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岁月更替,冬去春来,春江水暖,百草回芽。在人们的迎新辞旧声中,迎来了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日——春节,家家喜气洋洋、户户迎春纳福。然而,我却已没有往昔那份期盼与兴奋、也找不到那份美好憧憬与快乐。曾几何时,过年,已经淡化到只是一个节日的标志,巳经幻化成对过去岁月的一种神往、一种追忆。过年的味道随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而改变着她的色、香、味。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色彩,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快乐,不同的味道。</h3> <h3> </h3><h3> 小时候,像同龄的孩子们一样,喜欢过年。临近年根就开始天天盼着过年。新衣新鞋,压岁钱,各种好吃的好玩的,无不诱惑着我们。于是,数着指头,踮起脚尖,盼望过年。其实,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即便是过年,家里能够买得起的年货和零食也是有限的,我们家兄弟姐妹又多我妈只能数着个数的给我们分食。分到几个糖果我们常常是揣在兜里舍不得吃,直到捂热了捂化了。压岁钱也不多,大姐二姐每人五角钱,哥哥二角钱,我和妹妹每人一角钱。我也不懂得钱的价值,只要有压岁钱就开心。也许正是因为穷,只有过年才能享受到的那些新衣服、糖果才显得弥足珍贵;也许正是因为兄弟姐妹多,得压岁钱的快乐才那么心心念念;也许正是那时候简单纯朴的生活,年味才处处洋溢着童趣和快乐。</h3><h3> </h3><h3> </h3><h3> 记忆中儿时的过年里有一件最开心的事,就是跟着爸妈参加新春茶话会。记得那些年每到大年初一爸妈就分工,妈妈带着妹妹,爸爸带着我去各自的单位开茶话会。茶话会上最吸引眼球的是那堆满了一桌子的各色糖果,饼干和点心。我可以放开量来吃,拼了命的往口袋里面塞。茶话会结束后每人还可以抱一小纸袋糖果、瓜子、花生带回家。每次抱着糖果袋,坐着爸爸的自行车回家,享受着院子里小朋友们羡慕的目光时,我都倍感幸福。童年的年味如同这嚼在口里的怡糖,甜香绵长!</h3> <p class="ql-block"> 68年我们一家下放到赣西北的农村,年味比在城里要愈发浓厚。腊月二十四的小年开始一直闹腾到元宵节才慢慢的淡下来,村民们这才开始春耕的忙碌。岁月就这样在四季轮回中,经历冬,走过春,一年又一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每年的腊月二十四小年后,浓郁的年味便飘荡在这山村的上空。家家户开始要做麻糖(冻米糖)炸红薯片、打糍粑。村里老俵们会端着自家做的麻糖和薯片相互赠送品赏。孩子们这家跑到那家,凑热闹,吃麻糖,打打闹闹,满脸露着不曾掩饰的纯真与欢乐。大人们嘴里相互夸奖着对方手艺,心里却较着劲,来年要做得最好。生产队还要杀猪宰牛,全村人聚在一起分肉、煮牛下水吃,热热闹闹。辛苦了一年的人们,尽情地享受着丰收的喜悦,村里洋溢着一派新年的喜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临近过年,老俵们还会上山去挖枯树蔸架在堂屋中央,劈上好一大堆柴禾,到了除夕夜,家家都点上篝火守更待岁。半夜里村民们会敲着锣鼓,"咚嘣咚嘣锵"地挨家挨户满村转,锣鼓敲到谁家谁家都会开门迎接,递烟、发麻糖。村民们用锣鼓声驱赶"年"兽,祈求平安。我们一家人也围坐一圈,我们往篝火堆里扔进几个红薯或芋头,一边吃着烤红薯一边听着爸妈讲故事,那些引人入胜的故事常常让我们感动。