3><h3> 其实,到了斯宅村后发现,没有张爱玲,斯宅这些古建筑也是值得一看的。</h3><h3> 斯宅,顾名思义是"斯姓宅第",这个村庄是现今全国斯姓人口最多的聚居地,全村16000多人口中,斯姓占12000余人。发祥居、下新屋、华国公别墅、笔峰书屋、斯民小学……这里有14处保存完好的清代古建筑群,其中最有名的叫斯盛居,当地人称"千柱屋"。</h3><h3> 斯盛居建于1798年,是当地巨富斯元儒45岁时为四个儿子所建。整座大宅坐北朝南,东西宽108.56米,南北进深63.10米,总占地6850平方米,外观方整,气势恢弘。建筑共用到999根柱子,斯家人称其为"千柱屋"。</h3><h3> 接待我们的是斯元儒大儿子门下第9代的女儿,名叫斯丰敏。据她介绍,斯盛居中有一间供新郎新娘成婚的堂屋,故意缺了一根柱子,为的是方便花轿进出,同时也是"留有余地"的意思。</h3><h3> 我国百家姓上并无"斯"姓。据史料记载,"斯"姓出自"史"姓。始祖叫史伟 ,东汉献帝建安末年(公元219年),由山东迁至浙江东阳。三国时(公元238年),廷尉史伟因私放嫌犯而判极刑。后来此事被吴国太知道,吴国太凭着自己对史伟的了解,以及当时史伟两个儿子涕泪俱下的陈述,对案子进行重审,才发现个中原委,于是改判其无罪。孙权见状脱口而出称"斯孝子也",于是,赐其"斯"姓,并官复原职。从此"斯"姓在东阳繁衍生息。诸暨斯宅靠近东阳,史载为史伟第25代孙斯德遂(873年)于唐中和四年定居诸暨上林乡后一脉所传。</h3><h3> 斯盛居因门额上镌有四个纂体字"于斯为盛"而得名。"于斯为盛"最早出自论语"唐虞之际,于斯为盛",这等于把斯姓巧妙地嵌入其中。四字集字米芾,结合斯元儒的治家理念,我理解其意思为"斯家人才鼎盛"。</h3><h3> 斯盛居的设计体现的是平等的原则。以正厅为中轴线,左右对称,两侧分设的丛桂堂、双槐堂、福寿堂、仁寿堂,从东到西依次为四个儿子的住所。整座大宅共置8个四合院,辟大小36个天井,其中10个大天井,有楼屋121间,没有哪家房屋是处于显耀的位置,每一家都共享一片大天地,各拥一方小天地。各院之间,以檐廊相通,晴可蔽日纳凉,雨可遮风挡雨。正轴线的最里面一进,是族人往生后操度亡灵的地方,也就是说,居住在建筑里的每一个人死后都将受到最高的礼遇。</h3><h3> 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斯盛居建筑的雕工,集石雕、木雕、砖雕于一体,美轮美奂,富丽堂皇。正厅北照墙上,有一幅"百马图"砖雕,居说是镇宅之宝,上面雕刻着53匹骏马,神形逼真,似欲跃然而出。宅内各厅堂的门、窗、柱、梁、牛腿等雕饰,或梅兰竹菊,或花鸟虫鱼,寓意吉祥、层次分明。</h3><h3> 为什么偏僻的穷山恶水间会建有如此规模和艺术的建筑群呢?斯盛居南大门上的砖雕可见一斑。"小船摇出去,大船摇进来",斯丰敏指着门框上的砖雕说,她这个太太太……爷爷是生意人,靠贩卖茶叶、毛竹、桐油发的家,45岁衣锦还乡后给自己建造了"上新屋",给孩子们建造了这座"千柱屋",无论是设计还是工匠,都是当时一流的能工巧匠,以至于那幅《百马图》,因为这名雕工师傅离世,只雕了53匹后只好中止。</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莫道山居无远志</b></h1><h3> 我们说诗书济世,"济世"是"救世、济助世人"之意。饱读诗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今真正读书人的志向和抱负。</h3><h3> 有一副常用对联"耕读传家远,诗书济世长",说的正是着眼于本家族的文化、家风的传承。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所以,"耕读传家"既是学做人,又是学谋生。