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浅谈

华夏牧童

<h3> </h3><div><br></div><div> 或许有人看到这个题目会很惊诧:在这摄影界高手云集,数字影像设备极大普及的今天,你,一个白发老爷子还敢来这里侈谈什么摄影?岂不是班门弄斧、胆大妄为吗?看官且慢,只待我慢慢地道来:</div><div> 记得是在初中物理课上,听老师讲到针孔成像的物理现象时十分好奇,在物理实验中,看到了透过纸板上的针孔将蜡烛的火焰影像呈现在白纸上时,顿觉非常的惊奇。便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每当学校组织毕业照和证件照时,我就常在那大三角架蒙上一块大黑布的照相机周围好奇的观看。心想:这玩意是怎样的一个结构?怎么就能捣鼓出照片来了呢?</div><div> </div> <h3>和兄弟一起外出采风。</h3> <h3>  </h3><div> 后来,偶尔看到有人挂个长方盒子在照相更是奇了怪了,这个相机怎么不需要盖大黑布了?怎么还两个镜头?在那个年代里总是有很多不解之谜埋藏在我心头。</div><div> 在我到了部队,被分配到政治处放电影后,这才慢慢接触到了照相机。上海海鸥牌双镜头相机、天津折叠式单镜头相机、135单反等。当年单反属于高档品,接触较少一些。慢慢的,我就爱好上了摄影这个行道。在经过了长时间的接触研究后,觉得这相机也没有什么太神秘之处,无非就是镜头、光圈、快门、胶片等有序组合的一个整体而已。既然咱没有实力买它,那还不允许自己做一台玩玩吗?</div><div> 初生之犊不怕虎,既敢想就敢干。于是我一有空就设计图纸,寻找材料,托人加工零配件。自己反复试制快门,光圈等关键部件。这快门可真的太难了:既要能完全遮挡住光线,又要能按需要迅速打开、关闭,还必须能调节曝光时间,还要能够在相机外面顺利操控。这不仅需要工艺技术,还得需要合适的材料。在经历了几个月的努力后,我的快门、光圈、机体、一 一组装完成,就差镜头了。我们电影组正好有一台报废的放映机,我就用其镜头试用,真还行。只是其焦距短了点,用35mm胶片正好,但我设计的是用120胶卷,结果就出现影像边缘不清晰状况。这镜头虽是不用的放影机上的,但毕竟是军产物质,不敢随便动用。我们的电影组长涂芝桂很支持我,说:你先用着吧,到时候有问题再说。</div><div> </div> <h3>这是南方的豌豆花。</h3> <h3>这就是当年自制的相机,至今仍然保存着,只是镜头已不在了。如装上镜头就像模像样的了。</h3> <h3>这是自制相机拍摄的照片。</h3> <h3><br></h3><div> 我的自制相机经过实际操作其效果真还一般般,至少照出来了较清晰的照片,只是镜头焦距较短,需要将人物主题放在中间部位。当我有时去公园拍照时,一群爱看热闹的人瞪着惊奇的眼睛直喊:‘ 快看啊!他用的相机是自己制作的...”。我一看有人围过来了,就不好意思的赶快收场,生怕被人嘲笑你既无力买相机还玩什么摄影的囧境。</div><div> 一次,旅顺基地政治部新闻干事下部队采访,看过我的自制相机与照片,连连说好、好!还戏言道:“如果你的相机早一些年做出来,或许我们国家的照相机产业发展会更快!...” 自那以后,我还制作了照片放大洗印设备,真正痛痛快快地玩了一把摄影爱好者的惊悚体验。</div><div> </div> <h3>自制相机拍摄的战友照片</h3> <h3>自制相机后盖打开的情况。</h3> <h3>自制相机拍摄的照片(海军农场)</h3> <h3><br></h3><div> 在数字影像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摄影摄像已完全普及到广大的人群之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了,人人都是摄影爱好者。我也购置了单反、长焦、数码小相机、连手机也具有10倍光学变焦镜头的功能,有时还学着年轻人玩玩自拍。一有空闲,就带领着宝贝们一起游山玩水,拍摄自己喜好的景色。不求作品,但求作乐。活脱脱的一个潇洒老顽童。</div><div> 现我再回忆起四十多年前走过的途程,深深的感觉到:人,特别是年轻人,他们有无限的想象和智慧,他们会克服一切困难,向着既定的目标勇敢的前进。</div><div> 我们的未来永远属于敢于探索的年轻人!</div> <h3>自制相机拍摄的照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