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了真芒果

沙枣

<h3><font color="#010101">  流年似水,许多事已经</font>模糊不清了。我们总说:‘‘我怎么不记得了”。这样的发问,常惊起我对往昔的追忆。或许时间的打磨,让日子过得平淡,让我们遇事忍辱不惊。一切看起来平静安好。不记得并不表示没有发生。这人间的因果宿命,早有安排,而每个人,都有一本定制好的命册,不容得你我删改。宁夏吴忠九公里77届三个班的百位同学就是上天的<font color="#010101">眷顾,他们共同经历的岁月,都</font>铭刻在自己脑海的最深处…只是前行的脚步,让我们顾不得回头一望!</h3><h3> </h3><h3> 这是个和芒果有关的真实经历。它与一坐城市和一条公路有关。宁夏吴忠市和吴惠公路。</h3> <h3>  1950年吴忠建市,距今68年。中间有一段时间撒市建县。吴忠这个地名是根据明朝一个将军的名字起的,距今600余年了。再往前推到秦朝,吴忠这个地方叫富平。由于战乱富平人民两次倾城搬迁又返回。最后一次走到今天陕西省富平县地界,就再也没有回来。这也是现在陕西富平县这个城市名的由来。对历史感兴趣的可以查一下中国地理大百科。上图就是刚解放时的吴忠南门。</h3> <h3>  不管是叫什么名字吧,人和车马迁移中都要行进到路上。所以秦朝的富平和今天的吴忠百姓,都要沿着这条吴惠公路进出宁夏。由于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石油部长庆油田会战指挥部,于1967年,从吴惠公路的起点吴忠市,往东南十公里路东一平方公里处,建了一处石油基地,起名九公里。(关于九公里这个地名以后细说)</h3><h3> 下面这张就是现在九公里的俯瞰图。左面是北,往吴忠方向。右面是南,往十八公里、白土岗、惠安堡方向。图中三幢粉色屋顶的那片区域,就是我们上学,居住和玩耍的主战场。</h3> <h3>  当时这条路还未铺柏油。是用不知从那拉来的河卵石铺就的。就用的像图片中这样的碎石子。我对这个印象深刻,在课余不上学校时我常在这条路上,捡拾用来打弹弓的小石子。说它是进出宁夏的古道,是因为上学时,我们还可以在九公里食品加工厂,往北路西,看见一处车马大店。那混合马粪和草料的味道,至今走到某地闻到,还可以回想起来。这算是书中所说的古驿站吧,它们从千年前遗存了下来,并且在不知不觉中,融进了我们的生活中。</h3> <h3>  那是1971年的深秋,秋风瑟瑟,满目苍凉。长庆油田三分部第二子弟学校77届的三个班的同学,在各班排长的带领下(老师在班最后),集体整队出发来到了吴惠公路上。他们从公路两边一字排开。等待一个隆重而又神圣的时刻到来。</h3><h3><br></h3><h3> 天空蔚蓝。远处的牛首山清晰可见。再往南,可以看见远处白土岗方向的古烽火台。</h3><h3><br></h3><h3> 那时油田是按军队的建制组建各单位的,学校也不例外。因此班长叫排长。一个班配两个排长。每当集合队伍时,就由排长出来带队,嘴里还含着一个口哨。那时一班带队吹口哨喊一二一的是蔡军。二班的是董江平。三班的是吴东胜。每个班排四人一行,个子矮的排前面,个子高的排后面。记得一班走在前面的是:马小兰、薛容芳、王兆玲、蔺建玲、张国栋、后面是:××二班走在前面的是:苗玉风、黄小容、陈淑珍、董永生、刘新明、唐勇、李长城。走在后面的是:郑新潢、马生孝、娄元华、王兆华、李琴、芦秀梅、李元霞、张玲英。三班走在前面是:李小雷、后面是:张丽娟、薛慧云、曲和平××…</h3><h3> 他们沿着每栋最后一排的土路上前行(就是陶建新家后面)。一路上,锣鼓喧天,红旗招展,人人手拿红宝书,胸佩纪念章,跟着高年级学长后面,兴高彩烈。他们这是要去吴惠公路上,迎接从北京开会受到毛主席接见后,返回大水坑的长庆油田三分部的劳模们。</h3> <h3>上图是原九公里二栋九排和十排之间,远处是一栋三排。</h3> <h3>上图就是八栋平房的模样。</h3><h3><br></h3><h3>经过漫长的等待,劳模从下图这样的解放卡车上下来了。他们是从吴忠方向来的,快到公路上一座小桥前(此桥下面的渠水经学校后面,最后向山水沟方向流去)。集体排队向我们走来。</h3> <h3>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一位小个中年人(经尉冬梅同学介绍叫郑忠伟),双手在胸前捧着一个长方形透明有机玻璃盒子,盒底铺着一块红色的 绸缎,上面放着一颗金黄色的芒果!</h3><h3> </h3><h3>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见到真芒果。<br></h3><h3><br></h3><h3> 过了一段时间劳模们又捧着这颗芒果,在宁夏各单位巡回宣讲报告。第二次见这芒果是在九公里地调机关食堂里。扬爱民、安太祥、尉冬梅三俩位同学的回忆中有想起…</h3><div><br></div><div><br></div> <h3>这是从网上找的图片,当时见到的大概模样和形状就是这样的。</h3><h3><br></h3><h3> 我就很奇怪,为什么很多同学都说不记得了呢?难道岁月真是一把杀猪刀?</h3><h3><br></h3><h3> 其实再往后还有两次象这样的欢迎场景。一次是欢迎新疆克拉玛依油田转战长庆油田会战的工人师傅,另一次是经过林彪事件后转业的退伍军人。</h3><h3> </h3><h3> 人生,没有永恒的美丽,留一份可以怀念的温情,便可丰盈我们日益饱满的灵魂。今晚十五的明月依旧照晴窗,走过寒冷的冬,让我们微笑着,迎来明媚的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