这里说的读,当然是读圣坚书,即学做人的道理。因为在古人看来,做人第一,道德至上。</h3><h3>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话我们耳熟能详,但很多人都误解成"人如果不为自己,天诛地灭",其实,从佛学、儒家的思想解读,它的本意是"人不当好自己,天诛地灭",说的是要我们不忘初心。可惜的是,张爱玲、胡兰成都忘了当好自己,一个因此负了自己,另一个因此负了家国,而斯盛居的斯元儒却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初心。</h3><h3> 斯盛居属徽派建筑,无论是建筑的设计,还是随处可见的陈设或是装裱在墙上的家训,以及一家之长斯元儒的言传身教,都可以看出斯家耕读传家的治家理念。诸暨斯家的治家理念是相通的,清以来,这个小村庄共走出百余位教授、院士级人士,可谓人才辈出。</h3><h3> 斯元儒经商致富后,除了大兴土木外,另外还做了三件大事:一是建造笔峰书屋,激励子孙后代进家塾读书;二是回报社会,捐献两万银元,赈济饥民,给10万农民作3年的粮食;三是捐赠两千银元,用于建科举考试用的号舍。建造笔峰书屋让他的子孙后代有了读书的场所,从此,斯家子孙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捐献两万银元,斯元儒因此而被赐贡士;捐赠两千银元,经闽浙总督、浙江巡抚程富具奏后获"乐善好施"的圣旨牌坊。</h3><h3> 笔峰书屋是一座三层楼的中式建筑,与斯盛居相距不足一里。这里襟山带水,曲折幽邃,门前古木参天。衣锦还乡后的斯元儒,致力于发展教育事业。不但请来俞樾等名家授课,还设立激励机制:斯家的孩子可以在书屋免费就读,且只要在书屋读书,可以按十足劳动力计,每年享受由这个家族提供的谷物、布匹,而对学业有成者,还有更多的奖励。</h3><h3> 笔峰书屋文昌阁的二楼,设有一个活动梯子,调皮的孩子常常被安排到三楼,再搬掉梯子,于是,孩子们只能在小阁楼里安心静学。</h3><h3> 除了常规的四书五经外,斯家还对孩子进行家训家规教育。随手摘录几处家训家规:"富甲一邑 积而能散 凡属义举 踊跃争先 而培植读书一道 尤加意焉";"群学谨于其分 分之为家为族 合之则成国";"坠地作男儿 读书即不成名 亦当择术济人""为官宜忠 为友宜信"。</h3><h3> 我国历史上的世家大族,往往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耕读传统的实践者和倡导者。细读斯家这些家训家规可以发现,在"耕读传家"的理念中,蕴含不少亟待深入发掘、值得全面弘扬的现代精神文明因子。</h3><h3> 人们的学习可以分三种形式,一是家庭的熏陶,二是小学、中学的灌输式教学,三是大学后直至终身的自主学习,三者都非常重要,共同构筑起一个人精神世界。今天,我们谈"读书种子"的养育,"书香氛围"的营造,"精神家园"的重构,"万卷藏书宜子弟,一蓑春雨自农桑"的价值观念建立等,其实还能从源远流长的耕读文化传统中,找到若干思想文化的因子。</h3><h3> 张爱玲说,"人生最大的幸福,是你所爱的人正好也爱你"。又说,"不爱的爱情,永远不会变坏。所以,我们调情,我们暧昧,却永远不要相爱"。</h3><h3> 进退两难的张爱玲让人感伤和惆怅,而进退有度的斯家让人清醒和愉悦:保持耕读传家的传统,进则可以出仕荣身,兼济天下;退则可以居家耕读,尚有独善其身的地步。</h3><h3> 斯时已远,斯人不见。斯宅依然,不坠斯文。</h3><h3> </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