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退出舞台的西北文化,人类居住史的见证――黄土高塬的窑洞。

记录镇原

<h3>  在陇东甘肃庆阳,有一个地方叫镇原新城沈咀,曾经修建于上个世纪初,生活过三四代人的窑洞,如今好多己坍塌,或窑门紧锁。她们将退出历史舞台,成为人类居住的见证史。</h3> <h3>  窑洞的主次地位不同,功能各异,所以窑上门窗略有讲究。一般主窑(大门正对面有三孔窑,正中间为主窑)安双扇门,上首和下首窑门数可单可双,其他门随力去装。</h3> <h3>  装草料或养牲口、羊的窑门,大多为光光(框框)门。</h3> <h3>  一孔窑洞,可以解决一家人的吃住问题。进门是土炕,抬腿可以上坐。和炕相连的是锅台,安一大一小两口锅。和锅台相连的是灶火,堆放烧火做饭的柴禾。和锅台相连的是3平方米左右的案板,用于揉面擀面切菜等。案板以后到窑里面,是用来堆放生活粮食面粉等生活用品。</h3><h3> 窑的另一侧,摆放也讲究。炕对面有一桌两椅,用于坐人。锅台和灶火对面,摆放水缸,菜坛,或面柜,或后来的厨柜,或架架,或板板,都是用来摆放、储藏生活的用物。</h3><h3> 一孔窑洞,摆放一家人的全部家当。窑洞当年的情况如今无法复原,这是我拍的亲戚家于2002年用砖块加固了崖面、窑肩子后窑内的布局。</h3> <h3>  这家主人生活起居十分讲究,就连门的门额上都请当地书法家题词,使整个院落充满文化气息。</h3> <h3>  步入窑门,窑内陈设一览无余。</h3> <h3>  从里向外看,主人勤俭持家,器物整洁明亮。</h3> <h3>  锅台。</h3> <h3>  灶火。</h3> <h3>  案板。</h3> <h3>  一桌两椅,各家不同。</h3> <h3>  窑洞除了住人外,还有其他许多功用。有些还需要养牲口用。早期困难家庭人畜共同一孔窑洞,后来大多分开了。</h3> <h3>  曾经这个窑洞集多种功能于一窑,里面喂牲口(驴、马、骡子、牛)的草料槽还在,拴牲口的桩子也在墙上。再里面小窑窑,或许是养鸡的鸡窝,或许是放喂牲口的工具的储藏室。前面住人的土炕己塌。</h3> <h3>  这个窑是当年集体公社用的榨(其实是压)油坊。</h3> <h3>  集体公社分开后大户人家才有的石磨坊。石磨由两块直径1米左右,厚15厘米左右的两块石圆盘构成。两石盘正中间用一木或铁或石轴相连,下石盘固定在圆土台或木台之上,上盘可以在下盘上以轴为圆心转动。在上盘外侧钻2一4个圆洞,打入圆木桩,做为人或畜的施力点,并在其两个相互接触的面上刻上形石纹,上盘转动时粮食通过上盘上开的2个圆孔进入2盘之中,被压碎,磨细。 </h3><h3> 听老人讲,这是1970年前我们村加工粮食的唯一机械,到如今也成为庆阳农耕文化的见证。</h3> <h3>  这是一孔简单封口的窑洞,是当年的粮食窑或草料窑。如当还堆放着干紫花苜蓿,还散发着那浓浓的苜蓿花草独有的香味……</h3> <h3>  这也是个多功能窖,除过主要功能外,里面侧面有一个带门的鸡窝,侧上方还有一鸟窝。</h3> <h3>  因没人住了,年久失修,又经历了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影响,好多窑洞都塌开了。</h3> <h3>  人们挖窑大多选择是靠山跟前,先挖出一个小院子,从院子的靠山的这面,挖一孔4一6米高,深浅不一的洞,外口略大,里面稍小,然后用土块或土墙封口,装上门、窗,就这窑洞了。</h3> <h3>  为了安全,人们窑顶上的崖面边打一堵1米高的土墙,防止雨水冲下或什么东西落入院中。</h3> <h3>  经济好点的家庭,还会在院子周围打上2米高,1尺左右宽的土墙,在适当位置装一大门。