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昨天早上给伊朵梳头时,电视里正播放她爱看的动画片《小公主苏菲亚》,苏菲亚百般央求妈妈应允她带小精灵们回家,皇后苏妈只说了句:"我很抱歉,但是不行。"语气温和而坚定。心念一动,忍不住抬头瞥了眼电视画面,苏妈一副我很理解你但不可以就是不可以的神情,兼有善解人意的体恤和不容辩驳的威仪,简直就是前阵子大火的《正面管教》一书的最佳注解啊!也难怪苏菲亚尽管心不甘情不愿,也只是顺从地说了句"好的妈妈"。</h3><h3> 我把伊朵额前碎发整理好,顺势吻了下她额头,问她:下次遇到类似情况,我也学苏菲亚的妈妈这样回答"我很抱歉,但是不行",可以吗?伊朵大概没想到我会跟着动画片现学现卖,觉得颇有趣,仰起苹果脸来笑嘻嘻地说"好啊"。</h3><h3> 在外面疯一天,回家已是九点多,伊朵跑来问:"妈妈,我可不可以看会儿iPad再睡觉?我都一天没碰电子产品了!"搁以前,我定会啰嗦一通太晚了对视力不好影响睡眠云云,也必会被这伶牙俐齿的丫头回呛:就看一会儿都不行嘛太小气了吧我就要看balabala……突然想起皇后的八字箴言,正好验证下疗效,于是我摸摸她的头说:"我很抱歉,但是不行"——伊朵一愣,旋即心领神会地眨眨眼睛,也学苏菲亚乖巧而顺从地回答:好吧妈妈。</h3> <h3><b>教子心得:</b></h3><h3> 孩子想做一件事而遭到父母拒绝,于是一哭二闹三打滚,爹怒妈怨一团乱……这样的桥段在有娃的家庭中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令爹妈们心力交瘁的是,往往我们费尽口舌解释一通道理,熊孩子依然充耳不闻固执己见非跟我们对着干,简直让人分分钟爆炸的节奏!</h3><h3> 很多时候,孩子很清楚父母为什么不让他做这件事,无须多费口舌,<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只需要在表明自己立场和原则的同时,也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尊重。</b>"我很抱歉"开头的语言模式,比起简单粗暴的"不许这样"、"不能那样"、"绝对不行"这类字眼,哪个更容易激起他们的抵触情绪,不言而喻。</h3><h3> 当然,并不是说这八个字一定有效,重要的是我们<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和孩子提前沟通,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正面管教方式</b>。比如之前曾经和伊朵共同制定了一个"嘘"的手势,相当于黄牌警告,当她某件事或者某个场合做得不对时,就用这个只有我们知道的手势制止,大大减少了母女间的直接对抗。好几次我脾气上来熊了她,伊朵都会委屈地提醒:妈妈,你又忘记我们的约定了吗?</h3><h3> 可见,管教孩子这件事上,<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同理心和原则性缺一不可</b>,而和孩子一起制定游戏规则,可以未雨绸缪地减少摩擦、化解矛盾。</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