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谨此:</h3><h3>献给波澜壮阔的史无前例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五十周年;</h3><h3>献给当年我们同在一个屋檐下,吃的是一锅饭,点的是一灯油,睡的是一铺炕,朝夕相处的知青带队老师和知青战友们。</h3><h3><br></h3> <h3>网络图片</h3> <h3>回想起四十多年前我们亲身经历的知青生活,很多场景还都历历在目。</h3><h3><br></h3><h3>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报道,引述毛主席的最新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h3><h3><br></h3><h3>一场轰轰烈烈的、波澜壮阔的、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展开。</h3><h3><br></h3><h3>其实,在《人民日报》发表这篇报道之前,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这篇报道,是将这场运动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潮。</h3><h3><br></h3><h3>1968年9月14日沈阳市首批12万知识青年奔赴农村,市革委会召开欢送大会,20余万革命群众热烈欢送。</h3><h3>在读的初中三届、高中三届的所有学生全部下乡到沈阳专区11个县和盘锦垦区安家落户,沈城街头顿觉人流稀少。</h3><h3><br></h3> <h3><br></h3><h3>我们这批知青有点特殊,大家都是属于“沈阳农学院”的家属子弟,当时毛主席有一句话:“农业大学办在城里不是见鬼吗?”沈阳农学院作为农业院校,从1969年底就开始响应毛主席号召,一分为三离开沈阳分散在农村办学,教职员工及家属都随迁来到了农村。</h3><h3>由于学校体量太大,尽管进行了专业拆分,一般的地方根本无法接纳,只有选择较大型农场才可能安置,先后到过昌图县三江口劳改农场、北镇县高山子劳改农场,最后在铁岭地区种畜场柴河分场原址建设新校园。</h3> <h3><br></h3><h3>(四十三年后的2018年,当年的老知青们重走知青路时,拍摄的原青年点旧址上翻新的房子)</h3><h3><br></h3> <h3>这期间,我们这些城市户口身在农村的中学生,毕业后都被安置在农场里劳动,美其名曰“归户青年”,按下乡知青同等待遇,从68届到72届累积已有七八十人之多。</h3><h3><br></h3><h3>我们1972年走出校门的毕业生,已经不再像前两届毕业生还有“三个面向”的选择,而是一刀切全部到农村去。</h3><h3><br></h3><h3>我们被安置在北镇县高山子劳改农场,这里是“沈阳农学院”的办学基地(后更名为知青农场,曾接纳过成千上万名沈阳市的知青),我们所在的三营五连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连队,其成员清一色的“沈农子弟”,我们连队有果园、小酒厂还有一大片一眼望不到边的旱田。</h3><h3>1973年9月连队集体转点到了铁岭。</h3><h3><br></h3><h3>尽管政策上说与上山下乡知青待遇相同,但是我们并没有真正的插队到农村去,在体系上就与知青工作管理上割裂开来,体现在具体问题上,比如,知青招工回城的指标大都是通过公社、大队分配到各个青年点的,我们几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很难享受到分配给我们这些人的招工指标,远远不及真正下乡到农村的知青机会多,加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如火如荼,我们这些热血青年也都十分向往能够真正的投身到这场运动中去,大家一直酝酿着准备真正到农村去,到贫下中农身边,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h3><h3><br></h3><h3>1974年9月3日,我们结束了长达一年九个月(以72届为例)“归户青年”的劳动与生活,正式下乡来到了铁岭县熊官屯公社的文家沟大队、下裕大队、徐家沟大队。</h3><h3><br></h3> <h5><br></h5><h5>(图片来自网络,为熊官屯公社某地实景)</h5> <h3>熊官屯公社位于辽宁省铁岭县城东部,距铁岭县城5.3公里。<br></h3><h3>熊官屯公社所在地向东数公里内依次是文家沟大队、下裕大队、徐家沟大队。</h3><h3>徐家沟山多地少,山地为主,经济上三个大队中属于最差的。</h3><h3>熊官屯公社地域上属于长白山哈达岭余脉的丘陵地带,自然结构大致为“六山一水三分田”,所谓山只是比较平缓的低山丘陵,大部分可以用于农作物耕作及果树栽培等。</h3><h3><br></h3><h3>公社域内有柴河水库、熊官屯水库及众多小型水库,柴河流经境内,属于有山有水有河流的好地方。</h3> <h3>(重走知青路时青年点所在地村头留影)</h3> <h3>1975年劳动分值是7分钱(以我所在的文家沟第七生产队为例,这可能是我们下乡三个大队里面收成最好的生产队),每天10个工分(一等壮劳力),一天就是7角钱,一个月20多块钱,相当于或高于当时在工厂学徒工的工资了(学徒三年工资待遇分别是第一年17元/月、第二年19元/月、第三年21元/月),所以下乡到这里来还是很不错的!