他们的窑就会分主窑和侧窑。主窑大,装双扇门,长辈住;侧窑小,单扇门,晚辈住,或做灶房叫厨屋。这样的庄子就叫明庄。<br></h3> <h3>  那时候科学不发达,没有化肥,也没有农药,庄稼的花粉不会受到破坏,家家都养蜂。人们就在自己住的窑洞附近几下就挖一个2尺左右深,1尺高,8寸宽的蜂窝洞。洞口用木板赌上,中间钻一小圆孔,方便蜜蜂出入。 </h3><h3> 人们还在窑洞旁边挖狗窝,鸡窝。这家的窑洞是证据。</h3> <h3>  那时,记忆中最甜的蜂蜜,最疼的是吃蜜被蜂蜇。如今人走蜂飞。</h3> <h3>  如今的大门己向人们紧闭,紧锁。</h3> <h3>  院子虽小,有的人家还开辟个小菜园,既吃菜又赏景。有的人家还栽果树,这样可以夏乘凉,秋吃果。</h3> <h3>  这是亲戚家院子还种着的菜园。</h3> <h3>  后来人们又在院子里盖房,用来住人或储物,有钱人家有车了放车。</h3> <h3>  有些人家院里的房子还新,但房后的窑烂了,或塌了,或危险了,也在塬上找个地,盖上房,搬走了。剩下的窑、房、院也就用一把锁封闭了他们。</h3> <h3>  我也找到了他们的新庄,人没在,门紧锁着。如今的农村,年青的,力壮的,有钱的,大多数,不留家。</h3> <h3>  这是紧靠塬边挖的窑洞。这也是沈咀大队新庄村人在1958年到1960年吃大锅饭的地方,也是队里的饲养场。当时队里的大小会议和集体活动也都在这儿。现在人走院荒,墙倒窑塌,满院是野草。</h3> <h3>  还有人在靠沟边的地方,先挖下一长方形深坑,深坑靠沟边的地方开一圆洞门子,把深坑里的土通过圆洞门子倒到沟里,然后在坑的1到4面挖上窑,这叫暗庄。如果坑大,院子就大了,采光好就叫半明半暗庄。这样的庄里窑洞,还有明庄的窑洞采光好,所以冬天较冷。</h3> <h3>  如今,窑洞也不想说什么,只想让大自然慢慢赌上自已的口。</h3> <h3>  这是再后来,1949年前的十年里,山里人上了塬,在塬上平地上向下挖9米左右的深坑,在坑的崖面上挖洞成窑。称地坑庄。新庄村有三家吧,其中有一高姓家,现在用土填平了。那时没机械,只靠人力担土,提土,背土,从坑里把土拿上去,挖这样一个庄子,得三到五年,不容易呀。</h3> <h3>  地坑庄的院子很大,被有心人开肯成耕地,种上了小麦。冬天,天很冷,但麦苗还很绿,说明地坑庄的院子很温暖。正如当地人夸道:窑洞是个宝,冬暖夏凉真的好。</h3> <h3>  这是1950年修好的地坑庄,由于下雨天,上下坑里的洞门子太滑,上下极不方便,后来在崖背上盖了土木结构的房子,大多成为招待客人吃住的地方。</h3> <h3>  和这个地坑庄一同诞生的父辈们,如今己在世的剩下十来人了。</h3> <h3>  听他们讲窑洞的故事,偶尔发现他们内心的忧伤。</h3> <h3>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后来人们又发明了用土基子或砖块盖窑洞,比较省事,耐用。人们又叫箍窑。这样的窑洞很少,外看像房,里看是窑。比窑洞亮敞,好看,比房子暖和,但没其他窑洞暖和。</h3> <h3>  本世纪初,年轻一代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在塬上盖起砖木结构的房子,过上了半小康的生活。</h3> <h3>  岁月如梭,人生更替,窑洞即将走完她辉煌的人生,退出历史舞台。以后的孩子们,要看到窑洞,以及麦垛子,麦草码子,麦衣垛子等西北产物,那只能从手机中猎奇了。</h3> <h3>  窑洞肩头的老树上,那个曾经我们这些孩子们掏过鸟蛋的鸟窝还在风中摇曳,却再也见不到鸟儿飞回来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