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在民间🌻🌹剪纸非遗传承人马淑珍老师和她的作品

遥远

<h3>在内蒙古包头市稀土高新区滨河大厦广场前,一座直径达5.3米的红色剪纸艺术雕塑巍然伫立。这座雕塑中间的剪纸《屯》是来自内蒙古的著名剪纸艺术家马淑珍的作品。剪纸雕塑下方写有“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战友赠”几个大字,更是赋予了这座雕塑不一般的意义。</h3><h3><br></h3> <h3>“40多年的光阴箭一样飞逝,尽管我们绝大多数人已经离开包头,但这些兵团人对包头的眷念一直都在。”马老师经常说</h3> <h3>  随着年纪渐长,马老师越来越怀念在包头生产建设兵团奋斗的日子。2009年是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成立40周年,马老师决定将毛主席发出的号召“屯垦戍边”四个字创作成剪纸作品。她翻阅大量文献图片资料,精心策划,仔细构思,考虑图案疏密程度与剪纸符号如何结合等等细节后,用两周时间画出了创作草图,然后选用最大尺寸的不干胶纸,采取刀刻的方式完成了这一组大型作品,用时两个多月。《屯垦戍边》四幅一套的剪纸作品在万水泉镇农垦兵团文化展厅展出后,观众对这幅大型剪纸作品赞叹不已,当即被万水泉镇收藏,而《屯》正是其中的一幅。剪纸《屯》2016年被包头市稀土高新区制作成了直径5.3米的大型剪纸雕塑,矗立在高新区滨河大厦广场上。<br></h3> <h3>  马老师自幼喜欢画画,没有纸就用黑胶泥捏人、捏猫狗,小时候父母以加工中式服装为生,在旗袍上刺绣,先描画花样再剪下来贴在布上,依样用丝线细密的缝绣。这些充满民族民间特色的技艺耳濡目染,为日后从事民间剪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那代人一样,马老师也经历了上山下乡,回城下岗等等生活的磨砺,直到50多岁才真正开始自己喜爱的民间剪纸艺术。她先后求教于呼和浩特书画院燕亮和内蒙古剪纸学会会长段建珺,平时只要没事就在家里构思、创作,天赋加上勤奋,慢慢地,她创作出了一幅幅让自己满意、别人夸赞的剪纸作品。<br></h3><div><br></div><h3> </h3> <h3>“一把剪刀、一张红纸,见啥剪啥,有故事、有小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006年,她的剪纸作品《草原童真图》获得了“第二届国际剪纸艺术展”优秀奖,2007年《出牧》荣获“第三届国际剪纸艺术展”金奖,2009年《春光草原》又一次荣获“第五届国际剪纸艺术展”金奖。频频获奖的原因,就是马老师的作品精美俏丽,内容贴近生活、大家喜闻乐见。比如,《春光草原》讲述的就是牧民的身边事。一幅作品3个故事,“牧羊姑娘”描述了年轻的姑娘牵着马儿,手握长鞭放着羊群,羊儿在河边悠闲地吃草、饮水,一幅人与自然的和谐景象;“医疗队深入牧区毡房”,表现了医疗队员在蒙古包为孩子们体检的场景,此时电视上还播放着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蒙古包内一片祥和的氛围;“乳香飘”描绘了妇女们忙着挤奶,牧民为建设美好家乡劳作的繁忙场景。</h3><h3> 马老师认为中国剪纸根植于民间大众,它能从农村的土炕上、窑洞里走出来,登上现代艺术的大雅之堂,就是因为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剪纸内容不仅要接地气,反映生活的方方面面,还要将现代社会积极向上、正能量的精神抒发出来。在图案设计上由于受到工具和材料限制,处理形象时既要抓住物象特征,又得做到线条连接自然。因此,就不能完全采取自然主义的写实手法,而是抓住形象的主要部分,大胆取舍,使主体一目了然。形体要突出,物象姿态要夸张,动作要大,姿势要优美,就像舞台上的亮相动作一样,富有节奏感。</h3> <h3>驯鹿人,以下这几幅都是大幅的创作作品</h3> <h3>胡汉和亲</h3> <h3>男儿三艺</h3> <h3>捣酸奶的女孩👧</h3> <h3>祭敖包</h3> <h3>直径近70厘米的大团花,瑞犬迎春</h3> <h3>立体剪纸</h3> <h3>套色剪纸</h3> <h3>大篇幅报道马老师的报刊</h3> <h3>马老师不仅剪纸剪的超一流水平,山水画也画的风生水起</h3> <h3>笔会现场完成的小品</h3> <h3>精美的小团花</h3> <h3>如今,从民间大众走出来的剪纸,逐渐又回到民间大众以及校园进入课堂,让更多的人通过一剪一刀地刻画,了解中国传统剪纸文化内涵的醇厚,感悟剪纸这镂空艺术的美。