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油塘埠

伍 看

<h3> 序</h3><h3> 萍乡于我,从来就不是一个快活地。</h3><h3> 记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要填写履历表了,我问父亲籍贯、家庭出身如何填写,父亲的脸色瞬间阴沉严峻。日后的日子里,我渐渐地品出萍乡这二字所隐含的别样苦涩。</h3><h3> 狗年春节前,我终于来到油塘埠。</h3><h3>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踏上油塘埠。在族亲的陪同下,我细细地打量着这血脉相连的一砖一瓦,默默地环视着这亲情难断的村落,向着安卧在祖坟里的列祖列宗,向着那曾不愿直面的祖父,投出深情的一瞥,献上后辈真诚的敬畏。</h3><h3> 我的祖父,只是一个传说中的人。</h3><h3> 循着他的足迹,我们访萍乡,走油塘埠,探牛嘴冲。旧地虽早已难辨,但在散落的踪迹中,我仍在揣摩他的身影,仍想嗅出他的气息。俱往矣,他那模糊的轮廓已是渐行渐远,最终将消失在历史的迷雾中。</h3><h3>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时势造人,在大时代面前,个人微不足道。百年人生,不经意间灰飞烟灭,没有任何记恨,有的只是无奈。</h3><h3> </h3><h3><br></h3> <h3>   那 个 油 塘 埠</h3><h3> ———父子间的对话</h3><h3> </h3><h3> ( 在时光隧道里,迎着微微紫光,儿子和父亲相遇了,下面是父子俩的对话)</h3><h3> </h3><h3> 父亲:你们去了油塘埠啦?怎么想起要去啊?(脸上浮现宽慰的笑容)</h3><h3> 儿子:是啊! 看看老爸的家乡啊,也是为儿多年的一个心结呢! 儿辈都快70了,洗尽铅华人从容,该看看祖宗的集聚地了。<br></h3><h3> 父亲:油塘埠就是我的出生地。家中我居长,以后又有二弟一妹。 上有曾祖母、祖父母及父母,是四代同堂的家庭。 当时父亲在外求学,见面较少 ,家中从曾祖父开始,开设中药店,名保生堂,属小康之家。</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父亲:你们这次去看见怎样的情形啊?</h3><div> 儿子:一个静谧的乡村,空气清新,四下宁静,旷野油绿,有种世外桃源的感觉。百年前就是这番情景吗?</div><div> 父亲:那你们搞错啦! 我的幼时的老家油塘埠,可是个商铺连接,商贩穿梭,人丁兴旺,商业繁华之地啊!</div><div> 儿子:这里又不是沿河而建,交通并不便捷,怎么可能是热闹繁华地呢?父亲,我不相信呢。</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父亲:油塘埠虽是一个小镇,但在当时是湘赣两省必经之路。向西不到十里是老关火车站,与湖南醴陵县交界,向东十里是长春埠,也是一个小镇,有铁路经其旁。再十里过浮桥(黄华桥)为湘东镇,又过一浮桥为峡山口火车站 。</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所以,油塘埠距湘东20里,距萍乡城50里,两旁有山之田垄,无河流,要外出只有走路或者到老关乘火车。</div><div><br></div><div><br></div> <h3>  儿子:我所看到的老家——油塘埠,跟我所见到的各地农村乡野的千千万万村落一样,只不过是其中一个而已。<br></h3><div> 父亲:当然,全国各地这样的小镇很多很多,但地理位置特别,历史变迁大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小镇也不是很多呢。</div><div> 儿子:油塘埠真的有这么大的魅力?</div><div> 父亲:旧时油塘埠的商业比较繁荣,每日客商来往不断,特别是醴陵过来运煤的独轮车,从天还没亮 知道晚间络绎不绝,而且油塘埠是旧时乡俗农村商品等的供应点。因此,各行各业都集中于此。</div><div> 如杂货店(京广杂货、南北海味、路尘山货香、香烛纸张等)、布店、中药店(同春堂、济生堂,保生堂三家)、饭店、肉砧、米制点心店、鞭炮店、纸马店。