<br></h3> <h5>图为文家沟青年点第一、第二任带队老师——齐鹤良(前排左三)、马勇(前排左二)和部分知青合影。</h5> <h3>1974年的时候,文家沟生产大队的基本情况:全大队共分七个小队,居住分布在两条山沟里,分有五片区域。</h3><div><br></div><div>一、二、六、七队在一条大沟里,三、四、五队在一条沟里。</div><div>一队、六队为一片,队与队相连。</div><div>二队在沟里边,距一队、六队有两三里地远。</div><div>七队在一队和六队的西边,整个小队25户由柴河水库扩容动迁集体搬迁来的,分别居住在六栋砖瓦结构的平房,条件非常好。</div><div>三队、四队在一条街上,五队在大队部的后面,为两个自然屯,相距半里地。<br></div><div><br></div><div>全大队3600亩土地,平原1300多亩,其它为半山半坡。</div><div>人口1700多人,劳力510名,370多户,车辆46台,有胶轮车有铁轮车,拖拉机四台,其中大队两台,1队和7队各有一台22马力拖拉机。</div><div><br></div><div>文家沟大队每年可向国家贡献20到30万斤粮食,水果几十万斤。</div><h3>政治力量,全大队有党员32名,团员59名。</h3> <h3>图为72届的部分女知青,她们分别插队在铁岭县熊官屯公社文家沟大队、下裕大队和徐家沟大队,后排左起:王爱东、***、刘玲、张佳慧,前排左起:金素媛、焦静娥、朱秀琴、王玲。</h3><h5></h5> <h3>文家沟大队知青是这样分队的:<br>一队:朱春波、关敬东、赵启良、陆珂,队长姓李。<br>二队:栾俊、张世申、谭力里、高春娟、张淑坤、赵凤霞,队长姓柏。<br>三队:金素媛、高明、杜荣芝、付翠华,队长姓杨。<br>四队:朱秀琴、郑晓媛、海英、王若提,队长姓徐。<br>五队:张强、王日华、孙晓荣、钟丽、陆玲、王海民,队长姓徐。<br>六队:陈秋、宁长刚、贾鹏、朱何,队长姓张。<br>七队:杨思贤、杜晓林、尹士明、边永艳,队长姓朱。</h3><h5></h5> <h3><br></h3><h3>(2018年重走知青路时当年的老知青在村中土路上搜索着记忆)</h3> <h3><font color="#010101">文家沟青年点:</font></h3><h3><font color="#010101">第一任伙食长是70届知青张强;</font></h3><h3><font color="#010101">第二任伙食长是72届知青杜晓林;</font></h3><h3><font color="#010101">第三任伙食长是72届知青金素媛;</font></h3><h3><font color="#010101">第四任…………。</font></h3><h3><font color="#010101">由他们兼职的具体负责全体三十几名男女知青的吃喝拉撒睡、柴米油盐醋等所有事宜。</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由于居住条件所限,在文家沟六队(黑油坊)设有第二青年点,点长是陈秋。</font></h3><h3><font color="#010101">陈秋同学在1975年6月12日上午9点多,参加公社组织的头道沟农田基本建设会战中,因推独轮车速度过快而翻车将手臂摔伤骨折,这是当年我们知青中因劳动受伤最重的一例。</font></h3> <h3><br></h3><h3>图为文家沟青年点第一、二任点长的合影,朱秀琴(右)和谭力里(左)。</h3> <h5><br></h5><h5>图为文家沟的部分知青:金素媛、杨思咸、陈秋、高明、钟丽、杜荣芝。</h5> <h3>我们文家沟、下裕、徐家沟三个青年点各有一面大旗,上面写着“广阔天地练红心”七个大字。是我们下乡时农学院赠送的,这面旗特别特别大,旗杆几乎有杯子口那么粗,可惜的是没有留下珍贵的照片。</h3><h3>是它鼓舞着我们扎根农村干一辈子革命!<br></h3><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照片为文家沟知青谭力里:青年点点长、大队赤脚医生、团支部书记、铁岭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先进典型、学雷锋积极分子。</font></h3> <h5><br></h5><h5>照片是文家沟大队的赤脚医生,70届知青谭力里。</h5> <h5><br></h5><h5>照片为文家沟72届知青朱秀琴,担任文家沟青年点第一任召集人(点长)及第四生产队妇女队长;72届知青金素媛,担任第三生产队青年突击队队长及第三任青年点伙食长。</h5> <h5><br></h5><h5>照片是文家沟72届知青钟丽,曾任第五生产队青年突击队队长。</h5> <h5><br></h5><h5>文家沟7队的71届知青杨思咸——我们知青中的笔杆子,有关知青的报道和先进典型的事迹材料都由她来执笔。</h5> <h5><br></h5><h5>文家沟74届知青王海民<br></h5> <h5><br></h5><h5>王海民担任文家沟小学的音乐教师。</h5> <h5><br></h5><h5>照片是72届女知青:前排左起:朱秀琴、钟丽、王爱东。后排左起:焦静娥、金素媛、张辉。</h5> <h5><br></h5><h5>照片是女知青王海民、朱秀琴、郑晓媛等。</h5> <h5><br></h5><h5>文家沟知青王海民、钟丽</h5> <h5><br></h5><h5>照片为72届知青:下裕青年点的刘羚、文家沟青年点的金素媛。</h5> <h5><br></h5><h5>文家沟的知青:杜荣芝、王海民</h5> <h3><br></h3><h3>文家沟70届知青陆玲和74届知青王海民。