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

月白

<h1><font color="#010101"> 岁月有痕 真情无限<br> 写在父亲逝世二十周年</font></h1><div><font color="#010101"> 杨旭红</font></div><div><font color="#010101"> (2018年古历正月18日)</font></div><div><font color="#010101"><br></font></div><div><font color="#010101"> 到今天为止,父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20年了。岁月的流逝并没有冲淡我们儿女们对父亲那深深的记忆和怀念之情,相反,随着我们一个个历经了更多的事情,一个个步入老年后,内心对父亲的感念之情越发浓重,感知、认知、敬重程度越发增强。父亲的音容笑貌不时地浮现在眼前;父亲的精神风貌就像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儿女们的心中;父亲的思想、品格、情操就像一座灯塔,总是不停地昭示着儿女们人生的道路。</font></div>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虽 苦 犹 荣</span></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苦与乐是相伴而生的,苦尽才能甘来”。这句话父亲常用来教育我们子女。父亲小的时候吃过不少苦。听父亲经常讲,他的童年是在饥寒交迫中度过的。父亲一家有兄弟姐妹7人,可是到父亲懂事的时候就只剩下子妹5人了。除大伯外,有两个伯伯在饥饿和疾病中很小就夭折了。迫于生活压力,爷爷把年仅9岁的小姑卖给了家境好一些的一个徐姓人家。作为小贩家庭出生的父亲,童年时就跟着太祖父走乡串户跑些小买卖,但还是饥一顿,饱一顿,全家在死亡线上挣扎。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就够艰难了,有时甚至还会遭受飞来横祸。三十年代中期的一天,国民党进村抓兵,为了躲兵,家里唯一的壮劳力、十几岁的大伯闻风出逃。临行前,给父亲放了3块银元,叫照顾好体弱多病的太爷爷和祖父母双亲。此后一别就是天各一方。几年后传闻说,大伯没能躲过那次抓兵,乡里一起被抓去当兵的人说曾见过大伯。但究竟落于何方,至今杳无音信。大伯出走之后,奶奶韩莲子念子心切,病情加重,很快也离开了人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饥寒交迫、生离死别的生活环境从小就给父亲幼小的心灵种下了爱恨情仇的种子,加上受宁县太昌王孝锡早期播撒革命火种的影响,庆阳红色政权的建立,投身革命便成为改变命运、谋求人生出路的不二选择。于是不到16岁的父亲在古历1938年腊月便离家参加了革命。父亲说:“投身革命的大本营后,自己的生活才有了色彩,人生才有了真正的意义”。父亲虽然没在学堂念过书,但从小跟着在当地识文断字方面小有名气的太爷爷学了很多文化知识,所以能写会算。参加革命时间不长,就被安排在陇东办事处抗日救亡工厂、联合工厂当保管股长、会计员等。抗日战争胜利后,又调陇东专署卫生所、信义商店任会计。由于父亲勤奋敬业,成绩突出,1947年又调陇东专署一科(民政科)任科员。1948年8月,作为陇东第一支常备支前担架大队大队长的父亲,带领环县、曲子、华池三县近千余人的队伍,历时7个多月,冒着枪林弹雨,前仆后继,先后参加了荔北、王庄、永丰等战役。完成任务后,全队荣获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锦旗12面,枪支50多挺支,本人获一支驳壳枪奖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就这样,父亲在解放前的那段岁月里,既经受了生活的磨难,又踏出了理想人生的第一步。按父亲他自己的话来说,叫虽苦犹荣。</span></p>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鱼 水 深 情</span></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父亲作为一名抗战时期参加革命、享受地师级待遇、荣获中央军委颁发独立功勋荣誉证章的老革命,功高而不自傲,权重而不谋私,始终保持了同普通百姓鱼水般的深情。