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里弄——安乐坊

阳光

<h1>蓬莱路上有一爿弄堂叫“安乐坊”,早在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这里填浜筑路后,即取名“蓬莱路”。6年后,1912年(民国二年)建造了“安乐坊”。</h1><p class="ql-block"><br></p><h1>它属于旧式里弄,砖木二层,蓬莱路252弄,门牌号有1~14号,在位于先棉祠街上也有门牌号81~95号。“安乐坊”何人造也?无从考查。但至今弄堂里还住着有传承6代的老“安乐坊”人,此家祖籍为松江县人。</h1><p class="ql-block"><br></p><h1>“安乐坊”里曾经住着我的小学和中学(十年同窗)的五位同班同学,也有我们同年级其他班的校友。他们有的是老“安乐坊”人,也有的是解放后搬到弄堂里厢来的,他们中有出身资本家家庭的,有知识分子革命军人家庭的,有普通的劳动人民家庭的,当然也有所谓的历史有问题家庭的。</h1><p class="ql-block"><br></p><h1>虽然都出生在不同的家庭,过着不一样的日子,但是每每谈起小时候在“安乐坊”的往事,都掩饰不住那快乐的高兴劲。我班的少先队大队长,出生在“安乐坊”,因父母是军人,常年在铁道兵部队南征北战。</h1><p class="ql-block"><br></p><h1>所以从小在外公外婆身边长大,她外公毕业于上海交大的前身(南洋公堂)。她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是全班同学的楷模。16岁花季那年,中学还未毕业即随父母随军去了外地,继续念完书后,又穿上军装当兵去了。</h1><p class="ql-block"><br></p><h1>在“安乐坊”里她生活了16年,而这一出去,离开上海至今已经整整45年了。蓬莱路和她生活过的“安乐坊”永远是她记忆中最美好的的阶段。</h1><p class="ql-block"><br></p><h1>如今悬挂在弄堂口上方的一块大理石碑,上书:《安乐坊》,那是前几年由沪上书法家陈月仙所书。虽然“安乐坊”建造至今已经102年了,想必当初由文人起“安乐坊”之雅名,实为平安快乐之意。</h1><p class="ql-block"><br></p><h1>谁料到54年后的1966年文革,“安乐坊”也不太平了。我班一位出生于资本家家庭的女同学,家中被抄家了。家里很多值钱的物品被统统抄走,连家里的照相册也未幸免于难。虽然运动后期落实政策,退还了被抄物品,但这已是十赔九不足了。</h1><p class="ql-block"><br></p><h1>造反派甚至连照片都不放过,她父母在民国时期拍的婚纱照等照片(当初其父母结婚时,还在申报上登过报纸呢)。归还时已经是面目全非了,只见那些光鲜亮艳的照片,只有头像还在,头像以下服装部分已经被撕掉了。</h1><p class="ql-block"><br></p><h1>虽然家庭的不幸,多少会给这样家庭的孩子带来过影响,但是它却影响不了和弄堂里的孩子们的一起玩耍,那是最快乐的。挑橡皮筋、踢毽子是她和弄堂里女孩子们的强项,甚至于还像男孩子一样斗鸡呢。如今说起往事,一切都释然了,只感觉小时候的“安乐坊”一切还是美好的。</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蓬莱路上的街景</h1> <h1>如今悬挂在弄堂口上方的一块大理石碑,上书:《安乐坊》,那是前几年由沪上书法家陈月仙所书。</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这是由弄堂内向弄堂外拍摄的</h1> <h1>在 “安乐坊”弄堂口,对于曾经住过这里的人来说,有着很多美好的回忆,那位16岁离开“安乐坊”,去了外地求学,后又去当兵的同学,说起弄堂口,有着很深的印象。最近她在微信同学群中这样描述了弄堂口的往事……</h1><p class="ql-block"><br></p><h1><b>弄堂口</b></h1><h1>我在蓬莱路252弄“安乐坊”里度过了16年。