</h3> <h3><br></h3><h3>文家沟75届知青张玉媚和74届知青王海民</h3> <h3><br></h3><h3>文家沟72届知青孙晓荣和74届知青王海民、付翠华。</h3><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文家沟74届知青王海民、付翠华?</font></h3> <h3><br></h3><h3>文家沟知青杜荣芝、高春娟、金素媛</h3> <h3><br></h3><h3>文家沟70届知青高明和杜荣芝</h3><h3><br></h3> <h3><br></h3><h3>文家沟70届知青郑晓媛<br></h3><h3><br></h3> <h3><br></h3><h3>文家沟70届知青高明</h3><h3><br></h3> <h3><br></h3><h3>文家沟75届知青:张智</h3> <h3><br></h3><h3>文家沟知青王海民、谭力里。</h3> <h3>看到这些老照片,把我们的思绪又带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br></h3><div>那年……那月……那天我们都做了什么;</div><div>那山……那水……那分田里我们的足迹;</div><div>那些人……那些人的音容笑貌……;</div><div>那座草房……那座草房内外的故事……。</div><h3>那个年代里的你我他(她)……。</h3> <h3>我们一起下乡到熊官屯公社的知青,从68届到74届的共有83人,分别由三个大队安置接收,具体是这样分配的:下峪大队32名,文家沟大队31名,徐家沟大队20名。</h3><h3><br></h3><h3><font color="#010101">我们下乡插队就要离开劳动了近两年的建校工地,沈阳农学院为了感谢我们为建设新校园而做出的贡献,赠送给每人一条毯子,一个脸盆,一个旅行袋。</font>建校工程处还给在工程处参加过劳动的每个知青一个水杯,作为纪念。水杯上印有“广阔天地炼红心”、建校工程处赠等字样,是专门定制的。</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b>知青时期的生活可以说:</b></font></h3><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b>有新鲜、有煎熬、有热闹、有烦恼、有孤独、有美好、有痛苦、有辛劳、更有着开心的欢笑!</b></font></h3> <h3>知青时期的趣闻趣事:<br></h3><h3>我们是1975年1月5日,作为第二批来到文家沟青年点的(第一批是1974年9月3日)。</h3><h3>第二天早上,我们青年点十几个人一起到柏家沟参加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由于是冬季,农村都吃两顿饭,劳动时间是早晨八点到下午4点。<br></h3><div><br></div><div>吃过早饭,我们从青年点出发,翻过大山去柏家沟,大家都是第一次到柏家沟参加会战,路不熟,我们一行人说笑着一同翻山越岭前往会战工地。</div><div><br></div><h3>刚刚下过大雪,漫山遍野都是白色,我们要走的路其实没有路,只知道大概的方向,远处山顶最高处有一个大豁口,那是人工挖开的,山势在这里平缓了很多,从那里过去就是柏家沟的方向。我们选择的走山路,比走大路要近很多很多。</h3><div><br></div><h3>离开大路开始上山,没有人在雪后踩踏过,上山没有路也没有足迹可寻,深一脚浅一脚的趟着走,不小心掉到雪窝里还会吓一跳,下山时山势又非常陡,用手抓着树枝树杈,小心翼翼的挪动,一个人滑倒就会撞倒一大片,几个人一起滚出去好远,真有意思。</h3> <h3>照片为熊官屯公社文家沟大队毛泽东思想业余文艺宣传队于1976年2月留影。</h3><h3><br>这个宣传队成立于1975年1月7日,首任负责人是钟丽、杜晓林。</h3><h3>这是我们来到农村的第三个晚上,吃过晚饭,知青带队老师和大队书记召开全体知青会议,落实公社和大队的要求,宣布成立“文家沟大队毛泽东思想业余文艺宣传队”,以知青为骨干,吸收各个生产队有特长的在乡青年参加,并要求即刻开展工作,为参加公社春季文艺调演做好准备。</h3><h3>时间紧任务重,在全体知青战友的积极参与配合下,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自编、自导、自演排练了歌舞、诗朗诵、三句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厨房的勺子、盆都成了节目中的道具,其中有的节目还在调演中获了奖,为集体赢得了荣誉。</h3><h3>这幅照片拍摄时两位首任“领导人”都已经离开农村,分配到铁岭军分区“战备办”和铁岭地区五七干校参加工作了。</h3><h3>但是,这支队伍一直活跃在农业生产第一线,活跃在田间地头、活跃在农建工地、活跃在群众艺术舞台上。</h3><h1></h1><h5></h5> <div>知青时期的趣闻趣事:<br></div><div>农村的劳动收获很大,的确尝到了农村的劳动是艰苦的,不仅仅是说说而已。<br></div><div>农田基本建设需要打眼放炮,冻土层太厚,必须要用炸药把冻土层炸开,抡锤打钎,18磅的大锤一口气抡个几十下上百下是常事,这活累的很!胳膊非常疼。好在这活以前我在高山子采石场干过,并不陌生。</div><div><br></div><h3>劳动中出了点小事故,不小心手被钎花划破,流很多血,工地又没有药品,只好任其随便吧,白色的线手套染成了红色。