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第二站:丹寨石桥造纸、鸟笼村、万达小镇

一叶知秋

<h3>离开凯里,到达丹寨。在丹寨欣赏的不是优美的自然风光,而是丹寨的林林总总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h3><h3>苗族蜡染、古法造纸、苗族锦鸡舞、苗族口头经典"贾"、苗族苗年、苗族服饰、苗族芒筒芦笙祭祀乐舞七个项目已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h3><h3>在丹寨,我们见到了古法造纸、斗鸡、鸟笼编织,苗族蜡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次真正的文化之旅。</h3> <h3>石桥造纸。</h3><h3>石桥因一座天然石拱桥连接河两岸山崖而得名。最古老的造纸作坊遗址就坐落在天然石桥20米对面大岩脚石壁下,石壁宽约百米,高约八十米。石壁前倾,能遮蔽风雨,是一座极好的天然作坊;内有一清澈的泉水,是造纸最好的水源。1985年,古法造纸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h3><h3><br /></h3> <h3>这里生产的纸主要用于古籍修复,能保存1500多年呢!</h3> <h3>石桥村风情。</h3><h3>因为临近年关,造纸都停了,人们在杀猪熏肉,准备过大年。</h3> <h3>石桥苗族先民借鉴古老的造纸技术,利用当地构皮,杉根、糯叶、滑树、猕猴桃藤等丰富原材料,融入当地苗族文化元素,经过水沤、浆灰、煮料、河沤、地灰蒸、漂洗、选料、碓料、袋洗、打槽、抄纸、压纸、晒纸、揭纸、打包等几十道工序,最后成纸。所以石桥古纸具有纤维长、拉力大、纯天然等特点。在古法纸的生产过程中,从河沤、浆灰、装纸甑、起锅到选料等到大部分工序都是徒手操作,不使用任何现代工具,具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被誉为中国古代造纸工艺的活化石。</h3> <h3>构树皮,先沤。</h3> <h3>打浆</h3> <h3>造纸作坊。</h3> <h3>在此狂购花草纸。虽然不会写字画画,可面对漂亮的做工精细的花草纸本,就忍不住啦!管他买回来干什么呢,先买再说!</h3> <h3>村里的小媳妇,热情地邀请我们到她家喝茶。门口结婚的对联还没撕光,背上已背上可爱的小娃娃啦!</h3> <h3>村头的女拖拉机手。</h3> <h3>在万达小镇,欧报浪蜡染体验馆,体验苗族蜡染制作过程。</h3> <h3>认真工作的女人最美!</h3> <h3>体验蜡染的小姑娘</h3> <h3>鸟笼村,制作鸟笼。</h3> <h3>小儿子也来给妈妈帮忙啦!</h3> <h3>认真拍摄的摄影师,不管拍的如何,这认真的态度,大写的服!</h3> <h3>斗鸡!斗完了浑身是血,这是用绳命在战斗啊!</h3> <h3>万达小镇入住的非常有特色的朵碟朵阿文化客栈。每个房间都是复式二层,一楼喝茶、打麻将,二楼休息。朵碟朵阿知道什么意思吗?就是苗语的阿哥阿妹。</h3> <h3>万达小镇的苗族博物馆</h3> <h3>某人忘了跳舞,只顾对眼神。</h3> <h3>万达小镇每晚都有的篝火晚会。我们光忙着吃了,赶上了晚会的最后一秒。</h3> <h3>尤公广场。名字来自苗族祖先蚩尤,我还认成了龙公广场,哈哈哈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