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扇木门直通群众心扉》——鄯善县教师“住家式家访”纪实

朱梦莹

<h3>  2018年1月22日鄯善县第一中学师生迎来寒假,为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开展家庭教育,老师们统一开展“住家式家访”活动。</h3> <h3>  信息技术教师克依木•依买尔与其他两名教师入住鄯善县鲁克沁镇其那巴格村三组的家长阿里木•司马义家。走进破败的院落,映入眼帘的是新建的80平米抗震富民安居房,令大家眼前一亮。</h3> <h3>  入住首日主客生疏,大家有一句没一句地聊家常。细心的克依木老师发现这位学生家的房子虽然是新建的,但室内有的房间没有门,屋里陈设极其简陋,施工痕迹依稀可见,地暖也不暖。</h3> <h3>  经过一番交流,克依木老师了解到现年53岁的阿里木•司马义是个地地道道的“苦孩子”,小时候因为父母离异,此后父亲多次结婚导致他从未享受过父爱母爱,未形成家的概念,成年后长期流落在外打工,无人管束、无人疼爱。在连木沁镇三中当保安期间,33岁的他认识了当地姑娘热沙来提汗,并恋爱结婚带着爱人返回家乡,在村干部和乡亲们的协调下划分了宅基地,建起了简陋的房屋过起了日子。随着三个儿子的相继出生,家底薄、无一技之长、人多地少导致一家五口生活异常拮据。</h3> <h3>  时光荏苒,如今阿里木•司马义已老了,大儿子阿迪力已27岁,双胞胎小儿子艾山江、玉山江也23岁了。正当他想舒一口气,靠孩子们顶门立户的时候,没受过多少文化教育的两个孩子却受不法之徒蛊惑,误入歧途,艾山江也因学习成绩不好早早放弃升学进入职业高中学技术,使他倍感沮丧惭愧。党和政府对他们一家不抛弃、不放弃,2016年补贴28500元帮他家建起了抗震富民安居房。</h3> <h3>  建房子、铺地暖、装窗户……让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更加捉襟见肘,日常生活、烧煤等只能是能省就省。阿里木•司马义的坎坷人生让克依木老师唏嘘不已,看着已近暮年的老两口,他心疼万分.为让他们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克依木老师将他家情况与该村其他几名教师反映后,大家一致决定凑钱帮老两口在卧室装一扇木门保暖。</h3> <h3>  说干就干,量尺寸、选门样、协调商家上门安装……鄯善县一中9名教师筹措1250元,一天之内给阿里木•司马义家安装了一道漂亮实用的木门,用真情敲开了学生家长的心扉,鼓励他重拾生活信心。</h3> <h3>  阿里木•司马义难为情地说:“我没有教育好孩子,给政府添麻烦了,但党和政府却对我这么好,我以后一定多多帮村里做好事回报社会”!</h3> <h3>(作者:鄯善县第一中学朱梦莹 电话:13899317657)</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