尤其使我深受感动的是看到了贫下中农在农建战斗中的冲天干劲,铁锤轮起来就没完,当我手被划破,贫下中农从身上穿着的棉袄里子上撕下布条为我包扎,我被深深的感动了。</h3><h3>这个场景过去只是在文学作品和先进事迹报告中看到过,如今发生在自己身上,真的好感动好感动啊!他们的感情是真挚的,他们的动作坚毅果断,不容商量……。</h3><h3>当天晚上,我趴在青年点的炕上,用被子蒙着头用手电筒照着亮,在日记本上记录了这一切。</h3><h3>手上的伤至今还留有疤痕。</h3><h3>这个日记本至今四十多年过去了,还一直保留在身边,里面记录了那个年代自己身边发生的大事小情……。</h3><div><br></div><h3>劳动的艰苦程度要比我们所想象的大得多,我们已做好吃大苦的准备,要从思想上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已经开始的、更加艰苦的劳动。</h3><h3><br></h3> <h3>知青经历的趣闻趣事:</h3><h3>1975年1月22日,今天胃特别疼,开始只以为是肚子疼的,因为从来没有胃病,也不知道胃疼是啥滋味,后来疼的没办法,打针吃药都没用。同学们都非常关心,忙前忙后又做面条面汤又请医生忙个不停,可是再好吃的饭一口也不想吃,也吃不进,真没办法,一天都是迷迷糊糊的昏睡。</h3><div><br></div><h3>傍晚时醒来,看到好多同学围着我,郑晓媛、谭力里忙着给我吃药扎针灸,谭力里是我们大队的赤脚医生,郑晓媛下乡前在农学院卫生所工作过(这是当年文家沟大队最强的医疗团队),还有人在我身边哼着映山红,我昏昏沉沉的睁不开眼,也许是半个多月以来的过度劳累的一次集中释放吧。</h3><h3>一天没出工。</h3><div><br></div><h3>1975年1月23日,病情不见好转,我们青年点带队的齐鹤良老师骑自行车把我送回农学院卫生所,一路上他一再叮嘱我抓住他的后腰,坐稳了,他的自行车是宽大后座的那种踹闸车。</h3><div><br></div><h3>过了公社抄近道走熊官屯水库那边的小路,要经过一处很长的坡度很大的山梁夹着的山沟,齐老师载着我冲刺般的奋力冲坡,最后实在蹬不动了,他跳下车子推着我走,不肯让我下车,把他累的气喘吁吁,大汗淋漓。</h3><div><br></div><div>经过诊断是急性胃炎。</div><h3>正是这次急性胃炎转为慢性,之后发展为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球部溃疡导致胃出血等严重胃病折磨我二十多年,最严重的时候每年都有一两次大出血,其中一次大出血,三个小时身体里面一大半血液流失,后来决定手术治疗,外科手术通常将胃切除2/3,保留1/3,可就是这个三分之一都找不到没有病灶的,没法留,只好又放弃外科手术,转为保守疗法。</h3><h3><br></h3><h3>后来得益于一个偏方治了大病,彻底治愈,所有的溃疡都好了,又是二十多年过去了再没有犯过胃病。</h3><h3><br></h3><h3>也许这是我们知青中在上山下乡时期留下病疼隐患最严重的一例。</h3> <h5><font color="#010101">(网络图片)</font></h5><h5><font color="#010101"><br></font></h5><h3></h3><h3><font color="#010101">知青时期的趣闻趣事:</font></h3><h3><font color="#010101">1975年1月29日</font>我们青年点又买来一头大猪,白色的,毛重170斤,是在东风矿的家属那买来的,八毛五一斤,我们过年有猪肉吃了。</h3><h3>这是我们在农村的第一个春节,大家都准备在这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春节不回城,坚持乡村干革命,在春节期间大干一场!<br></h3><h3></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font color="#010101">昨天,我们青年点还买了两头小猪,一共一百多斤,每斤花了五毛八,价钱是很便宜的。<br></font><font color="#010101">小猪肥的溜圆,大家都有决心要好好养一养。</font><h3></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font color="#010101">1975年1月30日<br></font><font color="#010101">今天我们青年点的男同学基本上都留在家里准备杀猪,忙了一天全都收拾完了,大家都很高兴。</font><h3></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早上烧了一大锅水,把我们平时吃饭的小炕桌摆在了门口院子里,在生产队借了一套杀猪的工具,是我亲自动刀杀的猪,这还是第一次杀猪,下了好大的决心才这样做,非常顺利。</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font color="#010101">今天正好王立夫来了,他帮了我很大的忙。<br></font><font color="#010101">第一次把猪捆好四蹄抬到桌子上,结果还没等动刀,猪就挣扎着跑掉了,我们不会系那种猪蹄扣。满院子追,猪在嗷嗷叫,好可怜啊。</font><div><font color="#010101">我们都没杀过猪,我和力夫一边研究一边比划着从哪进刀,刀走什么方向,什么角度,目标直逼心脏,然后我们两个人四只手握着一把刀,使劲捅了进去,随着刀的拔出,血流了出来,整整接了一大盆。