2006年,剪纸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宏观上开创了剪纸艺术的广阔天地,传承方式也从家族传承走向更加开放式的传承和发扬。马老师一直在这条传承的路上通过自己顽强的努力,不断坚持着。<br></h3> <h3>教案之一</h3> <h3>参加各种教学活动和艺术交流活动</h3> <h3>练好基本功,留意感兴趣的东西,通过剪纸语言加在作品里,让创作的每一幅剪纸都充满生命力!<br></h3> <h3>亲眼看着马老师冒剪五福捧寿</h3> <h3>教案二</h3> <h3>装裱师傅家发现的……</h3><h3>马老师十年以前的作品</h3> <h3>再看几幅精美的团花</h3> <h3>生肖</h3> <h3>这两幅是为内蒙古自治区七十年大庆创作的四尺整张大福作品!</h3><h3><br></h3> <h3>民间社火</h3> <h3>幸福安康</h3> <h3>草原一家亲</h3> <h3>孜孜不倦</h3> <h3>载誉而归</h3> <h3>初识马老师是在自治区直属机关老干部书画协会的列会上,时任秘书长的马老师正在主持会议,条理清晰的布置工作,温柔幽默的语言和满面笑容,给我留下深刻印象。</h3><h3>年近七旬的马老师身兼数职:</h3><h3>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艺委会会员;</h3><h3>内蒙古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h3><h3>内蒙古美术家协会会员;</h3><h3>内蒙古剪纸学会理事;</h3><h3>内蒙古老年书画协会直属老干部分会常务副会长;</h3><h3>内蒙古直属机关老干部书画协会秘书长;</h3><h3>内蒙古女子书画院副院长等等。</h3><h3><br></h3> <h3>经常和马老师一起参加活动,逐渐熟悉起来,马老师不仅开朗热情,善解人意,而且是一个非常聪慧敏捷勤奋刻苦的人,不平凡的经历励练了马老师的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积极向上的精神,身兼数职的马老师经常奔波在工作教学的路途上,超强的工作能力、极负感染力的语言也总是带给大家欢快的笑,更多的是赞许和敬佩!</h3> <h3>在马老师的剪纸班学习剪纸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马老师将自己多年剪纸的技艺、经验、体会不遗余力毫无保留的教授给这些非常喜欢这项民间艺术学员们,教学效果显著。短时间的学习,学员们就可以利用最基础的剪纸语言剪出相当水平的剪纸作品了。</h3><h3>学习了剪纸,更能体会到剪纸的不易,特别是创作大型的剪纸作品不仅需要超强的技艺,还需要丰富的想象力,观察力,相关的各种知识,体力耐力等等缺一不可!</h3> <h3>本期学员课上完成的作业,年纪最长学员81岁,最年轻学员25岁。</h3> <h3>年龄最大的学员及她的课堂作品!</h3> <h3><br></h3><h3>年龄最小学员的作品</h3> <h3>学习时间很短就能剪出技巧性很强,很精细的作品!看看这只猫头鹰,全部用剪刀剪的真细……</h3><h3>年轻就是资本,后来者肯定居上!</h3> <h3>学员作品</h3> <h3>学员作品</h3> <h3>走进幼儿园,为孩子们介绍传统文化,现场展示剪纸技术</h3> <h3>艺术是相通的,任何美的东西,都能带给人愉悦和享受,精致漂亮有许多文化内涵的剪纸也一样。让大众特别是孩子们了解传统剪纸基本元素,对继承传承传统中华文化很有意义,马老师做到了这一点😊 !</h3><h3>这就是我敬佩的缘由,更是我们的榜样!本篇资料虽然收集时间长达半年多,展示的剪纸作品也仅仅是马老师众多优秀作品的一小部分,文字资料参考了一些相关报道,更多的是我自己的亲身感受和学习体会,在此祝愿马老师的事业越做越强,身体安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