</div><div><br></div><div><br></div><div> </div> <h3>  (此屋是当年先祖的保生堂以及住宅)</h3> <h3>  儿子:父亲讲了镇上有那么多种类的店铺,乡亲们生活还是挺方便的啊!<br></h3><h3> 父亲:乡亲们的生活的确很方便的,那时需要的也是多方面的,仅靠那些店铺还是不够的。</h3><h3> 儿子:哪还有什么可以做补充的,让乡亲们各取所需呢?</h3><h3> 父亲:还有众多个体户啊,有剃头、道士(专事敬神丧葬祭拜)、鼓乐户(为红白喜事提供乐班),还有住户附带卖些瓜子、南萝卜等,还有一家专供货郎担住宿的店,货郎担多为湖南衡阳一带的,挑货下乡,均为供应一些日用小商品,手摇小鼓,走田串巷,送货上门,方便农村妇女。</h3><div> 不定期来油塘埠的个体户,还有裁缝师、鞋匠、木匠(那时亦称博士)、泥水匠、织布匠、堪舆家(看风水先生)、阉猪阉鸡匠、补锅匠、铁匠、锡匠、铜匠、漆匠。</div> <h3>  儿子:今天的油塘埠,与一幢幢居民院落不同的是,是公用建筑设施建在附近。</h3><h3> 父亲:当年的家乡占地很大呢。整个小镇可分为上中下三段。记得以往是各有名称的。如我家所在的中段名为兴隆街。</h3><h3> 上段在一禁山之下,一旁之上为田垄,依次为大皂角树、泉水井及大池塘,街口有一小大王庙,禁山树木葱茏,历年以来,禁砍柴伐木,其中有苦珠、圆珠及榛子树,后山还有酸枣及柿子树,那都是我们儿时常去采野果之处。</h3><h3> 皂角树挺立高大,结出的皂荚妇女们用于洗衣,树顶有几个鸟巢,老远就引人注意,是油塘埠镇的一个标志。</h3><h3> </h3> <h3>  儿子:这次在油塘埠,族亲们专门引领我们参观了一口水井,但不是那种常见的有圆形井沿围住的那种水井。据说是全村唯一的一口天然井。</h3><div> 父亲:是的。泉水井底是大石块,仅一小出口出水,春夏季水势旺盛,蓄水较深,可以用桶挑水。冬季水枯见底,只得用小瓢从中慢慢取水,但从未干涸过。因为是全镇唯一的饮水源,有时会供水很紧张。后来自家钻井的较多了,饮水已无问题。</div> <h3>  父亲:泉井之下为大水塘,面积较大,镇上段在大水塘的旁边,对面延伸到茶山脚,下面连接镇的中段,建筑了三合土的矮墙及出水闸口,大塘水满向下经小沟流入垄田。应该是个灌溉系统吧。</h3><h3> 矮墙一处建了"惜字亭"。儿啊,你知道做什么用的?</h3><h3> 儿子: 不知道呢。</h3><h3> 父亲:这个不大的"惜字亭",实际上是专用于焚烧销毁写满字不能再利用的纸张的。旧时对于写了字的纸张,奉为圣物,乡间民俗把"敬惜字纸"是看作善举的,所以不可将其随便处理。</h3><h3> 大塘水满可供儿童游泳,可养鱼,也可放鹅鸭,可洗衣服,可灌溉稻田,山水相映,为油塘埠小镇增色,也可能是油塘埠命名的来由吧。</h3> <h3>  儿子:真没想到百年前的油塘埠,有这么大的范围,那么复杂的街坊结构。</h3><h3> 父亲:那是的啊。从大塘边至瓮门处为中段,为主要商店之所在,万寿宫、萧家祠堂及朱家祠堂也位于这一段。</h3><h3> 相对的店房有较高并相连的棚檐,高高并相连接的棚檐,既可以遮阳,又可以避雨。夜间各家商铺门口高悬"檐灯",便于行人往来。</h3><h3> 儿子:现在想象一下,一定很有韵味吧,如此景保存至今,一定是旅游和摄影爱好者趋之如骛的热门景点吧!</h3><h3> 父亲:自瓮门以西为下段,临尽头之左有一座贞节牌坊,为本镇张家所立。下段的主要商店较少,南面为山,北面为田野及朝公祠居民点,中段南面为山地,北面较空旷,为大片田野及远山。<br></h3><h3> 儿子:这次是听了介绍,现在的油塘埠村有居民700多户,除了萧姓,张姓,熊姓,岳姓等等是大姓,后来又来了许多其他姓。是五湖四海了。</h3> <h3>  儿子:很多年前 父亲凭着早年的记忆,要儿画出油塘埠的全景图,图中那座蓝瓦红墙的庙宇建筑,是你在书中多处讲到的万寿宫吗?</h3><h3> 父亲:是的。万寿宫就是一座庙宇,是全镇唯一较大的建筑。庙宇在中段的东南角,傍山而建,四面有围墙,前门上有"玉宇琼楼"大字,后门濒临大塘,出了前门的右边,是上山小路,左边为戏台后的高墙,檐下绘有戏文人物,头面衣着栩栩如生,是出自高手所作。