<br></font><h3></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font color="#010101">这是我们杀的第二头猪,杀第一头猪是请人杀的,按规矩猪下水要给杀猪人,还要给一刀肉,大家都觉得不合适,所以这次决心自己动手。</font><div><font color="#010101"><br></font></div><div><font color="#010101">晚上用骨头汤炖了一大锅酸菜粉条,还有猪肉血肠。大骨头和血肠没法按人分,就把在社员家里住的同学都叫来一起吃个杀猪饭,买了3瓶酒,天冷酒凉,就把酒瓶放到酸菜锅里站着热一热,吃饭的时候一拿瓶子,瓶底都没了,酒都在锅里了,一时间哭笑不得,生活常识太缺乏了。</font></div><div><font color="#010101">我又赶到几里地外的“黑油坊”六队那边的合作社买了几瓶白酒回来,结果是一锅酸菜合着白酒也没剩都吃了。</font><h3></h3><h3><br></h3></div></div> <h3>文家沟青年点知青小妹们</h3> <h3>知青时期的趣闻趣事:<br></h3><h3>据本人日记记载:1975年2月4日晚上7:37分,大地突然抖动起来,发生了地震。青年点的男女同学都在宿舍里闲聊说笑,都感到很突然,跑到院子里看到左右院子的邻居都跑出来了,惊慌失措的,谁也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br></h3><div><br></div><div>稍微稳定了一点儿,大伙儿就陆续的跑到屋子里把箱子搬出来,摆在院子里。</div><div><br></div><div>大队的电话不通了,通讯员骑马到公社才得知是海城发生了地震。</div><div><br></div><div>后半夜实在困了,轮流值班,除了值班的其他人大家都挤在炕上合衣打个盹,女生不敢回自己的宿舍,只好男女混合住在了一起,特殊时期的特殊情况。</div><div><br></div><h3>第一次震后又震动两次,时间是接近10点和12点多一点儿,人心惶惶,以后还会有余震,对这一点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绝不马虎。提高警惕,同时要严防阶级敌人在里边造谣破坏,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h3> <h3><font color="#010101">网络图片</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图片中的场景和我们青年点几乎一模一样。</font></h3><h3><font color="#010101">门、窗、锅台都一样,我们青年点这个锅台的对面还有一个一样的锅台,我们也是用的这个位置的这口锅像图中所示褪猪毛的。印象中我们大家搭下手,金素媛一个人站在锅台上操作的。</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1975年3月16日今天我们青年点又买了一头猪,242斤重,当晚就杀掉了,主要解决吃油的问题。</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共有肥肉52斤,炼出油39.4斤,板油、水油8.5斤,一共出油47.9斤。骨头19.5斤,瘦肉65.6斤,肘子6.8斤,皮冻油渣等。</font></h3><h3><font color="#010101">都是按25人平均分配,没有住在青年点的,按数量领走了,在青年点住的统一由食堂安排。</font></h3><h3><font color="#010101">这是我们三个月来杀的第三头猪。</font></h3> <h3>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留影<br>谭力里、姚明超、冯建华等在其中。</h3> <h3>那些年的那些事:<br></h3><h3>杨思咸回忆说:当时黑油房六队青年点和柏家沟二队住社员家的人条件就差多了。我在七队和孙桂贤、边永艳、王秀清住在社员家,那家条件较好一个大婶带着两个女儿,大婶人非常好对我们真象女儿一样,吃的是一锅饭住的是东西屋,相比之下我当时的条件算好的了。以至于我后来抽调在莱店工作后还买过一些肉、鱼、粉条之类的紧俏物资去看过她三次,也算是对她的感恩报答。<br></h3> <h3>网络图片,这张图重点在窗子和房间环境与我们当年的青年点一样一样的。</h3> <h3>那些年的那些事:<br></h3><h3>陈秋回忆说:真正留下深刻痕迹的生活还是文家沟,我一生难以忘怀的地方和朋友们。<br></h3><h3><br></h3><h3>记得我们是74年9月去的文家沟,我在6队,青年点有三间草房已经破烂不堪,麻雀不时从墙洞里钻进屋里,原点的铁岭知青都吃住在社员家,当时我们什么也沒有,每天的伙食就是大饼子和咸菜。三个月下来大家嘴上都是裂口,一动就会流血,眼珠都干的快不会转了,一天我受队長委派去县里办事,顺路我回了农学院食堂,杨师付看到我的样子马上给我做了好几个肉菜给我改善伙食,回来的时候又给我包了两大包炸鱼和拆骨肉,我高兴的回到了文家6队,一进院屋里边就冲出来柏家沟这边几个队的青年,大家一拥而上用手抓着这些东西吃了起来,沒有隔阂,沒有矜持,像一家人一样吃着,看着太家高兴的样子,我笑了。</h3><h3><br></h3><h3>微信名“圆梦”说:还记得我们住文家沟六队,晚上睡觉可以看见外面的星星,那年特别冷,早上醒来看到陈秋眉毛头发全是白霜。至今我还记得那个情景。