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生的点滴想法

jianping

<h1><br></h1><h1><b>其一,永远不要让自己的人生定格在某一点</b></h1><h1><br></h1><p><b style="font-size: 20px;">我一生经历许多过程,有大悲也有大喜,有高潮也有低落,无论发生什么都是自己无法控制的。时至今日,我已是修炼成仙之人,没有太多的悲喜交加,对万事的反应都是淡淡的,尤其是对自己认为的好事降临,更是不敢得意忘形。</b></p><h1><br></h1><p><b style="font-size: 20px;">我对生活的领悟,那就是无论发生什么,永远不要让自己的生活定格在某一点上。</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我曾有金榜题名之时,但幸而没有将自己的前进步伐定在那一刻,自己傻傻地向远方奔跑了好一阵。直到某一天,我突然感觉累了停下来,发现自己身边已没有当年的小伙伴,因为,我跑到美国去了,离家已经很远。</b><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h1><br></h1><h1><b>我曾经历失恋,幸而没有因此怀疑男女之情,我依然认真寻觅属于自己的另一半。我走进婚姻后,不觉间就是三十多年,日子过得还不错。直到某一天,我突然想知道那些与我曾经相遇的异性们是否都好吗?于是回头去看,发现一位不在了,一位重病,一位不愿见面。我无语,庆幸自己没有让感情定格,走向狭隘偏执。</b></h1><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我还有一位哥们,是个歪果仁。相识几十年后,我和一伙朋友杀到他老家,还有我的丈夫,大家相聚哈哈哈。过去已是风高云淡矣,庆幸大家都好,健康地活着,我喜欢这种大气。这点,西方歪果仁永远胜一筹,中国哥们差点。</b></p><p><br></p><h1><b style="font-size: 20px;">我曾经历文革的灰暗时代,见识到人性的黑暗面,幸而没有因此对国家和民族失去信心。现在的我是个阳光老大妈,凡事都往好里想。如果将自己的思想定格在文化革命时代,那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b></h1><p><br></p><h1><b>我曾经也是一个知识青年,吃过一点苦,幸而自己没有定格往事情怀,大步迈进另外一个人生阶段,不再为蹉跎岁月感叹不已。如果我将自己仅仅定格在知识青年这个身份,到今天我大概仍是一个等待被同情的弱势群体中一员。</b></h1><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将来,生活还会不断更新,有好事发生,也一定有坏事出现。我鼓励自己,千万不要把生活定格在某一点上,要相信,好事坏事都会过去,生活依然要继续下去。</b></p><p><br></p><p><br></p> <h3><b>我终生都在大步行走中度过,至今六十八岁,步伐还是坚定有力。</b></h3><h3><b><br /></b></h3><h3><b><br /></b></h3> <h1><b>其二,努力让自己的心智成熟时间点与精力和体力的最佳状态达到一致。</b></h1><h1><br></h1><p><b style="font-size: 20px;">成熟的时间点很重要。有才干的人很多,但常常因为时间点不对而错过成功的机会。有一点可以肯定,一个有机会成功的人,一定是心智成熟、经验丰富、精力和体力都到了最佳状态,它们都在同一时间点里迸发而达到辉煌。</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你有季羡林式烦恼吗?我曾有过。八十年代初到北大读书不久,我就感到厌倦, 对学习失去兴趣。我很早就曾想出国留学,但没有钱,也没有勇气争取奖学金,关键是不知道自己的学习兴趣在哪里?</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从三十岁到五十岁,我一直很迷茫,没有目标,只是在无意识中混着,仅仅靠着普通技能谋生而已。快六十了,我才发现自己的潜质是有的,需要时也是愿意付出努力的。但是,此时此刻,我已届老年,心智虽然成熟,经验也积累不少,但精力和体力不足去做难度系数很高的事情。</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我有时会叹息,埋怨自己心智成熟太晚,把大好时光挥霍在任性和自暴自弃之中,但想到我成为平庸之辈好像也是命中注定,也就淡然处之了。</b></p> <h1><br></h1><h1><b>其三,为人父母和为人子女是一对永远难以调和的矛盾。</b></h1><h1><br></h1><p><b style="font-size: 20px;">一则关于今年高考状元的消息传遍网络,而后又出现了许多帖子讨论所谓原生家庭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有多大,尾随本帖子的讨论也是很多很多。我一时无法全部阅读所有的反馈,我实在很想与各位亲们念叨念叨,自己对这个议题的想法。</b></p><h1><br></h1><p><b style="font-size: 20px;">在人世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或是为人的子女,或是为人的父母,无论身处何等位置,每个人总有自己的期望和理想。