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跨度的全家福

宅神

<h3>在过去,全家福的照片很是难得,不离家,族谱庞大,永远是凑不齐人丁的,就更别说离家在外的了,没有高铁的年月里,回家是路上超过一周的行程,好在我父母是极其有心的人,从结婚开始,就注重记录生活,这是1958年他们刚刚从医学院毕业时的照片。这些照片都是照相馆的杰作,那时谁有相机啊,不过往往这些底片都是大幅的,在北京这样干燥的地径,胶片很好地保存下来,得以用负片扫描转成数码文件了。不过说明父母舍得花钱去记录他们的青春,其实,现在我和老婆几乎是不去照相馆,除了结婚证件,护照,通行证,签字之类,几乎忘记照相馆的存在。。。这到倒不是说照相师傅失业了,而是现在值得纪念的东西是不是都消失了呢!</h3> <h3>父母都不是北京人,父亲来自南方,母亲来自山东,他们带着校徽,想必当年这学校的分数一定比今天还要金贵,不过那时候国家的需求就是个人的目标,反正不是北京人,去支边很是正常,还好,阴差阳错,都留在北京的医院里,这才少了又一个《无问东西》的结局。</h3> <h3>刚刚工作,我父亲比较要强,劳累加上传染,患了肺结核,那年头这病不是闹着玩的,要命啊,用了不少年头,才从这场病霾里走出来,另外一个诱因是我爷爷含冤去世。好在我母亲照顾有方,竟然有惊无险,二老至今八十多岁,依旧天天看着我们忙碌。</h3> <h3>我的姐姐是父亲生病时出生的,我不认为有合影,因为肺病传染,也离不开医院病房。当然我确信我父亲珍藏每一张底片,一个是为了下次去照相馆冲洗相片,另外相信照相是笔不小的开支。在这张合影是父母同事的相机的记录,那时候全家3个人。还没有我。当年的八达岭只能火车去,受火车限制,最热门的取景地,人也不过如此,如果抗美援朝时有现在这么多人,肯定就把美军赶下海了吧。</h3> <h3>我姐姐出生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没少挨饿,直到她八岁,我才出生,这时家境好了很多,这张1968年的照片是我满月的全家福,姥姥姥爷从老家赶来帮忙,那时候双职工是必须的,孩子真的顾不上呢!我满三个月就去姥姥家了,直到三岁多,才从济南回到北京,说一口济南话,可能被幼儿园童学们笑了好久吧。不记得了。姥爷是周总理的同学,什么好处都没要,只是文革时靠总理的一张条子全身而退,同是校长,比我爷爷命好多了。</h3> <h3>自打有了我,可能家境真的没余粮了,没有全家照片出现,直到奶奶从汕头千里迢迢来到北京,父亲的确为难,那时一家人一间房,和父亲同事同住一个单元,共用厨房,卫生间,那是个大牛,大家族,医学世家,说六神丸你们知道的。。。奶奶也只好委屈在一家五口的小屋里,好在和儿子团聚也是幸福了。这情景和现在好像啊,父母身体好时,北漂们没有大房子,等好容易盘下来,可能父母都不在了,要不也来不了了。。。总的来说,在过去交通的困难条件下,奶奶来北京还是非常心满意足的,父亲是最像爷爷的,继承了读书和医生的职业,我还有一个叔叔没有离开家乡,延续了校长的传承。</h3> <h3>1978年以后社会活力增加了,这张1980年的天坛合影照片是个纪念,那时天坛的土堆可高了,都是防空洞挖的,用了好几年才搞平了。母亲总对这个业余摄影师的布局提出异议,不过能对好焦,装胶卷不跑光在那个年代已经是不错了。玩胶片,贵啊。</h3> <h3>1991年,我刚刚本科毕业,姐姐正准备去国外陪我姐夫,那时照相馆有彩色业务了,至少是负担的起的彩色业务,相对黑白照片,彩色底板比较难保存,画质也有模糊的多,120还是干不过大画幅啊。</h3> <h3>从2008年开始,我有了自己的单反数码,以前的傻瓜胶片机在全家福这样的一次性场景下就不是一般人能控制好的,从此家里重要的,不能失误的场合都是我的菜了。不过,自打这个的D70s到手,至今依然用它,6百万像素垫底,没人拉我去挣外场。。。我的塑料头买全之后就再没动力去烧钱了。</h3><h3>最为重要的是姐姐全家回到国内,我们有条件一起过年。。。</h3> <h3>2009年,那时,姐姐家和我们的孩子都10来岁,每天玩的不亦乐乎,各种博物馆,单车,射击,琴,画,连我都给儿子做飞机,造小船。。。</h3> <h3>父亲依然习惯性地抱着大外孙,显然已经报不动啦。老婆和我也能在全家的帮助下搞定一家人的年夜饭,那时候比现在能吃,大鱼,大肉,大酒,大炮。。。</h3> <h3><font color="#010101">2011年父亲就还能抱着我儿子,孩子们长大了。</font></h3> <h3>2012年除夕是在饭店里度过的,那时候饭馆很重视年夜饭,狠挣钱,可能员工都是本地人吧,这些年不行了,北京雪都不下了,急着赶走~核心服务圈。</h3> <h3>2013年为什么大家都这么瘦呢,除了用光技巧以外,可能转基因还没风行吧!那时候我们自己跑商店,逛商场,骑自行车。。。</h3> <h3>2014年广东老家亲戚寄来了水仙头,父亲春节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虐待水仙以便它能在春节期间开放,并把这南方肥硕的八头水仙扮成天鹅,茶壶什么的送给我们和好友,之后还要拍照留念作成明信片,回送给老家亲朋,常常用红豆做眼睛,用线把叶片绑成型,水仙头部刀口要深但又不及叶脉,这两年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h3><h3>从一个角度看,快递业那时已经很发达了,各种物品在快递小哥的帮助下满天纷飞,用的,吃的,干的,是的,合法的,非法的。。。真的,假的。。。</h3> <h3>家里父亲的外孙这年考大学,加上外孙女,马上就要有两个大学生了!</h3> <h3>2016年 母亲的神态和以往不同,这之前有两个变故,一个是牙齿脱落,不得已换了全口的假牙,另外帕金森病情发展比较快,他们已经不方便外出了,除夕在自己家度过,他们自己的生活规律很重要,适合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每天要相互看到,但千万别一起睡,相互影响,睡也睡不好。。。</h3> <h3>2017年依旧在二老家里过除夕,有了专职的阿姨帮忙,父母的帕金森有了一定的控制,多亏了学医的姐姐,医院上下没少折腾,好在父母的房子够大能给阿姨个好点的条件。</h3> <h3>合影多了两个好阿姨,我父母在她们的照顾下都胖了,要谢谢她们让我们省下很多精力,今年儿子高考,笑的很开心的样子,而我,经历了胸部大手术后的第五周。要是没有两个阿姨照顾父母,我们就完了。要不是房子够住,也就去核化了吧。</h3><h3>从2008年到现在,我们的全家福已经连续13年全员了,我相信很快就有软件可以拍照分会场合并全家福照片,就像春晚分舵,期望更多的家庭能和我们一样,每年相守,岁岁平安。。。。这六十多年的三代人的记录能给大家些什么感触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