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发小同学的几件趣事

耕读人家

<h3>  今年回老家过年,见到了我一个村的小学、初中同学。年过半百,沧桑写在各自的脸上和手上。虽然彼此工作不同,经历不同,境况不同,但我们共同度过了一段少年时光,很多事情想来有趣,没齿不忘……<br></h3><div><br></div><div>&nbsp;</div><div>&nbsp;</div><div>&nbsp;</div><div>&nbsp;</div> <div> “开门见山就来”</div><div> &nbsp;作文,从小学三年级始设,我们总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每有作文课只能编凑些内容应付了事。《记自己身边的一件好人好事》可能是每个人都写过的题目吧,下面这样的开头,不知你见过或使用过没有?“在华主席英明领导下,全国形势一片大好,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我班某某某就是其中的一个。”</div><div> 小学生天性率真,恰如小荷才露尖尖角,若用心为之,给人的将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唯美世界。四年级时,有个叫军旗的,他用自己的语言描写《我的课桌》,受到老师褒奖:我的新课桌,桌面很光滑,像家里母亲的缝纫机面,手按上去,留下很清晰指印。记得写作《我与雷锋比童年》一文,我从住宿、饭食、穿戴及学习等几个方面一一与雷锋叔叔作比,很有条理,说服力强。语文张西花老师给我打了95的高评分,并当范文在作文讲评时朗读。也许就是这篇文章,坚定了我写好作文的信心,在我心灵深处从此埋下文学的种子。</div><div> 为了改正我们作文中“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毛病,记得邹老师讲“秀才买驴”的故事,要求我们作文中要记取教训,直接写买驴,早晨吃什么饭,怎么上得市场,中间遇到什么事,这些与买驴无关的事情一概不能写。就在开始写作文了,他还不放心,反复强调:“一定要开门见山,上来第一句,开门见山就来,大家听见了吗?!”老师强调得很严肃,同学们听得也很认真,令人苦笑不得的是,有两个同学文题之下首句竟是:开门见山就来……</div><div><br></div><div>&nbsp;</div><div>&nbsp;</div><div>&nbsp;</div> <h3> “顾不得吹了”<br></h3><div> 发小同学俊杰,人送外号“王大吹”。其实,该人人品不坏,只是说话有些夸张而已。现在该同学靠着自己的努力,已经担任了市经贸办公室的副主任,村里老少爷们有事找到他,他很热心,并不遗余力帮助办理,在村中有些名声。</div><div> 一次,我们在一起相互炫耀吃过的苹果的大小,俊杰听了,他颇有些不屑,说道:“你们的苹果,都不行。今年我家的苹果,我爷爷施用了一车肥,树长得旺,果结得这么大。”说着,他用手比量起来。一开始,他张开的两手好像捧着个大西瓜,后来自己觉得有点过头了,就逐渐里缩两手,但就是这样比量出的苹果,也不靠谱。我们常去他家玩,他家的苹果树,仅有胳膊粗细,能结出苹果就很好了。</div><div> 一年暑假,几个小伙伴一起玩耍,老远就看见“王大吹”朝我们这边匆匆而来。我们和他开玩笑:“大吹,再吹上一段吧。”“王大吹”看都不看我们一眼:“还顾得上吹,南湾翻湾了,谁谁谁人家捞了满满一桶鱼,刚放下又返回去了。”翻湾,是鱼浮在水面上,大片大片满湾都是鱼。我们一听急了,一溜烟儿跑向南湾。哪来的鱼虾满湾,此时南湾平静如常,岸边的垂柳悠闲地飘荡,长长的柳枝垂落水面,引起阵阵涟漪……</div><div><br></div><div>&nbsp;</div><div>&nbsp;</div><div>&nbsp;</div><div>&nbsp;</div> <h3> “宫老师 你别害怕”</h3><h3> 上得初三,我们开设化学课,教授我们的老师姓宫,是一位个头不高、长得看似很壮实的老老师。第一次上化学实验,宫老师在讲台操作,化学的千变万化,令我们既新鲜、好奇,又有些莫名的紧张。宫老师小心翼翼地摘掉酒精灯的灯帽,点燃酒精灯,然后再一一取出化学物品……教室里鸦雀无声,这时,我身后有个声音传来:“宫老师,你别害怕!”“宫老师,你别害怕!”……声音很低,宫老师听不见,周边同学听得清清楚楚。我想起了农村殡葬老人时,儿女一边烧香、烧纸,一边口中不断念叨的话语来了,竟一时控制不住,笑出声来,挨了老师一顿批评……</h3><div> 宫老师还兼任生理、生物课,成长中的我们有一些疑问,诸如“牛反刍,羊反刍不?”“才买的金鱼,怎么不爱游动?”“肚子疼,吃什么药?”……都愿意请教宫老师。宫老师也不耐其烦,热心解答。一个时期,我感觉经常犯困,不往好处想,总怀疑自己身体出了问题,就郑重地去咨询宫老师。宫老师一听,说道:“那是你懒的。”</div><div>&nbsp; ……</div><div>&nbsp;</div><div>&nbsp;</div><div>&nbsp;</div> <h3>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曾经的发小同学而今已过知天命之年,少年不再,青春已去,剩不下几个十年。在此,我只能用苍白的文字,真诚地祝福我的每一位同学:人各有志,天各一方,乐享生活,开心快乐!</h3><div>&nbsp;</div><div>&nbsp; 丁玉昌</div><div> 2018年2月18日</div><div>&nbsp;</div><div>&nbsp;</div><div>&nbsp;</div><div>&nbs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