</h3><h3>刘洪茹给我们做饭,大㶽焖的大米饭好香啊。</h3> <h3>文家沟青年点的.张晓辉、谭力里</h3> <h3>那些年的那些事:<br></h3><h3>谭力里回忆说:我记得第一年吃国家返销粮,来的很晚,一开始我们在二队仅住社员家一段时间,就住在一个很破的房子里,女生我和高春娟,男生有栾俊,下雨时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晚上睡觉被雨淋湿被子用脸盆接雨,也是没有油吃,做出的菜都是黑色的。我觉得那时我们没有感到很痛苦和绝望,都是很乐观积极的心态,现在想想实属难得。<br></h3><h3><br></h3><h3>高春娟比我大几岁,生活能力强我很多,我在家里没有做过饭,都是她做饭,我的衣服干活挂破啦,都是她掏出针线包给我缝好,所以刚有走的名额我就积极推荐她走,一是比我们大,二是人品好。</h3><h3><br></h3><h3>后来参加修梯田大会战,更是累浑身都疼,晚上翻来翻去咬牙坚持别哼出声音。现在想想就是我和二队的王队长组合拉独轮车,我在前面拉纤绳,他推车,费气力的活基本都在我身上,而且我还是文家沟的宣传报道员,我记得在那么艰辛的环境下,我还做了一首充满浪漫主义的诗歌。那年二队给我评了一个先进。</h3><h3><br></h3><h3>海民插话说:我记得你拉纤绳的一样子,瘦弱的身体使出全身所有的力气,拼死的拉着纤绳跑……。那时,我们大家也都是这样的干着。</h3><h3>渴了喝口“水沟泉水”。</h3><h3><br></h3><h3>还有一段有趣的事,在大会战时和社员一块吃饭,我拿的是一般的饭盒,他们拿的是最大号的饭盒,开饭时(黑壳高粱米,粒大发白,很好吃),我盛出我的饭量的饭,我却发现社员却盛的都比我少,但他们吃的都很快,一会功夫就吃完了,再狠狠地盛上带尖的满满一盒!哇!这一刻我明白了!</h3><h3><br></h3><h3>五队有个姓李的女老师公社中学教书,有风湿性关节炎,三十几岁都没有结婚,家里有个老父亲,后来得了中风(好像住在前街)父女俩都挺可怜,李老师类风湿性关节炎,手脚每天都十分疼痛还必须上班(为了生存),每天骑着自行车 ,风雨无阻,他的老父亲也是一身病,每天吃止痛片,两人相依为命,老父亲在76年记得是春节前后突然脑中风,半身不遂,我被叫去时,说话不清,脸也一半僵化下垂,半身不能动啦,我说只能针灸,推拿,按摩试试,很痛行嘛?!老人示意和女儿也说,没有问题能挺住。连续治疗半个月后,一天清晨忽然发现李大爷拄着拐棍出现在前街道上,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老人家说:小谭呀!我的家我不能倒下呀!我真被老人而感动,活下去的勇气和毅力真是可嘉呀!</h3><h3><br></h3><h3>海民说:力里你曾经给五队社员徐淑清接生三胞胎,一次生仨个小孩,之后在我们知青和农民当中你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了!这些难道你都忘了吗?</h3> <h3>谭力里参加县武装部纪念“向雷锋同志学习”十三周年座谈会留影</h3> <h3>那些年的那些事:<br></h3><h3>王海民回忆:刚下乡时我们都各到各队,我记得我们五队就张强、路玲、王海民我们仨人,我们五队青年点是三间土坯砌的房子,房盖是稻草堆上去,记得那时外边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到处漏水,我们都拿脸盆接雨。当时我们吃得都是高梁米,用饭盒装水、米放到锅里蒸熟吃。吃时特别硬,吃到胃里好不舒服。当时基本没菜,都是个自在家里带的咸菜和酱来充当菜,张强家条件比我和路玲家条件好一些,他带的是木须肉罐头装的,记得我当时还很纳闷,问:还有卖这样的罐头呢?张强逗我说:有,还让我多吃。记得没在队里干几天活就叁加农田基本建没大会战了,好象我们仨人在一起有挺长时间,进入冬季了三、四队的同学们才陆续搬到我们队青年点的。<br></h3><h3><br></h3><h3>三间土坯砌的房子,进门是厨房,东、西各有两个大锅台。我和路玲住东屋,张强自己住西屋。我觉得我们仨人住在这里挺长时间,大概有四个月吧。</h3><h3><br></h3><h3>张强回忆说:海民回忆的一些事情,有很多我己经想不起来了。但还是清楚地记得刚到五队时食宿条件非常艰苦,好在有海民和路玲两位知青姐妹在一起共渡难关同甘共苦,二人对我也多有照顾,情同手足,那段经历令人难以忘怀。<br></h3> <h3><font color="#010101">文家沟75届知青女民兵:侯丽莉</font></h3> <h3>知青时期的趣闻趣事:<br></h3><h3>1975年的“五一劳动节”将是最有意义的一个劳动节。从这天开始,熊官屯公社组织全民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开始了,战场仍然在土楼子。</h3><h3><br></h3><div>由于柴河水库放水,河已经过不去了,只好由水库大坝下面绕过去,这是在春播以后安排的第一次大会战,全公社有4000多人参加,计划是7天完成。</div><div><br></div><div><font color="#ed2308"><b>早晨两点半起床,</b></font>青年点是高粱米粥、大饼子、咸菜。大家胡乱的吃一口就动身了,五点钟正式开始劳动。</div><div><br></div><div>晚上6点收工到家就接近八点了。</div><div>晚上吃的跟早晨一样饭菜。所不同的是早晨大饼子碱大了发黄,晚上的碱轻了又很酸。</div><div><br></div><div>中午是自带的高粱米饭,那种高产的晋杂五号高粱,壳多口感差。