父亲1975年就离休了,当时全省军队第一批离休干部包括父亲就两人。按当时离休政策,父亲可以在全国范围选休息的地方,但父亲一没有选择生活富庶、自然条件好的地方,二没有选择进军队干休所,而是选择了生他、养他、戎马倥偬近20年的庆阳这片热土。按父亲自己的话来说:“我落叶归根、告老还乡的目的就是依恋家乡的父老乡亲和这里的山山水水”。父亲平时总是喜欢跟普通群众拉家常,谈事情。农忙季节,田野里,麦场上,总能看到父亲与农民们一起挥汗如雨劳动、说学逗笑的场景。1991年,因房屋拆迁征用,父亲把城区的家搬到了西峰城郊的农村落户。当时左邻右舍都没有通水通电,一看我们家水电全通,纷纷来商量从我们家给他们也接上水电。我看到后十分的不情愿,担心影响家里电压和水压。但父亲却尽量给前面来的几户都答应接上了。事后每每遇到水电压不足的情况时,我都想嘟囔几句。但一看到父亲与左邻右舍那和谐温暖、其乐融融的开心场面,话到嘴边又都收回去了。由于父亲的言谈举止没有一点老首长的架子,感人的事情做的又多,这样在广大群众中落下了非常好的口碑。1994年我去供电所给家里报装新电表,负责办理登记的人说要等一星期才能派班安装。可他们登记中得知,父亲是那位没有架子、在我们家居住的附近施工时还经常给他们送茶水的德高望重的老革命后,二话没说,立即就派班了。</span></p>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懂 得 感 恩</span></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父亲经常告诫我们,人要懂得感恩。父亲所讲的感恩其实寓意很深。他用行动诠释了“感恩”二字更宽泛、更深厚的含义。1994年10月的一天,离休后的父亲从甘肃日报上看到一则报道:华池县一对12岁和7岁的李亚琼姐弟遭遇了不幸。父母双亡后,俩孩子只得随姥姥一起生活。但不到一年姥姥也去世了。俩孩子沦为了孤儿。失学不说,连基本的生活都没了着落。看到报道后,父亲很焦急,很快通过甘肃日报社联系到了俩孩子的叔父,并通过庆阳军分区政治部和庆阳行署民政处办理好了有关捐助钱款的事宜。第三天,年已古稀的父亲还乘车亲自去了华池,当着俩孩子的面把1000元交给了她们的叔父(上世纪90年代初的1000元相当于现在的多少?相信过来的人心中都有数。作者注)。还嘱咐说一定不能叫孩子失学,生活有什么困难请随时告知来接济。父亲回来后,我问父亲:非亲非故为什么要接济俩孩子?父亲说:战争年代,华池人民支援了革命,我对华池人民有很深的感情。我带领的支前队伍中有几个华池战友就在自己身边被炮弹炸死了。我们要懂得感恩啊!由此我认识到,父亲所说的感恩并不局限于人际交往中你来我往特定对象的感情回报,而是范围很广的知恩感恩。正因为父亲有着如此的胸襟,所以,父亲很是乐善好施。西峰东湖公园建设初期资金紧张,父亲一次就捐赠了1200元;肖金镇遭暴雨洪水灾害,父亲立即捐了1000元;家乡早胜大庄学校设备简陋,父亲亲自送去了1000元捐款;......。每次组织上要求给困难群众捐款,父亲总是庆阳军分区(离休后供养单位)捐款额最高的。再拿平时买菜这样的小事来说,父亲从来不搞价。特别是遇到年老、年幼的菜农卖菜,父亲绝对不让找零钱。由于父亲心系百姓,又热心公益事业,甘肃日报、甘肃人民广播电台、陇东报等多家媒体都先后报道过父亲的先进事迹。</span></p> <h5><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父亲为向李亚琼姐弟捐助钱款写给庆阳军分区政治部、庆阳行署民政处的书信打印件▽</span></h5><p><br></p> <h5><font color="#ff8a00">庆阳军分区投稿、甘肃人民广播电台播送的父亲捐助李亚琼姐弟的广播稿▽</font></h5>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艰 苦 朴 素</span></h1><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俭以养德、静以养心”是父亲一生奉行的至理名言;陈毅元帅“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的诗句也是父亲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些不了解父亲的人都以为,父亲是高干,薪水一定很高,捐资捐款、出手大方就能说明。