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四大发明” 之“造纸术”鼻祖--蔡伦墓.祠游记

月白风清

<h3>蔡伦 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他少年入宫,历事明、章、和、殇、安五帝。公元105年发明了造纸术,公元114年被封为"龙亭侯",公元121年遂就封而葬于陕西汉中市洋县龙亭镇。</h3><h3>蔡伦墓祠博物馆,是一处集墓冢、古建筑、石刻、园林、收藏以及再现蔡伦造纸工艺流程于一体的文物旅游胜地。<br /></h3> <h3>蔡伦经过十八年的刻苦研究,反复实践,终于发明了以树皮麻头,破布网为原料的植物纤维纸,作为全新的书写材料替代了竹简木牍和缣帛。元兴元年(105)十月向和帝献纸。"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安帝刘祜元初元年(114),邓太后封蔡伦为龙亭侯邑三百户"。</h3> <h3>数株千年古柏、汉桂、药树、朴树等古树名木,见证了蔡伦墓祠的古老历史。</h3> <h3>蔡伦生平年表</h3> <h3>世界造纸第一人</h3> <h3>有纸以前的记事材料:甲骨、竹简等。</h3> <h3>前联造纸教苏赫曼的《造纸学》书中说:"中国蔡伦在一千九百多年前发明了纸,其他任何发明,对文化发展的促进,都不能和纸相提并论。</h3><h3>日本广岛大学教授山下寅次说:"中国发明的纸和印刷,比世界任何各国都早,实足为呜呼!蔡伦毕升之功,亦伟矣哉"</h3><h3>法国安贝尔市郊蔡伦馆在展出文字说明中说:"蔡伦的杰出贡献和中国古代造纸术的发明为人</h3><h3>类揭开了新的篇章。"</h3> <h3>再现蔡伦发明造纸原始工艺流程的纸文化博物馆里,造纸匠们神奇地演示着当年蔡伦造纸的复</h3><h3>杂工艺……</h3> <h3>他挑选出树皮、破麻布、旧渔网等,让工匠们把它们切碎剪断,放在一个大水池中浸泡。过了一段时间后,其中的杂物烂掉了,而纤维不易腐烂,就保留了下来。他再让工匠们把浸泡过的原料捞起,放入石臼中,不停搅拌,直到它们成为浆状物,然后再用竹篾把这粘乎乎的东西挑起来,等干燥后揭下来就变成了纸。蔡伦带着工匠们反复试验,试制出既轻薄柔韧,又取材容易、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纸。</h3><h3>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向汉和帝献纸,蔡伦将造纸的方法写成奏折,连同纸张呈献皇帝,得到皇帝的赞赏,便诏令天下朝廷内外使用并推广,朝廷各官署、全国各地都视作奇迹。九年后,蔡伦被封为&quot;龙亭侯&quot;,食邑300户。</h3> <h3>蔡侯祠大殿上方,唐代德宗皇帝题写的"蔡侯祠"匾额,表现了一代帝王对先贤的敬慕。民国元老于右任、中国第一任佛教会长赵朴初均在此留有墨宝。珍贵的馆藏石刻,保留了西晋、唐、宋诸多著名人物的书画真迹。</h3> <h3>蔡伦祠里"葛洪狂草"真迹</h3> <h3>木雕艺术</h3> <h3>蔡伦祠里 清代石雕&quot;八仙缸&quot;</h3> <h3>石刻艺术&quot;二龙戏珠&quot;</h3> <h3>蔡伦发明的造纸术10年之后,首先东传到朝鲜日本,八世纪西传到阿拉伯再传到欧洲,造纸术的发明极大的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