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 乡】

美友14446076

<h1><b>  我们村距离县城三十华里,这个里程当然是过去父辈祖辈徒步丈量出来的,现在,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城区在不断的延伸,似乎把这个距离人为的缩短了许多。沿着滨河南东路,开车一眨眼就到了五里铺,顺着米五线一脚油门就来到一个古旧的村庄,这个村就是德岗村。</b></h1> <h1><b>  曾几何时,德岗村的文化气息非常的好,是进入小东川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文化村。那时,我还是懵懂少年,经常会听大人们在茶余饭后不无自豪地扳着指头盘点着全村的"文化人",数完了,彼此会得意地说一句:这上上下下,房邻近村,就数咱们村的文化人多啊!是啊!打我记事起,耳熟能详的在全镇乃至全县德高望重的老师就有宋维亮先生、白柱才老师、梁周生老师、张教大老师、张志民老师、张海亮先生,梁秀珍老师、马玉兰老师、陈秀连老师等等等等,就连全镇最大的学校信义中学,在七八十年代也都先后由我们村的几位老先生执掌,这些老先生个个都是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人人都是德高望重的人师之表。我小时候,他们都是父母用来教育我们的文化目标和道德楷模。那时候,全村人最敬畏的就是这些德高望重的老先生,最愿意讲述的也是和这些老先生有关的故事,因为他们就是村子里的文化符号,更是文化村的标志性人物,他们代表着全村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因此,整个村子家家以尊师为美德,人人以学业为自豪,乃至于在鼎盛时期全村出现了好几个"教师世家",在这个只有七八百人口的乡间一隅,出现了近百人的"人民教师",尤其在恢复高考以来,每年都会有数量不少的人金榜题名,蟾宫折桂。这一切,无不得益于全村几代人不懈的努力和传承。</b></h1> <h1><b>  一个充满文化底蕴的村子,随处会显示出不同寻常的风貌。每当夜幕来临,做工的人们踏着落日余晖牵牛引羊回到村子。村里的学校敲响了放学的钟声,孩子们欢快的背着书包,列着队,唱着歌,在老师的目送中走出校门。老师们陆续离开学校,沿途赢得的是村子里大人们尊崇的问好。这时候,村西头梁老先生的三弦弹的铿锵有力,仿佛一对长者互相讲述着古老的故事;村东头任家老二的唢呐咿咿呜呜,像是两个俊俏的婆姨在比拼着自己不俗的针线活儿;崖畔上李大爷的笛子,虽然吹的上气不接下气,但也着实为这古朴的村子平添了一份不凡的气息,村子浸润在安静祥和,气定神清的氛围中。当此时,整个村子炊烟袅袅,落日柔柔,牧牛哞哞,音韵悠悠,好一派人间乐土啊!</b></h1> <h1><b>  在我的记忆里,影响最深刻的是在春节前,在父亲的带领下登门求那几个有名的老师写对联。我们事先在家里把红纸裁好了,然后,取一枝高粱穗的杆儿,就中间轻轻劈开,小心地夹着这一叠红纸,来到老师家,毕恭毕敬围了一圈,看老师笔走龙蛇的书写,同时也接受着老师不断的考验,这一联怎么念,又一联怎么读。读通了赢得的是周围人一片的赞扬,读不通了得到的自然是父亲一通借题发挥的教育。小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书法是什么,只觉得老先生的字写的规规矩矩,端端正正,村子里好多孩子的描红的仿引无不出自他的手。我们也根本不懂得文化是什么,但看多了大人们对村子里众多老先生的敬重,在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一粒好学的种子,不知不觉间在心中树立起一个文化人的偶像。几十年来,在我的成长道路上,这些老先生无时不对我产生着影响,直至今日。</b></h1> <h1><b>  德岗村尊师重教,崇文尚德,其风气之盛,在村民 敬奉的神祀中亦可见一斑。记得小时候在进村的大道上,有一座神庙,虽然已经破败不堪,成断壁危垣之状,但是当我们一群不谙世事的孩子在其中玩耍时,大人们总会斥责我们,并且告诫说:那是文昌庙,是不敢亵渎的,不然将来念书会考不上学校的。小时候根本不懂"文昌"为那方神圣,长大才明白,原来"文昌帝君"是主管考试、命运,及助佑读书撰文之神,是读书文人、求科名者最尊奉的神祗,也是慈祥孝亲的楷模。成书于宋时的《文昌孝经》认为孝乃万善之源,万行之端。上慈下孝推己及人,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人家的长辈;爱护自家的儿女,推广开也去爱护人家的儿女。由此可见,德岗村名的由来,本身就体现了祖辈人立村的追求,以及对后世子孙的希冀。难怪这么多年来,村子里出现了那么多的名师名医,和顺人家啊!</b></h1> <h1><b>  可见,文化和教育的确不是急风暴雨的运动,也不是拔苗助长的攀高,一定是几代人,几十年和风细雨点点滴滴的浸润。它不是一件色彩斑斓的外衫,更不是心血来潮时东施效颦式的妖艳装扮,而是流淌在一个人血液当中无法形容的气质和修养。</b></h1> <h1><b>  时代在变迁,人也在变化。那些个德高望重的老先生,老大夫陆续的走了,他们的儿孙大都成了像我一样游走在农村和城市的"两栖动物",但最终都无法融入于二者之中的"游子"。原来的老学校已经成为了民宅,新修的学校也没有了学生,村委会占据了这块宝地,尽管瓷砖贴面,富丽堂皇,却总没有过去那朗朗的读书声和清脆悦耳的铃声更让人神往。文昌庙早已荡然无存,借助村民集资新建的"老爷庙"既是全村老少平安的"守护神",更是家家户户祈求财源滚滚的"心愿庙"。文昌庙让位于老爷庙,耕读传家演变为财运亨通,看得出来,人们的精神追求和精神崇拜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文化村"的没落和"文化人"的减少势所必然。新房子瓷片贴的锃明瓦亮,家家户户仿佛复印出来一般,没有个性,全是效仿;旧院落风剥雨蚀,破败不堪,尤其崖畔上坍塌的旧窑洞,活似老妇人哭瞎的双眼,眼眶突出,眼球深陷,干干的,没有了眼泪。看样子乡村振兴,不仅需要振兴经济,更需要振兴文化。美丽乡村,不仅要改变村容村貌,村风村韵也更应该有所提升。美好生活不仅仅体现在对物质财富的拥有,更体现在人的成长进步,体现在家庭文化与家庭成员完美融合,体现在和谐睦邻仁德泽后的古朴民风中。<br /> 尽管如此,<br /> 我仍深爱我的老家!<br /> <br /> 二零一七年腊月二十夜</b></h1><h3><br /></h3>