</h3><h3> 这里是我们幼时最感兴趣的地方,因为附近树上有许多鸟窝,常想到要爬上去捉小鸟。</h3> <h3>  儿子:那座庙宇,不仅是父亲儿时最喜欢玩耍的地方,也是自幼接受启蒙的地方吧。我看父亲对那里是印象深刻啊!</h3><h3> 父亲:是这样的。当时油塘埠没有国民小学,只能在万寿宫观音堂内设私塾授徒。</h3><h3> 我是六岁那年入学的,由祖父一手办好入学。那天我穿上新衣新鞋,到万寿宫后,见一群学生正在琅琅读书,见我到来都停下来注视着我。</h3><h3> 祖父引我拜见老师,随后是焚香点烛放鞭炮,要我在圣贤先师孔夫子牌位前磕头作揖。老师微笑立一旁。老师是我们萧家长辈,已是须眉皆白的老人。我的桌椅就摆在老师的书桌旁边,这是优待之意。</h3> <h3>  儿子:读父亲的《七十年五记》中的求学记讲述,私塾很快就被民国小学所替代了。</h3><h3> 父亲:在上私塾大约一年半以后,经过乡亲父老的努力和集资,万寿宫内办起了民国小学,最大的变化是老师为中年的知识分子,教学内容有国文、修身、算术等新课,教学方法也用上了黑板和讲解,国文第一册开始就认字"人、手、足、刀、尺,山水田,猪牛羊,红花绿叶"等,有图有文,学生很容易理解,所以进步很快。</h3><h3> </h3> <h3><font color="#010101">  父亲:萍乡你们一定也去看看了吧?</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儿子:那是一定要去看的。萍乡是我们宗族源远流长的源头,是先人灵位安放的集聚地。</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父亲: 今天的萍乡和油塘埠,一定是今非昔比了。我们宗族祖上先人落脚在萍乡定居,可以上溯到明朝,距今五百多年历史了,繁衍生息,薪火相传。</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儿子:祖父是我们心中一个解不开的谜。由此也就更添几分好奇。这次回乡探访,想循着祖父曾经居住和活动过的地方,探究出他的人生踪迹,还原他历史的真貌,哪怕只是朦胧的轮廓,哪怕只是一个侧面。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父亲:我的父亲,你们祖父,生于晚清,长于民初,也随当时有志青年大潮,东渡扶桑求学,学成归来,寻职谋生。他的一生适逢国家积贫积弱,分化动荡的乱世,只得裹挟在历史大潮中兴衰沉浮。他的很多很多事情,已永远地淹没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了。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儿子:是啊! 耳闻目睹的一切,无法考证,只能说是传说,难辨真伪。也只能是汲取传说中的基本信息,联系当时历史状况,做出符合逻辑的推理。</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父亲: 如果能有专门部门搜集和编撰这类史实,当然很好。但这也是可遇不可求的。</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儿子: 真的很感谢父亲在晚年时,为我们留下了详细有趣的童年家乡记忆,从而让萍乡和油塘埠变得那么熟悉那么可亲。</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父亲: 这也是我在人生最后阶段想完成的一桩心愿,告慰了列祖列宗,安放了一颗游子心,也是向后代作了最后的传承。</font></h3> <h3>  (上图种着绿树的山坡,据说过去是满山坡的桔树,傍着山坡建有房屋,这片山林以及房屋都是祖父置办的家业。)</h3> <h3>  (这几幅照片是在牛嘴冲拍的祖父原来房产的原始砖墙残留部分。)</h3> <h3>  说明: 以上父亲的全部叙述,均摘自父亲的《七十年五记》(政协萍乡市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1988年10月版)。除个别地方,将书面文字改为口语化文字之外,均为原著摘抄而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