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组-程尹聪-寒假美篇第二篇-父亲的记忆:白糖饼

^_^

<h3>  每个人都有一段对童年的回忆。其中最念念不忘的,可能不是一件趣事、一个荣誉,而是一种令人牵肠挂肚的家乡菜肴。我爸爸的记忆中,有一种&quot;形如圆月,甜似蜜糖&quot;的小吃——白糖饼。</h3> <h3>  围棋饼,分阴阳(白为白糖饼,黑为阿子糖),生产久,传承长。据记载:炎帝鞭药、尝百草,抪五谷以利天下。号神农。其国师赤松子助之,并从五谷中提取精华,曰:五粮神饴,以济老、弱、病、残,万民德之。号神仙。</h3><h3> 传说,尧时彭祖寿八百,就是常食五粮神饴的结果。秦汉间,张良师徒、弄玉夫妇等从赤松子游。至古姑蔑境界,见山川秀丽,遂不他往。炎帝少女追之,即定居于紫微山下龙凤村。晋时度樵夫王质、牧童黄初平成仙。据传,王质含之不觉饥的东西,就是从五粮神饴中提炼成的。王质承师秘传,进一步将之提炼、加工成如围棋子模样,名曰:围棋饼。</h3><h3> 唐朝,杨炯任盈川令,以此物上贡朝廷,女皇武则天食之,青春焕发,如意非常。元末,常遇春攻衢州,不下。太祖朱元璋驰援,驻兵烂柯山。偶尔食之,精神大振。次日遂克衢州。清乾隆皇帝游江南,早闻:&quot;江南好,衢州更醉人!&quot;遂自杭直赴衢州。行色匆匆,到得烂柯山下,早已饥渴难挡。不远处有一&quot;姚&quot;字招牌、旁有一老者,正哼着:&quot;围棋饼,分阴阳,国师品,天子尝,不识货,无缘啖……&quot;顿时,眼前一亮,直扑货担,抓起便往嘴里送,顷刻间便六、七个下肚,怎奈越吃嘴越馋。连呼:&quot;美食,美食!&quot;自此,姚家所产围棋饼,便被征为贡品。</h3> <h3>  中国几番周折,我终于联系上了白糖饼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姚康凯。</h3> <h3>  无巧不成书当我来到制糖厂的时候,姚康凯他们正在制糖。</h3><h3> 白糖饼的原料并不是白糖,而是怡糖,所以要先制作大量的麦芽糖。</h3> <h3>  制作麦芽糖首先要让麦子发芽的麦子,一定要选大麦,因为大麦的糖分含量高。把大麦尖的那一头朝上平铺在大大的竹筐里,待到麦芽长到5厘米高后,用开水烫一下,再与生大米1:1混合、捣烂,上锅蒸熟。待锅里那坨东西渗出汁水、沸腾后把汁水练出,单独熬制成棕红色的浓稠糖浆。再把糖浆平铺到冰冷的石板上,冷却成一块糖饼。</h3> <h3>  接下来就要拉糖了。拉糖的过程是一个质的变化,可以把甜糯筋道的怡糖转化为甘香酥脆。拉糖看似简单,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体力活:先把麦芽糖揉长长一条,在一个固定好的木棍上坛城U型把有的两头牛在一起,然后一边扭一边拉一边往后退,推到墙角后,再重复这三个步骤,直到怡糖变成白色。</h3><h3> 我们都知道安徽的糖瓜也是用麦芽糖做的,不过,糖瓜是在拉完糖时候放在低温之下,冻成的。但是做白糖饼,却需要把刚刚拉好的糖向切面团一样切成1块1块的。之后再用擀面杖把糖压成一个个小饼,撒上淀粉就可以装到桶里面去了。但是在装桶的时候,必须要在桶的底部撒上一层炒熟的米糠,放一层白糖饼,再撒一层米糠⋯⋯叠到桶的五分之四即可关盖。</h3> <h3>  这次访问我学到了很多关于麦芽糖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嗯,白糖饼真好吃😋😋😋😋😋</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