我特别喜欢安安静静地坐在篝火旁看书的感觉,宁静又温馨。书上那些优美的文字仿佛有着神奇的魔力,将我带入那缤纷多彩的世界,带进那些令人着迷的故事。整个春节里我们就是这样忘乎所以地、无忧无虑地享受着这份快乐与幸福,迎接春天的到来。农村的年味是原生态的,如翡翠般纯净美好!</p> <h3>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家每年过年,玩起了一种测成语的游戏。我们取一本成语字典,心里默想着自己的愿望,报上第几页第几条成语,翻开字典找到这条成语,然后通过成语解释来预测来年的运气。当选上的是一条可心的成语时便满心欢喜高高兴兴,选上一条搞笑的成语便相互取笑开开心心,选上条不喜欢的成语便会大声嚷着说:"不算数,不算数,再来一次"。其实游戏只是游戏谁也没有认真过,图的是一份开心,一份温馨,一份亲情,这游戏也给我们家的新年增添了甜美的味道。是的,这个时候的年味是甜美的!</h3><h3><br></h3><h3> 那年春节,吃过年夜饭,我们一家又围在火炉旁玩起了测成语游戏。我在心里祈祷着测得一个好成语,我选了一个吉祥的数字"99页,第一条"打开字典一条异常刺眼的成语映入我的眼帘"魂飞魄散"我一惊,心里隐约有一种不祥的感觉,我怏怏不乐地将字典递给了妹妹。她报道"200页,第一条"打开字典一看"失魂落魄"我们全都大惊失色,游戏立即停止。谁也没有说话,也没有嚷着重测。原本只是娱乐的游戏却莫名地让我觉得很沮丧,不祥的预感愈发的强烈。因为是除夕夜,是人们祈福的日子,我们都不愿意多想,更不想妄加猜测。令我们万万没想到,那二条成语竟一语成谶,这年的12月21日我爸突然离开了我们,他走得那么的猝不及防、那么的死不瞑目,成了我们一家刻骨铭心的痛。从此,这测成语的游戏我们再也没有玩过。那个过年的味道留在脑海里的记忆是苦涩的。</h3> <h3> 改革开放以后,过年的气氛似乎一年比一年浓,许多以前不讲究的东西又重新拾起,甚至演绎得更加精彩纷呈。人们贴春联、挂灯笼,剪窗花,挂吉祥物,新春气息也就随之弥漫开来。放鞭炮也讲究了许多,吃年夜饭前要放鞭炮,零点的钟声响起时要准时放鞭炮,初一还要放开门炮。这阵阵鞭炮声传递着新年的祝福,传递着吉祥吉利,传递着欢天喜地。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燃放烟花也多了起来。有一年,我在成都陪儿子过年,令我吃惊的是,高新开发区几乎家家户户都要放烟花,我们站在阳台上犹如站在观景台上,整个高新区的天空随着烟花的绽放而光彩夺目、火树银花、极其壮观。那朵朵烟花仿佛寄托着美丽的希望、仿佛寄托着对未来的期待、仿佛寄托着对亲人的祝福、仿佛寄托着爱的光芒。过年的味道是绚丽多彩的!</h3> <h3> 成家之后,我先生家也是个大家庭,每到除夕全家人都会聚在一起过年。婆婆和姑子早早置办好年货,准备好鸡鸭肉鱼。三十晚上我们妯娌在一旁帮忙,大家边聊天边做事忙得不亦乐乎。他们父子兄弟祖孙三代在一起或喝茶、或聊天、或下𣗍,或嬉戏打闹,一家老少共叙天伦。过年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这些年经济条件好了,大家年纪也老了,到饭馆订上一桌年夜饭,倒是减少了许多劳累。但是,同样是一家人相聚,同样是推杯换盏,同样是相互祝福共度佳节,却觉得年味淡了,少了那份过年韵味。</h3><h3><br /></h3><h3> 每年寒假一放,我就要开始张罗着打扫卫生,彻底清除家里的尘埃污垢,尽量做到窗明几净,焕然一新。这几年临近年根,花市必定要去逛一逛,要去挑些水仙、风信子、剑兰之类的花卉,摆在茶几案桌上,让干净整洁的家里氤氲着春的气息。过年的味道是香气弥漫的!</h3><h3><br /></h3><h3> 儿子小时候,每到过年我都会买上许多儿子爱吃的零食,除夕夜,泡上一壶茶,我们仨围坐在沙发上一边喝着茶,一边吃着零食,一边观看着春晚。