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昌孟戏

胡 杨 月 影

<h3>广昌孟戏是一种以孟姜女哭长城为题材的戏曲,流行于江西省广昌县甘竹镇,俗称为“孟戏”,约起源于明初,至今已传承演出五百余年。“孟戏”用高腔演唱,其唱腔是明代四大声腔之首的“海盐腔”遗响。甘竹赤溪村曾家全套南戏本《孟姜女送寒衣》被认为元代已失传的古南戏本,唱腔以古南曲为主,与曾巩次子曾综的后裔曾紫华的一段神话奇遇有关。曾氏族谱记载,广昌甘竹曾姓是南丰北宋大文学家曾巩的嫡系后裔。曾巩次子曾综的后裔曾永宣于元末明初由南丰查溪迁徙到广昌甘竹,而曾永宣之孙曾紫华,正是《孟戏》剧本的拾得者。《孟姜女送寒衣》属两夜连台本,全剧共64场,需9个小时演完,一个晚上演一本。剧中孟姜女富于反抗精神,哭倒长城,为保贞节而投河自尽,同时对于封建朝廷进行了有力抨击。据史料考证,赤溪孟戏形成于明正统年间(1436-1449),是最早的《广昌孟戏》。明代南戏有弋阳、昆山、余姚、海盐四大腔,经考证,赤溪孟戏唱腔多有古南曲,比弋阳腔更古老,后吸收了一些海盐腔的成分,被誉为我国古老剧种的“活化石”。孟戏在农历正月只在本姓祠堂内上演一次,以祭祖敬神,不去外村演,也不进行商业演出。为确保孟戏演出队伍后继有人,2004年初,甘竹赤溪孟戏剧团的老艺人在艰难的处境中成立了“孟戏少儿艺术班”,23名村中少年在老艺人们手把手的传教下,如今已能成功演出《孟姜女送寒衣》全本。</h3> <h3>曾紫华于明正统间拾得戏箱后,即在甘竹舍溪演出《孟姜女送寒衣》。传至曾紫华长子圣洙之后,开始实行分班演出。曾圣洙名以清,字先轩,生于明正统十二年卒于明成化二十三年(447-1487年),享年四十岁。由于曾姓家的发达兴旺,曾以清率其子女,由舍溪搬迁到盱河东岸的赤溪居住。曾以清谢世后,按照当的习俗,其后裔为他修了一座祠堂,名[曾以清公祠]。从曾家族谱中我们可以查阅到,祠堂内建有“三元将军”的神台和演出用的戏台。从此赤溪曾家就在祠堂内酬神祭祖,演出孟戏。几百年来从未间断过。清同治五年(1866年)重修赤溪戏台时镌刻有一块木匾,匾文中述及有曾家孟戏的由来。可惜的是,这座具有丰厚文化历史底蕴的祠堂在“文化大革命”中期被拆毁,其砖木搬到镇所在地甘竹建了镇礼堂。曾以清公祠原址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被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上图为赤溪重建的曾文定公祠。</h3> <h3>作者简介:叶志华(网名:方圆),江西省广昌县盱江镇人。自由电脑平面设计师、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江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江西省生态摄影研究会会员、抚州市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广昌县生态摄影研究会会长、广昌县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广昌县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摄影作品获国际、国内各种奖项100多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