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过年了……</h3> <h3> 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br></h3> <h3>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h3> <h3> 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有位君主叫孟昶,提起笔来,亲自写了十个字:"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把"新春佳节"四个字巧妙地嵌在了里边。</h3> <h3> 从这以后,桃符就逐渐演变成对联,后来桃木又被红纸所代替。一到春节,家家门上贴着鲜红耀眼的对联,喜庆的气氛自然更浓了。</h3> <h3> 窗花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宋朝、元朝逐渐流传,逐渐成形,我国的民间剪纸手工艺术有它自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我国纸的发明是在公元前的西汉时代,在此之前是不可能出现的,但当时人们运用薄片材料,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艺品,却早在未出现纸时就已流行,即以雕、镂、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绢帛,甚至在树叶上剪刻纹样。</h3> <h3> 窗花宋、元以后,剪贴窗花迎春的时间由立春改为春节,人们用剪纸表达自己庆贺春来人间的欢乐心情,这也就是后来春节剪窗花的由来。</h3> <h3> 春节是最休闲的时光,父子对弈,乐不思蜀……</h3> <h3> 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饺子原名"娇耳",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h3> <h3> 饺子是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特色食品,又称水饺,是中国北方民间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节食品。有一句民谣叫"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饺子多用面皮包馅水煮而成。</h3> <h3> 磕头拜年的习俗很多年不再有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当下却又盛行,突然觉得这是年的一种气息,拍下这一瞬间,顿觉如此虔诚</h3> <h3> 拜完爷爷拜奶奶,瞧!合不拢嘴,幸福莫过于此吧。</h3> <h3> 想了好久,准备了好久,终于勇敢地发出了祝福语……</h3> <h3> 逛花灯……</h3> <h3> 家族兴旺!团拜这一天是孩子们最欢喜的环节了,因为这一天能收到好多好多压岁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