儿子在膝前跑来跳去地玩耍,其乐融融。春节里带着儿子去拜年、领着儿子去公园玩耍、陪着儿子放烟花,好不愜意。过年的味道是温馨的!这些年儿子出了国,很少在家过年。我与先生坐在电视机前,仍然品着香茗,看着春晚,却多了一份清静。过年的味道又是宁静致远的。</h3> <h3> 刚刚搬到社科院宿舍时,大年初一一大早就要起床,我先生便会与楼上楼下的邻居相约着团拜,同事们一个单元一个单元,一层楼一层楼的相互拱手作揖,诚心祝福,参与团拜的人越来越多,队伍也越来越壮大,热热闹闹,传递着同事间的友谊与美好祝愿。有许多年我先生还会与同学相约,骑着自行车去给老师拜年,带去一份感恩和问候。那些年过年的味道是热闹又温暖的!</h3><h3><br /></h3><h3> 后来有了手机,人们通过电话拜年,再后来发短信拜年,团拜也就逐渐淡出。这种新颖的拜年方式深深吸引了人们,特别是写了一个好段子分享时。有几年三十晚上我和先生都是边看春晚边发短信,乐此不疲。热情过后,却发现过年的味道已经淡了许多,人们开始惊呼拒绝群发短信。</h3><h3><br /></h3><h3> 这些年,拜年的方式从电话、到短信,再到近几年的微信,祝福语越来越花样翻新,或别致新颖,或温情款款,或有趣生动。但是总感觉这些群发的祝福多了些敷衍和应付,少了那份真挚的祝福。过年的味道似乎是淡漠和疏离的。在如今高速发达的信息时代,互联网已经完全覆盖了寻常百姓的生活,虽然人们仍然在鞭炮声除旧迎新,但是,科技的进步却冲淡了过年的昧道,总觉得年味变成互联网的味道了。</h3> <h3> 1983年开始春晩成了家家户户的年夜饭,是央视给全国人民的一顿精神文化大餐,是华夏儿女团聚欢歌的文艺大汇演。每年大年三十晚上,吃过年夜饭后,我们一家都急切地坐在电视机前欣赏央视春晚,一直到倒计时的钟声敲响,我先生便会点上鞭炮辞旧迎新。与此同时整个城市鞭炮齐鸣,此起彼伏,我们和全国人民一起祈祷着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春晚是一道盛宴,过年的味道是华夏民族大家庭的味道!</h3><h3><br /></h3><h3> 春晚的那些歌舞、小品、相声、杂技彰显出喜庆、团圆、热闹的过年气氛,观春晚已经逐渐成为海内外华人过年必不可少的新民俗。八〇后、九〇后乃至OO后都是看着春晚长大的,我们这辈人也是在春晚的跨年钟声中渐渐变老的。近年来,观众的欣赏水平越来越高,口味也不一样,众口难调,对晚会节目的好坏评价各异。虽如此,我还是觉得几十年来春晚年年有新意,总会有一些节目令人耳目一新,不能不说主创人员和演员们都尽力了。无论如何春晚依旧是百姓每年不可或缺的一道大餐,吃过年夜饭,我依然会迫不及待地坐在电视机前。过年的味道是经久不衰的!</h3> <h3><br /></h3><h3> 新岁易添,旧岁难忘。 过年的味道,汇聚了寻常百姓人家的博爱胸怀,年味里有家的味道,年味里有父母的味道,年味里有兄弟姐妹的味道,年味里有亲密爱人的味道,年味里有至爱儿女的味道,年味里有亲朋好友的味道,年味里有幸福甜美的味道,年味里有满满温馨的味道,年味里有爱的味道、思的味道、念的味道……</h3><h3> </h3><h3> </h3><h3> 听岁月如歌,忆往昔年华,品年味浓情,展新年愿望。年复一年的光阴催促着你我,过年的味道浓也罢淡也罢已深植于心中。不必感叹时光匆匆,不必感叹流年易逝,不必感叹人情淡薄,不必感叹年味变淡。唯有珍惜当下,看一路鸟语花香,享受这云淡风轻,岁月静好的时光。陪着你爱的和爱你的人一起幸福、快乐、平安、健康地慢慢变老。</h3><h3><br /></h3><h3><br /></h3><h3> 写于江西南昌青山湖畔</h3><h3> 2018年2月20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