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自行车的情缘

阿丹

<p class="ql-block">  小时对自行车最感稀奇的是自行车怎么会不倒,对会骑自行车的人总是 崇拜不已,后来读了中学才知道了,其实物体不倒的条件很简单,只要物体的重心不超出物体的支面,物体就不会倒。当然自行车还有个物体学原理,那就是陀螺仪原理,,自行的两个轮子就是两个转动的陀螺,所以自行车跑得越快越不易倒,而骑得越慢,陀螺仪原理就起不到作用,全靠人的身体和车把不断摆动来保持重心不出支撑面,难度大,所以自行车骑快容易骑慢难。自行车通过人不断操控自行车车把,保持骑行者的重心,始终不超出人和自行车的支面,自行车就不会倒了,人在学习骑车过程中通过多次练习,这种平衡感就在人的大脑中形成记忆,人也就学会骑自行车了。</p> <h3>  自行车是一个跨时代的发明,一度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极大地便利了我们的生活。自行车其实从引入我国到现在也不过百年的历史。这之前人们代步多数骑马,马都挂有一串铃铛,人们听到铃声,回头一看及时避让。后来有洋人在街上骑自行车,按压自行车铃铛,人们照例回头看,却不是马而是有两个轮子的怪东西,因而给它取名为洋马。</h3> <h3>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外国人向光绪 皇帝进献了自行车,但是慈禧太后对于这种奇淫巧计非常反感,故而光绪皇</h3><div>帝碍于慈禧太后的淫威也就不敢造次。</div><div> 据传第一辆自行车是溥仪皇帝骑的, 为了方便骑自行车,溥仪下令将皇宫中很多地方的门槛全部砍掉。可见自行车的魅力,我始终热爱自行车也就理在其中了。</div> <h3>  我这一辈子真的与自行车很有缘,从小就偏爱这有轮子又简单,通过自己的力量,能带着你走的车子——自行车。记得我小时,大概也只有两三岁吧,姑爹,姑妈带我去望江楼座游船,。</h3> <h3>玩到下午在回家的路上姑爹要给我买个玩具,我们来到一家玩具店,店里存放着好多玩具,姑爹说:阿旦(我小时的回族名字),你看喜欢什么我给你买,要说一个三四岁的孩子,看到琳琅满目的玩具,应该是眼花缭乱,说不出想要什么了,但我的小脑袋想也没想,眼光直接就投射在三轮自行车上,而且毫不犹豫,高兴的说:我就要这个。</h3> <h3>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小三轮自行车,怕是这个店里价位最高的镇店宝物了,姑妈是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不能让姑爹破费太大,有失礼节。也可能考虑到安全问题,就对我说,阿旦,乖!人家这个车子不卖,但我听姑爹说就买这个,小孩子嘛,等他!姑妈却指着一大堆玩具对我说,阿旦,这些,这些都好耍啊,我当然信姑妈的,放弃了我想要的自行车,目光转向一把机关枪,这把枪有个摇把,只要一摇就会发出啪!啪!啪的的声音,拿到手里玩起来好高兴。买三轮自行车的事也就早已忘到九霄云外了。</h3> <h3>  我六七岁时随父亲到康定,父亲在康定电报局工作,电报局在北门,我们住在南门。那时的康定街道很窄,也不平,从北门到南门是缓缓的上坡。一年不知父亲从哪里弄来了半新旧的自行车车,现在回想起来可能是二八圈的吧,黄色轮胎,父亲骑着它上下班,有时把我放在自行车前杠,父亲骑着自行车在不大的康定城里兜风,那是真正的兜风啊,因为那时的康定没有见过仼何有轮子的车,牛马是唯一的运输工具,自行车在街上骑,两个轮子不倒,奇怪!路人无不投耒好奇的目光,把我们当杂技表演看。道路十分不平,坐在前杠仼其自行车颠簸,屁股再痛也不觉得恼火,人们好奇而羡慕的眼光使我感觉父亲好能干,我好骄傲。