</b></p><h1><br></h1><p><b style="font-size: 20px;">我发现,做孩子的,最希望父母的婚姻关系美满,没有不良嗜好,热爱学习,为孩子提供温暖安全的生活环境。而做父母的,则希望孩子性情温和,好学上进,不需费心,就是学霸,成长道路顺利。</b></p><h1><br></h1><p><b style="font-size: 20px;">但是,这样的让父母和孩子两方面都能如愿以偿的世界是否可以真实存在过?对于我来说,作为孩子时,我对自己父母就曾有过许多抱怨;而我作为人母时,却对孩子也有诸多不满。我无法说服自己,这种理想国是否有可能真实存在过?</b></p><h1><br></h1><p><b style="font-size: 20px;">而且,最让人难堪的是,我们每个人几乎都是二者身份兼而有之,我们的所作所为是否可以让自己的父母或是自己的孩子心满意足了吗?恐怕,很少有人敢断言自己是父母最完美的孩子,同时又是自己孩子最美好的父母,这恰恰说明真实世界本来就是不完美的,强求完美无瑕是不现实的。</b></p><h1><br></h1><p><b style="font-size: 20px;">请不要抱怨你的父母,也请不要抱怨你的儿女,我们需要的是相互理解,这才是家庭获得幸福感的重要来源。</b></p><h1><br></h1><p><br></p> <h1><br></h1><h1><b>其四,不要压制年轻人的妄想妄为,让他们把青春活力充分释放出来。</b></h1><h1><br></h1><p><b style="font-size: 20px;">我认识一些同龄人,因为年轻时思想被过早定位,没有创意,不敢思想。临到老了,他们突然变得特别喜欢胡思乱想,事事怀疑並讨论不休,成为可怕的难缠一族。更令人讨厌的,还有什么临老入花丛的长辈,行将就木,还要风流一把。</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而有的人在年轻时候,思想活跃,咄咄逼人,不乏可爱;老了他们把早年的锐气化解为通达和睿智,仍然还是可爱一族。他们在同辈中,被认为是精英,在晚辈中,更是受人尊敬的前辈。</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那些错乱人生的迷失者,或是受家庭影响,或是受社会历史环境压制,或是受师长的误导,过早僵化自己的思维方式,年轻的时候不敢活痛快,老了才匆忙补课,其实也是悲剧人物。</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所以,我特别诚恳地向家长们和老师们呼吁,不要压制年轻人的妄想妄为,让他们把青春活力充分释放出来。在法律允许的前提下,让他们享有更多的自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哪怕可能犯一些错误。</b></p><p><br></p> <h1><b>其五,写作不要泄私愤,心情不好时,绝不下笔。</b></h1><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我过了六十岁,就逐步向《红楼梦》中贾母的养心之道学习,拒绝负能量信息输入,不做负能量信息的奴隶。同时,我也努力不制作负能量的作品,撰写的文字力求好懂好看,看了可以舒筋通络,有利健康。已有若干朋友給我反饋他們的讀後感,令我非常振奮,多年耕耘終見成效。</b></p><h1><br></h1><p><b style="font-size: 20px;">我已多年不看悲情的小说、电影或戏剧及其他文艺作品,目的是养生。看了那些悲戚、愤慨、无助的东西,对自己毫无益处,我在中青年时已经看过不少社会不公和荒谬的事情,但一生并没有为改变它们真正做过太多努力。说实话,我为自己的懦弱无能是感到羞愧的。临到老年,我不愿再去对它们作出无关痛痒的关注。如果,觉得有可以做的善事,能够做就尽快做了。&nbsp;</b></p><h1><br></h1><p><b style="font-size: 20px;">我的一位北大老师说过,西方人重视心理卫生,这是值得借鉴的。我觉得心理养生也是提高老年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b></p><h1><br></h1><p><br></p> <h1><br></h1><h1><b>其六,个人小目标。</b></h1><h1><br></h1><p><b style="font-size: 20px;">我没有志向要完成什么力拔山兮的宏观大作,或创立什么流传于世的思想体系,但也有个人小目标。本人有幸经历了中国百年来的一些重大历史过程,大学和研究生的专业都是历史,对中西史观略有涉猎,有雄心用比较科学的态度记录历史和反思历史。我觉得,这等小事自己还是有能力做的,不妨试试。</b></p><h1><br></h1><p><b style="font-size: 20px;">这些年来,我陆续为自己的父母作传,记录自己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以及文革时期的成长,唯独没有关于改革开放以后的心历路程。今后几年,还需继续努力,补上这一部分。</b></p><h1><br></h1><h1><br></h1><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