</div><div><br></div><div>五一节就这样度过的,可以说是在劳动中度过的第一个光辉节日,很有纪念意义。</div><div><br></div><div>理想之歌</div><div>幸福凝结着创业的艰难,</div><div>胜利预示着更严峻的考验。</div><div>在这龙首山下,柴河岸边,</div><div>在革命前辈用热血浇洒过的土地上,</div><div>我开始懂得——世界上最美好的理想之歌。</div><div>就是为无产阶级而战,</div><div>他要由整个无产阶级谱写高唱,</div><div>要把千百万工农召唤!</div><div>“知识青年当农民”这一庄严宏伟的时代赞歌,</div><div>激励鼓舞着我们。</div><div>一反潮流几千年,</div><div>谁说我们的生活“周而复始”,</div><div>莫道“光阴似箭农村三年”,</div><div>让“学而优则仕”、“变相劳改”通通见鬼去吧!</div><div>最先朝气蓬勃的投入新生活的人,</div><div>他们的命运最令人羡慕。</div><div>为了共产主义事业,</div><div>我立志当农民在广阔天地里终身奋战,</div><div>我愿在这辽北的土地上,</div><div>迎接一个又一个战斗的春天。</div><div>这时,正是这时,</div><div>我才开始回答了,</div><div>“什么是革命青年的理想”这张严肃的答卷。</div><div>我要做我们鲜红党旗上一根永不褪色的经纬线!亲爱的战友啊,</div><div>这就是我们的理想,</div><div>我们的誓言,</div><div>它不是神奇的童话可以随时变幻,</div><div>更不是雨后的长虹光芒一现,</div><div>他深刻的烙着阶级的印章,</div><div>啊!整整一代意志坚强的中国青年,</div><div>冲破万里浪,</div><div>越过千重山,</div><div>做一名普通的农民,</div><div>创共产主义的大业,</div><div>用战斗和冲锋,</div><div>谱写伟大时代的新篇章!</div> <h3><font color="#010101">文家沟知青公社女篮队员:金素媛</font></h3> <h5>照片是:后排左:刘 英(已故),侯丽莉。<br> 前排左:廖玉霞(已故),边永艳。</h5> <h3>照片为76届知青赵文霞、75届知青侯丽莉。</h3> <h3>火红的青春献给党,72年11月应该是毕业时照的。</h3> <h3>这是见证我们文家沟青年点时期的“文物”,一根“箫”,俗话说“吹箫引凤”。当时我的一个木箱放在东屋靠东面墙边,一排三个箱子,我的在中间,这根箫就一直放在箱子上面。后来不知道被谁当做棍子使了,竹管劈裂一条缝隙,是哪位女生用当时流行的玻璃丝帮我缠绕后能用了,但是音孔全闭合的“5(收)”音发不出来,其它还好,所以一直保存在我身边。</h3> <h3>文家沟知青:张智、王海民</h3> <h3>我们这批知青包括了68届、70届、71届、72届和74届的,到农村来的时候除了74届的,其他人都已经符合了“劳动两年以上”的招工条件。</h3><h3><br></h3><h3>所以一到农村就陆陆续续的有招工指标分配下来,大家相继开始招工回城。</h3><h3><br></h3><h3>同时又有新的毕业生加入到知青队伍中来……,这支队伍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活力!</h3><h3><br></h3><h3>时间到了1978年,终于结束了这场长达十年,规模宏大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h3><h3><br></h3><h3><br></h3> <h3><b><font color="#010101">在农村的生活是短暂的,但是印象是深刻的。</font></b><br></h3><h3><b><font color="#010101"><br></font></b></h3><h3>我们文家沟青年点,横向与其他两个青年点相比较,我们有很多突出的特点,首先在吃的问题上我们做到了吃饱尽量吃好。<br></h3><h3><br></h3><h3>从1974年9月3日成立青年点开始到1975年3月,半年时间内杀了三头猪,吃饭不定量,吃好吃坏随便吃,保证大家能吃饱。杀猪那几天,大盆的清炒肉开饭的时候端上桌,吃完饭几乎没怎么动就又端下桌,吃不动了。</h3><h3><br></h3><h3>1975年1月7日晚上,大家收工后齐老师组织大家开会,专门研究解决吃粮、吃菜和烧柴的问题,这是我到农村来的第三个晚上,印象深刻。</h3><h3>开春了,大队分给我们将近三亩菜地,大家共同努力,利用在生产队收工后的休息时间,勤奋的耕耘,自己的菜地生产出来的各类蔬菜自给有余,大家非常满意,以至于后来的好多年大家提起当年的知青生活,都感觉非常美好、非常留恋。</h3><h3><br></h3><h3>这些美好的感觉不外乎来自于的当时生活的井井有条,不愁吃喝、不缺烧柴,不缺少向心力和凝聚力,年少无知而又缺少远见的我们遇到了责任心很强的带队老师,带队老师的作用至关重要。</h3><h3><br></h3><h3>我们的第一任带队老师是齐鹤良齐老师,法库人,个头中等,很壮实。戴着一副大眼镜,讲话语速较慢,简短,一句话常常停顿几下说,总爱说:“是、是的、是这样”,脾气好总是笑,笑的时候双肩跟着抖动。</h3><h3><br></h3><div>他喜欢喝点小酒,在青年点时他回家还给我们带来过桃山白酒(法库当地很有名气的),他有一个大的白搪瓷缸,喝水喝酒都用它。吃饭时他会把高粱米饭里面的高粱壳,一个一个的挑出来摆在碗边沿上,吃完饭碗边上摆满高粱壳,我们在农村吃的是高产不好吃晋杂五号高粱,没办法。