</h3> <h3>  大概在我十二岁时,康定城开了一家自行车出租店,虽说是自行车出租店但全部都是旧自行车,其中有一辆轮子最小,我们给这辆车取名为矮足夫,因为车矮最适合我骑,租车是要钱的,家里是没钱给我去租车玩的,有个比我大得多朋友,他有点零用钱,每次骑车要我陪他,他出钱给我租车,当然正合我意。有次他又约我,骑车到康定二道桥温泉,可能有六,七里路吧。其实那时我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车技不熟,而且车子也根本没有刹车装置,我居然高兴的答应陪他骑车,开始我俩还算顺利,我在前他在后,快到二道道桥时,突然前面黑压压的出了一群牦牛,都驮着东西,扬起一大片尘土,耒势汹汹,只听到吆牦牛的藏胞扬起鞭子大声吆喝,哦啊啊!牦牛个个披着长毛,尖尖的牛角,瞪着带血的大眼,争先恐后的往前冲,我的车没刹车,恰逢下坡地段,赶牛的藏胞也没有来帮我的意思,只看见他满脸的坏笑,我别无选择,硬着头皮仼其自行车车冲进牦牛群,心想怕这次要遭了,不是被牛踩死就是被尖尖的牛角戳死,完了!说时迟那时快已经冲进牦牛群中了。其实不然,什么事也没发生,牦牛见我闯入,都乖乖的向两边分开,让出一条路,我连皮毛都没伤一点,我在当中停着,牦牛群终于过完了,赶牛的藏胞笑着对我说:阿夏!嘎拉若!(问我那里去)此刻我知道了,藏胞不是不关心我,而是他们知道牦牛的温顺。</h3> <h3>80年代初,我从成都用五十元买了辆二手自行车(当时工资才四十五元)用火车装箱运回来,经海棠溪搭工交运回南泉,又用肩扛上十中,经过整修可以骑了,经常骑车出行,不过仙女洞这个坡得扛上扛下,有游客看见说:重庆这地方有特色,自行车骑人!当时南泉真的很难看见自行车。</h3><h3> 有次我骑车到鹿角场赶场,到一家茶铺喝茶,把车停在门口,不一会外面围一群人,都在看稀奇,有的说这就是洋马儿,有的说这就是足踏车,众说纷纭,那时真的好多人没看过自行车。后来在我的影响下,十中老师都想学自行车,当时南坪有个二手车市场,我在那里帮几个老师买了好几辆旧车,教他们骑,帮他们修,好多都学会了,每天下午操场上总有五六辆车围着转圈圈,后耒有些老师调到成都,因会骑自行车而得益,还说感谢我当年之举不然现在人老了,肯定不敢学了。但坚持下来的只有我一人。礼拜天我搭着娃儿骑介石,渔洞。远点的地方,骑过公平,南彭,附近的地方都走过了,也进过市中心。那时没有自行车修车店,都是自己修,有了一套修车工具,也修出了经验,自行车什么地方坏了都能修好。真是自行车当年在十中风光一时,记得十中有一青年老师还骑车到北京打个耒回,真的不简单!现在我老了回到老家,自行车骑远了不行,为保证膝关节的健康,我改用带锂电池的助力车,足轻轻带着就行了,经常骑二,三十公里,是我的生活方式,也是我健身秘诀吧,看耒自行车和我永远在路上。</h3><div> </div><h3><br></h3> <h3>现在用的自行车又有所改进,年龄不同了健身也要量力而行,体力差了自行车也要适应身体状况啊</h3> <h3>这是我现在骑行的自行车。特点是半趟卧的,带助力。前轮小后轮大宽座垫,超长有利半趟骑行</h3> <h3>手把配置有:绿色是防盗器,停车设置好密码,稍微动一下车,就不断呜响,只有解码,才停止。黑色的是光敏车灯,当光线暗了会自动开大灯,灯有三款模式,大灯,雾灯,闪烁。光线好了就自动熄灭。过洞子特灵,左边是转钤,当然是给别人看的表明我这还是自行车哈,最右边是指南针,配上耳机GPS导航,出行不怕找不到路?</h3> <h3>座登是双防震,有防震棒和座登双吊璜</h3><h3>不怕路况差。</h3> <h3>后轮有个250W的电机和八速飛轮,配合电机速度踏车,省力轻松!</h3> <h3>自行车是我的最爱因为它可伴你同行,又能带给你健康,其乐无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