其实父亲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很低调,非常朴素。一辆上世纪50年代购买的自行车父亲骑了一辈子;家中院子里铺的地砖是父亲半块半块捡回来铺上的;院里的花园围墙是父亲亲手砌成的;门前排水沟的水泥压管是父亲和我一起从拆迁单位里捡回的一根废弃管子。父亲去世时,家中除了一些藏药和一台电视机比较值钱外,再无什么贵重的物品。父亲刚去世那会,一些熟人见我就说,你父亲平时那么简朴,一定给你们子女留下了不少的钱款。我也不加掩饰地实话实说:除了给我母亲和我们子女留了一套房产外,只留了一张25000多元的银行存单。</span></p>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精 神 食 粮</span></h1><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父亲几十年如一日的一大爱好就是读书看报。几十年不离不弃、走到哪带到哪的就是一个书箱和一个书柜,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几乎应有尽有。要说父亲还留下了什么遗产,我认为这就是最大的遗产。除此而外,甘肃日报、参考消息、陇东报和长寿杂志也是父亲离休后每年必订必阅的报刊。不少人说父亲谈话论事喜欢引经据典,感叹他出口就是名人名言,听起来让人感到既形象又生动。其实,这和父亲多年来养成的良好读书习惯有关系。父亲读书看报一是喜欢在书籍上做批注,二是喜欢做读书笔记和资料剪贴。父亲书案的玻璃板下很少压什么照片,压满的近乎都是父亲剪裁的报刊资料和手抄的警言名句。在父亲上年纪戴老花镜看书都不行的情况下,他就拿放大镜在看书看报。父亲去世的当天,枕头边还放着那个放大镜。父亲吃饭习惯粗茶淡饭,但精神食粮从不含糊。</span></p><p><br></p><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溘 然 长 逝</span></h1><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1998年春节刚过的正月十八这天凌晨,父亲在睡眠中溘然长逝。走得悄然无声。一句交代的话也没说便撒手人寰,一去不返。留给我们儿女们的只能是难以接受的事实、难以了却的心愿、无尽的悔恨和永久的思念!举丧期间,除了组织上前来慰问、一些亲戚友人前来奔丧而外,更多的是附近闻听噩耗后自发赶来吊唁的普通群众。我们家所在的自然村的一些村民们连夜就开始帮我们赶制孝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那天,殡仪馆吊唁大厅布满了各层级、社会各界送来的花圈和挽幛。四邻八方、特别是家乡的亲戚故交长途奔波近百公里也都赶来参加了吊唁仪式。仪式举行后,庆阳军分区立即向各县区武装部发出通知,在全市范围开展了向父亲学习的活动。陇东报也在头版报道了庆阳军分区开展的这一活动。</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回顾父亲生前的许多往事,总是让人心潮难以平静。父亲很普通,但也很高大;父亲很平凡,但也很超凡。父亲的点点滴滴虽不能感天动地,但在我们儿女们的心目中,他永远与江河同在,与日月同辉!!!敬爱的父亲:儿女们永远怀念您!</span></p> <h3>解放战争时期的父亲▽</h3> <h3>解放战争时期的父亲▽</h3> <h3>1949年父母亲在宁县合影▽</h3> <h3>《庆阳人民与解放战争》中记载了父亲带领陇东支前担架大队完成几个重大战役支前任务的英雄事迹▽</h3> <h3>支前事迹1页▽</h3> <h3>支前事迹2页▽</h3> <h3>支前事迹3页▽</h3> <h3>支前事迹4页▽</h3> <h3>支前事迹5页▽</h3> <h3>支前事迹6页▽</h3> <h3>党史资料中记载的父亲带领曲子担架大队支前事迹1页▽</h3> <h3>党史资料中记载的父亲带领曲子担架大队支前事迹2页▽</h3> <h3>解放初期父母亲和大哥的合影▽</h3> <h3>五十年代末父亲与战友北京合影▽</h3> <h3>1960年父亲在武威炮校俱乐部门前参与合影▽</h3> <h3>父亲前排右二▽</h3> <h3>父亲二排左起第四人▽</h3> <h3>父亲前排中间▽</h3> <h3>父亲左起第一人▽</h3> <h3>武威炮校工作时的父亲▽</h3> <h3>1965年时的父亲▽</h3> <h3>1965