</div><div><br></div><div>据说很多地方是把这种高粱用作食料喂牲口的。</div><div><br></div><h3>带队老师的表率作用很重要,这一点齐老师做得很好,青年点的“义工”做了大量的有益的工作,威信度很高。后来齐老师历任沈阳农业大学人事处长、组织部长、副校长等职。</h3> <div>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结束了!<br></div><div>空前浩大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也结束了!<div>我们乘上了那个时代的列车,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经历了酸甜苦辣的知青生活。</div><div>那时尽管我们同在一个公社、同在一个大队甚至是同在一个小队、同在一个青年点,由于我们每个人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不尽相同,留下的印象和得出的结论必然会有差异,如果仅凭个人经历、感受和理解,确实难以描述穷尽那些年、那些事儿是苦还是乐,它——更像是蹉跎岁月里的一首首歌。<div><br></div><div>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唱着春天的歌,成为了没有多少文化的“四化”建设者。</div><div>高考深造机会很少,选择在职带薪走进电大、夜大、函大的课堂,补上我们丢失的一课。<br></div><div>边工作边学习,工作学习两不误,几度疲劳多少不眠之夜。<br></div><div>知识填补空白,科学打开眼界,春风吹绿了田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br></div><div><br></div><h3>我们开启了全新的生活…………。</h3></div></div> <h3>知青战友杜晓林、刘羚及家属于2016年在武汉亲切会面。<br></h3><h3><br></h3><h3>会面中回顾了不平凡的知青岁月。</h3><h3><br></h3><h3>刘羚说:1975年2月海城地震那天,我正好是到文家沟看望朱秀琴,那天在文家沟青年点留宿赶上了地震,对此记忆深刻……。</h3><h3><br></h3><h3>1974年9月插队到铁岭县熊官屯公社下裕大队,曾经担任过下裕四队妇女队长,带领社员们共同劳动致富,据她回忆说:在我记忆中,下乡虽然很累,但那却是最高兴的时期,下乡六年,白天和社员们一起劳动,早上六点下地,晚上七点多才从地里回来,当时流传一句话,汗珠掉地上摔八瓣,但我数过不止八瓣,有时甚至有十几瓣。<br></h3><div><br></div><div>刚下乡时铲地总在后边打狼,第二年后边就有五六个人了。白天再怎么累,一回到知青点这个集体里面,就像回到天堂一样。回想起39年前,那一天天那么开心,真想回到那个年代,可是岁月不饶人,在农村是我一生中最开心的六年,也是最难忘的六年。78年8月被抽到辽宁省柴河水库管理局工作到退休。</div><h3><br></h3> <h5>文家沟的部分知青聚会,前排左起:张玉媚、张智、孙晓荣、陆玲、杨思咸、王海民。后排左起:张晓辉、侯丽莉、陈谨平、陈秋、谈伟、李贺春。</h5> <h3>文家沟青年点的部分知青,多年后的小聚。左起:王海民、朱秀琴、陆玲、杨思咸、张智。</h3><br> <h5>当年文家沟青年点的王海民、郑晓媛、张智、张强。</h5> <h5>文家沟部分知青于2013年的聚会,前排左起:张智、王海民、郑晓媛。后排左起:张晓辉、侯丽莉、孙英、廖玉霞。</h5> <h5>文家沟知青聚会:前排左起:金素媛、陈秋、张强、郑晓媛。后排左起:高明、朱秀琴、王海民。</h5> <h3>这是文家沟部分知青同学故地重游时留影。<br>左起依次为:张晓辉、侯丽莉、张智、郑晓媛、张强、王海民、谈伟、李贺春。</h3> <h3>后记:</h3><h3>读到此处,相信我们每位亲身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读者都会萌发一种冲动,记忆的闸门将被打开,浮想联翩,那一桩桩、一件件、一幕幕的往事就在眼前,记录下我们所经历的过去,作为永久的留念,为了不留遗憾!<br></h3><h3>本文仅凭个人经历和记忆,讲述了文家沟的知青们在那些年的那些事儿,复制了部分当年的知青战友在“文家沟的知青们……”微信群里的回忆片段,旨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衷心的希望大家积极跟进,讲述自己记忆中的那段知青生活。</h3><h3>特别是我们这批知青包括了从68到77届的历届知青都有,参与经历了长达十年的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全过程,每人写上一篇,集合起来就是一个全集,请知青战友们参与进来讲故事,使我们的故事得以延续下去,这也是本文之所以命题为“熊官屯的知青们……(一)”的意义和目的,希望大家来续写(二)、(三)、(四)……。</h3><h3><br></h3><h3>备注:</h3><h3>文中照片和部分内容来自“文家沟的知青们……”微信群里知青战友陆续发布的,经本人收集整理并引用,在此对照片收藏者表示感谢!对未经允许的引用表示歉意,如有冒犯或者其他文字说明遗漏不实之处敬请谅解并批评指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