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都和这里分不开。还在朦胧期,隐约记得大人们忙着把弄堂口的铁栅栏拆下来,灶披间的铁拦杆也拆了。我曾问过外公这事,他说是1958年大炼钢铁的事。那时我4岁。现在弄堂口的那扇铁栅拦大门,我1970年离开安乐坊时还没有呢。</h1><p class="ql-block"><br></p><h1>我没上过幼儿园,直接上家斜对面的蓬莱路三小,每天中午放学时,外婆来不及解下身上的围裙,就在弄堂口的左侧位置等我,然后接我回家吃饭。原来弄堂口的右侧位子,是小皮匠的摊位,一年四季,风雨无阻都在那做鞋、补鞋。我的鞋都是在他那里“私人订制”,手艺不错,外公的皮拖鞋、我的皮风凉鞋,都出自他的手,街坊邻居差不多都在小皮匠手里订制。</h1><p class="ql-block"><br></p><h1>上海的夏季非常炎热,弄堂口是最好的乘凉之地,外公拿一帆布躺椅在那睡午觉。小皮匠摊头旁边是小人书摊,摊主是酒糟鼻子,我们这些孩儿们背地里叫他红鼻头。暑假期间,他背着对开的书柜,打开后往墙上一靠,他里面连环画很多,一分钱可以看两本。</h1><p class="ql-block"><br></p><h1>有的孩子想趁他不注意偷偷地多看一本,那是不可能的,他看的很紧,没办法。就另外想招,两个人看一本,那他就管不着了。看书坐的小矮凳是自己从家里带来,那弄堂口既晒不着太阳,又有过堂风,一边看书,一边乘凉,好愜意。</h1><p class="ql-block"><br></p><h1>文革期间,每到伟大领袖毛主席最高指示发表,蓬莱路上总会有敲锣打鼓,手拿红宝书的游行队伍路过,我拉着外婆去弄堂口看,外婆说:“不去了,看见游行队伍头昏,站不住”。</h1><p class="ql-block"><br></p><h1>2007年我回上海时,我表哥站在弄堂口等我,外公放躸椅的地方有一个长沙发放着,上面坐着我的一位远房亲戚,老人一会儿记起我,不到二分钟又把我忘了。</h1><p class="ql-block"><br></p><h1>沙发背后的墙上挂了一块黑板,上面写小区某月某日去周庄旅游,有意者可报名参加。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冲动,让我拿起相机拍下弄堂口留念。如今每个中国公民都在做“中国梦”,我中国梦就是把现在的家进门玄关处,重新装修成上海弄堂口石库门风格。</h1> <h1>弄堂口小皮匠摊头上的工具,就是这么个模样。</h1> <h1>弄堂口红鼻头的小人书摊和这差不多。</h1> <h1>那位从小在外公外婆身边长大的孩子,一直到16岁去当兵,才离开外公外婆和她的“安乐坊”。就是这位民国时期毕业于南洋公堂(今上海交大)的外公,和一位目不识丁的出生宁波乡下的外婆,他们应该是“安乐坊”里的原住民。这两位老人在她的心目中是最伟大的,她的成长也离不开外公外婆的培养和教诲,在她的记忆中是难以磨灭的!</h1> <h1>这是2015年1月13日,阳光从弄堂口朝里面拍摄的场景。</h1> <h1>后来我又去“安乐坊时,也是同一个位置拍摄的弄堂内场景,当时里面还搭着脚手架,在作大修的最后结尾工作。</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  弄堂内横向的住宅</h1> <h1>这是弄堂到底的横向一排住宅,这一排(右边)的门牌号上的83~95号,其地址是先棉祠街。这里其实是后门了。</h1> <h1>这上面是1992年大修改造时,被加盖了一层楼,所以顶上的老虎天窗都是那次改造才弄上去的。</h1> <h1>文化大革命,“安乐坊”也受到冲击,一些所谓成份不好的家庭被抄家。我班那位出身资本家的,就是被造反派前来抄家,和要求主动上交所谓“不义之财”。</h1> <h1>虽然运动后期落实政策,退还了被抄物品,但是还是十赔九不足了。看~这就是被退还物品中的照相册,其中的很多照片都被撕成这个样。</h1> <h1>她父母在民国时期拍的婚纱照等照片(当初其父母结婚时,还在申报上登过报纸呢)。当年落实政策,归还照相册时,已经是面目全非了,只见那些光鲜亮艳的照片,只有头像还在,头像以下服装部分已经被撕掉了。