年时的父亲▽</h3> <h3>1965年时的父母亲▽</h3> <h3>1969年时的父母亲▽</h3> <h3>1970年父亲在甘南草原留影▽</h3> <h3>父亲1973年春天兰州照▽</h3> <h3>父亲与我们兄弟三人1973年春天兰州合影▽</h3> <h3>1975年父亲在甘南军分区家门口看报纸▽</h3> <h3>摄于1977年甘南家中▽</h3> <h3>离休后,父亲经常忙于家中院子里的花草树木▽</h3> <h3>1981年时父母亲在家生活照▽</h3> <h3>1982年父亲在家中留影▽</h3> <h3>父亲和妹妹惠玲家中合照▽</h3> <h3>1986年全家合影照▽</h3> <h3>1992年院里小栖▽</h3> <h3>离休后的生活照</h3> <h3>1992年春节过年照▽</h3> <h3>1993年夏天,父亲带全家人到自己曾生活战斗过的华池县故地重游。这是全家人参观抗大七分校▽</h3> <h3>父亲在抗大七分校留影▽</h3> <h3>父亲在自家院里留影▽</h3> <h3>1995年1月父亲在西峰巴家咀水库边留影▽</h3> <h3>1996年父母亲在自家院外的雪地里留影▽</h3> <h3>父亲在家中留影▽</h3> <h3>孙子女们正在看风趣幽默的爷爷给大家变魔术(拍照于1991年)▽</h3> <h3>指法练会了吗?▽</h3> <h3>父亲1988年春天在西峰小崆峒留影▽</h3> <h3>1993年夏天,父亲用树叶兜起露水来喝。父亲说:这是他们战争年代行军时经常用的喝水方法▽</h3> <h3>1993年时,父亲的脸上已布满了沧桑▽</h3> <h3>1997年春天,父母亲在家中院里合影。这也是父母亲最后的一张合影▽</h3> <h3>不同时期全家合影照▽</h3> <h3>不同时期父母亲合照▽</h3> <h3>父亲和家人们在一起▽</h3> <h3>父亲和亲戚们在一起▽</h3> <h3>父亲曾经佩戴过的解放西北纪念章▽</h3> <h3>父亲戴过的军衔肩章▽</h3> <h3>父亲曾经戴过的帽徽、领章▽</h3> <h3>父亲用过的记事本▽</h3> <h3>父亲戴过的老花镜▽</h3> <h3>父亲部分任命书▽</h3> <h3>中央军委颁发给父亲的独立功勋荣誉证章▽</h3> <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h1><font color="#010101"> 父亲生平简历</font></h1><div><font color="#010101">&nbsp;</font></div><div><font color="#010101"> 杨枝桂:(曾用名杨志贵),生于1923年9月24日(古历八月十四日)。宁县早胜人。1939年2月15日(古历1938年腊月二十七日)参加革命。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在陇东办事处抗日救亡工厂、联合工厂当工人、保管股长、会计员等。抗日战争胜利后,调陇东专署卫生所、信义商店任会计,后又调陇东专署一科任科员。1948年8月,以大队长身份带领环县、曲子、华池三县近千余人组成的陇东支前常备担架大队,历时7个多月,先后参加了荔北、王庄、永丰等战役。完成任务后,全队荣获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锦旗12面,枪支50多挺支,本人获一支驳壳枪奖励。1949年2月,调宁县工委做地下工作(并根据甘工委书记孙作斌指定参加宁工委委员会议),活动地区是陕西的旬邑、马栏、职田镇和正宁的宫河、周家、宁县的中村、早胜一带。西北胜利解放后,7月调宁县人民政府任政务秘书,后又调任县委秘书。1951年6月任地委干校干训班班主任。11月调任庆阳军分区党委秘书、后勤科长。1954年调省军区后勤部任军需科副科长。1955年省军区撤销改为武威步校,任该校物保部军需科长,并被授予大尉军衔。此后,任武威炮校营房管理科科长,武威军分区后勤处副处长、处长。1963年被国防部授予正团级中校军衔。1965年任甘肃省军区军需处处长。1969年任甘南军分区后勤部部长。1975年4月离休,职至副师级。1988年8月1日,中央军委颁发独立勋章一枚。1998年2月14日去世。</font></div><div><font color="#010101"> </font></div> <h1>本文作者▽</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