</h1> <h1>拍摄于民国时期的同学的母亲(左一)</h1> <h1>照片中是同学家的奶妈(照片左是她哥哥,照片右是该同学)</h1><p><br></p> <h1>阳光对其中的照片稍微作了些修正,让照片呈现的更好些。</h1> <h1>2016年8月,该同学在自已原先的家门口留念,这89号这幢楼原来是她家的。</h1> <h1>小时候生活在“安乐坊”里的女孩子们,也是和这些孩子们一样挑橡皮筋。</h1> <h1>这是从弄堂底向弄堂口望去,靠左边的奶黄色墙的这一排房子,是隔壁先棉祠街105弄“嘉德里”房子。</h1> <h1>这是从“安乐坊”弄堂口进去第一个右转弯的横向弄堂,他们“安乐坊”里的人称其为“小弄堂”。</h1> <h1>“小弄堂”直行走进去十几米再右转弯即看到这一家人家。</h1> <h1>从这家人家门口朝里看到的情景就是这个模样,这里按道理是后门。</h1> <h1>在 “小弄堂”里三家人家的正大门应该都是眼前这几家门店,门店都在蓬莱路上。从前像左边第一家是“老大房食品店”,第二家倒一直是药房。现在这一排下去都是开皮革门店了,这也是蓬莱市场上的皮革市场的延伸店。</h1> <h1>接下来再要讲到: “安乐坊”里几家门牌号是在先棉祠街上的一排石库门房子,这里应该是正大门,在 “安乐坊”里 厢的是后门了。图片中放自行车地方的这幢房子楼下,刚刚解放时,这里成立龙门邨居委会时候,没有办公地点,就暂时在这里挂牌办公的。后来落实了龙门邨房子作为居委会后,就搬过去了。而这里后来也做过里弄生产组。</h1> <h1>这一排 “安乐坊”房子门面在先棉祠街上的,他们房子的对面就是有名的龙门邨:</h1><h1>“龙门村” 即尚文路133、149弄、先棉祠街80弄、延平路25弄。在区境西部,吾园街、尚文路、迎勋北路、先棉祠街之间。建于民国24年(1935年) 。因原龙门书院得名。占地1.5公顷,有楼房20幢。居民3200人。以历史较久、房屋结构较好、布局整齐而闻名。为上海市近代优秀建筑之一。</h1><h3><br></h3> <h1>这一条路就是先棉祠街了,先棉祠街路名的来源或许跟纪念黄道婆的祠堂有关。</h1> <h1>从先棉祠街上拍摄到的 “安乐坊”加层后的房屋面貌。</h1> <h1>83号门面现在有三个,其实图右一门这家,原来是81号(我班有两位同学曾住这里)1992年的那次安乐坊加楼层改造后,把门牌号调整了,原81号成了83号了(无意中失去了原来的81号门牌号)这里也看到其中的一扇门被改装铁防盗门了,显得不一样了。但再想想从100多年前的二层砖木结构,现被改造成三层楼了,这已经违背了房屋历史的原来面貌。</h1><p><br></p> <h1>这一扇开着的石库门黑漆大门内,不知有你们熟悉的情景吗?</h1> <h1>一位80多岁的老人步履蹒跚地从这一排石库门前走过。</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我们再把镜头切换到蓬莱路上</h1> <h1>2016年8月,我们几位发小相聚在“安乐坊弄堂门口。</h1> <h1>“安乐坊”弄堂马路对面就是蓬莱路第二小学,蓬莱路第二小学在历史上这块旧址还是不同寻常的。据史料记载,这里面原来有一座“万寿宫”建筑,是上海各界为庆祝光绪亲政和20岁生日而在原半泾园废址上建立的。</h1><p class="ql-block"><br></p><h1>建成于光绪15年(1889年)12月。因它的围墙涂有皇家专用的杏黄色,所以这一带的人们习惯上称其为“皇宫”或“黄宫”(在沪语中,“皇、黄”同音)。戊戌变法失败后,万寿宫的作用也中止了。</h1><p class="ql-block"><br></p><h1>清末,万寿宫被西城小学借用。辛亥革命其间,万寿宫曾一度被作为革命兵营,后归还西城小学。1937年“八一三”淞沪战争中,万寿宫遭到严重破坏。解放后,西城小学改称蓬莱路第二小学。(详见《为光绪亲政而建的万寿宫》薛理勇著)</h1> <h1>中午的蓬莱路有时难得有清静的时候,出了 “安乐坊”走在蓬莱路上,这条有着一百多年的马路,以及和它同在的建造于上世纪的各式风格的建筑,为我们留下了历史的印记。朋友们不妨去走走百年蓬莱路,亲身感受一下南市区老城厢的魅力。</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